遠方是龜山島。
正中午十二點,到府收購舊書完成後,彎進蘇澳鎮岳明新村。
無尾港溼地,礫石海灘....和稻田圍繞在四周,適合徒步旅行。
腳步放輕,怕驚起昏昏欲睡的鳥兒,貓和小狗們。
站在招寶廟二樓正殿,俯瞰社區。雜貨店前有兩位先生正在寒暄,看到我,遠遠地跟我微笑揮手。
招寶廟的牌樓,敘述了岳明新村的人文歷史。
記得一位愛書人是嶺腳港邊社區出身。緊鄰岳明新村。民國40年次。他說:
{因為岳明新村而興建岳明國小,之前念國小是要到北濱。那是大陳義胞。他們有自己信仰的神明。 七年前,經過里長協調,港邊社區和岳明新村的拜拜合併,嶺腳永安宮每年農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遶境,開始經過岳明新村村子口。不要看岳明新村每一棟只有三坪左右,掛沒幾張魚網的大。對我們來說那是豪宅了。那感覺,就像現此時榮總宜蘭分院來到我們這裡,他們所興建的高樓宿舍,對我們來說,那是港邊社區的台北天母。為什麼說是豪宅呢?我們當時都還是木板拼湊當牆,颱風來很容易掃倒。而岳明新村已經是紅磚砌的了。很堅固。雖然小,他們剛來時,三到五個人一戶。與我們十幾個人擠在10來坪大的木板屋,相對來說,算是個人空間還可以。後來子孫繁衍,就顯得逼仄。從事捕魚和跑船是主要工作。民國50年到80年,很多跳船到美國和加拿大。他們很團結,又能吃苦,而且熱情重感情,於是,一個牽一個,到外國發展。現此時,不少人搬到台北新店,中和.....永和等地方,和平平是大陳義胞的鄉親作伙。}
忘了哪一本的抗戰戡亂老兵回憶錄說的,{岳明新村的名字由來就是表彰沈之岳。}。
剛好店內書架上有幾本關於大陳島撤退的書籍。
其中一本{平凡人中的不平凡-沈之岳}。吳延環和池蘭森先生回憶:
{沈之岳,民國40年擔任大臣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化名王明,輔佐胡宗南上將(化名秦東昌,當時率領江浙反共救國軍)。民國45年2月7日政府發布撤退大陳聲明,他號召一萬八千二百六十二位島民到台灣。}。
宜蘭縣政府網站說,岳明新村的名稱由來,取沈之岳的岳,和王明的明。
架上另外一本{民之歸仁}則說
{民國四十五年十一月以後,全台灣各地義胞新村興建竣工共計4594戶,基地面積179103公頃。僅次於上大島人的花蓮縣美崙復興一村的1578人,338戶。蘇澳南方澳的岳明新村分配了1335人,320戶,下大陳島人,輔導職業以近海捕魚和商人為主。民國四十五年十月蘇澳岳明新村落成典禮,台灣省主席嚴家淦以新村模型贈送大陳義胞,由吳小英,林慶道先生代表接受。義胞學生鄒仁法同學代表致謝詞。大陳來台義胞總數百分之七五,從事漁業。除了從事遠洋漁業外,其餘,配發二噸級動力漁船293艘及魚網器具與出海資金。}
中午用餐時間,不好請教那兩位先生和本地老人家,怕打擾了。
這個社區整齊清潔,住戶也很好客。改天趁著到府收購二手書再來一趟。
。。。。。。。。。。。。。。。
(平凡人中的不平凡-沈之岳。沈之岳先生百年誕辰紀念集。督印人沈徐露。2011年2月18日出版)
(民之歸仁。紀念大陳義胞來台廿周年專輯。委員會編印。民國64年3月出版。主編:陳仁和。台北縣中和南山路。
樂高衝浪俱樂部
岳明國小前熱情的老闆。香腸和米腸很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