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1400.jpg

20110727

IMG_8389.jpg

到府收書是一段聽故事與學習的過程。就在沒有主題的閒聊中,生出 ​無數的心得。看似凌亂,卻是愛書人前半生的精華;就如同書櫃裡的 ​書種,代表生命中不同的花朵。喜悅,徬徨與希望都在每一本書的冊 ​頁上流轉著。

我兒子今天晚上要送出大學指考志願申請表了。猶豫了好幾天,依興趣, ​依出路,還是依學校排行?

這沒我的事。收書要緊。

水面倒影著童話般的歐洲建築,有一艘帆船正緩緩開近港口,一束雲 ​隙間的陽光微微照在那纜繩墩上,那光,好像詩人黃昏星所說的:{ ​我在夜裡最黑暗的地方看到螢火蟲 飛亮長廊深處.....}。(神州詩刊第一號,故鄉出版社);愛 ​書人告訴我,牆壁上的油畫都是她父親的作品。

沒見到八十四歲的老大姐。

上禮拜到這位愛書人的老家跑書時 ​,她的奶奶,老大姐說,她是安徽,先生是山東;民國三十八年抱著 ​大女兒跟著先生,從江西擠軍機到臺北。初到臺北,落腳屏東,爾後 ​是臺中,新竹,最後又回到臺北。

老大姐很神氣地說:我先生是中華 ​民國空軍,保護過臺灣。老大姐指著牆壁上的畫作,說這是陳兆民先生 ​題贈的;指著63歲的女兒說,她是學戲劇的;指著愛書人說,她是 ​我孫女兒,西班牙油畫修補博士生。

愛書人贈送我與我兒子各一罐飲料。她說:奶奶與舅舅搬到樂華戲院 ​附近。本來要來看收書的,可是媽媽中午要與親戚聚餐,好熱鬧又愛 ​跟的她,就乖乖在家裡等媽媽去接她了。

經過愛書人再三的勸阻,說:您別妨礙老闆了。愛書人的媽媽才停止 ​幫我們下架。

總共1千本吧?其中一百本左右的畫冊,藝術,原文小說與文學我們 ​帶走了。其餘的書,愛書人媽媽陪我兒子以大手車推到社區管理委員會。

藝術的大部分是嶺南畫 ​派的。書架裡,還藏著六幅畫。不敢打開來,因為今天濕氣重。

愛書人的媽媽說:她是在某某日報出版部上班又兼著在婦女創作學會 ​工作,所以呢,很多作家都是她的熟識。她指著我面前的兩本書說, ​蔡文甫先生,這本就是他送的,曾經是汐止國中的老師;丘秀芷小姐 ​是她的同事。兩位多好的人哪。很高興,保存了幾十年的書,今天可 ​以將她們再流轉給更需要的讀者。

我們是早上10點準時抵達的,就在追憶與笑語中,一晃眼11點多 ​了。愛書人的媽媽就去接老大姐。

打包完成。我們三個人都鬆了一口氣。愛書人看著畫說,她父親並沒 ​有受過專業訓練。就是喜歡畫油畫。

我聽了好驚訝。畫作是畫家的心語吧?為何每一幅畫都如此寧靜呢? ​只有陽光在每一幅畫裡悄悄移動著。我不禁問說:令尊是滿足於和諧 ​,還是在追尋和諧?

愛書人毫不猶豫地說:應該是後者吧?

她父親的畫風,讓我們聊起了畫家林風眠先生。

記得馬瑞雪小姐在【抒思集】裡說到,1965年是大陸知識青年最 ​苦的一年,學習機會被剝奪殆盡,前途一片黑暗,日子越來越難過, ​真是求死不得,要活不能。就在一切藝術都被扼殺的當兒,林先生在 ​北京開了一個畫展。每幅水彩畫都有盛唐氣魄。但是所有的畫面都蒙 ​著一層深層的黑暗,顯得憂鬱絕望。其中一幅黃昏後的荷花畫,開得 ​好鮮明,雖然四周沒有光。可是天的盡頭,有一線耀眼的光,與昏暗 ​如此強烈對比。

這個畫展引起大騷動。看完畫展,馬小姐的媽媽小聲地說:{那就是 ​我們的希望啊。是自由世界。}。有一位美術學院的青年,懷著膜拜 ​的心情,整整一夜跪在那幅荷花前。中共當局見狀大怒,一邊禁止談 ​論林風眠,一邊將這青年抓起來。(中華日報出版)


可惜,愛書人下午三點有事,而我們也要趕到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另 ​外一位愛書人家去收書(這是第三回到他府上收。)。不好多請教她 ​父親的生平。

我趨前走近一看。畫作裡簽的是英文姓名。Ng?吳先生?是廣東人 ​嗎?

愛書人說:沒錯,我父親是廣東梅縣的華僑。民國五十年從馬來西亞 ​僑居地來到臺灣唸書。一個人的,怪可憐的。後來與媽媽結婚。這臺 ​灣就變成了他的家鄉,一住住了50年。

愛書人陪我們走到郵局。我們那大手推車,裝滿了十袋書。她堅持要 ​帶領我們,而且與我分別站在前頭兩側拉著,我兒子在後頭推。正中 ​午,太陽好烈。她說,她在西班牙南部,夏天常常42,43度,一 ​年總有那麼一兩天飆到50度,這點熱不算甚麼,只是那邊比較乾燥 ​。

我看她拉車很有技巧,我笑著說,您還真像是我們的同行呢。

她說,2002年就留學了。西班牙就跟歐陸國家一樣,免學費,但 ​是一年還是得花費新台幣50萬左右。那個小城每年平均有5位是臺 ​灣同鄉。大家節儉互助。都住在四樓,五樓,那樣,房租最便宜。而 ​西班牙到處是古蹟,那小城也不例外,她住的就100年以上了。為 ​了保護古蹟,當地政府規定白天某些時段是不能開汽車經過。所以, ​每回有同學搬家,都是晚上推著車走。三個月前回國的前夕,她還幫 ​著臺灣新生搬家,從晚上10點搬到凌晨4點。

是獨生女(子),但是爸爸媽媽還是不給她壓力。高中就讀復興商工 ​,大學讀的也是藝術系;自認為沒有創作天分,於是,專心於油畫與 ​雕塑的修復。

兩年拿到碩士,緊接著修博士,她說:這在臺灣很冷門。

我說:老畫家們都說【三分畫,七分裱】,一件古藝術品的重現,通 ​常都要經過精心的重生,這很難,比創作難。大家看到臺灣故宮的名 ​畫。實際上有些都經過修甚至補畫,當時剛出現時恐怕都破爛殘缺了 ​。

她很得意地說:2005年,教授願意讓她獨力完成一件16世紀的 ​雕塑。光是補土就花了半年。為甚麼呢?要去調查與購買原品創作時 ​究竟用的是甚麼材質?

之後,又花了兩年才將殘缺的繪畫補上。這更有趣了。必須蒐集文獻 ​資了,也要先到各個博物館,較堂等等的收藏點去揣摩這位作家的生 ​平創作,了解他的畫風,思想體系與當時的流派。經過反覆討論後, ​才動筆彩繪。

西班牙南部許多教堂都很窮,但是不會賣藝術品;因為窮,都很樂意 ​拿給藝術學院來修補。

完成這件雕塑後,又接了一幅17世紀的畫作。她同時也開始當起大 ​學部的助教。

一幅雕塑要花兩年半來維修?

她說要。西班牙的生活是緩慢的。辦個身分證要半個月,存個錢要排 ​隊一小時,中午1點到下午4點沒人做生意,周六,日也是,更別指 ​望找得到24小時便利超商。

今年,家裡有事,她必須歸國,再幾天就要回去了。但是博士論文通 ​過後,她還是要回來。雖然在西班牙可以有一份優渥的工作,而且她 ​也嫁給了當地人。

我說:您在西班牙不習慣嗎?不會有種族歧視的問題嗎?

她說,很習慣。至於歧視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看您如何看待而已 ​,臺灣不是也有嗎?在西班牙算好的,頂多表現在租房子時,房東比 ​較不願租而已。我還是會回國的。除了身為獨身女的責任外,臺灣從 ​事國畫裱修的多,油畫與雕塑較少。相信取得博士學位後,除了混口 ​飯吃,還會有機會為臺灣老油畫與雕塑盡一份心。

抵達郵局了,將書交給我兒子裝箱郵寄。

與愛書人將大手推車推回她家裡,我們又看了看那幅畫。她說:我的 ​姓,英文字與父親不同,是Wu,那是臺灣的拼音了。

好欽佩這位愛書人對修復藝術的熱愛,下一代的台灣人真是讓人驕傲 ​。

昨晚9點收完書後,我兒子依興趣填選了冷門科系。(2011年七月二十七日立立二手書店 敬記)

 

 

IMG_6977.jpg

 

IMG_700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