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94663390_6213130188711373_7159312811044560889_n.jpg

本山礦體( 本山露天礦場,本山露頭) 位置在金瓜石地質公園裡。 清朝光緒年間本山露頭就已經有數個礦坑進行開採黃金。 本山礦體與樹梅礦體相同,民國67開展第二春,前者預計從+570 公尺鏟平到+470 公尺,合計高度有100公尺,長度有330公尺,寬度有18公尺。實際切割至+505公尺。( 詳後註)
日本佔據台灣之後,1897年鑛權被劃歸為侵台日軍的御用商人田中組(田中長兵衛),並且在該年度10 月開採,分別陸續在本山設立本山一坑,本山二坑,本山三坑,本山四坑,同時在本山黑肉坪等地收錢放租給台灣人淘砂金。( 註於後)
四座坑口海拔高度:
本山一平巷( 平巷即是坑, 本山一坑)(拔海五六〇・五公尺)
二平巷(五二八公尺) ,
三平巷(四七九公尺)
四平巷(四〇四公尺)等礦坑。
換句話說,前三座預計將陸續被夷平。( 註於後)
1945 年日本投降,嚴家淦先生擔任交通處長兼任「日產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這份兼職,是一項極為繁重的任務,因為,戰後接收的日人公私財產很多,數目龐大,內容龐雜,處理起來非常棘手。當時,為了可以儘快復工,根據嚴家淦訂定的原則, 日產處理委員會將規模較大的資企業,撥歸公營;對於普通企業,則以標售、議價、出租等方式,鼓勵民營。 日鑛所屬金瓜石鑛山成立金銅鑛務局,再之後由臺灣金屬鑛業公司接手,民國76年停採,結束了金瓜石黃金開採史,民國78年礦山產權由台電公司購買,民國80年台金公司合併於台糖公司,金瓜石採礦權並歸於台糖公司。
( 註於後)
1945 年日本投降前,金瓜石鑛山輾轉由日鑛(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臺灣支社擁有,設有金瓜石鑛山事務所,礦場部分則分別爲本山露頭、本山四坑、本山五坑、本山六坑、本山七坑、本山八坑、本山九坑、本山十坑、金東坑、金西坑以及 長仁三坑等單位。本山一坑,二坑,三坑已經不見記載。 主因是金包( 富礦脈) 已經被採盡而廢坑。( 詳後註)
金銅鑛務局成立之最初三年,金瓜石鑛山的生產目標,由於當時金價之看好而仍以金銀爲主,鑛石之採掘分爲本山露天礦場、四平巷( 本山四坑)、五平巷、六平巷、七平巷部分。( 註於後)
1946 年,本山露天礦場所產鑛砂,即以人工將鑛車推至左邊上坡上,直接推入連結金東坑與四平巷鑛坪之纜車 (原註:inclined-plane),由纜車運下斜坡捲揚道(長二二八公尺、高差一〇五公尺),降至四坑坪,會同四平巷運出之鑛砂,傾進四坑粗選廠, 轉由複線安全式架空索道,運至水湳洞選廠。( 註於後)
民國六十七年五月間,着手於本山鑛床與樹梅坪鑛床之露頭部分,使用重機器以露天掘進方式,擷取歷年棄置未採之本礦脈兩邊高矽品位金礦砂,有價礦送往選廠利用浮選製鍊,無含金之矽砂;因其含矽達八六%以上,可爲煉鋼、煉銅之溶劑,而賣給中鋼公司爲煉鋼溶劑,以及部分 做為自家鍊銅之用。( 註於後)
前幾年曾經有這榮幸請教本山露頭礦體的承包商士紳,承蒙指點,那幾年黃金價格沒有像民國67 年的低迷,承包商與臺金公司都有賺到錢,本山露天礦場每個月提煉出大約二十公斤;露天開採比挖坑道取鑛土節省很多, 挖土機,堆土機敲敲打打載上卡車給臺金公司水湳洞場煉製就可以,曬太陽,頂風雨,是粗活工;在本山露頭每公噸礦土含金量超過二公克就算是可取得,本山露天礦場可以達到三公克,一般來說,金瓜石坑內採礦必須達到每公噸有五公克黃金才划算;同時安山岩又是很好的建材,也可以讓臺金公司賣得好價錢,並且幫助十大建設;一個監督,三兩個爆破工,幾台卡車, 幾個人在幾年間生產了很多黃金,為國家賺取了不少外匯。士紳的指點,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筆記過了,就不再贅述。
2022 年7 月25 日台北市南港區中央研究院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學術書。非常感謝愛書人。本山礦體很美,可以看海,七層蛋糕的梯型狀,但也非常危險。千萬別攀爬懸崖或是進入礦坑坑口內,敬請小心墜落; 峭壁廣而陡直,很容易岩石崩解,請不要久留。敬請注意安全。
本山露天礦場總共發現八座坑口,應當是昔日坑道的直剖面,其中高處一座坑口雄偉,有如是本山六坑,懷疑是昔日主要坑道的縱切後的殘餘,是三坑還是其他?必須比對日據時代以來地圖和請教耆老,待考。雖然更東方的本山四坑金東坑告示牌說一,二,三坑口都已被剷除,但還是抱著很大的期盼。臺金公司金瓜石第一礦場劉煥一主任說,每次往高度下切就會出現舊坑道,那是近百年來的開採遺跡,都有許多故事。
還要到府收購書,改天攀登再確認。黃金博物館入口處右轉直上一公里抵達金瓜石地質公園,途中經過黑肉坪和豎井( 吊井),再三百公尺來到本山露天礦場。汽車可以從102 號道路開進來到小型停車場。這條分支汽車路應當也是本山露天礦場運輸而闢建的吧?
劉煥一主任在臺灣鑛業雜誌對於樹梅礦體與本山礦體有詳細介紹。文字充滿感情與希望。以下是本山礦體的部份摘要:
1:露天開採除可大量生產,利用機械採鑛,減 少人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外,另一主要的目的 爲可使低品位之鑛砂得以開發,增加新資源,使 鑛體復活,在此鑛源難求之狀況下,實為探鑛業 的一支興奮劑,金瓜石鑛體之特性為鑛體成南北 走向,傾斜近乎垂直,鑛體寬度不大,所以表土 剝離工作較困難,佈置十分不易,臺金公司現在 (民國69年)所開採的鑛體計有本山露頭及樹梅露頭兩處金鑛 ,因為採鑛成本降低,所以由原來至少需5g/T ( 即每公噸礦土製鍊出五公克黃金)以上才能開採之情形,降低到只要含有 2g/T便 可開採,臺金公司露天採鑛另一特色為採用部分外包開採,利用公司之特有技術,加上外來的勞 動力與設備,以達到產量與品質之控制,彌補公司勞動力與機械設備之不足,如此可利用現存之 少數人力與物力繼續從事採鑛,實為公司經營上 的另一大革新。
2. 鑛體特性: 本山與樹梅鑛床其鑛體走向均為南北向,
傾斜均近乎垂直(80°~90°)
本山鑛體露出地表較多,成凸出,最高有露出50公尺者,平均約20公尺,露出鑛脈最 高處(原註:亦即所謂金瓜)等海拔+570公尺, 在此金瓜以下,其間原有部分高品位之金鑛 脈均已由坑內開採殆盡,舊巷道舊吊井交錯縱橫,處處可見,此為極盛時,開採金瓜所留下來的痕跡,常使我們回憶起每一個巷道吊井之往事,現在所見可開採之鑛體平均品 位有2.6g/T以上,若品質再加以控制可達 3g/T左右。
3:本山露頭:依南北走向露出之鑛體坡度較大,高低不一且山脚下有四坑坑口之建築物,及五坑坑口、鑛廠辦公室等重要設施 ,東西向之鑛體寬18公尺左右而其兩側 表土則較平緩,且有小山丘出現,所以表 土剝離在淺部向不致於發生問題,但若採掘稍深部需較大工程。
4:道路開拓:因金瓜石附近地形起伏不一之連峯峻嶺 ,運輸道路不能採用距離較短之直線,而必 須按照地形繞山脈爬行,該目前用現有之 102號縣道,較近鑛體位置自行開關運輸道 上山,由本山露頭至選廠碎鑛工場距離7.2 公里由樹梅露頭即達9公里左右。
5:工作場佈置:本山鑛體:為顧及鑛脈寬度,表土及山下 建築、住家等,所以開採高度規劃為由海拔高度470M以上到570M這一段鑛體,合計高度有100公尺,長度有330公尺,寬 度有18公尺,平均品位約2.6g/T,依照 露天礦場採掘面高度及傾斜度安全標準規 定,決定以垂直20公尺為一工作階段,所 以全部有5個階段( 原註:海拔+470M,+490 M,+510M,+530M,+550M) 工作 秩序為先採完 +550M 以上之鑛石 ( 原註:因 +550M以上大多為露出部分,其高低不 一,甚不規則,表土亦少),同時佈置530M以下之道路。
6:本山露頭:現( 民國69 年)正開採 +550M以上鑛體及 進行 +530M工作階段之佈置。現有監工 一名駐場監督,風鑽工3名負責鑿孔,爆 破,開採鑛體,鑽機用TY-24 型濕式, 氣腿式,鑽頭用40M/M一字形,鑽桿用 10′,橫向鑿孔壓風機用可移動式柴油壓 風機,炸藥用擎天神60%硝胺炸藥,用導 火索引爆,炸下鑛體大小以直徑小於35公 分為原則。裝運部分則由外包負責,使用鏟裝機,及卡車3台,把鑛運到選廠碎鑛 工場。
(7)鑛量:露頭開採方面規定為10,000T/月(兩礦體合計)。
( 頁39,劉煥一「金瓜石金銅鑛開採現況與展望」載「臺灣鑛業」季刊三十三卷二期六十九年六月。作者 曾任金瓜石礦山第一採礦場主任。劉煥一先生該篇文章是被唐羽學者所引用,而我是在註釋裡發現文章的存在,再循此線索發現本山露頭與樹梅露頭的記載。很感謝劉煥一與唐羽兩位學者。)
以下是註與本山露天礦場歷史沿革:
1:調財政處長:處理日產,整頓財稅,建公庫制度:
嚴家淦在交通處處長職位上勤耕了半年以後,行政院在 民國35年4月20日的院會通過,嚴家淦調任長官公署財政處 長負責整頓臺灣省財政,並兼「日產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這份兼職,是一項極為繁重的任務,因為,戰後接收的 日人公私財產很多,數目龐大,內容龐雜,處理起來非常棘 手。
當時,為了可以儘快復工,根據嚴家淦訂定的原則, 日產處理委員會將規模較大的資企業,撥歸公營;對於 普通企業,則以標售、議價、出租等方式,鼓勵民營。( 頁,發行人:呂芳上主 編:陳立文 訪問記錄:歐素瑛,林正慧 黃翔瑜 許秀孟,美術設計:邱元昌,嚴家淦總統行誼訪談錄, 國史館,頁39)
1:林朝棨學者在臺灣之金一文中說,1897 年10 月18 日藤田合名會社, (即籐田組,社長藤田傳三郎男爵)獲得瑞芳鑛山礦權( 九份鑛山)。同年月二十六日田中長兵衛 (卽田中組)取得金瓜石礦山礦權。籐田及田中二人,均爲隨侵臺日軍的「御用 商人」,因此日本當局在多數申請者中,獨獨給他們礦權,用來酬謝他們的功勞。 ( 頁35,民國58 年基隆市志工礦篇)田中長兵衛於同年10 月開始經營採掘。( 頁1092,臺灣鑛業史)
1:基隆市志說,金瓜石礦山在田中組未經營前,僅在本山礦床露頭部份 (俗稱大金瓜),有數個小礦坑而已。田中組開 辦以後,逐漸開鑿本山一平巷( 平巷即是坑, 本山一坑)(拔海五六〇・五公尺),二平巷(五二八公尺) ,三平巷(四七九公尺)及 四平巷(四〇四公尺)等礦坑。專採本山系鑛床。其他長盛洞、排水洞、寶生洞、樹梅洞,等均於草創時期開鑿,鑛石出一號硐口,以架空索道,運至一八〇公尺下之製煉廠。當時,採礦夫均爲日人(西曆1899年3月有130名(,臺人只從事於運鑛及雜役(西曆1899年3月有120至130名)。( 同前註59)
1:1945 年日本投降前,金瓜石鑛山輾轉由日本鑛業株式會社臺灣支社擁有,設有金瓜石鑛山事務所,礦場部分則分別爲本山露頭、四坑、五坑、六坑、七坑、八坑、九坑、十坑、金東坑、金西坑以及 長仁三坑等單位。本山一坑,二坑,三坑已經不見記載。( 臺灣鑛業會報209 期。頁170,臺灣採金七百年史,唐羽)
1:1946 年其在本山露天礦場所產鑛砂,即以人工 將鑛車推至左邊上坡上,直接推入連結金東坑與四平巷鑛坏之纜車 (原註:inclined-plane),由纜車運下斜坡捲揚道(長二二八公尺、高差一〇五公尺),降至四坑坪,會同四平巷運出之鑛砂,傾進四坑粗選廠, 轉由複線安全式架空索道,運至水湳洞選廠。索道之距離爲一、七二四公尺,高低差二五六公尺,動力爲七五馬力,空中纜車容量一公噸,行走於山嶺之間,爲此鑛山特有景觀。( 頁175, 同前註)
1:金銅鑛務局成立之最初三年,金瓜石鑛山之生產目標,由於當時金價之看好而仍以金銀爲主,鑛石之採 掘分爲本山露天礦場、四平巷、五平巷、六平巷、七平巷部分。 ( 頁184,同前註)
1:複次自家採礦部分,由於前述鑛源之轉爲枯竭或品位之急速下降,至於不合採算價值,初自六十四 年以後,即將本山系四坑以上全部停採,其次並擴及五坑,以減少維護坑巷費用。但六十六年間,其原 本回跌至每盎士一五〇美元之國際金價,再告浮動,....鑛山至亦乘 此良機,改變採礦方式與採礦效率,自是年五月間,着手於本山與樹梅 坪鑛床之露頭部分,使用重機器 以露天掘進方式,擷取歷年棄置未採之本鑛脈兩邊高矽品位金礦砂,有價鑛送往選廠利用浮選製鍊,無 含金之矽砂;因其含矽達八六%以上,可爲煉鋼、煉銅之溶劑,而賣與中鋼公司爲煉鋼溶劑,以及部分 備爲自家煉銅之用。
1: 六十七年五月間,着手於本山與樹梅坪鑛床之露頭部分,使用重機器 以露天掘進方式,擷取歷年棄置未捨之本鐵脈兩邊高矽品位金礦砂,有價鏞送往選廠利用浮選製鍊,無 含金之矽砂;因其含矽達八六%以上,可爲煉鋼、煉銅之溶劑,而賣與中鋼公司爲煉鋼溶劑,以及部分 做為自家鍊銅之用。
據云:此種由露天鑛場採掘低品位有價鑛,每公噸之含金,如有二公克,卽合採算標準。蓋採掘工作殆用開山機、推土器等機器操作,然後由二十噸卡車運鑛至水湳洞;每噸運費一五〇元計。鑛砂經壓 碎、提煉等選鑛手續,每噸只需三〇〇元工資,故成本較之經由鑛巷採出者爲低,而尚有四〇〇元之盈 餘。但是年十月,國際金價上漲至每盎士四〇〇美元後,盈餘亦隨而轉增,金瓜石鑛山以此方式採掘中 之本山系部分,據云:其含金品位爲每公噸二‧六公克,如稍加控制,亦可達三公克左右,至於樹梅 部分,平均約爲三公克( 原註劉煥一「金瓜石金銅鑛開採現況與展望」載「臺灣鑛業」季刊三十三卷二期六十九年六月。按:作者 曾任金瓜石礦山第一採礦場主任。)
二部分合計之鑛砂產量,每月爲一萬公噸,所提煉黃金,本山部分月產約二 十五公斤,樹梅坏約爲四公斤。況且,此種採掘之工作,因部分係採取外包方式進行,公司祇負技術指 導以配合外來勞力,產量與品質方面,皆能充分之控制,進而彌補鎮山方面機器設備之不足與邇來勞動 力缺乏諸問題,亦爲臺灣採金史上之一大革新。此外,金瓜石地區因火成岩分布甚廣,且類多石英安 山岩;岩質堅硬而適於充當建材,舖設道路以及築港之防波提等多方面用途-鑛山亦將之規劃爲採石場 ,分爲基隆山與牡丹山二處,進行鑿岩、爆破,承包採石,成爲多角性經營。
( 頁255,同上註)
1:露天開採除可大量生產,利用機械採鑛,減 少人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外,另一主要的目的 爲可使低品位之鑛砂得以開發,增加新資源,使 鑛體復活,在此鑛源難求之狀況下,實為探鑛業 的一支興奮劑,金瓜石鑛體之特性為鑛體成南北 走向,傾斜近乎垂直,鑛體寬度不大,所以表土 剝離工作較困難,佈置十分不易,臺金公司現在 所開採的鑛體計有本山露頭及樹梅露頭兩處金鑛 ,因為採鑛成本降低,所以由原來至少需5g/T 以上才能開採之情形,降低到只要含有 2g/T便 可開採,臺金公司露天採鑛另一特色為採用部分外包開採,利用公司之特有技術,加上外來的勞 動力與設備,以達到產量與品質之控制,彌補公 司勞動力與機械設備之不足,如此可利用現存之 少數人力與物力繼續從事採鑛,實為公司經營上 的另一大革新。
1. 鑛體特性: 本山與樹梅鑛床其鑛體走向均為南北向,
傾斜均近乎垂直(80°~90°)
(1)本山鑛體:露出地表較多,成凸出,最高有 露出50公尺者,平均約20公尺,露出鑛脈最 高處(亦即所謂金瓜)等海拔+570公尺, 在此金瓜以下,其間原有部分高品位之金鑛 脈均已由坑內開採殆盡,舊巷道舊吊井交錯 縱橫,處處可見,此為極盛時,開採金瓜所 留下來的痕跡,常使我們回憶起每一個巷道 吊井之往事,現在所見可開採之鑛體平均品 位有2.6g/T以上,若品質再加以控制可達 3g/T左右。
(2)樹梅鑛體:露出地表較少,平均高約10公尺 左右,露出脈最高者爲海拔+680公尺 其鑛體亦與本山鑛體一樣,其間高品位之 金鑛脈已被採完,舊巷道雖沒有本山多,但 仍歷歷可見,現可開採之鑛體平均品位約有 3g/T。
a本山露頭:依南北走向露出之鑛體坡度較大,高低不一且山脚下有四坑坑口之建築物,及五坑坑口、鑛廠辦公室等重要設施 ,東西向之鑛體寬18公尺左右而其兩側 表土則較平緩,且有小山丘出現,所以表 土剝離在淺部向不致於發生問題,但若採掘稍深部需較大工程。
b樹梅露頭:依南北走向露出之鑛體坡度較平緩,山下無住家與建築物,鑛體寬約20 公尺東西向之圍岩表土亦較平緩,所以將 來開採深部時表土處理量必相當多。
(2)道路開拓
因金瓜石附近地形起伏不一之連峯峻嶺 ,運輸道路不能採用距離較短之直線,而必 須按照地形繞山脈爬行,該目前用現有之 102號縣道,較近鑛體位置自行開關運輸道 上山,由本山露頭至選廠碎鑛工場距離7.2 公里由樹梅露頭即達9公里左右。 (3)工作場佈置
2.本山鑛體:為顧及鑛脈寬度,表土及山下 建築、住家等,所以開採高度規劃為由海拔高度470M以上到570M這一段鑛體,合計高度有100公尺,長度有330公尺,寬 度有18公尺,平均品位約2.6g/T,依照 露天礦場採掘面高度及傾斜度安全標準規 定,決定以垂直20公尺為一工作階段,所 以全部有5個階段(海拔+470M,+490 M,+510M,+530M,+550M) 工作 秩序為先探
採完 +550M 以上之鑛石 (因 +550M以上大多為露出部分,其高低不 一,甚不規則,表土亦少),同時佈置十 530M以下之道路。
b樹梅鑛體:規劃開採高度由海拔 +540M以上到+680M計有140M高,寬度為20M ,中間夾有廢石,因主脈與副脈品位均佳 ,且距離不遠,所以一起開採,品位可達 3g/T左右,鑛體採法與本山鑛體相同, 垂直以20M為一工作階段計有7個階段( +660M,+640M,……+540M)該鑛體 因其山脚下無住家與建築物,且鑛體之兩 側有一山谷,所以沿山谷所開之道路可達 目前先開採+540M之部分, +540M,,長度有 670M,其中有部分爲兩條鑛脈
所開之道路可達 其餘的正在佈置運輸道路與剝離表土。
a本山露頭:現正開採 +550M以上鑛體及 進行 +530M工作階段之佈置。現有監工 一名駐場監督,風鑽工3名負責鑿孔,爆 破,開採鑛體,鑽機用TY-24 型濕式, 氣腿式,鑽頭用40M/M一字形,鑽桿用 10′,橫向鑿孔壓風機用可移動式柴油壓 風機,炸藥用擎天神60%硝胺炸藥,用導 火索引爆,炸下鑛體大小以直徑小於35公 分為原則。裝運部分則由外包負責,使用鏟裝機,及卡車3台,把鑛運到選廠碎鑛 工場。
b樹梅露頭:現在開採+540M與+560M二 個階段,同時佈置+560M以上之鑛體, 此鑛體現在開採與裝運全由外包承攬,公 司派有監工駐場監督,此工作場所計有 外包監工一名,風鑽工3名,鏟裝機1部 卡車3台,其他情形與本山露頭相似。 (6)鑛量:露頭開採方面規定為10,000T/月,
1.45M。
e無極索運輸( 無極索道):六、七坑坑口間設有一無極 循環索道,將六坑本路電車運出來之鑛往 下運到選廠,而把七坑本路由柴油車運出 來之鑛往上運到選廠,捲揚機150HP,鋼 索長 2000M,索徑32M/M,捲揚速度 58M/min,正常作業時,每日(8小時 運鑛能力約1000噸。
( 頁39,劉煥一「金瓜石金銅鑛開採現況與展望」載「臺灣鑛業」季刊三十三卷二期六十九年六月。作者 曾任金瓜石礦山第一採礦場主任。)
1:一、沿革;本 鑛自一九三三年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成立,始正式作有計劃之開發,提煉設備雖付缺如,而採選部 份則均屬機械化,有日處理金礦砂一、二〇〇噸之氰化設備及二、〇〇〇噸之銅浮選設備,年產量最高達 黃金二·七噸銅-七、〇〇〇噸, 太平洋戰爭發生之後,日本以海運困難器材無法供應,金鑛於一九四四 年三月銅鍍於一九四五年三月先後停辦,迄抗戰勝利,經若干時間之無政府狀態,鏕山重要設備及零件, 被拆偷甚多( 按:金瓜石鑛山耆老訪談中,他們說鑛業設備是鑛山生存根本,絕無此事,反而日本政府拆卸挪做他用甚多,已寫成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筆記,就不贅述了。),直至民國卅四年十一月始由經濟部臺灣區特派員辦公處,會同前臺灣省長官公署派員接收保 管。至卅五年五月由資源委員會接辦,成立臺灣銅礦籌備處,經年餘修復整理,至卅七年初已恢復至每月 生產並處理金鋼砂一二、〇〇〇噸之能量,嗣於卅七年一月改組為臺灣金銅鍍務局,現每月金鋼砂生產及 處理能量為一五,〇〇〇噸,銅礦正在積極準備修復之中,一俟創業資金核撥到局,即可著手工作。( 頁三,臺灣金銅鑛務局概況,民國39 年資源委員會在台各生產事業單位概况(合訂本)資源委員會編印)
1:1:金瓜石型礦床」分爲本山系與長仁系二系列。裂罅、熱泉上湧、鋼床形成,爲其整體之順序,惟金瓜石卽直接與火山岩具密切關係而已。
金瓜石本山系係以本山火山體爲其中樞,以山之外觀而論,則毋寧稱之爲一大岩嶂較爲恰當,岩障 拔海六六○公尺,由黑雲母、角閃石、石英安山岩、含輝石、漂白安山岩等而成。附近之堆積岩有受顯 著之矽化作用,變爲堅硬緻密之矽質岩,並以火山體蘊藏豐富之金礦床,外型呈成金瓜之型,故稱「金瓜石」或與九份山之小金瓜對稱,名爲「大金瓜」。此系列之礦床以裂罅填充爲主,發育於石英安山岩 塊中,走向南北,其南端伸入第三紀,分爲多數小脈;本山、樹海坪( 樹梅坪)、燦光寮、鶴脈等鑛床羣。( 臺灣採金七百年,頁100)
1:民國76年停採,結束了金瓜石黃金開採史,民國78年礦山產權由台電公司購買,民國80年台金公司合併於台糖公司,金瓜石採礦權並歸於台糖公司。本山礦體開挖至+505公尺,原本山一坑,二坑,三坑剷平。((本山四坑金東坑告示牌)
 
FB_IMG_1658752292250.jpg

294451991_6213130582044667_7380528365835997195_n.jpg

294546429_6213134192044306_8753190588743084018_n.jpg

294572031_6213136112044114_5197331924648946775_n.jpg

294574267_6213129235378135_860091405641637924_n.jpg

294583603_6213129008711491_1090108818941323768_n.jpg

294588202_6213134515377607_2924004604350278037_n.jpg

294591725_6213128922044833_569737879628696150_n.jpg

294619480_6213213622036363_5132121001833327468_n.jpg

 

294747008_6213131102044615_1258350312208056378_n.jpg

294674490_6213136685377390_4331583385323032832_n.jpg

 

294670094_6213135842044141_7174398003906961895_n.jpg

294451991_6213130582044667_7380528365835997195_n.jpg

 

 

294574267_6213129235378135_860091405641637924_n.jpg

294583603_6213129008711491_1090108818941323768_n.jpg

 

 

 

 

 

 

 

 

294720728_6213135285377530_8689467771515161056_n.jpg

294747008_6213131102044615_1258350312208056378_n.jpg

 

 

294858429_6213134662044259_7284575378173414653_n.jpg

294877539_6213129778711414_1635282630330366435_n.jpg

294938666_6213130718711320_365702784284963656_n.jpg

 

295022505_6213129698711422_3692155639796886258_n.jpg

295058761_6213129128711479_8069880873055471809_n.jpg

 

295250211_6213132568711135_2860785423686785483_n.jpg

295391672_6213130312044694_571396698841268321_n.jpg

295397321_6213132732044452_1173086899846065780_n.jpg

295405958_6213129895378069_4916832528336886470_n.jpg

295462811_6213133162044409_6134381274184913850_n.jpg

295499249_6213135968710795_4881201631319562618_n.jpg

295610737_6213134058710986_3741666934122860762_n.jpg

295691780_6213132422044483_8843310474751523891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