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吝山看半屏山
半平山
南子吝山步道看鼻頭角海面
左右兩側有鳥群海上飛來,有看到嗎?親愛的書友
好,這張應該比較清楚,請看左上方。謝謝囉。
孤單的鳥兒飛來。
苦苓嶺
芒花好像是打上山來的波浪,一座山峰就一層,一層一層往上推湧。藏身在山峰背後的:赭紅還未褪去,花穗上還有露珠;雪白的就在向海面上。晨曦斜斜已經照射到的,全都晶亮,好有朝氣。
南子吝山走到半屏山,不時走在芒花夾蔭看不見天的小徑上。芒草根密集到讓人懷疑蛇朋友們這些地主如何能穿越?但是沒看到腳下就不敢前進以免冒犯了。
愛書人JOY前幾天也是如此地走,她部落格,說,好像在芒花下滑泳。
聽到半屏溪漴漴水聲,芒花草原太浩瀚了,就算登上每一座山峰也沒見到。
獨自走了六個山峰,手機響了,一位割愛愛書的愛書人打電話來,希望立即前往。
很開心。就回頭了。
距離半屏山還有九座小山峰。半屏山像是一座枯,皺,瘦,蒼勁的老到不行的雅石,芒花簇擁著,與雅石不同的是有鳥群不時從旁飛越。
愛書人的書不多,只有一百多本,而且是長輩所留下的線裝書為主,就沒回店裡換裝與準備紙箱和手推車,肩上的背包已足夠。
於是,直接到台北市文山區木柵來。
愛書人問,為何衣服上有芒花脫落的花穗?
好羨慕我頭髮灰白卻能如此年輕心境地登山。
芒花白茫茫,其實,都有一顆年輕的心,努力地在苦寒的東北季風中孕育種子。
頭髮越是灰白,越是要年輕,芒花看久了,跟著也年輕起來。我可不能直往是個年過50的人去思考。這會辜負了芒花的好精神。
日本作家清少納言(出生於日本康保三年,西元966)說;草花中以石竹花為佳,龍芽黃花,桔梗花,菊花枝花瓣有顏色變化者,刈萱草花,龍膽草,雁來紅,撫子花,壺堇,夕顏,胡枝子,向日葵,棣堂華,野杜鵑,薔葳等這些都是草花之美者。
但是她對這些花的敘述,只是一兩句,甚至沒有。
獨獨對芒草卻是花了近兩百字說明,她說,
{葦草的花,其實一無可賞,不過以其做為供神之用途,想及此,便覺得終就非泛泛之物。}
這句話,這本【中外文學月刊社】民國78年出版的【枕草子】的翻譯者,林文月老師註釋說;{以葦花色白,似日本神道祭祀時所用之白木棉,故用之。}。
白木棉?這峰巒間的芒花,還真有那麼點相似。
清少納言繼續說:{當其新萌芽時,真是好看,但我又尤其愛那長在水邊的風情。…..。使得秋野便饒情味者,莫非就是這些芒草嗎?其穗端泛紅,色甚濃郁,當朝露濡澌之際,試問還有比這更可賞的嗎。}。
將腰際的數位相機解下來讓愛書人看。
愛書人說沒想到逼近大海,198公尺高的南子吝山,居然可以見到壯觀的芒花草原。
清少納言說:{然而,秋末時節,真是全然無甚可觀。繽紛的秋花已凋盡,直到冬季終了,好似滿頭白髮,呆呆一個勁在風中搖曳,只沉湎在往事的樣子,像極了人的一生。就是因為有人如此比喻,所以才會引發人們感慨特深的吧。}。
我可不能呆呆地裝老啊,不常爬山看芒花怎行?
愛書人聽了哈哈大笑。
我走在裡頭。
下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