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紙坑古道,億山煤礦入口)
愛書人說,他來自新北市雙溪區後番仔坑,屬於平林溪的上游; 溪與山都很美。後番子坑溪步道沿著平林溪的支流-番子坑溪而蜿蜒。這條溪整治時是以生態工法進行,而不是水泥施作。外柑腳炭礦的億山煤礦還保有完整的坑口和盤山台車道。富三煤礦就在后番子坑溪石橋旁,武丹炭礦礦業建築很壯麗。后番子坑山,大平林山,內平林山環繞,是個登山古道,溪岸風情,梯田農村景致和煤礦業遺址。番仔坑所在的上林,此時蓮花與睡蓮一田田。
2021年7月27日台灣疫情降為二級。下午三點抵達愛書人府上收購二手書。疫情仍然嚴峻,同時,也是東京奧運舉重選手郭婞淳小姐正準備出場奪金,我不敢多打擾和耽擱。
愛書人還說,由後番子坑沿著左側山壁直行后番子坑十號接上外柑腳是武丹炭礦,也就是頂雙溪煤礦第一礦場,登山再接靠近外柑腳平水的億山煤礦。若是從路口直走到后番子坑四號,五號後右轉上山則是富三煤礦等等。柑腳,外柑腳到平林的番子坑是地名也是日本時代炭礦名稱,是屬於木山層,品質比同樣是頂雙溪煤田的頂雙溪煤帶的東面好,燒出來的灰燼也漂亮。這點讓我很好奇。愛書人怎麼會那麼清楚煤質優劣?的確,昨天告辭回店後,查了一下{臺灣煤礦之資源}這本文獻。文獻說:
{...此煤層在背斜西部發育較佳, 煤層最厚處在西北翼之西部內柑腳至後蕃子坑間。延至背斜東部,煤質劣而煤層多變化,且有自然發火現象,故此處礦業至為衰微,大部煤礦均已停閉。....}(詳附錄)
灰燼也漂亮?是灰白如雪嗎?不知道愛書人是怎麼分辨煤質好壞。紀曉嵐(172-1805)有一首詠煤詩的詩夾注倒是這樣觀察:
鑿破雲根石竇開,
朝朝煤戶到城來。
北山更比西山好,
須辨寒爐一夜灰。
這是紀曉嵐的烏魯木齊雜詩的其中一首。他在詩夾注 說:
{“城門曉啟,則煤戶聯車入城。” “北山之煤可供熏爐之用,焚之無菸,易熾而難盡,灰白如雪,每車不過銀三星餘。西山之煤,但可供炊煮而已,灰色黃赤,每車不過銀三星。其曰二架梁者,石性稍重,往往不然(燃),價則更減。亦有石炭,每車價只二星,極貧極儉之家乃用之。”}。手中沒有這本書。檢索網路{:纪晓岚及其咏煤诗_参考网https://m.fx361.com › news。2021-04-02吴晓煜}。這則網路,吳作家有詳細解說紀曉嵐這首詠煤詩。就不贅言複誦了。
紀曉嵐對煤戶中的賣煤人似乎特別有在注意。閱微草堂筆記卷十四槐西雜志四,說了一段同時異狀的狐狸神仙鬼怪故事。有一次狐狸從一位婦人家走了出來,婦人看到的是黯黑垢膩的賣煤人,而她的小姑則是看到方巾道袍,白鬚鬖鬖的老人家。(頁12,台灣廣文書局,筆記七編繪圖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
隔天,早上六點。來到雙溪區外柑腳的平水公車站。站牌一位精瘦耆老晨曦下正揮汗在為菜園堆起石塊。那是一塊大約三十公斤吧?指點我,791公車站牌靠近柑腳溪那一側有兩座炭窯場,分別是站牌旁和白鐵欄杆的地方。那也是屬於柑腳泰發煤礦的。泰發煤礦在雙柑公路柑脚橋紀念碑(大正十年柑腳橋)的再過去,也有一座已經整理的泰發炭窯。平水公車站牌這裡我們稱為莊仔頭,渡過柑腳溪對岸山區有一座新坑(煤礦)(外柑腳炭礦二坑?待查)。往番仔坑方向回走幾步,上了台2丙線基福公路,是平水福德祠,往平溪區十分寮方向,又二十公尺就是億山煤礦和紙坑步道的登山口之一。煤礦開採時期,這裡很熱鬧,平水站牌莊仔頭的馬路,一百公尺內就有兩家柑仔店。億山煤礦的礦車拉出後,沿著盤山軌道運送到流籠點下山,再由台車工人力推到番子坑那邊。
我請教,平水站牌經過灣穹抵達番子坑的兩公里路程,是斜坡,空車推回平水站牌怎麼推?就算是空車,也有一兩百百公斤重。他說,古早人很能吃苦。他要我到了外柑腳26號再請教一位盧先生如何去億山煤礦。同時,他問我有沒有多帶水,並且怕我gong suann 憨山,岔路多,是很多無法料想的山區,設使不是勢,要我趕緊回頭,不要留戀,怕發生比憨山更可怕的事。憨山?是甚麼意思?他說,不要讓他說出來。我就停止請求釋疑。對山本來就要畏懼,謹慎就是了。
這台車軌道可能辛苦推了近百年了吧?日據時代大正十四年(1925年)台北三井物產會社有一張臺灣北部炭田圖,則是將這兩個地帶的礦坑標誌為平林坑與柑腳坑;同樣不是機械設備炭坑,而是人力的狸掘坑;略灣直線從柑腳坑,平林坑到雙溪火車站,是手押台車軌道。(臺煤特刊,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民國82年發行)
再三感謝後,檢查水量還有三千cc應當夠了,就出發往億山煤礦。先探訪那兩座泰發煤炭的平水炭窯場。柚子,蓮霧,竹林和菜園掩蔽,被保護得很好。乾枯竹葉中,看見一頂黃色的帽子,懷疑是礦工帽,寫著元元兩字。另外一處在白鐵欄杆處,時間關係就下次了。
左轉上台2丙線基福公路,果然有一座平水福德廟,莊嚴整潔。往前一分鐘來到台2丙線15公里處,一片山麓聚落。兩位中年女士先生居民很熱心地招呼我,並且要我過了外柑腳26號的竹林裡,尋找盧先生。
聚落裡的房子造型很優雅。三合院,單伸手,或是一條龍。結構大致上是大石磚和紅磚,圍牆上曬有冬瓜,蘿蔔,竹筍等等切塊陳列著曬太陽。沿著一列像是礦工洗去黑煤塵的肥皂的冬瓜,往前走,這是一條水泥路,被果樹竹林夾束,形成綠色隧道。高而且結實的盧先生就在三十公尺上方整理竹林,他將整把的樹木舉起一點也不費事。他詳細為我解說如何抵達億山煤礦,武丹煤礦和后番子坑。
盧先生說,億山煤礦是平水坑再斜進卡大。坑口推到流籠頭大約七百公尺,懸空處就架橋。事務所和天車間都被大自然滅跡了。坑口當年的抽水機器。炸藥間殘牆還在。當年沒有礦寮。礦工都是在平水搭流籠上下山。載煤重車也是流籠運下山。要我留意登山隊的布條,並且還說很光亮,只是岔路多,小心走,起頭,有水管順著水管,看到鐵軌就跟著鐵軌走。注意安全,山豬,毒蛇要細膩。這裡永過都是山田(梯田)連綿到十分寮,柑腳,上林,番子坑,后番子坑等等山區。
鞠躬後出發。十分鐘走到水泥路盡頭。第一個轉彎處,謹記盧先生的教導,往左取平坦的香蕉園。順著水管,布條繼續靠左走。新北市三重山岳協會,幸福登山社布條繫在小徑上。再五分鐘經過一座水泥單間平房,很嚴密,而且牆壁厚實大約二十公分長寬高,不知道是否是盧先生所說的炸藥間?還是之後在坑口看到的殘牆?他篤定地說,事務所早就沒痕跡了。再兩分鐘看到鐵軌。那簡直是水手看到港口燈塔,讓我很安心,不會迷航了。
這個鐵軌到這裡是終點,大約有三個籃球場的平台,應當是流籠頭吧?再一個轉彎,有中華民國山岳協會藍天隊的登山條,2021年1月16日,往億山煤礦以及左轉紙坑山右往平林山。有的鐵軌懸空在山谷間,找不到當年的橋墩。
此時山容不再是檳榔,竹林,香蕉,蓮霧,....柚子等果樹為主。而是野生的九芎木,榕樹,鐵樹,....月桃。樹木很高但是不大,樹齡應當沒有超過六十年。白頭翁,鶺鴒鳥的鳴唱絕跡,改成山羌的阿哈地間斷嘶吼。從流籠頭往前走五百公尺,鐵軌兩側有一個籃球場寬的煤屑堆遺跡。大的是一個手掌,大部分是屑末。幾十年了,還能存在。這是難得的大面積煤屑堆。
再兩百公尺則是完整的億山煤礦坑口。坑口是圓拱形石砌。果然是平水坑,沒有凹凸高低到很深遠。高,寬約兩公尺,石砌部分有兩公尺長的延伸。之後便是山洞隧道模式。每塊石磚,長寬高各約45,20,20公分。整齊細緻。坑口右側還有一座雅致的煤礦機器,居然沒有鏽蝕消失。坑口旁有一條澄淨小溪。溪蝦,小溪螺不少。越溪後看到路條,指往十分寮平湖森林遊樂區。
億山煤礦的台車輕便道,宛如宜蘭縣太平山的見晴懷古步道的伐木鐵軌將山頭緞帶般地聯繫,那是一份禮物吧。 差別是,億山坑炭礦是滿山的梯田遺跡,有些地方需要攀繩。選擇下山往后番子坑的富三煤礦。畢竟中午還要到府收購二手書,我不能走不熟悉的登山古道。謹記平水車站那位耆老的叮嚀,不敢從億山煤礦再往武丹炭礦或是富三煤礦走古道,萬一憨山就會耽誤到府收購舊書。二十五分鐘,回到外柑腳26號,向主人致謝,好感謝他。
平水,灣穹再來就是上林的番子坑。上林站牌兩側分別有上林國小和上林派出所。讓人訝異的是上林國小旁有一座精緻小巧的古福德祠,刻著道光戊申年;上林派出所附近有一座大墓。墓碑寫著皇清....承德郎希文連公墓。讓人好尊敬的古老。從這裡起。許多民居都保有土埆磚,紅磚,大石磚等等的材料。走進后番子坑街,在后番子坑6號下方附近有一個溪谷,越過溪谷是往仙公廟,富三煤礦,若是直走到了后番子坑10號,似乎就是武丹炭礦,也就是頂雙溪煤礦第一礦場的邊沿。這兩個路徑,再次請教番子坑站牌一位居民答案相同,不曉得我有沒有誤解。豪爽的耆老還說,后番子坑有非常多的煤礦遺址,不是只有這幾座,我有事頭做,要不,帶你去。這位耆老,180公分高,身材壯碩沒有贅肉,戴口罩但是赤膊,烈陽下汗水淋漓,口罩都濕透了,看得到高挺的鼻樑。手上拿著一把大砍刀正要走進屋內。郎費羅詩選中的農村的鍛工那首詩:
一株繁茂的栗樹下邊
有座農村的鍛場;
鍛工是個強大的漢子,
他生着强壯的手;
他的雄健臂腕的筋肉
好像鐵帶似的堅硬。
他的頭髮捲縮,黑,長;
他的臉是黑褐的;
誠實的汗潤溼了他的肩毛,
他掙他能掙的錢.
因爲他不虧負任何人。......。(新興書局,美國郎費羅,逸秋譯,頁100)
雙溪區一如台灣各地方農村的耆老們,總是勞作與真誠。今天我又承蒙了。
武丹炭礦,只能期待改天再來。過溪後,又直走再三百公尺抵達仙公廟,再同樣距離走到了一座古樸小橋。橋邊右側就是富三煤礦坑口。沒見到石砌或是磚牆,坑口囤積一半,積水呈現礦坑的赭黃,一隻青蛙看見我就跳了進去。這條溪谷,很適合親子,慢跑和單車,風景真是好。除了蓮花,野薑花更是如同煤礦脈,在溪邊無止盡地白。魚和鳥兒比多的。梯田中有各式的作物和魚池。
億山煤礦,頂雙溪煤礦,富三煤礦等等似乎只有頂雙溪煤礦出現在民國54年出版的臺灣之煤礦資源的地圖中;頂雙溪煤田有下列煤礦:協進煤礦,協益煤礦,大千煤礦,頂雙溪煤礦,永隆煤礦,泰發煤礦,外柑腳煤礦,東明煤礦,漢隆煤礦,東發煤礦,三興煤礦,魚行坑煤礦,宜宏煤礦。有許多座煤礦去過也寫成部落格,就不多囉嗦了。
或許在這年代之前,億山煤礦和富三煤礦已收坑了。疫情期間,我不好外出找臺灣之煤礦,基隆煤礦史,....雙溪鄉志等等文獻。網路上的放羊的狼的部落格,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等等的卓文,相當詳盡地介紹沿革歷史產量煤質。請有興趣的書友可以上網檢索。(檢索自:1040124雙溪-富三煤礦(東福煤礦)、新德昌煤礦、頂雙溪煤礦 ...https)
早上十點了。我該出發台北到府收購二手書了。我就沒轉往頂雙溪煤礦等等地方,也來不及拍攝蓮花和睡蓮,以及請教當地耆老。
億山煤礦的外柑腳,紙坑,平水和上林的番子坑,后番子坑,富三煤礦,同樣是煤礦產區,卻有不同的美。建議遵守疫情規範下,大家來走走。
(2021年7月28日。非常感謝愛書人,雙溪區耆老們。)
(2021 年7月30日。請教一位耆老。關於德昌煤礦。
耆老先生說:
{我是民國22年次。武山仔坑(武山煤礦)的存在有一百年了。在我的童年,昭和年間,它的坑口更在深山裏,溪水的最上頭。它的輕便路(台車路),沿著后番子坑的山路延伸到左岸的后番子坑11之1號。這段路大約兩公里。坑口,事務所,炸藥間,機電所,水洗,kokusu都在這條線上,占地很廣。水洗的生炭是經由漏管和漏板清洗和分大小,和,kokusu(炭窯煉焦)煉製的熟炭,都是人力推走這條輕便道,經過后番子坑11之1號的稻埕,再下坡,推到后番子坑最前頭的紅磚厝。那座紅磚厝是武山仔坑收坑後,被蓋上屋頂和磚牆變成住家。以前是武山仔坑的儲煤分運場,由卡車再外送。重車下山,空車上山,都是經過后番子坑11之1號。武山坑是母礦,後續延伸出來德昌煤礦,外柑腳炭礦,泰發煤礦等等。都是股東,外來者或是職員們在請負的。}
{后番子坑11之1號的輕便路已經坍方,無法通行,當年是很熱鬧。對岸(右岸)的溪邊通往后番子坑10號,日本時代是保甲路,並沒有輕便車路。過了神農橋,右側有一座新蓋的紅色屋子,以前是德昌煤礦的礦埕,直走是仙公廟,再兩百公尺的小橋右邊是德昌煤礦的出炭坑口。人力輕便車推到那座礦埕,這不是武山仔坑炭礦在走的輕便路。仙公廟這個地段很多山皮仔開了很多坑口,全部冠上德昌煤礦的名字,甚至礦埕附近也有坑口。至於,是不是改了名字變成富三煤礦,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年輕時找人合夥外出到瑞芳九份侯硐小粗坑合夥採金,沒賺到錢,又再回到武山仔坑,武山仔坑收坑後,轉到新竹的建豐煤礦,就生疏了,無法回答是否是富三煤礦,但是,肯定的是,至少早期就叫德昌煤礦。新竹建豐煤礦是由收坑的武山仔坑的礦長wang ar chai 和 tan ar hae 所請負。他們一夥人合資,找我去,同樣是負責機電與設備保安。}
附錄:
1:
臺北縣頂双溪煤田:
頂双溪為八堵至蘇澳鐵路線上一小站,地居臺北縣之東南邊緣。頂双溪煤田為臺灣北部煤田區最東北一煤田,西北以武丹坑斷層與武丹坑煤田相交,西南延進入菁桐坑煤 国,東南爲屈尺斷層所限。頂双溪煤田以木山層爲主要含煤地層。在其南緣平林溪之南 岸,有石底層煤帶出露,所含煤層甚眾,但各煤層均至薄劣,變化甚多,缺少經濟價值 ,故其煤量不予計算,
木山層在本煤田內可分為三煤帶,分位於三不同構造單位內。
其最重要之煤帶分布 於頂双溪鎮之西北,由平林或頂双溪背斜構成。此背斜軸向北50至60度車,在煤田內 長 7.2公里,東南及西北分為頂双溪及武丹坑兩斷層所限。本背斜西端微向西南傾沒, 其東北延則為五分機斷層所切。本背斜西北潔之地面傾角為40至50 度,東端接近五分斷層處傾角多變化,傾向亦多轉折。背斜東南翼之傾角在50至70度間,東北端更陡合急達80度以上。在本背斜西南端外柑腳之傾沒軸部,有小型背斜與向斜構造出現,兩翼傾角均區10至25度, 有時幾近水平。本背斜內僅有一可採煤層,在西北翼厚0.4 至0.45 公尺,東南翼厚0.3至0.4公尺。此煤層在背斜西部發育較佳, 煤層最厚處在西北翼之西部內柑腳至後蕃子坑間。延至背斜東部,煤質劣而煤層多變化,且有自然發火現象,故此處礦業至為衰微,大部煤礦均已停閉。
本煤田之第二煤帶在五分橫斷層之東,木山層成一向西傾沒之向斜,軸向正東,長 約 1.5 公里。此煤帶之木山層共含兩煤層,相距 65 公尺。 上煤層厚 0.25 公尺, 本煤層 平均厚 0.45 公尺。此兩煤層因分佈面積至有限,俱已探盡,現無煤量可計。
本煤田之第三煤帶位於頂双溪鎮之東南,名曰魚行煤帶,位於頂溪斷層與屈尺斷 層之間。其木山層之主要走向為南北,與北部一般煤田之走向不同,長約一公里左右。 煤層向西傾斜,傾角在接近地表處為25至40度,但多起伏。向下傾角增爲35至45度 但比較有規律。木山層含一可採煤層,厚0.4至0.45公尺,西部佳東部劣,而煤層越下愈佳。此南北向煤帶之北部煤層走向轉為北40至50度東,傾向西北75至80度,煤 層急轉而下,但其間無斷層發生。此煤帶之南端有一東西向橫斷層,斷層南側煤層相對 下降。斷層以北煤層之走向為北 65 度東,傾向西北約40度。斷層以南之煤層作北北西 走向,傾向西南約40 度。由此可知此魚行煤帶呈“S”形彎曲,主要向西傾斜,局部多 構造變化。
本次估計頂双溪煤田之可採煤量為2,886,443 公噸,較民國47年所估計之煤量數目 略有增加,因若干煤帶之可採面積均已較前增加也。( 頁22, 何春蓀,民國54 年調查報告,臺灣之煤礦資源,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其經濟部礦業研究服務組)
億山煤礦台車
億山煤礦入口
億山煤礦展望
億山煤礦坑口礦業機器
紙坑古道億山煤礦小徑
億山煤礦坑口旁過溪
億山煤礦坑口
億山煤礦輕便鐵軌
億山煤礦坑口
億山煤礦坑口與礦業機器
億山煤礦台車鐵軌
億山煤礦
以下富三煤礦,后番子坑。
富三煤礦
富三煤礦坑口就在小橋右前方溪邊
坑口在右邊
富三煤礦由此右側而下
富三煤礦坑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