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興宮民國67 年捐獻碑領銜的是新源煤礦董事長張源先生五千元,廟埕前有一座埤塘,睡蓮和野薑花正盛開。基深宮昭和十一年(1936)捐獻碑則是{基隆輕鐵株式會社}一百五十元排第一,第二位是顏窓吟十五元。兩座廟的委員會很有心,將它們妥善保存,字跡都很清晰讓兩座碑與宮旁大樹同老。台灣每座小祠總是有高大的榕...或是茄冬,這兩座也不例外。深澳坑路86 巷,就在這兩座福德宮之間。巷內沿途右側正在興建高級大樓,正面與左側是一片綠色山丘。花墅社區就在86 巷巷底。
深澳坑路172 巷新源煤礦和顏窓吟先生,之前在部落格報告過了就不再贅述。基隆輕鐵株式會社,戴震宇學者說:
{顏雲年與日人木村久太郎、近江五郎( 近江時五郎?)等人共同投資了「基隆輕鐵株式會社」,由基隆鋪鐵道至三爪子(原註:今瑞芳一帶),主要也是為了載運龍潭渚的煤礦, 後來則因其地位重要,而被併入宜蘭線鐵道的 一小段,這條鐵路與 1923年「瑞芳輕鐵株式會 社」舖設瑞芳與金瓜石間的鐵路,共同奠定了 瑞芳交通樞鈕的地位。( 台灣的鐵道,戴震宇,遠足)
這兩座福德宮各自標誌了深澳坑的煤礦開採歷史。基隆市志說,萬源煤礦礦區就在86巷。而前幾天在舊深澳坑路32巷,也就是孝東路的圓窗坑煤礦,一位先生指點我來花墅社區,這裡有坑口遺跡。趁著到府收購二手書的兩小時空檔,來尋找萬源煤礦的坑口。
基隆市志說:
{萬源口:指今澳坑路南面八十六巷的巷口一帶。八十 六巷爲進出萬源煤礦的道路,道路口爲萬源煤礦的炭埕所 在,故名萬源口。現在則開有雜貨店。}
{萬源一坑、萬源二坑:由深澳坑路八十六巷進入後, 往南直走到底,爲萬源一坑所在地;轉向西南小路,則抵萬源二坑。本坑於民國四十五年開始採挖(臺灣省鑛業研究 會,一九六六:七四四)。礦坑已停採,現萬源一坑所在地 已大事興工,建築有一片集合住宅。}
萬源口已然不見雜貨店。花墅社區一位女士說:
{從花墅左側與山壁間的巷弄走進去,過墻,順著黑色hoo-sui -kong(塑膠水管)往前走,就會發現,我沒去看過,但我知道有人找到了。我是社區蓋好後才搬來。}
好感激。依照指示走進社區左側的開放式巷弄,越過一個駁坎。駁崁下很可疑,是個深洞,而且坑洞前有三公尺平方的凹槽地形。土石掩埋了,距離平地大約還有五十公分深。周圍是竹林,兩個籃球場的寬闊。坑洞的口是朝向山,坑道是往深澳坑路放向延伸,緊臨駁坎擋土牆卻又有缺口。這讓我很疑惑。會不會是坑口,後端陷落?就如同基隆市信義區月眉路慶興煤礦和瑞芳區大寮的瑞大煤礦?順著水管,再往上五十公尺也是一座疑似坑口,然而開口是向北方,也有凹槽地形。兩座凹槽地形似乎被當作山裡排水溝,闢渠道而下。這都待考和請教耆老。
又往前一百公尺。在一棵大樹下。這大樹要退後三十米才能拍到樹冠全帽。周圍有個沼澤地有五公尺直徑。又往前一百公尺有一座井,直徑一公尺半,紅磚,石磚都有,厚度大約三十公分。沙土囤積與平地齊高,井口的牆面露出一公尺高。井的內壁有水管接通井壁。造型與規模很類似深澳坑路109巷永源煤礦旁的深井。這兩座井的年代待考。基隆市志說舊深澳坑路32巷圓窗坑煤礦又稱為水車空,因為它在日據時代屬於{豎井}坑。而1925年三井株式會社的北臺灣炭田圖則標誌此處是已收坑的礦區。這讓我不禁有聯想。(臺煤特刊)
樹草都不高大。唯獨榕,九芎木.....和茄苳有如一顆顆超大草菇在山裡開展。讓我聯想起九份不厭亭菜刀嶺的一棵松樹,它的周遭大約五座籃球場寬都是芒花草,那樣睥睨的高傲。風大了起來,居然打雷了。不敢往前走,此時,一位耆老下山來。一整個山沒有步道,只有微微的路痕,需要持杖撥草和荊棘才能前進;頭髮銀白,行走卻很穩健。點頭問好,不敢攔他請教。他也提醒我此去不好走,下雨更危險。這裡很寂靜,越來越強的谷風透過密林,竹叢和大樹飄來野薑花的清香。張大千在{松下高士}這幅畫的款書中說:種樹自何年?幽人不知老,不愛松色奇,祇聽榕聲好。(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 歷史博物館)剛剛那位耆老很有名士風度,很搭此時的景和張大千的畫與詩。萬源煤礦的礦工走出坑口,聽著風動枝葉,是否腳步也是如此輕快呢?入坑是戰士的凝重,出坑是高士般的閒逸?
渴望找出坑口的可能地點,還是稍微往前幾步,這裡的平地更寬廣了,孤立的大樹更雄偉,它發出的風聲更渾厚了,會是萬源煤礦的坑口所在嗎?雷又打了,不敢貪看,就不再沿著黑色水管前進,立即走出花墅社區的側門巷口。大約費時五分鐘。雨終終究沒落下。我也放棄再進入。安全第一。花墅一位先生說:
{27 年前搬來時,山上的草樹沒那麼旺,每年四月我都在山裡挖竹筍,可以說整座山走透透了,就是沒看到煤礦坑口。這一兩年保護膝蓋才沒上山。這座山可以通到山外山,也沒有。山裡眼鏡蛇多,你上山要小心。我是基隆市信義區市區搬來的。聽說這裡永過是煤礦沒有錯。打雷了,你不要再進入,請另日。剛搬來曾聽說一位阿婆雨中進入後就沒再出來,也都沒發現。如今成了深山林內,更是大意不得。}
鞠躬揮別,走出86 巷口,左轉三百公尺。是另一座山谷。一. 五公尺寬水泥路,可以通行機車。新興宮旁一位先生說:
{新興宮附近也有煤礦。萬源煤礦是在花墅。一坑坑口就在花墅的後面一片竹林下。距離花墅最後一棟很近。挖煤方向是朝向深澳坑路而不是天外天,所以,坑口是朝向天外天。要仔細找,恐怕已經被泥土填滿了。二坑是靠近天外天,市政府興建焚化爐應當滅失了,走山路要一小時,天氣要變了,不要去走。我是在這裡出世和長大,所以很清楚萬源煤礦的坑口位置。你說的那座井,是後來的工人起造的,不是煤炭豎井。}
風將雲都吹走了,又是藍藍晴天。敬謹聽從,再三感謝後,再走到86 巷右側基深宮,廟埕裡不用怕日頭和下雨,於是請教一位lim先生。他很熱情招呼我,猶如前面三位。他說:
{永過,深澳坑有名,無名的煤礦非常多,也有不少的拖籠坑,山皮坑或是試挖坑。有的是去申請,招幾位一起先掘,有挖到煤才大規模作業,若是沒有著炭就放棄。現在都是儀器探勘,古早都是經驗,人工,運氣。天外天焚化爐建設後,夷平很多礦區和坑口,萬源煤礦也是。我就住在基深宮附近。基深宮的東面馬路才是舊路,當年是兩個里最熱鬧的所在。萬源煤礦是天車斜坑。一坑的坑口應當是向著天外天,往天外天挖。二坑在天外天附近。萬源煤礦的降煤方式是以卡車到炭埕來載。是油炭性質,卡路里高,有燒kokusu(焦炭)的焦炭窯。深澳坑也有燒木炭的火炭窯。火炭窯是以相思材來燒,而深澳坑有許多煤礦,裡頭的牛稠木正是相思材,需要經常汰換,拆下出坑的就賣給火炭窯場。深澳坑的炭坑挖得很深,頭家蓋有工寮給外地來的礦工住。若是待得住,都是一家老小一起搬過來。男人入坑,女人則是當檯子腳,偃車工,水洗等等,小孩則是土尾堆撿拾煤炭,顧更小的弟妹。每個煤礦區自成一個生活圈。柑仔店,麵店等等都有,萬源煤礦也是。}
{為什麼要有礦寮?深澳坑的礦工大部分是五,六點就要入坑,中午一點出坑。入坑到掘炭的卡大(分支採煤坑道)需要一個小時。通常有兩個ta-der(大底?坑底較寬的天車流籠的站場),第一個大底再換天車坐進去到第二個。坑道高約五尺多,寬只比天車寬一點點,也是五尺。入坑禁忌多,坐在天車車上手要向前抓,不能左右抓,車速有三四十公里,對頭風很強。左右會晃,手會碰到岩壁而受傷甚至斷掉。向前抓,有1.5 米的緩衝。絕對不能站起來,甚至抬頭也危險,怕碰到石頭,那可是會喪命。礦工在坑內都是縮著身子在地上爬著挖煤,所致,所有的礦工有個姿勢很常見那就是駝背縮頭。煤層通常只有一尺的緣故。整個深澳坑的地下可以說到處是老鼠洞,而我們礦工們就是老鼠。}
{這裡煤礦豐富。甚至也有玻璃砂,萬源煤礦和圓窗口之間新建的剛蓋好的大樓社區就有,建設公司光這批土就賺很多。但是不敢深挖,也怕掘到地下煤礦坑道。深澳坑路路旁很多是昔日的礦寮。先是租後來是礦場老闆或是地主賣給礦工與新住戶。這裡的福美仔煤礦(新源煤礦)曾經挖到水櫃而死傷不少。每座坑都有事故,萬源煤礦也有落岩(gam,落磐)的死傷,但是沒有很重大。挖到水櫃很難預防。大武崙以西除了煤礦也有很多tai-lu土(白砂,磁磚土)礦,而以東以北的基隆地區以煤礦為主。磁磚土如果發現些微滲水,就要停止,封存這座卡大;煤礦則不一定,也許只是地下水微微露,但是一多了,就要趕緊撤退。可是常常來不及,掘到水櫃的不幸事件竟常發生,煤礦遠大於磁磚礦。比如暖暖碇內的瑞和煤礦,四腳亭永安煤礦,深澳坑福美煤礦等等。也許是地下水,不少的是,舊廢棄坑道的積水。深澳坑,八斗子,瑞芳,暖暖都是清朝就有的礦區,年久月深,挖到最下層。礦工的生命很沒保障。}
{入坑不是人,出坑後自己的呼吸才是生命。但是養家的錢會賺得比一般的工人多到一到兩倍。我是民國42年次。我懂事時,一個工人一天薪水大約是幾十元到一百元。一個礦工若是剛好掘到煤礦脈,拚勢做,一天一百五到六百都有可能。他們是算車的,一車一百五到兩百之間。五六點入坑,中午一點多出坑。這無法做久。汗會流很多,那就是代表體力消耗大。炭脈通常只有一尺厚,除非遇到豎炭,但那很稀罕。深澳坑的煤礦,已經相當注重工安和通風坑的設立,空氣還是很不好。有的礦工為了多做一兩台車就很骨力做,砂肺相對更嚴重,很多都在四五十就有症頭,五六十往生。礦工們若是還在,今年也八十左右了。他們一出坑,顧家的馬上轉去厝內;比較需要放鬆的,就會和礦友先到各自煤礦坑口附近的麵店搭一兩杯紅露仔酒,幾碟豬頭皮,豆干和花生等等。彼此交換掘炭心得,討論每個人的卡大的煤層厚薄,有無水櫃可疑現象,斷層阻礙,粉塵,通風等等是否安全;更進一步則是有無其他煤礦的口碑與評價等等情報;萬源煤礦也不例外。礦工都很早睡,畢竟第二天一早就要入坑。礦坑口就很熱鬧,每個時段有不同的工作者。礦工若是不大手骨,也沒受傷,還是也可以存到很多錢。我小時後,沒有稻了田,都是礦山,山林和爛凹地。清朝時期是何姓先來開墾,是這裡的大姓。很多掌礦仔,小包和礦工姓何。你看這座快一百年的捐獻碑也是何姓的人多。}
同一個礦區,歷史上經常廢坑和重新開坑,存在很多坑口。大正十四年(1925)臺灣北部炭田,基隆瑞芳輕軌路線上依序有田.二坑,田.一坑,芳隆坑,東益坑,四.六坑,四.五坑等等。也有兩座廢坑,而廢坑位置即是在福美,萬源,圓窗嶺煤礦的所在。當然,這待考。
{我是天車維修工。當我退伍後,本來的工作一天五六百元,朋友的天車維修廠工作則是六七百元,我就轉換工作。年輕,只要合法的錢再困難都要趁。大基隆地區的煤礦將近兩百座。很多是天車來運作。基隆有四五家天車維修廠。最大一間是在八堵火車站加油站斜對面。目前建築還在。我們是比較小的,大的廠做剩的,或是價格講不合的,煤礦頭家就交給我們接。維修分兩種: 年終定期和突發搶救。普遍來講,台灣礦工是每天上工的,除非生病或是感冒,辛苦一整年。所致,每年農曆十二月十日就開始陸續放年假,直到農曆正月初十。這段時間就是坑內機械設備維修保養的,我們的日薪,此時一天算三天,但還是有人不願意做。進坑後,直到維修完成才出坑,長則十天換一組人。整個維修需要很多天的時間。吃飯,睡覺都在坑內,有人送便當,開水,水果進入。坑內有清氣的地下水,洗澡,上廁所都沒問題,直接用這水放流。坑內就是空氣不好和有老鼠與蟑螂。兩班制,每個人工作八小時。坑內裡頭沒有無線電,有一條原子筆粗的鈴索,拉一下,兩下,三下各自有代表的意義。}
{這是年度維修,還有平常的緊急修護。這就很緊張,礦坑老闆要付更多的費用給天車維修廠。那可是不間斷地分組二十四小時搶救。也是輪班,一定要儘速完成,比較沒辦法睡足,但是薪水更好。要不,礦工無法入坑就停擺了。當年基隆最好賺的維修工廠是兩種:一是漁船,一是煤礦。前者造就了和平島,正濱漁港彩色屋珍珠螺澳的繁榮,後者則是煤礦產業維修和設備廠。對煤礦來說。需要很大台的抽水機,而且準備好另一座備用。天車就沒辦法預備。進入礦坑就不怕危險了,工作第一。而我們天車維修也會接火葬場的任務。當年是用烏油燒的。在一個密閉空間像是盒子,也是鐵軌以一組輪帶將木板和遺體往前推。輪帶壞掉了,我們維修工人就要爬進去檢測。當時我才二十歲出頭,難免會驚惶。畢竟是幫助送行,也是功德,就安心了,猶如我們入坑維修天車是幫助礦工維生的工作。但是在火葬場還是有工人沖煞到,打針吃藥一個禮拜都好不了。我存到錢了,三年後就換賺更多錢的工課。礦坑的印象讓我很深刻,那簡直是拿身體和命再跟煤炭對賭,看是煤炭還是礦工誰被抬出去。}
好感謝深澳坑路這四位女士先生。幾位都是在雨將下未下的大風時不吝為我解說。基深宮的廟公先生好博學,很熱情,賜我斟茶。三點整基隆市區到府收購二手書,無法多聆聽,只能受教一會兒就萬分感謝地告辭了。他告訴我甚麼時間會在廟裡。真是承蒙了。再次深深感謝基深宮的廟公先生。女士先生們都很不捨礦工們。藍雲詩人有一首詩{礦場一角},完成日期是1984年12月。那年,發生了海山煤礦,煤山煤礦等等三大礦災,犧牲者總共數百位。藍雲詩人說:
這裏並非傳說的那般地獄
不要以為有了災變就恐懼
其實,地獄不地獄
端看進去後能不能出
像去太空旅行般
更像到海底探險去
初次,許或有點緊張
久了,也就來去自如
入洞以後,就變成了土撥鼠
且向地層深處更深處
挖掘那一塊一塊的黑寶石
好給那些機器們當食物
進去,一片黑漆漆
出來,一臉黑呼呼
每一個打這裹進出的人都知道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九八四、十二、板橋( 頁134, 海韻,藍雲著,自強出版社)
萬源煤礦的礦工是搭天車逆著風而下,可能無法在坑道內當松下高士,但是,是持械勇者吧?才會讓這四位女士先生如此尊敬。
(萬源煤礦的沿革歷史,礦權人,經營人,工安,產量,煤質等等改天再報告。一坑和二坑的坑口,井也是另日再來請教和探尋。)
(非常感謝愛書人和萬源煤礦所在的女士先生,祝福闔家平安健康,大家也是。2021年10月3日星期日。樂伯敬於樂伯二手書店筆記)
(花墅社區是私人領域,建議請勿隨意進入,山區危險,敬請長筒雨鞋,飲水等等要裝備整齊和小心。)
附錄:
1:
張大千在{松下高士}這幅畫的款書中說:
種樹自何年?幽人不知老,
不愛松色奇,祇聽榕聲好。偶憶李西涯句寫此。 七十一年歲在壬戌元宵前夕,八十四叟爱台北外雙溪摩耶精舍。(原註:鈐印:「壬戌」、「張爱之印」、「大千居士」、「金石同壽」、「長共天難老」。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 歷史博物館)
2:
臺北縣田寮港煤田
田寮港煤田亦由石底層組成,分佈於基隆以東之臨海山地,為一走向略近東西之煤 帶。東部與北部均臨海洋,其西北以基隆斷層與汐止煤田相鄰,其南界為田寮港及深澳坑兩斷層,斷層之南為四脚亭煤田。田寮港為一舊地名,用以概稱基隆以東及深澳以西之產煤地區。
本煤田之石底層呈一同斜構造,地層走向以北 70 至 80 度東至北 70 至 80 度西為主 ,傾向東南或西南,傾角在十餘度至二十餘度間。此一煤帶全長約八公里左右,向東延 伸至海底,構成臺灣全省最重要一海底煤田。此一煤帶復為若干南北向之橫斷層所切響 ,其中最重要者為八斗子橫斷層。
石底層在本煤田內有四可採煤層,為中煤層、本煤層、下煤層、及最下煤層。在中 煤層之上 29 公尺處有一上煤層,厚.2至0.25 公尺。以前僅調和煤礦曾經開採此煤層 ,現因煤層過劣而停止開採,故其煤量不予估計。 中煤層厚.2至0.3公尺,因煤質欠 佳,開採者亦不多。中煤層之下17 公尺處為本煤層,厚.7至一公尺,爲最佳煤層。 但在陸上部分已將近探盡,目前僅有海底煤田之本煤層可供開發。本煤層之下約38公尺 為下煤層,厚0.3至0.4 公尺, 為僅次於本煤層之另一優良煤層。其陸上部分亦所餘不 多,但海底及海邊部分供尚未開採。下煤層之下約一百公尺左右爲最下煤層,厚0.25至 0.35 公尺。此為開發歷史較晚之煤層,目前陸上所有各煤礦均以開採此一煤層為主,海 底部分尚未開發。
本煤帶東延至番子澳海邊,隨此海岬延伸入海底,構成本省經濟價值高而產量最大 之一海底煤田,現由建基煤礦經營。目前該礦以開採本煤層為主,其他煤層尚未在海底 開發。本煤層在陸上厚約 0.9 至一公尺,向海底延展,煤厚已減為07至09公尺。其煤 層走向亦由海邊之北40至50 度東向海外漸轉爲東東北或東西走向,此一轉向可使煤帶 移近位於其東南之深澳坑斷層。如此走向之轉動機積不變,海底部分之石底層煤帶在延 伸至一相當距離後,即將為深澳坑斷層所切斷,此將影響全區煤量至甚。
此次估計田寮港煤田石底層所含可採煤量為7116,820 公噸,較民國47年之估計數 字增加約一百七十餘萬公噸。此因海底部分根據新資料增加煤量甚多,但陸上部分則有 減少。此次海底煤量估計僅以本煤層爲主,向海外延長計算僅達25公里,因恐其有受 深澳坑斷層切斷之可能。如將石底層其他可採煤層之海底煤量亦加入估計,再將海底估 計長度增加,其全部煤量數字尚可增加不少。在全部可採煤量中,本煤層佔 3,806,621 公噸,下煤層佔 1,442,214 公噸,最下煤層佔1,617,396 公噸,中煤層佔250,589公噸; 但最後一煤層之煤量,可能甚少有真正開採價值,僅提出以供參考。( 頁13, 臺灣之煤礦資源)
田寮港煤田 煤礦:
12建基坑煤礦,13建山煤礦,14榮隆煤礦,15調和煤礦,16華南煤礦,17永源煤礦,18新豐源煤礦,19窗嶺坑煤礦,20通成煤礦,21信義煤礦( 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