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1201_081128.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83132.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83049.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81213.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81029.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基隆市701 號公車路線,福德宮站到炭坑窯站之間,大約兩公里。2020 年12 月1 日,趁著新北市萬里區到府收購二手書之便來健行。沿途有日德煤礦,桐花,富民親水公園和櫻花等等分支步道。位置在大華路三段。這條道路沿著瑪陵坑溪興建。大雨持續地灌注,溪水依舊碧綠沒有濁黃。兩公尺寬的河道,大樹,芒花往河心延伸。溪裡有石斑,鯝魚,苦花等等。護溪成功。鳥兒都躲起來了。有一些河段是巨石的礫灘急流,更多的是沙渚的平緩水潭。因此有個站名叫長潭。基本上,701公車的路線圖,本身就是旅遊介紹,每個站名幾乎都是人文與風景點。

 
瑪陵坑溪溪流中昔日高架的礦車運煤橋, n 字型的孤獨一截,長度比河寬還短,渾厚的一雙橋柱兩個樓層高地將礦車橋懸空架起,上頭還有一台礦車。在這兩公里中, 有兩處平地保有一小段台車鐵軌,停放礦車各一個。燒炭磚窯也依然完好。有一個直徑三公尺,高約一公尺的蓄水池不知道是做甚麼用的,就在路邊。日德煤礦和福海煤礦各在上與下游。沿途都是高聳山丘,分別是面桶寮,阿班嶺,仙洞湖等等山嶺。
 
 
景致非常好。適合郊遊,即便大雨中也不失去美麗。整個區域顯現煤礦遺跡。或許更早之前應當是茶山與梯田。1940 年詩人玄?子先生有一首瑪陵坑仙洞湖炭礦偶作詩:
瑪陵坑訝武陵源。徑曲峰迴水拱門。
仙洞湖山新眼界。茶寮炭礦隔溪村。(1940-01-01,《詩報》 215期:28頁,檢索自中正大學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
 
農業景觀,菜田,果園,椰子樹,竹林等等各據一方。居民和社區領袖很有心,保存了許多礦業設施。房子大部份是這三十年來新建的透天厝。但還是有許多紅磚三合院或是一條龍。許多人家保有曬稻埕。其中一幢典雅的紅磚瓦三合院,廢墟了,門牌邊並存一塊5*10 公分的鋁牌,上頭是一個房屋圖樣放在梅花輪廓中,底下五個大字- 家庭改善戶。不知道這是甚麼意思。幾間土地公廟和有應廟在河畔的各小支流的小莊入口處看守著。
 
雨太大了。不好拜訪請教耆老。當地住戶大約上百戶吧。當我走到炭坑窯站,一位七十多歲女士在等701公車。701 是固定班次,一天十來班。請教她。她說:
 
瑪陵坑自她懂事,就有山田( 梯田),茶山和炭坑。這三樣,都收起來很久。此地炭坑窯是古地號名,日本和光復後,都有在燒塗炭( 煤炭), 燒成gou kou sui(煤磚?焦炭? 待查),冷卻後再販賣給麵店等場所,一個gou kou sui可以讓爐火支撐三,四個鐘頭。後來有瓦斯了,就被取代。要不,整個燒磚過程,會讓瑪陵坑內都是煤煙。
 
塗炭坑都在仙洞湖那一代帶。瑪陵坑以前有不少柑仔店。仙洞湖的福海煤礦規模很大,礦工至少五百人。炭工是五路客,來自四界。做坑內工很冒險。落巌( 落磐), 出磺(瓦斯爆炸)等等。有一次福海煤礦挖到地下水櫃,進水,很多人受傷, 但都獲救有一位沒救出來,尾手就封閉那個ka da( 礦坑坑道),讓失事者沉埋在ka da裡。失事者是本地人。
 
 
瑪陵坑的煤炭和住戶進出是以汐止五堵和七堵為中心點去買菜買百貨或是轉搭火車,公路局或是市行。除了步輾,還有輕便路( 礦業台車鐵軌道),。輕便路是雙線的。七堵市區永過是田地佔多數。取得礦埕很容易。七堵的蘇連合( 音,待查)前面有個礦埕和輕便車車站。就在七堵郵局附近。都是人力推的。再怎麼晚,風雨日頭再怎麼大,都有苦力賺這個艱苦錢。一人推一車,推不動就兩人協同推。載客的輕便車,可以坐四個人。只有一塊地板,四個角落各一個根稠子(柱子),每個人客緊緊抓住 稠子,以防掉落。那可是沒有圍的,連繩子圍都沒有。若是性情是跳鬼的,就很容易墜落。這個輕便道的吊橋橋墩還在基隆河畔。路線與後來的701公車路線不太一樣。我小時候,一個苦力推一天下來,大約二十元左右。一斤米大約一元錢以內。一個人客大約付兩到五毛上下。苦力不是只有男,女性也不少。
701 公車來了,鞠躬感謝,送她上車。就沒能再多請教台車路線和其他。而我還有收書任務,也不好多停留。女性台車師傅,在早期詩文中常會見到,也有二十來歲的。好堅毅與辛苦。剛剛來不及請教,下雨天,押車師傅有穿雨衣嗎?瑪陵往西就是友蚋鹿寮和汐止區鄉長厝。友蚋詩人余萬森先生有一首遊鹿寮雜詠詩(鄉長厝偶目) :
一鄉長厝景清幽。田面波澄碧似油。
幾陣轣轤風過處。押車女渡吊橋頭。
(余萬森 《詩報》 197期:20頁 1939-03-18,同上註)
 
剛剛那位女士說,福海煤礦前身就是仙洞湖煤礦。而路邊的指標說,日德煤礦的就是七堵煤礦演變而來。歷史悠久。
 
基隆煤礦史這本書統計民國14 年( 大正十四,1925)瑪陵坑有三個重要煤礦。分別是:
1:仙洞湖炭礦: 台北基隆七堵庄 瑪陵坑,距七堵站北方約5哩原台陽許可礦區.
 
2:七堵炭礦: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瑪陵坑,距七堵站北方約5哩,與仙洞湖礦區相對.
 
3:瑪陵坑炭礦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瑪陵坑,距七堵站西 方約3哩6分(熊本炭礦)11年兒玉氏經營,12年移熊本源吉經營,林元眾包租( 109 頁,基隆市政府)
 
瑪陵坑歷史不只是這樣老。 這裡在漢人,西班牙人之前就有平埔族。洪連成先生說:
 
瑪陵坑是馬陵社平埔族語音直譯地名,早昔西班牙人佔據鷄籠時,循瑪陵坑溪開闢道路入臺北平原,作為永久盤據之計,西班牙人將瑪陵坑溪稱(Kimazon ),後來成為基隆河之名,開眼尖山 與萬里鄉交界,包括面桶寮,西勢面桶寮,東勢上股又稱大牛稠,東勢中股又稱鬼仔坑或內掘,東勢 下股,內寮,興寮,西勢內寮俗稱阿班嶺 、火炭坑 、港口、中埔,新竹坑等皆爲山地遼闊。清末置瑪陵坑庄,隸石碇堡,一度歸五堵區所轄,日據之初沿舊制,民國九年七堵庄轄,瑪陵坑改爲大字下分小字,光復後分設瑪南、瑪西、瑪東三村,民國 三十六年隨七堵郷改隷基隆市,改制爲里。(79 頁,找尋老鷄籠→舊地名探源)
 
瑪陵坑的歷史夠老,就像台灣很多地方,這裡也有鄭成功的傳說。陳建一先生說:
 
鄭成功於一六六一年趕走駐守南部的荷蘭人。一六六五年又派軍趕走難籠淡水的荷蘭人。鄭成功領台後,劃南路為萬年縣,北路為天興縣,並派兵戍守雞籠,但是實際上,雞籠一帶實在是鄭氏流放罪犯的地方。(註4) 鄭成功於攻占台灣後不久即逝世,終其一生並未來到台灣北部,但是基隆河中游卻流傳著鄭成功的故事,耐人尋味。以下就舉瑪稜坑溪邊石獅山的例子:
 
傳說石獅山原本會吐霧,人一走過就會被牠吃掉,是一隻活的獅子。後來鄭成功來了,將獅口打破,才使他不再吐霧和吃人,而變成石獅山 這則故事並不是事實,但是可以反映出後人對於鄭成功領台的懷念。(基隆河文化, 陳建一,12 頁)
(非常感謝愛書人和那位女士:2020年12月1日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收書日記。)

 IMG_20201201_080711.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75230.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IMG_20201201_074336.jpg - 瑪陵坑福海煤礦日德煤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