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福隆進入田寮洋,視野瞬間開闊,兩翼是稻田,青綠的禾浪,微微起伏直到墨綠山脈的山腳。山脈林間的透天厝,太遠,小到要認真看才注意得到。碧綠的雙溪河,平順得沒有波瀾,就在鐵軌下。釣魚人跟著白鷺鷥,三三兩兩佇立在沙灘。
宜蘭頭城到府收購二手書後,有2個小時的空檔,就從牡丹車站,徒步旅行。
長度約5百公尺的牡丹老街幾乎都是2樓起。幾棟優美的紅磚瓦古厝保留著,這是高品味的老社區,門口都有睡蓮,金桔......或是金萱等盆栽;寬度可以會車,十戶有九戶緊閉大門,只有兩位灰白頭髮大姊坐在雜貨店附近前整理還有土漬的地瓜葉。
大姊們聽我請教{三貂嶺舊隧道口後怎麼走?}後,一位說{從鐵路橋下上轉武丹坑橋,經過三貂運動公園,走15分鐘到大塊厝,再問人。}。一位則很憂慮地說:{那裏草很盛,而且洞口有一大潭水,很危險,根本無法靠近,太危險了。}。前一位則說:{可以從溪底走}。後一位則以眼示意給她,然後說{這沒有本地人帶,不知道從哪個溪底上?而且靠近鐵路,不該去冒險,更不可以走鐵軌。出外人,平安第一,已經下午4點多了,不好。}。我說{好,我會小心的,走到哪裡算哪裡,絕對不莽撞。}。當我鞠躬告辭後,走過了3間關著門的店面,兩位還是不停揮手,叮囑我要注意安全,那聲音在老街悠揚著,幾戶門開著的人家走出幾位銀,灰髮老人家,含笑點著頭看我回頭應答兩位大姊。
兩分鐘走上武丹坑橋。這裡軌道大轉彎直到牡丹車站前,籬笆外,告示牌說,這裡是牡丹彎,火車機過時會劃出一道優美的弧度。因為這段路線坡度太陡峭,必須採用彎道爬升的方式並加大路線半徑,來減低火車爬坡的坡度,這坡,又稱為牡丹坡,是宜蘭線坡度最大的。
蘇昭旭先生說,
{牡丹站和昔日的內灣線合興站類似,是曾經的折返式(switch back)車站,也就是通過的正線在坡度上,必須將進站停靠的車輛,退入水平的站內股道。民國80年牡丹車站已經將折返股道拆除,只剩下站前一大塊空地,留下兩股通過線,和彎彎的月台,火車則直接停在坡度的正線上。}。(台灣鐵路環島風情,東線支線篇,蘇昭旭著,人人出版社,200年2月1日出版。)
三貂運動公園;那是一座足球場大的平坦綠地,二十來位,也是銀,灰頭髮,戴著斗笠,袖套的大哥大姊正在打著槌球,手臂咖啡色,邊談著種作,外出的兒孫,笑謔不停。場外則是停了十來部機車。他們和我彼此打招呼。
大塊厝果然有一排十戶左右的二樓透天厝。最前頭的壁面,還留有模糊的我愛中華四個字,和一幅小朋友張開手臂寬的青天白日紅國旗,只是掉漆了。
路徑在這裡分岔。一位裸著上身,剛停好機車,放下鋤頭的壯碩老大哥說,那個日本台灣總督寫的舊隧道口在下面那條泥徑。說聲非常謝謝後就依指示走。
三位大姊正在小徑旁的溪水洗許多青菜,有空心菜,地瓜葉,胡蘿蔔,是明天準備拿到瑞芳或是雙溪街上擺地攤的嗎?時間有限,不敢多攀談,而且也該是她們準備晚餐的時間了。改天再來請教大塊厝的人文歷史。
其中一位告訴我說,{從小就住在這裡,是看火車長大的,但是,最終沒走出大塊厝,還是嫁在這裡。}我說,{這裡空氣很好,很棒的。}。
問我哪裡來?,好驚訝地說{你是九份仔人,居然不知道舊隧道口在哪裡?往前走1公里,路很窄,窄到只能讓一隻水牛走,看到一間二樓水泥房,再往前走5分鐘就是,要注意安全喔,5點15分了,天色就要暗了。}
就在新隧道右上方大約200公尺。的確路很窄,路上密植著到膝蓋的小草。有香蕉樹的隧道口果然有"萬方輻湊"的字樣,旁邊的小字,天暗看不清。左側有清晰泥石小徑,那是往大塊厝山和尪仔崙山的嗎?
這舊隧道口很容易錯過。沒有牡丹老街那兩位大姊所說的有一池水,可能,那池水因為中秋節前的乾爽日子而乾涸的吧?這趟走得感覺有點太不尊敬山,沒穿長筒雨鞋,幸好沒遇見蛇,只是布鞋和褲管被泥濘和草叢給沾濕了。
領悟出,牡丹老街大姊,為何再三勸阻我今天不要去找這隧道口了。宜蘭線就在一旁,果然有一條溪,溪底已經是鋪上水泥,有一層薄薄的水流經過,從溪底走上來更是危險,會很滑的。
回程,再次向大塊厝那三位大姊和大哥致謝。
牡丹街那兩位大姊就不見了,倒是雜貨店的老闆娘正和三位大姊們哈拉,笑語不斷,有這輕快語聲的還有牡丹國小的四位小學童們,他們就在老街上騎著腳踏車追逐著。今天是禮拜三,中午就放學,寫好功課才出來玩的嗎?
五點四十分回台北,繼續下一個行程。
日據時期,台灣總督田健次郎有這麼一段,關於牡丹里庶民生活,特殊的雙溪河,牡丹梯田,牡丹車站和舊三貂嶺南口(東面)隧道萬方輻湊以漢文書寫的日記:
大正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1923,民國12年)
九時四十六分,下車於牡丹坑驛。更分乘十二台轎,蜿蜒進僻靜田疇小徑。徑幅概不過三尺,谷地迫狹,而農夫開墾及丘頂,苟灌溉所及,無不墾而為田,所謂棚田之奇觀。水田平面與畦畔側面,地積略相均者不少,蓋台灣土民重稻田且堪勤苦之狀,歷歷可睹也。正午少前,著于澳底海岸。
.....
小憩於貢寮警察駐屯所。雙溪河流平緩而水清,不似台灣諸溪之亂流。途過雙溪街,舊稱頂雙街,鐵道建築
工事及此地,以本年七月將見開通。維地是丘陵起伏,小溪縈迴,隧道橋樑,其他土工之繁難,一見而可知也。後三時四十五分,再搭武丹坑發特發列車而返。途觀三貂嶺大隧道東口上額題字,曰萬方輻湊,一昨年予所揮毫也。五時四十五分,歸台北,直入官邸。
(台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 下 351頁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出版 吳文星 廣瀨順皓 黃紹恆 鍾淑敏 主編)
民國104年9月24日立立二手書店日記。
。。。。。。。。。
關於牡丹和武丹地名轉換,以前曾寫過一篇日記,就不贅言了:
九份內山的燦光寮山與牡丹坑地名由來的初探淺見 - 立立二手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