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九份人來說,海面上,那座鯨魚似的基隆嶼.是一座喜歡留住行雲的海翁島.

安培明義先生寫的"台灣地名研究"(民國87年版 武陵出版社113頁)說:

""基隆嶼,也有基隆杙及基隆尖之別名.是一個無人島.往昔人們稱社寮島為大雞籠嶼,而稱此島為小基隆嶼.....台灣府誌及淡水廳稱他為雞心嶼,因為它形狀像雞心之故""

雞心嶼?那是從哪個角度來看呢?這我不知道.不過這個名稱相當久,台北市發展史(台北文獻發展委員會發行 卷一)裡的"清雍正年間淡水廳形勢圖"註明的是"雞心嶼".同書中之後的"台北府淡水線分圖六"又寫成了"雞籠杙"

雞籠杙?花松村先生編簒的台灣鄉土精誌(中一出版社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版,493頁)裡說

""和平島舊稱大雞籠嶼或社寮島,又名皇帝殿,又曾經以"福州厝"為代稱;基隆嶼舊稱小雞籠嶼,在基隆港北東方四公里海上,距北海最近,只有六公里,為火山岩構成之小島,島型似雞心,因有雞心嶼之名.中央突起尖峰如杙,基隆八景稱曰"杙峯聳翠".昔傳此島為基隆風水之結穴,外地來居者,多不復思鄉,乃為"杙"所繫之故,遂又有基隆杙之稱.""

好美麗的傳說.原來基隆嶼不只會攔留行雲,更會羈絆過客.這就是了,這或許可以解釋,九份如此讓人留戀,讓人不禁動念長居於此的原因.

然而,古籍裡的"雞籠嶼"這名詞,總是讓我很迷惑.比如丁紹儀先生寫於同治十二年的"東瀛識略";

""雞籠港外,桶盤,香爐等嶼羅列海濱,而以雞籠嶼為最大,其西南面與福州之五虎口斜對.""

這雞籠嶼指得是現在的和平島還是基隆嶼呢?

光緒十八年蔣師轍所寫的"臺游日記";

""二十日,微風,仍不能起立.午後稍恬適.日晡啟窗艙,見滄浪萬頃中,一島孤懸,有若黑子,詢舟人,知過雞籠嶼矣.夕抵滬尾.....""

這雞籠嶼指得又是哪裡呢?有這疑問的不只是我,作者本身,蔣先生也說:

""十六日.....啟航窗東跳,雞籠山色,濃翠在目.(今呼為雞籠杙,而謂雞籠山在獅山東.使槎錄,稗海紀遊諸書,皆謂雞籠山孤懸海上,以雞籠名者,肖其形也.)

可見他也是很迷惑,雞籠山究竟是指將九份旁的雞籠山還是現在的基隆嶼?

雍正乾隆年間的黃叔璥的台海使槎錄(卷一,赤崁筆談,2頁,形勢):

"""自淡水經楓仔嶼上下十里,過港至雞籠,山高多石,山下即雞籠社,稍進為雞籠港;港道狹隘,港口有紅毛石城,非圓非方,圍五十餘丈,高二丈,遠望為小雞籠嶼.番之不居,惟時於此採捕.循此而上,至三貂社;又上,至蛤子難諸社.....""

讀著蔣師轍的日記,我越看越糊塗.但是這是可以理解的,更早之前,乾隆年間朱仕玠的"小琉球漫誌"裡說:

"""雞籠山,在彰化縣治.台地氣候,南北迥殊;北境冬寒,與內地無大異.茲山為北境盡處,山大而高,下逼巨海,名為大雞籠.至冬,常有積雪,台人取以列郡治八景焉.又有小雞籠嶼,突浮海中,荷蘭時築,今遺址尚存.......""

似乎也將和平島稱為小雞籠嶼?這真的是很迷惑了.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台海使槎錄裡的紅毛石城應該就是和平島,而小雞籠嶼就是基隆嶼.
 
哈哈,好像在繞口令似的.

不管了.

但是,基隆嶼的外型,不只有九份人說的鯨魚;或者是"小木樁"的"杙",也有外國人有不同的觀察.陶德先生(JOHN DODD)在"北台封鎖記"一書中描述1884-1885清法戰爭中,他所見到的基隆嶼:(原民文化2002年版,譯述 :陳政三 157頁)裡說,棕櫚島(palm island),即社寮島,在東北端......楔形狀的基隆嶼(keelung island).


楔形狀的基隆嶼?想想,也說得過去.只是在"攻台戰紀"裡的附冊"日軍攻台戰鬥地圖集"(遠流出版,許佩賢譯,1995年版)是寫做"基隆材".

基隆材?這我就好奇了,會是日文的特殊用法嗎?另外在"臺灣竹枝詞選集"是寫作"代峰"(台灣商務印書局發行,陳香編著中華民國七十二年版173頁),這本詩即引用蔡青榕先生的"瑞芳礦山竹枝詞,這十八首詞將九份的人文與地裡說得很詳盡,其中有一句話說,

""遙看半月沉江後,無數漁舟繞代峰."

代峰?且先不管代峰的名稱的由來.夕陽後的九份海面,總是漁火點點,美麗得沒話說.尤其是,不起大風,沒有大浪的夜深時,明月照臨那漁火散置的基隆嶼,一切看起來如此安適自在.我常在想,這也是九份迷人之處吧?谁不喜歡這份寧靜的美呢?

就如同板橋林家的林鶴年先生,暫居廈門鼓浪嶼時所寫下的一句詩
 
"小住江湖不繫舟,無風波處便勾留."
 
如果猜得沒錯,這首詩是林鶴年先生於光緒已未年閃避日軍攻台有所感而寫的吧?每回從台北市區到九份,偶而,我就會想起林先生這句話.

無風波處便勾留?遠立在三貂嶺系的九份老街的街尾,想想,眼前的基隆嶼海面何嘗不是給人這款感覺?眼界開闊,山海祥和.同治五年台灣鎮的劉明燈先生,他在"過三貂嶺"這首詩說:

雙旌遙向淡蘭來,此日登臨眼界開,大小雞籠明積雪,高低雉蹀挾奔雷,
寒雲十里迷蒼隴,夾道千章蔭古懷,海上鯨鯢今息浪,勤修武備拔英才.

您看,第一張的像片,是不是眼界開,是不是寒雲十里迷蒼隴?只是,今天是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二十五日,台北氣溫三十五度.否則還真的是寒雲十里.疑問的是,大小雞籠明積雪指的是哪裡呢?大雞籠社,小雞籠社還是大雞籠山,小基隆嶼,.....喔,算了,那是學者的事,就不管他了,有寒雲如積雪才是最要緊的.

記得曾子良先生在一篇"基隆俚偐所反映的地區文化特色"裡說:

雞籠杙戴紗帽
雞籠山縖腰帶

意思說"只要雞籠嶼上端有烏雲籠罩或者雞籠山半腰有烏雲飄至,就表示天氣即將變化,要下雨了.

這的確,基隆嶼也是九份人的氣象站.雲霧常常一瞬間席捲而來.呂傳溪先生在"礦山吟"這首詩中說:(雨港古今詩選,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出版,061頁.)

""......雞籠獨聳翠,岧嶢接太清,須臾雲霧起,茫茫訝長城......""

您看像片裡是不是如長城般的雲帶?只是,雞籠獨聳翠是指哪裡呢,看起來是九份所在的基隆山吧?還是算了吧?別管那麼多,景美詩好最要緊.
 
 
"""聳立於基隆港外,為日治時期基隆八景之一,稱為「杙峰聳翠」,基隆仕紳許梓桑有詩吟詠

:「萬人星羅繞杙峰,杙峰不與眾山同,孤高千仞凌霄漢,一望蒼茫鎮海東。」"""


"雨港古今詩選"說,許梓桑是日據時代基隆區長曾經組織大同吟社 ,基隆市玉田里有梓桑巷,就是為了紀念他.

許先生說得真是好,真是說到九份人的心坎裡,雖然只有182公尺高,它卻獨立蒼茫大海間.留住了雲,留住了移民,也留住了每位蒞臨九份的遊客目光.
 
您喜歡哪個名稱呢?有空到九份來走走,看看那基隆嶼,再請告訴我,它像甚麼?您喜歡哪個名?
>>>>>>>>>>>>>>
後記:
 
20090927'忘了寫下,吳守禮先生編的【國台對照大辭典】說,杙,台語語音為ㄎㄧ,小木樁之謂。
 
20090926書友逸華告知。基隆官方文獻說,基隆ki是指基隆嶼像磁鐵吸引住了船與人,就如同磁鐵。
 
20090908早上9:30
                       書友拾餘叟來信說""還有一個名稱~雞籠屹~國立故宮博物院(清  雍正元年~五年 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
                       幾乎同時間
                       喬書友打電話說,"老一輩九份人罕得將基隆嶼念成基隆嶼(音hsu)而是讀成雞籠ki"
                       非常感謝兩位書友給我那麼重要的資訊
 
                       也謝謝拾餘叟之前提供的基隆嶼資料
                       平安快樂
20090905  
 
                          有趣的是,"北台封鎖記"這本書譯者的註釋說:
基隆嶼又稱為基隆山,在港外東北約六公里處,是座火山島,古稱雞籠山,雞籠杙(或尖),又稱小雞籠嶼,以便與又稱大雞籠嶼的和平島相稱.
                        雞籠山這說法,又從哪裡來的呢?古籍上,山,嶼,兩者所指稱都是島的意涵;比如使琉球錄三種(台灣銀行編印,第二冊,195頁,民國五十九年版,歷朝使琉球姓氏考)裡,萬曆三十四年擔任敕封琉球國王尚寧的明朝欽差正使夏子陽先生說,
""....夫之琉球者,獨異諸島.....遠而望之,而稍有嶐然,蒼然者,曰,是某嶼,某山也......"""說到這裡,順便提一下,夏先生同時在"琉球過海圖"中,依序標示了:
 
"""......白犬嶼,關塘嶼,東沙山,小琉球,雞籠嶼,彭佳山,花瓶嶼,釣魚嶼,黃尾嶼....那霸...""""但是,雞籠山的定義,改天再查查看了.否則又將"雞籠山"拉進來扯,那會扯很久的,不煞尾,那就會像基隆嶼海面,夏天時飛魚所產下的飛魚卵,落落長,長過我的雙手臂張開.
 
20090905
                      
這潔白停雲雲總是會讓人讚嘆與聯想吧,(台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四種,淡水廳志,陳培桂,林豪著,卷二,台灣銀行,1958年出版,)說
 
"".....全淡八景.....雞嶼晴雪......"'
 
 
"".....雞嶼晴雪(全淡八景,今基隆市基隆嶼,文人想像之冬季積雪)"'.
 
說得是不是合情入理而有所本?還是說,真的會下雪?這可必須由氣象與文史專家去探討了.
 
 
20090905
 
                     
說到遊客的目光,不妨聽聽在地人的想法.

在金瓜石礦區待了好幾年的劉其偉先生,(探險天地間,楊孟瑜著,2000年版,天下文化,67頁),
 
""電廠附近的水湳洞海邊,每天太陽下山時極美,漁帆點點襯著夕陽,景色如畫.閒暇時,劉其偉帶著孩子到海邊,遙指海面那端的基隆嶼,常說起自己編的海盜故事:(有些海盜就住在那島上,藏了很多的金銀財寶.....)"""
 
劉其偉先生這般的說法是不是比安培明義先生所說的無人島,以及黃叔璥先生所敘述的原住民所不居住的島嶼更有趣多了?
 
有趣多了,也表現在童年居住九份的音樂家馬水龍先生(音樂獨行俠馬水龍,時報文化,2001年版,作者陳漢金,12頁)
 
""山城(九份)東北側的基隆嶼,宛如農家用的雞籠般,四平八穩地罩在北海岸上,它那挺拔的身段,久經歲月的侵蝕之後,在山的稜背上,在山溝間露出一條條柔美婉約的曲線;......就這樣,幼年的馬水龍陶醉在這有如"詼諧曲樂章"式的無憂無慮,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接受了大自然的啟蒙......假如我們有機會前往九份眺望基隆嶼時,很容易從這座聳立於北海的名山,聯想到馬水龍的音樂作品或他本人---雄俊出眾卻溫文婉約.""
 
這基隆嶼.看來,不只是以它鎮海東的岸然,庇護著九份海面;讓倦極來歸的舟筏主人,拋卻繩錨,優游自在,任憑輕波定行止;它也以它婉約的美麗,深深烙印在征帆遊子的記憶庫裡;那海上波紋,彷彿是一條條看不見的珠鍊,天生自然,將他們的心,拴在這被稱為"杙"的小木樁上.
 

 


20090825  lobo於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