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芳,金瓜石兩鑛山連絡圖。附圖於民國39年3月【臺灣之金】林朝棨教授著,刊載於同年月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卷第二期。)
牛伏礦體,那座正面大約五公尺寬,兩公尺高的坑口,很像是被暱稱為開口笑的中字號戰車登陸艦,海拔430公尺,坐落南南西朝東北東張開大口。
它的上下左右至少有六座較小的坑口也是很有規模。
這些坑口,坑口內暗黑黑,從海拔480的半屏山礦體上看過去,牛伏礦體有如一根紅豆花生冰棒,被嵌入好幾顆大紅豆,插在綠野中,非常顯目,路徑也很好走。
茶壺山登山口向東,一百公尺過了峽口,就可以看見雄偉的牛伏礦體,上頭是平面式的。
峽口到牛伏礦體約略三百公尺,度過一個溪澗就可以抵達。
半屏山礦體就不是了。
它與牛伏礦體隔了一座小山稜,害羞似地縮在內側,若不是光禿禿的崖壁,很難被我注意到。
這崖壁,垂直將近兩百公尺左右。
有三個分岔點可以進入,分別是在海拔430,450,480。
從牛伏礦體海拔412在山澗中,踩踏兩公尺寬河床就可以橫越。
上升到海拔430公尺,右側(南面)有一顆非常大的石頭,左側可以通往劍龍稜,555峰,黃金洞。
登山路條並沒有標示右側有路徑,的確也沒有路。
堆積的巨石堆,有如溜滑梯的坡度,向上延伸一百多公尺,寬約十公尺,接上巍巍的礦體,猜測,這便是半屏山礦體。看上去,半平山礦體的最高處,有若大霸尖山的有有稜有角,很雄偉。而無耳茶壺山的外型,不在是茶壺了,而是一位僧人張開衣服寬鬆端立,俯瞰山谷,也很神韻席德進畫家為周夢蝶畫的肖像。
沒有路痕,穿越草樹,二十公尺後來到巨石堆。上爬了七十公尺,都沒有看到坑口。撤退。
方建能和余炳盛教授說,半屏山的坑口海拔分別是一番坑 477.793公尺....到四番坑四番坑359.615 。
(金瓜石—九份金銅礦床導覽,方建能・余炳盛。臺灣省立博物館)
讓我有點挫折,難道這座不是半平山礦體。
繼續走上古道,試圖從更高點往下走。
鳥況很好,鳴叫聲似乎將溪澗聲給蓋過了。但我只錄音十五秒,沒有停留。
海拔四百五,岔路,登山條,說右側(南方),沒有路,左側繼續往劍龍稜等等地方。右側,我往前走30公尺,站在大石頭上,看見半平山礦體幾顆大紅豆了。
陽光還在半屏山上方,陽光照不到,手機照起來,壁體黑漆漆,只能推測是四個礦坑口。
這裡是個大平台,大約兩個籃球場寬,懷疑是坑內廢棄土堆積而成的。很難再前進,草樹太密了,
今天趁著到府收購二手書而來,並沒有準備適當的裝備。折回,繼續上升。
海拔四百八十公尺,同樣是岔路,登山條仍然是說右側沒有路。我往右,首先依然是大平台,比四百五十公尺的大一倍,居然有堆疊兩公尺高的四方護牆,登上去,應當是蓄水池,寬,深各兩公尺,長約五公尺,以紅磚再抹水泥砌成,池內乾涸。
當年會是接引南方溪澗而來的嗎?往溪澗聲前進,沒有路徑,穿越草樹後,類似海拔四一二寬的溪床,有一條陳舊的尼龍布細繩,彷彿一捏就會脆裂的老舊,那是甚麼年代的遺跡?懷疑懷疑中,抓著它踩踏溪床渡河,若是跌下去,那溪床不是溜滑梯了,而是五百cc珍珠奶茶杯裡斜放的吸管的陡了。
沒想到,很穩。
度過後,再五十公尺便是一座很大的坑口,寬跟高,大約兩公尺。坑口很風雅,一棵高大的鐘萼木花矗立,高約五公尺,沒有一片葉子,這國寶樹,明年初天會盛開,很期待。
坑口的上方是峭壁,仍然是礦體,左側臨溪有一條微微的傾斜路痕直上,寬約十公分,必須學習山羌的踏足,我才能行走。撤退。
回到岔路,繼續尋找坑口,左側平行前進一百公尺,看見一座超大坑口,即便坑口外了一百公分高的泥土,它還是有兩公尺高,三公尺寬的開口。
這座坑口與蓄水池之間,是大面積的平台,應當也是人為的。坑口前右側,有一個紅磚地基,高約十公分,四方形,每面大約一公尺半。
再往上到海拔490公尺,往南側看,礦體的幾顆大紅豆的應當就是坑口,這座可能便是半平山礦體。這待考,先推定。
民國39年,地質學者林朝棨【瑞芳,金瓜石兩鑛山連絡圖],標誌半屏山鑛床,大約位於牛伏鑛床東方七十公尺處。林朝棨學者說,半平山鑛床與牛伏礦體的礦體種類屬於交替礦體,礦砂是金礦。這兩個鑛床位於半平山的西北坡,露頭呈現【牛伏岩】,【蠟燭岩】等數個矽化岩塊。(頁12-15,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卷第二期,民國39年3月,臺灣之金,林朝棨)
還要到府收購二手書,不敢奢侈,立即回頭,沿著來時路,走回茶壺山登山口,接朝寶亭,轉茶壺山步道到勸濟橋,再轉往本山六坑,黃金博物館,金瓜石郵局,派出所,來到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入口處。一路不敢貪看山海芒花。
2023年12月8日。到府收購回收買賣二手書舊書長輩書的街景。非常感謝愛書人
(非常原始,建議敬請不要走上述三條右側路線,尤其不適合一人前往,更不要走進坑內,可能,因為原始,少有人踏臨,這裡的礦坑都沒像牛伏礦體等等其他礦體有封閉和設立警告牌。務必請注意安全。)
另兩篇半平山礦體,牛伏礦體部落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