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石有三條重要的水圳,其中的【新山溪到水湳洞製鍊場上方1000噸貯水池】,是1935年建造的礦業水圳。
這條水圳是水湳洞十三層(水湳洞選煉廠遺址),也就全泥式浮游選礦場的水源,當時是亞洲最大的選礦場。(鄭春生,頁181,昔日風華展金瓜。)
台灣極少數還存在的鍊金銀銅的水圳。
【新山溪到水湳洞製鍊場上方1000噸貯水池】,有一段是在報時山的山麓。
報時山場域,本身是重要的第一長仁鑛床群,遺跡非常多。
報時山步道,是展望很美的山丘。
報時山與北方的黃金瀑布,無言的山丘電影場址,東方的本山六坑坪以及西方的內九份溪之間,夾繞著【新山溪到水湳洞製鍊場上方1000噸貯水池】。
報時山山頂似乎看不到它,往年,它可曾是豐沛得像是金瓜石礦山的主動脈。
北34浪漫公路(金水公路)2公里附近,往西的小徑,可以見到外九份溪水圳橋,一線天,金福宮。
綠色山林中,很像是得道高僧所居住的廟宇以及小橋。
再往下走兩百公尺左右,公路東側的山壁小徑,本身就是水圳路高架圳道,宛如兩根T型角鐵,釘在報時山山麓。
跟浪漫公路高低差,大約十三公尺。
走在上面要很小心,比運煤台車鐵道還窄,沿著山崖彎行,此後的八百公尺也類似,必須提防墜落。
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指出,1960 年代因道路(浪漫公路)拓寬,切削岩壁,造成圳溝受損,將此段改建為RC柱梁式明溝,外型與五坑水銅橋(勸濟橋旁)類似。
三十公尺左右,基隆山與報時山的風口被稱為【風吹輾隔}(風吹輪過),本來是無風的,來到這裡,像是強烈颱風 ,將我差點掀倒,往山壁甩,趕緊彎腰,幾乎趴著,有如士兵躲機關槍子彈。
果然是台灣話的風吹輪過。
浪漫公路最狹窄的天險所在,水湳洞山谷以及金瓜石山谷,在這裡可口可樂瓶般地束腰。
打到這裡,再灌進金瓜石山谷。
芒草不停地咻咻響,二十公尺後,平靜,走出了暴風圈。
是報時山水圳路最危險的高崖,從小徑入口,擔心掉入浪漫公路,才走沒幾步路,深像是剛入伍還沒訓練的士兵,立即被投入戰鬥,炸彈著地惹起巨風,那樣震撼。
圳溝保存狀況良好,這一區間,部分路段加蓋水泥版 •
風吹輪過到水隧道(第二暗溝),這段圳道長約三百公尺。
轉身仰望基隆山東峰,它幾乎是一顆大岩嶂,裸露的壁面,宛如變形金剛,一身大小不一的盔甲,陰天中,更顯得威武。
明溝沿著等高線緩緩下降,有如腰帶,繞行於報時山山腰,經過3道小棱線。
一座暗溝(水隧道)穿越小小的稜線。
稜線高三公尺,長約五公尺。
水圳道的坑口,立長方型,高一百三十,寬七十公分左右。石頭砌成。
爬上稜線,一分鐘抵達小稜背面水圳出口,草樹掩蔽了。
明溝已從報時山西側,北側轉為沿東側山腰緩降,進人本山六坑前的谷地,這段圳路全長五百公尺。
水圳不少是紅磚,上頭還有TR商標,那應當是日本時代臺灣煉瓦株式會社(Taiwan Renga)的成品,依然精緻。
【新山溪到水湳洞製鍊場上方1000噸貯水池】全長2.1公里,
這段八百公尺左右的水圳,是在走在黃金瀑布,第四沉砂池遺址,六坑口溪西岸廢礦土-電影「無言的山丘」場址平台,
第五沈砂池(斜坡索道頭大水櫃)遺址的上方。
六坑斜坡道,本山六坑坑口(長仁四坑)六坑溪六坑坪保修廠,都沒有找到水圳。
改天工具充足再找看看。
可疑的是,本山六坑前的疑似水圳遺構。
本山六坑前形成一座小池,水像有台抽水機抽水似地,坑底不斷湧出,小池大約兩坪寬。
居然愛心型,水質清澈,水深大約三十公分,四根鐵軌很清晰,有如是邱比特留下的幾支箭,這是意喻礦工,職員與資方,為了家庭而付出的愛嗎?
六坑口西侧附近的平坦地,附近有備材庫、風車間、保警室(檢查站》等建築物廢墟,豎井也有,幸好已經被圍起和立了警告標語。
一間有屋頂的礦業建築,那兩副礦車鐵輪還還在,只是消瘦了一圈,鏽蝕得金黃。
六坑坑口前方十公尺,懷疑是水圳溝渠的遺構,懸空在六坑口溪,河床與它落差一公尺。
東側延伸到河床上方,而距離西岸兩公尺處就斷裂,有如是基隆塔伸出的長臂,只是沒有支架。
東岸邊是完整的ㄩ字型,往西只剩一堵空壁面,底部是空的。
沒穿長筒雨鞋,就沒下溪床探勘。待考。
溪床東側,地面往下六十公分,有七根南北並列的木頭,每根各約二十公分四邊,很驚奇,本山六坑停業幾十年,土埋水沖,依然如新。
疑似水圳遺構的東向,就在最南的前三根下方。
這些木頭作用是什麼?也是待考。
這座疑似水圳橋,距離北面的小徑,十公尺。
小徑往東到六坑坪保修廠以及隧道。
保修廠北邊有一座一公尺半各邊的溝渠,符建築師事務所說這不是水圳遺址。
今天就走到這裡,還要到府收購二手書。
符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中敘述,水圳在本山六坑附近,又以水圳橋穿越六坑口溪谷(原註:黃金瀑布上游),此橋據說是最長的一座(金瓜石礦業水圳橋)推估長度約為 65~70m,但已因地形崩坍、塌陷損毀而不存,亦不見任何遺跡。
六坑坪多高密芒草,無法確認水圳明溝遺跡。保修工廠北側的溝渠,似為排水入六坑口溪的渠道,並非水圳。12吋水泥涵管及 10吋鐵管輸送溪水,是一座銅水溪水兩用橋,但没有人行走其上。(台北縣縣定古蹟金瓜石礦業水圳道及圳橋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民國97年)
本山六坑前的疑似水圳遺構,或許單純是我的過度期望。
(2024年元旦樂伯筆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