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拜草堂詩鈔】作者張一渠先生,名錫類,浙江省餘姚縣遜馬橋人,杭州法政學堂攻讀。
愛好詩歌文藝,擅長書畫。
公務員十年。
上海泰東書局聘請,擔任經理。
民國二十年春天,辭職;獨力創設兒童書局。
當時不重視兒童讀物。
課本都是選自典籍中簡短的來改編。
兒童書局則是開先例。
延攬專家,撰寫適應現代的讀物。
同時創刊兒童晨報。
廣州,汕頭,長沙,漢口,重慶,成都,昆明都設有分局。
抗日戰爭時期,在上海艱苦經營,困守八年。
期間內,大力提倡越劇,筆名越娥。
也曾在大新公司舉辦個人書畫展。
抗戰勝利後,兒童書局在台北,北平,廣州都成了分局。
接受正中書局總經理蔣志澄邀請,兼任該局的協理:答應潘公展的請託,出任申報館教育欄主編。
當選上海市書業公會理事,上海市參議員。
中共建立政權後,轉赴香港。
晚年在香港主編兒童樂園,好孩子,兒童之友。
民國四十七年病逝香港。
(張瑤華女士序,張一渠的長女)
【三不拜草堂詩鈔】,至少收錄三首詩與周作人有關:
1,日敵初陷北平寄知堂老人冀以堅志
2,寄知堂老人示志
3,知堂老人鈔示己卯秋夜偶作次韻奉達:
流泉幽咽出澄淵
訴與吟情著意憐
青柳不欺陶令宅
烏篷還認越州船(夾注:老人散記烏篷船)
六朝金粉秋宵夢
萬里車書戰地煙
隔絕兵塵詩一榻
苦茶苦雨兩超然(夾注:老人自題二室苦茶庵,苦雨齋)
(三不拜草堂詩鈔)
民國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兒童文學小論序】周作人說:
張一渠君是我在本省第五中學教書時候的同學。那時是民國二年至六年,六年春季我來北京,以後沒有回去過,其時張君早已畢業出去了。十九年冬忽然接到張君來信,說現在上海創辦兒童書局,專出兒童一切用書,叫我給他幫忙。這事是我很願意做的,因為供給兒童讀物是現今很切要的工作,我也曾想染指過的,但是教書的職業實在是忙似閑,口頭答應了好久,手裏老是沒有成績,老實說,實在還未起手。看看二十年便將完了,覺得這樣遷延終不是事,便決心來先編一小冊子聊以塞責,待過了年再計划別的工作。寫信告訴張君,他也答應了,結果是這一冊兒童文學小論。
....
我所寫的這些文章裏缺點很多,這理由是很簡單明顯的,要研究討論兒童文學的問題,必須關於人類學民俗學兒童學等有相當的修養,而我於此差不多是一個白丁,鄉土語稱作白木的就是,怎麽能行呢?兩年前我曾介紹自己說,「他原是水師出身,自己知道並非文人,更不是學者,他的工作只是打雜,砍柴打水掃地一類的工作。如關於歌謠童話神話民俗的搜尋,東歐日本希臘文藝的移譯,都高興來幫一手,但這在真是缺少人工時才行,如各門已有了專攻的人,他就只得溜了出來,另去做掃地砍柴的勾當去了。」所以這些東西就是那麽一回事,本沒有什麽結集的價值,夫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這個道理我未嘗不知道。然而中國的事情有許多是出於意外的。這幾篇文章雖然淺薄,但是根據人類學派的學說來看神話的意義,根據兒童心理學來講童話的應用,這個方向總是不錯的,在現今的兒童文學界還不無用處。中國是個奇怪的國度,主張不定,反覆循環,在提倡兒童本位的文學之後會有讀經-把某派經典裝進兒歌童謠裏去的運動發生,這與私塾讀《大學》《中庸》有什麽區別。所以我相信這冊小書即在現今也還有他的用處,我敢真誠地供獻給真實地顧慮兒童的福利之父師們。這是我彙刊此書的主要目的,至於敝帚自珍,以及應酬張君索稿的雅意,那實在還是其次了。
(頁228,冊五,周作人全集,藍燈文化)
烏篷船:
…..
我所要告訴你的,並不是那裏的風土人情,那是寫不盡的,但是你到那裏一看也就會明白的,不必囉唆地多講。我要説的是一種很有趣的東西,這便是船。你在家鄉平常總坐人力車,電車,或是汽車,但在我的故鄉那裏這些都沒有,除了在城內或山上是用轎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兩種,普通坐的都是“烏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別的風趣,但是你總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説了。烏篷船大的為四明瓦,小的為腳划船,亦稱小船。但是最適用的還是在這中間的三道,亦即三明瓦。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編成,中央竹箬,上塗黑油;在兩扇定篷之間放着一扇遮陽,也是半圓的,木作格子,嵌著一片片的小魚鱗,徑約一寸,頗有點透明,略似玻璃而堅韌耐用,這就稱為明瓦。三明瓦者,謂其中艙有兩道,後艙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櫓,大抵兩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船頭着眉目,狀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頗滑稽而不可怕,唯白篷船則無之。三道船篷之高大約可以使你直立,艙寬可放下一頂方桌,四個人坐着打馬將——這個恐怕你也已學會了吧?小船則真是一葉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篷頂離你的頭有兩三寸,你的兩手可以擱在左右的舷上,還把手都露出在外邊。在這種船裏彷彿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時泥上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風浪,或是坐得少不小心,就會船底朝天,發生危險,但是也頗有趣味,是水鄉的一種特色。不過你總可以不必去坐,最好還是坐那三道船罷。(頁117)
已卯秋日(1939)和六松老人韻七律末兩句:
高歌未必能當歌
夜色蒼茫未忍言
。亦只是此意,和韻難恰好,今不具錄。
戊寅年冬至雪夜記:
禪床溜下無情思
正是沉陰欲雪天
買得一條油炸果
惜無白粥下微鹽
不是淵明乞食詩
但稱佛陀省言辭
攜歸白酒私牛肉
醉倒村邊土地祠
案,廿八年元旦遇刺客。或云擲鉢吟詩幾成讖語。古來這種偶然的事蓋多有之,無怪筆記上不乏材料也。
(603,冊四,周作人全集)
2024年2月17日星期六。新北市板橋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回收。非常感謝愛書人 讓書。「三不拜草堂詩鈔」讀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