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七股山山頂是劍竹林,存在三個基石,其中一個是1923年公賣局。

相當不好走的古道。

曾經生產硫磺礦,黑色硫化鐵礦,白色硫磺土礦,瓷土礦的遺跡。

1950年,黑色硫化鐵礦的發現,造成了台灣硫化鐵礦的熱潮與燦爛年代。

冷水坑服務中心-天寶盛道院(七股山第一登山口位於該院往擎天崗方向,再二十公尺路邊,沒有登山條與人工階梯)-雍來礦場跡地(七股山第二登山口)進-七股山四等三角點,大正十一年六月專賣局點,十一號基石(海拔899公尺)天寶聖道院第一登山口出(海拔750公尺)。全程約五公里,一小時二十分。

雍來礦場右側入口進入後,立即是大約五百公尺遠,比人高的菅芒草小徑,出了菅芒草林之後,心情就像走出坑口的礦工,再次見到陽光的開心;接著,泥土地面,緩升,直到一片劍竹林,劍竹林長達三百公尺,一鑽出便是四等三角點,好像是獎牌,立即頒獎給全馬完成者,也讓我有總算跑完了的鬆口氣。兩側夾徑的劍竹林有如是兩道牆,只能前進或後退。

這前後兩段,都必須雙手排開葉子和桿,幾乎看不到路痕與天空,必須留意蛇類。

建議雨後,雨天,不要前往,更不要單獨行動。

是以收書的手推車折起來,舉起,當做槳,往前划,全身衣服都被葉和桿上的水珠濕透了外套與長褲。

山羌與蟬很響亮。

幸好沒被水蛭入侵,天寶聖道院出口檢查,發現一隻附著在布鞋上,很萬幸。

早上八點板橋,下午三點天母兩地到府收購二手書的順便登山。

冷水坑服務中心出發後,並沒有立即往七股山登山口,為的是繞行七股山大半圈,尋找冷水坑礦山的遺跡。

雍來礦場跡地保有露天開採遺跡,因此,才會放掉好走的天寶聖道院第一登山口,而是選擇複雜菅芒草小徑的第二登山口。

小15,陽明山108都有停靠「天寶聖道院」以及「雍來礦場跡地」站,很方便。

非常感謝愛書人。2024年6月17日。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的風景。

#七股山

#冷水坑

#板橋收購二手書

#士林收購二手書

雍來礦場跡地說明牌說:

{1953年間瑞永礦業公司根據日治時代的礦物探勘遺跡,向礦業台灣省局申請於七股山南麓下開採硫磺礦

,成為瑞永礦業泠水坑硫磺礦場,開礦生產純硫磺塊(該礦場辦公室約為今日天寶聖道宮前址),停止採礦後

的礦坑遺址即今日牛奶湖的位置;1965年部份礦區(七股山東南鞍部)讓渡於宏昌礦業公司,主要利用水選及渗透提煉硫化鐵礦,供臺肥公司裂作肥料;其後,雍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進駐,利用殘餘废礦白色硫磺土俗稱白土)製成化工原料,成為台灣在1970年至1990年代出產瓷士礦與白色硫磺土的重要產地之一。}

天寶聖道院左側有一座小祠-聖德宮。

上聯-「聖地屯山七星域」。

七股山與冷水坑服務中心正相對,左側是七星山東峰。

民國三十九年,顏滄波學者說,冷水坑硫磺山的地質是屬於安山岩熔岩,鑛床是沉澱礦床。天然硫磺床有兩種,火山活動後的後火山作用,一種是熱水作用;前者有三者昇華礦床,鑛染礦床,以及沉澱礦床。

沉澱礦床,含硫氣體從噴火口湖底噴出,水中形成硫黃粒或者是硫黃粉末,跟著土砂一起在湖底沉澱堆積,顏色是淡黃色或是褐黃色。

冷水坑是天然硫黃的主要產地。

硫化鐵礦並沒有列出冷水坑礦山。

(頁 121: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七股礦場黑色硫化鐵礦床,1950年(民國39年)7月發現,隨後引起有關人士的注意,開始在硫磺礦區內,普遍鼓起開採高潮,一時造成黑色硫化鐵礦的黃金時期。

七股礦場黑色硫化鐵礦床,總共有三個礦體,一號礦體是最先發現,三號礦體是最主要而且規模最大。台灣鑛業公司曾經在露頭二十到三十公尺處,開掘六處平水坑道從事開採,月產量一千到一千五百噸,坑內溫度一

直升高,工作無法進展,民國四十八年起開始以露天來開採。生產能力雖然可以達到每月兩千公噸,但是,依據實際銷售量來加以調節,民國五十四年,平均月產一千公噸,全部賣給台灣肥料公司(臺灣鑛業史。頁1225)

「臺灣鑛業史」的「兼營硫化鐵礦場紀要」:

礦場名稱:宏昌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冷水坑礦場

礦址:台北縣士林鎮七股菁山里冷水坑地方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1177號

礦區面積:九公頃九十三公畝

礦業人:宏昌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人:宏昌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史:

一,民國44年12月30日由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讓渡給瑞永礦業硫磺礦場

二,民國54年4月2日由瑞永礦業讓渡給本公司宏昌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及埋藏量:礦泥質大約200,000公噸

經營組織:股份有限公司

開採及選鍊情形:水選以及浮選

最近三年生產生產:

民國51年  2544.32公噸

民國52年  1711.94公噸

民國53年  65.00公噸

(頁1206臺灣鑛業史)


七股礦場黑色硫化鐵礦床,民國39年7月發現,總共有三個礦體,一號礦體是最先發現,三號礦體是最主要而且規模最大。台灣鑛業公司曾經在露頭二十到三十公尺處,開掘六處平水坑道從事開採,月產量一千到一千五百噸,坑內溫度一

直升高,工作無法進展,民國四十八年起開始以露天來開採。生產能力雖然可以達到每月兩千公噸,但是,依據實際銷售量來加以調節,民國五十四年,平均月產一千公噸,全部賣給台灣肥料公司(同上註頁12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