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34082660_8319257571431947_7976290795007234209_n.jpg

二十年前剛到九份,下尾冬的好天,常見到耆老們在庭院懷著竹火籠(台語:火熥。竹編火籠)坐在竹椅上,就像抱著孫子女的滿足,眼神裡很有太平歲月的閒適。

在九份,庭院和好天,這兩者的定義跟平地不太一樣。

庭院往往也是巷弄要道。

好天,不一定要出太陽,沒下雨都算是。

還沒上九份時,很難體會飢,寒兩字是並列,冬天溼冷過了快二十年,多少感受得到。

難怪荷蘭時代的熱蘭遮城,販賣薪炭是免稅的。

韓家寶 Pol Heyns)學者針對【薪炭稅權】說:

{冬季氣候轉涼,熱蘭遮市市民升火取暖,將致使薪柴與煤料一時短缺。即使獲得薪柴,也要付出高昂代價。爲解決此一問題,大員議會頒授中國人ChinckoAijccoTsinckoBausia開探及販售薪炭的壟斷權利。身爲薪炭稅權承包商,他們有義務提供市民良質乾燥薪柴,並以薪柴每擔八stuijvers、煤料每籃一二stuijvers之價格售出。該稅權看來似非公開招標,而是免費頒授,主目的即為確保薪柴與煤料之供應源源不絕。}(頁177。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士地.與稅務:Economy, Land Rights and Taxation in Dutch Formosa:韓家寶 Pol Heyns/著。鄭維中/譯。曹永和吳密察翁佳音/聯合推薦「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臺灣研究論文獎助。「曹永和文教基金會」贊助出版。)

今天2025120日,節氣大寒,九份早晨六點攝氏十二度。

熱愛九份的王昶雄醫師作家,有一篇【火籠】的散文,他所形容的冬天,簡直是九份的氣候,而竹火籠也是早期在九份所常見的。

王昶雄說:

{別說火籠是過時的東西,當蕭蕭的風轉為淒厲的呼嘯時,它還是最簡便的禦寒恩物,將溫暖送進你手中,充塞你心中。火籠是在紅泥小火爐之外,再加上竹篾編成的小籃子以防火爐燙到手,而且還有個提樑兒,還真是巧手慧心。令人發思古幽情的民藝尤物,因文明的衝擊而落寞,風光的歲月也越離越遠哩。}(315。王昶雄全集散文卷四,台北縣政府文化局。)

竹製品和竹火籠沒落了,那就像臺灣煤礦一樣,早早就被遺棄了。

似乎,還在使用竹火籠和其他竹製品的不多了。

池田敏雄作家也是台灣竹製品的擁護者之一。

黃天橫學者說,【民俗臺灣】的主編不是國分直一,而是池田敏雄。

池田敏雄還因為編輯方向與日本皇民化政策衝突,被管制思想的特高調問,後來由金關丈夫出面才擺平。

池田敏雄是黃天橫戰後認識的好友。

黃天橫對池田敏雄印象很深刻的是,聽說,二次大戰戰後,來台訪問回程時,大包小包一大堆,日本海關要求打開來看,全都是台灣人用的竹製家具,竹椅,竹斗櫃等等,不值錢,卻是池田敏雄的寶貝。(頁198。黃天橫先生訪談錄-固園黃家。國史館。何鳳嬌,陳美蓉訪問紀錄。)

不知道,竹火籠是否也是池田敏雄的珍物之一?

2025年1月20日樂伯筆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