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 顏水龍 1951年。攝影:張才和賴武揚。木刻藝術家為顏水龍(書)及陳家和(刻)。譯文:林世明。裝訂:金潤作
序一:陳尚文 序二:楊肇嘉 序三:陳清汾:顏水龍是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系畢業,與陳清汾同時在法國深造的同學。序四:賴春貴
顏水龍:1943年在台南自費成立{竹藝工房}。1948年舉辦工藝+展覽會。竹材最大市場在美國。台灣擁有一萬五到兩萬位竹材員工,每年收入高達七四五二四三四元,產品種類繁多,舉凡竹籠,米籮,謝籃,魚簍,.....家具。日本在民國三十八年,竹材輸出總額是五億八千萬日圓。
2023年4月9日台北市中山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學術書藝術書的途中,整理筆記。
2012/10/16 20:43筆記
先生砍竹子,小姐負責扛。
三位採竹的大姐,熱情又樂觀。身體真是好,扛一捆竹子,健步如飛。
{剡掉枝枒的竹子的叫做 ㄌㄢ 一ㄨ}
{保留枝枒的叫ㄍㄨㄚ ㄨㄟ}
{我今年六十五歲。出世合出嫁攏置(都在)此一(ㄐ一)帶(ㄉㄜ)仔。}。
{永過(以前)雞母嶺有百外戶,現此時干焦(ㄍㄢ ㄌㄚ,只有)春(剩)不到二,三十。古早,滿山的梯田。做山趁不到甚麼錢,真多人搬到九份仔,金瓜石做會社工(指的是台金與台陽等公司的金,煤礦工)。}
{貢寮鄉是台灣桂竹的主要生產地。宜蘭也有。可是宜蘭竹販子(大盤),還是會到這裡來批割(ㄍㄨㄚ,批發)。}
{這桂竹都是祖公仔所種的。年久月深,也不知是甚麼年代?}
{今年的價數(ㄒㄧㄠ,價格)較不好;分作真多種算法:主要的是,綁成一捆:大隻的35枝,若是小枝的就50枝。}
{每一捆又分成兩種;一種叫做 lam iu【監+刂 ㄠ+ㄠ 】(這兩個字,電腦我叫不出來。音是濫與一ㄨ,我對河洛話很不懂,先用這兩個字來對應。就是枝條要削乾淨,很細膩地,光溜溜的。)}。
{一種叫做【割尾】(割音ㄍㄨㄚ ㄨㄟ) ,即是枝條攏愛(都要)割著ㄝ(音:ㄍㄨㄚ ㄉ一ㄜ ㄝ,竹幹與竹枝彼此牽拉著,不可以剡除。)。}。
{每一年的收成無定著(不一定)。看氣候,看雨水。}
{今年價數,每一捆,lam iu是180元,割尾是140元。}
{採桂竹,不能採一年內生的幼穎仔(一ㄨ 一ㄥ),只可,舊年(去年)之前的老竹。}
{我的弟弟妹妹們都只有讀到小學或者國中。山頂人,無才調(能力)可栽培。但是弟弟們都在開店做頭家。}
{小弟弟也是國中畢業。15歲就到基隆市去做汽車修護學徒。一工(天)工作12小時。供吃供住,一工賺10元。彼當時,一碗的陽春麵是5元。}
{小弟弟憨憨做。直到22歲做完兵退伍了後。頭家認為可以出師了,就升級當師傅。三年後,幫助小弟弟開店也當頭家。}。
{我兒子也去小弟弟那裡學師仔(當學徒)。跟著他舅舅學。也是國中畢業。六年前退伍,已經出師,但是景氣不好,小弟弟不放心我兒子獨個到外開店,不允准他離開。}
{竹林的那一頭的這一戶是我的叔伯仔的厝。他的後生(兒子)與我小弟弟同一個頭家。兩個人沒讀很懸(ㄍㄨㄢ,高,指高學歷) 的書。但是啊,就宛然阮做山人,攏(都)認一個【真}字。叔伯的兒子是到桃園市去開店。也開得很好。}
{我扌+束(國語音:ㄙㄜ四聲,河洛音:ㄙㄚ,推的意思)這台獨輪仔車是為了去翻地瓜。好的,給弟妹,鄰居與孩子們,外型差的,給雞吃。子孫常倒轉來(回家),總是愛(要)予伊們食一許(ㄎㄨㄚ,一些)家己(自己)的出產。}。
{你看,按(從)竹林行出來的彼一位阿桑,年歲比我大五歲吧?,擔一捆桂竹,走(跑)親像是飛的,若勇的(多麼厲害啊)。}。
{這個雞母嶺庄,即嘛(現在)是老人庄。少年人就業困難攏外出,老歲仔都市住不慣習。阮們這些老歲班(老人家),住在山上,每工(天)無閒(忙著)種作,體力付出大,食得落,睏得去,身體真健康。大部分都是做到老。}。
{只是啊,也因為是老人莊,顧不去(照顧不了)。每年桂竹仔筍大出的時陣(季節),就有外地人來偷挽(偷摘)。顧賊(防賊)一暝(一整晚),做賊一更(兩個小時)。長長(常常)予(被)偷一大片,甚至,有人提去市場賣。我家己要吃桂竹筍,著(就)要走到愈深(更深)的竹林裡。路邊的早就被偷挽了了。}
{lam iu是用在果園,…..菜園用的籬笆;ㄍㄨㄚ ㄨㄟ是防止水中的沙石流去等工程用途。}
(割(批發)桂竹的真少,台灣沒三四個人。久了就變朋友。)
{阮尪(我先生)剉竹子,我著負責扛;大家尪某(夫妻)攏是這款。}
{手若閒(若有空),汝就長長倒轉(你就請常常返回)來這裡,彼是汝講(那是你說的)連鞭(等一下)八點(八點多鐘)啊,欲去做事情(要去上工),無(否則),阮厝埕(我家庭院)可使(可以)看到三貂角的海。真水(真美)。泡茶開講(聊天)上好(最適宜不過。)。}
。。。。。。。。。。。。
2012/08/28 11:
黎明後,宜蘭縣頭城到府收購二手書經過了雙溪國小,魚行,長潭,頂坑,貢寮火車站,再七分鐘,歇腳於新北市貢寮區雙玉里新社橋橋面上。
河裡的苦花魚牴觸著石頭,可能在翻找溪蟲吧?而毛蟹們的兩隻大螯好像是挖土機,猛掃著泥沙往嘴巴送。
經過了慈祐宮,凱達格蘭族公廨舊址,接著是公墓區。
凱達格蘭族先民墳墓上的山橄欖枝圖騰與【山西】兩字依舊在,只是,已被後來漢民族與自認為是漢民族的給包圍了。
竹林,柚子樹,松鼠,稻田,蟬鳴…..與台灣藍鵲吸引著我持續徒步而行。最吵的還是竹雞與五色鳥。太陽時而隱匿在雲層裡。
南方有天秤,北方有布拉萬颱風;晴空下,不時下著細雨。河岸兩側的竹林,因為微風吹來,而掃落了一葉葉晶瑩水珠。
大約十五分鐘。走到了掛著雙玉里里長辦公室的人家前。
鵝群與狗兒鳴叫著,可能是里長吧?看來正在打掃,從屋內走出來,互道幾聲敖早後,知道我是九份來的觀光客,再三地表達歡迎之意。好感謝。也很不好意思打擾了,我的腳步不夠輕。
辦公室前,是個大庭院,更之前,居然有濕地,那是好幾座足球場大,中間還有三座湖泊。
告辭了。
頭一回來走到這濕地來。沿著田埂,右側,我的腳步驚起了一大群水鳥?從那最大座湖泊同時竄飛而出。距離應該還有一百公尺,怎麼警戒心那麼強呢?趕緊沿著田埂旁的小泥徑往左側退後了好十來公尺。這才發現,剛剛我沒注意的這一排的絲瓜藤棚架,橘子樹的背後的左側,也是濕地,只是小了許多。;或許是乾季的關係,乾涸久了,這側河階形成了高低不同的綠帶。
外圍是綠得較濃的盛開的野薑花群,內層同樣是開著白花但是綠得較淡的咸豐草群;好像是一條長河被兩個護岸夾束著,風吹其上,有如緩緩潮水。我的傻瓜相機要分成三段,才拍得盡所有的綠。左側最邊端的野薑花群之上的是老密林。老密林裡似乎有兩位種作人說著話。
我遠望剛剛那群水鳥,先是整群在藍空下再三盤旋,可能看我沒敵意卻又不很放心吧?很聰明地分成三批,依序飛回湖泊棲息地。 每一批之間都間隔了三,四匝的盤旋後才落定。太遠了,湖泊邊也是有高高的野薑花群圍繞著,自然是看不見牠們。但是,空中,牠們很美。
幸好,沒趨前靠更近,否則,飛走了,也看不到牠們的優雅。
沿著小徑,走回新社橋。去年,我曾與慈祐宮的總幹事大哥與凱達格蘭族的後裔大姐請教過新社的往事,聽他們訴說著,族人還繁衍著,可是文化的變異,都市裡很多後代已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山西】的三貂社。
看他們分別忙著敬神與農作,我就只是問個安而已,並沒有停下請教。畢竟,才早上七點,他們總是先忙農事而還沒用早餐。
他們是不可能記得我的,可是,卻像是招呼老朋友一樣,喚我入來坐。新社橋下的雙溪河,遠遠往南望去,一彎又一彎,而小泥徑就隱約其中,每個河灣都是個村落吧?此上直到雙溪區三貂村,會有多少呢?
八點了,該重新出發往宜蘭了。
晨曦一區塊一區塊銀耀著河面,除此之外河水是碧綠的,白鷺鷥因著日出,而逐漸飛來。一艘無人小漁舟就自橫在一個有小泥徑相通的河灣邊。整個山谷都很忙碌,只有這艘小舟和我一樣是閒人。
1964年金門詩人,也就是中華詩苑,後改名為中華藝苑的創辦人的張作梅先生,出版了【一霞瑣稿】的詩集。他寫了一首【貢寮驛次植夫韻】。
植夫,應該就是同為瀛社詩社同人的基隆暖暖的周植夫詩人吧?
深竹藏孤驛
風行見葉翻
斷霞懸日腳
疏雨冷雲根
土潤耕耘足
山幽猿鳥喧
平橋通野徑
人語隔溪村
幾十年過去了,貢寮區還是那麼靜謐。
(2012/08/28 11:31新北市貢寮區雙玉里新社:張作梅先生,一霞瑣稿詩集,貢寮驛次植夫韻:慈祐宮,凱達格蘭族公廨舊址:雙溪國小,魚行,長潭,頂坑,貢寮火車站:野薑花群
不遠處的往來的火車多了起來了,有點晚了,我就出發了。
。。。。。。。。。
樂伯二手書店
新社橋的雙溪河沒有波瀾,偶而風吹起漣漪。若不是一艘藍色舢舨繫在右岸,白鷺鷥佇立船頭,那,這河段簡直是一塊純然綠的玉。雞母嶺眾多山澗和碑塘一如新社田寮洋濕地,長滿了竹林,野薑花和蓮花。聽從福安廟耆老的指導,經過遇見雞母嶺, 兩個籃球場寬的大埤倒映著池邊林樹,那是比新社橋下更綠了。從雞母嶺街接上巫里岸街,左側路旁的竹林下,居然看到七十公尺遠,一對山羌母子。風是台灣內地吹向和美海岸。才沒注意到我吧?趕緊蹲下身子,躲在竹蔭裡。媽媽正愛憐地舔著小山羌的頸子。宛如她的孩子是主唱,正要出門,出席合唱團比賽般地,慢慢而細細地打理。我停止呼吸,還是忍不住這感動,趕緊拿出手機來錄影。很不該,即便我動作很輕,還是驚擾了媽媽,領著小孩快跑進了竹林裡。三級疫情以來,登山隊和遊客減少,大地給了他們難得的寬容。很懊惱。這訝異還沒結束。徵詢地主同意後,我彎進福安廟耆老先生所指示的竹林裡,果然看到一座民國四十年到五十五年之間的礦坑口。它還很完整。坑口內斜斜地伸到黑暗處。坑口沒有慣見的坑內地下水泌出。所有的礦葉建築,雞母嶺巫里岸煉焦炭窯和礦寮都不存在了。立秋了,蓮霧鮮紅,柚子快成熟。古厝幾乎都是三合院,一律有很大的稻埕,石磚,紅磚,土埆都有。走進山澗,到處是梯田痕跡與小徑交織。窄而長的石塊架在澗水上成為橋,流泉奔急,咚咚地響。山林裡公山羌,野獸和大鳥離我很近地吼叫。
(2021年8月11日樂伯敬於樂伯二手書店。再次感謝雞母嶺耆老女士先生。女士部分改天再與雞母嶺,巫里岸煤礦的名稱,歷史沿革與產量情況一起報告。很感謝耆老女士先生。承蒙指點。疫情期間,加上有到府收購二手書行程,只敢各請教十分鐘。期待疫情結束後再登門答謝。)
(貢寮區雞母嶺巫里岸的山海景觀很美也很整潔。疫情趨緩後建議大家來走走。但是敬請做好防疫。也建議不要喧嘩和開快車,山羌和鳥兒很多。)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