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清瘦,爽朗熱情。
建實新村出生 ,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第一屆畢業。
指點,這座山谷有小溪注入二沙灣海濱,曾經是鱸鰻,魚,蝦,螃蟹繁衍著。
建實新村,日本時代被稱為「摃鐘仔」。日本部隊有事就敲鐘的緣故。
溪的左岸是日本海軍軍營,它的南側有北白川宮紀念碑,碑的上方懸崖峭壁有大刻字。
溪的左岸盡頭,有一座小型神社的鳥居,鳥居附近是日本海軍的刑場,距離中正路入口三百公尺。
溪的右岸山麓,國有地,戰後,台灣中南部以及中途離退老兵,刻苦簡易搭木板寮居住。
溪流上方是瀑布,非常的美。鱸鰻,溪蝦,魚,螃蟹特別肥大。目前建有「松湖宮」。
松湖宮前方右側山壁,有一座防空洞,兩層樓,一樓有雙出口,深度達到五十公尺。
建實新村,眷村與一般人民,總共61戶,目前只剩兩戶。
平房眷村拆除改建成五樓起的眷舍,築起圍牆。
民國五十年,兩個族群小孩玩在一起,馬路是泥土地,所有的小朋友會在地上挖洞玩彈珠,灌蟋蟀或者是玩起紙牌等等。
也會到防空洞裡拿著火把探險,北白川宮上面的那個懸崖那幾個大字,更是我們常去的。
目前防空洞已經阻塞,北白川宮上方懸崖,密林,無法再通行了。這裡是基隆港口邊的二沙灣,卻像是中南部的鄉村以及外省人的田野故鄉。
我爸爸是山東人,17歲比步槍高一點,就從軍,不是被抓兵。
國共內戰,投靠國軍,山東年輕人逃避共產黨的免費方式之一。
國民黨一路大敗,部隊潰散了。
他們幸運搭上了海軍艦艇,並沒有辦法直接逃往上海或台灣,而是開向大韓民國。韓國政府不讓他們下船上岸。
最後終於獲准離開韓國,再開到台灣基隆港。
風浪太大了,船纜都被打斷了。
大型海軍艦艇拉回來基隆。
那個時候的軍公教待遇非常低,很多都要兼差打一份工,才能養家。
爸爸想方設法退下來,後來也就沒有了戰士授田證,退休俸,子女教育減免等等。
媽媽是山東的流亡學生,很幸運地,在「山東流亡學生澎湖事件」裡沒有受難。在山東已經讀到高中,來到台灣澎湖之後並沒有繼續升學。
爸爸和媽媽在階級上,是相當懸殊的。
能夠讀到高中,家庭都不是一般的。
爸爸為什麼會跟媽媽結婚?也是很好笑,媽媽的同學大部分都是老師,而爸爸是在餐飲店裡端盤子的。
媽媽與同學們聚餐,看上了爸爸,於是,結成連理。
爸爸很認真的想要養活一家人,對他來說這是一個不容易的幸福,經歷過土八路,抗日,戡亂之後。
媽媽並沒有去工作,照顧四個孩子就夠累了。
爸爸不跑堂了。
踩著三輪車,台灣人稱為「黎阿卡」,那是民國50年左右,爸爸就在建實新村開起了煤炭專賣店,專門販售煤炭。
爸爸選擇了瑞芳深澳的建基煤礦,建基煤炭卡路里高品質好,耐燒,不會一點了就馬上變成灰。那個時候八斗子到建基,是泥土路,下雨天踩起來很吃力。
年終的時候才跟顧客們結帳收款。
通常結帳的結果,收入大於出,為什麼呢?
建基煤礦的記帳會很清楚,而爸爸這邊常常有時候,有人付了錢,他忘了,或是忘了登帳,有的人沒有錢付所。可以說每一年都不夠付給建基。
在這裡沒有店家去討債的,或是忘了又補登,就像柑仔店一樣,只是買主自己不好意思進來。
這個村子很小,大家都認識怎麼好意思?
如果說,白天帶一個女孩子進到家裡,當天晚上全村都會知道這檔事了。
隨著台灣煤炭的逐漸關門,政府居然又開放了國外的煤炭進來,爸爸自然是沒有競爭力了。
於是就就到正濱漁港擔任苦力拉魚箱。
那個時候是已經民國78多年了,爸爸五六十歲。
他是編制外的。
那個時候是正濱漁港遠洋漁船的尾聲,還是有賺到錢。
正濱漁港當時,一天卸魚二三十艘,不成問題。
現在可能一個禮拜連一艘都沒有。
有的是力氣就賣力氣。
通常一艘船需要20 幾個苦力來幫忙卸魚。
純勞力活,爸爸做得很快樂。
再過幾年正濱漁港的遠洋漁船就沒就完全沒落了。
(非常感謝先生的指點與接見,承蒙了。)
(龍瑛宗作家的「紅塵」小說,提到了戰後,很多職員必須下班後兼差。{薪水是那麼低,老陳如果不兼點副業,上中學的大兒子,馬上便得輟學。老陳一心望子成龍,不踩三輪車又當如何呢?是不是當他在用力踩著的當兒,想到小仔將來長大了,成為一個一流的醫生或能幹的大官,因而快樂地吹起口哨來呢?至於老張,家裡一大群蘿蔔頭,不兼點差怎麼混下去?想來,這些日子裡也不免捉襟見肘吧?}
{北白川宮紀念碑上方,應當是幣元坦題字。臉書好友潘江衛先生的卓文曾經披露,才知道有這個遺跡,非常感謝潘先生。})
(基於尊重隱私,內容有所修改與隱匿)
2024年5月6日。基隆市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老書。非常感謝愛書人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