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下街巴洛克建築
通靈少女在汐止濟德宮取景
汐止下街基隆河畔巴洛克建築一樓通往基隆河
濟德宮瑞芳萬源煤礦信士林朝龍進獻
汐止老街顧店的貓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汐止教會
基隆河畔老街背面古厝遺址
濟德宮
濟德宮西秦王爺樂清軒
綠地
樂清軒歷代神位
英武殿
汐止老街
汐止老街
基隆河
古厝遺址
綠地
長廊
愛書人喬伊說是馬利筋,全株有毒,主要含毒部分為白色乳汁
永安
下街福德宮
汐止基隆河自行車道。宏國大鎮,汐止國小,下街福德宮,越過禮門街,直走大約兩百公尺,然後往基隆市延伸。
巴洛克式立面,閩南式古厝遺址,生態園區,綠地,竹林,菜圃,垂絲長廊,....紅與白色的蓮花。蝸牛,鳥兒,貓在這裡各領一方。蟲鳴與蛙鳴此起彼落。徒步騎單車都可以的步道,就在基隆河南岸。緊鄰帶狀建築的背面,而這排建築正面就是熱鬧的汐止老街;再往南,汐止公園。
今天,基隆河在這裡不再有灘音與潮水聲。
曾經被稱為水返腳。張德水先生說,水返腳由來有兩種說法,道光年間葛瑪蘭通判的{台北道里記}說是{台境北路到這個小街市為止,山海轉折而東出台灣山後。}。另外一種說法是{淡水廳志}:{漲潮至此也}。淡水河滿潮時逆漲到這裏,退潮時再返回大海。日據時代被改名為汐止,就是根據後說。(政治種族地名沿革。前衛出版1996年4月)
大同路二段完成收購二手書之後,愛書人建議我健行這段路。好驚艷。
今天受讓書籍以線裝書為主:其中,陳南士先生的著作,待歸草堂詩稿,非賣品共印三百部,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三日。
好開心。坐在涼蔭的迴廊下趕緊閱讀。這是到府收購二手書人的紅利,享有閱讀優先權。
陳詩人是跟隨中央政府轉進台灣第五年後,因著詩社社友的建議,搬來汐止居住。一生中,將台灣各地旅行後的觀感,寫下許多詩。而汐止至少五首。
和道光年間的姚瑩一樣,他稱呼汐止為小街市。{汐止公園晚坐}中說{小市成流寓,閒園愜晚尋。涼秋生碧樹。明月度煙岑.....}。這跟道光年間姚瑩先生說:{水返腳小村市}還真是同個形容詞。
{汐止公園月色}中說:{轉廊月色來溫夢。旁砌蟲聲自唱詩。}。 沒想到,就在熱鬧非凡的汐止市區裡;建築,景觀,迴廊,田園濕地,可以讓人回到小村市年代。
呂佛庭先生說:{陳詩人在民國三十八年秋天,與呂佛庭先生任教台中師校。國民大會代表。陳詩人教英文,而呂先生是國文美術。民國四十三年移居汐止。後再遷徙南港,中央新村等地。}。熊琛先生說:{早年寫新詩,晚來後悔,將民國二十七年之前的作品,一概刪除,開始寫舊體詩。 }。
民國三十五年十月,南京,上海,北平,昆明等各大報記者組團從上海飛到台灣考察。中央宣傳部彭部長敦請他同來。寫下了台灣紀遊二十九首。喜愛舊體詩,其中有一首,特別提到{汐社遺民幾輩存....},台灣汐社特別多。也就是詩社很普遍。
他在汐止應當是很自得的。他在{移居汐止}中說:
......
疑有汐社人。
樂與數晨昏。
一水通潮汐。
禪院舊曾遊。
隱映南山碧。
炊煙浮萬瓦。
遶戶喧木屐。
此中受一塵。
敢厭市囂迫。
四海苦流離。
容膝尚何擇。
一室小天地。
孰謂我為客。
呎尺基隆港。
我來如昨昔。
.....。
(2020年7月8日新北市汐止區到府收購回收買賣二手書舊書老書長輩書老畫冊老字帖線裝書的街景與日記。
非常感謝愛書人闔家平安健康)
汐止火車站旁
自然生態區
明治年間
整塊石頭
暖暖愛產煤礦
生態園區
和平街100巷
汐止老街古厝振益林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