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B_IMG_1660142678512.jpg

FB_IMG_1660142875165.jpg

FB_IMG_1660142749610.jpg

貂山古道,草山戰備道,百二崁步道交叉點的金瓜石福德宮往西南望去就是牡丹山(武丹山)。往南走貂山古道經過無緣之墓,瑞三鑛業武丹鑛業所事務所,竹篙彎,竹篙山石厝群,牡丹定福十三層貂山古道入口。階梯為主。竹篙彎下方三公尺有十來根台車鐵軌散佈十五公尺。若是入口處選擇往東到1.1公里處的金瓜石水壩遺址的再往前兩百公尺則會見到一座四個籃球場寬,兩層樓高的鑛埕,似乎是由坑內廢土所填平,沒見到煤屑;往燦光寮山古道起點附近,有一座坑口,高大如同九份五番坑。坑口旁有一座豎坑,被善心人士以樹木遮掩,防止人們與動物墜落。金礦區非常危險,強烈不建議冒險探勘。金瓜石六坑,九份四番坑,金瓜石獅子岩鑛體.....金瓜石本山黑肉棚等等到處可見作為坑內運輸用的豎井。九份福住里里長蘇進益先生形容說,倘若跌落豎井,那是天牢。今天在牡丹十三層一位中年仕紳也是如此說。他說,牡丹貂山古道兩側以前有許多山皮坑,而牡丹和燦光寮地區經常有豎坑被草樹遮掩,不容易發覺,一跌下去就無人知道下落了。他認為那座 燦光寮山古道起點有豎坑的坑口應當是金坑,海拔夠高,而牡丹溪主流在本段有瑞福煤礦和定福煤礦都是在溪的南岸較低處。一位耆老八十歲左右,他則是肯定地說那是金礦坑,也是他指點我說水壩的盡磅有金坑口建議我去看看。再三提醒我不要靠近豎坑。兩位都指點說,金煤礦生產的歲月,貂山古道24小時都有人行走,牡丹坑是不夜城。f812公車十三層老樹站牌是第四層。

一位耆老女士由她的公子和金孫陪同在竹篙山下貂山古道入口處摘竹筍。她指點說:
入口處上方二十公尺處當年是瑞福煤礦鑛埕,堆放瑞福煤礦天車由牡丹溪南岸越溪所拉出的煤炭,經常堆積如山。貂山古道彼當時是小山路,沒有五分車(台車鐵軌),只有瑞福煤礦鑛埕有,但只是幾公尺而已。她是瑞三金礦的碾金工。民國36年十二歲就開始碾,那是三分之一個腳踏車輪胎的長,和輪胎的寬,彎鉤月造型,她就踩著滾輪每天滾八個小時。上鑛(富鑛,品位高)滾一天三十元,那是石礫狀,拇指頭大的金石,碾起來很費力。而黑仔尾(又稱黑尾土)是篩選過的淘汰鑛泥再碾壓,比較省力,一天十四元。她踩到瑞三金礦結束為止。三十元可以讓她先生的肩胛頭輕鬆些,多買幾斤米。瑞三金礦有賺到錢,光是碾金工就上百人。竹篙山的石厝群住有上百戶,如今散了鳥的巢相仿。她就是從牡丹十三層第五層搬到竹篙彎,瑞三金礦結束後再搬回。碾金間上鑛處理廠就在瑞三金礦事務所。事務所也有小醫務室,但是看醫生還是要到牡丹。竹篙彎有石階提到牡丹十三層的溪邊,那裏有座水車間(搗鑛場),牡丹一坑坑口就在水車間旁( 待考與待探)。事務所和金瓜石福德宮之間有天車運輸。而各個坑口與事務所也有天車聯絡。所以說,運輸是往九份,金瓜石走,而不是牡丹。貂山古道是人在走的,不是台車。至於竹篙彎或是個坑口前有台車鐵軌,那也只是各坑口的需要而已,各坑口會將上鑛運往事務所碾金間或是其他製鍊所。

非常感謝五位女士先生和小朋友。學習了很多。

 

1926年出版金瓜石鑛山地質及鑛床圖( 臺灣地質鑛產地圖說明書,大正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臺灣殖產局)
 
武丹鑛床
武丹坑本脈一名久盛坑
是武丹鑛床主要礦床
榮盛坑在武丹坑本脈西方
山神脈
寶來脈( 頁63, 臺灣地質鑛產地圖說明書,大正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臺灣殖產局)

唐羽學者說,日據時代,臺灣人首次獲得鑛權的金鑛是分布於牡丹坑一帶的牡丹坑金礦。這座金礦被發現是在1898年。同年由周步蟾與連培雲名義提出申請,獲得十二萬坪鑛權。之後又有尤枝在附近獲得四萬五千坪鑛區。 從此瑞芳礦山、金瓜石礦山、牡丹坑礦山三金礦鼎立。日本人通稱這三座金鑛區爲基隆金山而馳名於世。( 頁94, 臺灣採金七百年史)

牡丹坑鑛山之產金區,分布於九份大粗坑的東方,雙溪鄉三貂村與燦光村一帶山區。出產金的山岳屬火山羣的牡丹火山體,橢圓形塊狀,山高拔海六六〇公尺,爲同一火山之侵入岩體中規模最大者。牡丹坑鑛山鑛床,分爲大粗坑系與牡丹坑系二羣系列。大粗坑系下有接觸脈、龜脈、鶴脈、福已脈、寶夷脈等主要礦脈;牡丹坑系有寶萊脈、山神脈、久盛脈與金西坑鑛床羣等等。但是大粗坑系部分,卻屬於瑞芳鑛山所有。

牡丹坑鑛山起初由臺人連培雲、周步蟾,尤枝,以原鑛一四一八號獲准,分爲二鑛主。之后,經雙方合作開採,試行探勘,但不久資金短缺,陷於困境,至轉移於出資者山下秀實之名義,臺灣人喪失鑛權。1903年土木業者木村久太郎出資一萬日元,由山下頂得鑛權,繼續開採並進行探鑣。但前 期留下之坑內支柱,已腐朽不堪,鑛巷亦崩塌,鑛況轉劣而幾陷停頓時,木村本人在進行探礦工作中於牡丹坑山東北坡之山間,及山坡之鄰接金瓜石礦區部分,發見新礦脈,向金瓜石租借一部分立予開採。 果然發見富而宏大之富鑛體,木村乃傾注全力,進行採礦,並開設搗鑛廠與氰化廠而盛極一時。如此, 瑞芳、金瓜石、牡丹三鑛山竝立於基隆火山羣之間,成爲巨大之金山。(但是瑞三鑛業公司的武丹山鑛業所紀要是說1901年。)1902-1904年產金566 公斤銀36 公斤( 頁106,臺灣採金七百年史)

方建能·余炳盛學者說武丹礦床各坑海拔高度:
寶盛坑:512.373公尺
寶萊坑;548.762
四番坑437.878
三番坑251.300
二番坑437.472
一番坑309.564
恕坑398.112
久盛坑353.460(金瓜石-九份金銅礦床導覽,著者 :方建能·余炳盛)

金瓜石水壩往金瓜石燦光寮山的坑口究竟屬於哪一座,改天再請教耆老與比對文獻地圖。

唐羽學者說,武丹坑礦山自木村久太郎發見新礦脈,積極經營至1904年以后,成績仍然向上。並且,以富鑛 體之規模雖相當龐大,但鑛區卻接金瓜石部分,當初向金瓜石租借者三年之約亦已滿期,因此,再延長一 年。直到將此富礦體採盡,並聘來精湛製鍊的都野博士者,設立製鍊所,處理鑛石與棄置之鑛砂。 產量再增;1905年三十一年爲金八、九二八餘兩;1906年一二、七三三兩;三十三年一一、〇三一餘兩,以 及兼有銀之生產。之後,金始逐年下降,但銀卻成反比例直線增加,兼小量銅之生產。
1912年,金的生產減至最低之三、九二四餘兩時,銀卻達到一萬餘兩與銅產約十一噸之兩極端時 因富鑛體之延伸進入金瓜石區,木村組不覺而越界採金。田中組提出嚴重抗議,請求賠償。時,木村 久太郎已在基隆經營煤礦,獲利甚豐。1913年將武丹坑鑛山移轉給金瓜石合併,以息糾紛。但是金瓜石雖併入牡丹坑,列入直營,卻始終未獲利益,於是廢棄直營,改由臺人承租經營至1925年代, 仍未見可觀之成績,後轉由中興公司在原鑛之下七坑、八坑,作狸掘式的開採而已。
( 頁132,125臺灣採金七百年史)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7年金銅鑛務局籌備處將日據時期,合併自木村久太郎手中的牡丹坑鑛山,承包給經營煤礦業的李建興先生,六月六日創立瑞三金礦股份有限公司,由李建興任 董事長,曾有富爲所長,名爲牡丹坑鑛業所經營。瑞三公司部分自營外,分區開放,承租給小規模採金公司,在金之生產線上,仍以瑞芳、金瓜石,牡丹坑三山鼎立狀 態,各自保持獨立。
瑞三公司牡丹坑金鑛,此鑛山自承租以來,逐年之產金數字,其見於紀錄者,由來則十分穩定,但自四十四年以後,由於富鑛體之漸趨枯竭。歷年生產,高低不均,迅速走向下坡 。( 頁224,臺灣採金七百年史)

武丹山鑛業所紀要是由瑞三鑛業公司提供,顏滄波學者引用在臺灣鑛業史:
【廠礦名稱】
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武丹山鑛業所
【鑛址】臺北縣雙溪鄉三貂村金山街
【鑛區號碼】國鑛字第六號內
【面 積】九五公頃九五公畝〇一公厘 
鑛 權 人
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承包人:瑞三鑛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李建興 
簡史
一八九八(民前十四年);初爲PY劉,及PS趙二人 ,設權,但不久即放棄。
一九〇一(光緒二七年):日人K木村繼續此工作,並發現數個富礦帶。乃正式開採,並成爲臺灣三個重 要金礦之一。
一九一三(民 國 二年):日人併於金瓜石礦區中經營
一九四七(民國三六年):部份包租予瑞三礦業公司經辦。
光復後經營概況:
本鑛區富鑛爲日人早經採罄金山荒廢甚久,所剩 貧鑛自光復後經該公司承包經營以來已達二十餘年, ,採掘殆盡。
【地質鑛床及埋藏量】發達於北部夾炭第三紀層及貫於該層之石英、安山岩。武丹鑛床。
【成份品位】八五%。
【冶煉情形】比重式採金及氰化提煉。
歷年生產實積】自民國三六年至民國五五年生產量(混合金)六七〇 三〇台兩。 (明細如後表)
(混合金)
三六年度(1947) 六九五台兩
三七年度四三四八台兩
三八年度五一五三台兩 
四〇年度四七四三台兩
 四一年度八一三三台兩
三九年度六三六八台兩
四二年度七一八一台兩 四三年度五五〇五台兩
四四年度六一六五台兩 四五年度四五三六台兩 四六年度一七九二台兩 四七年度一一五三台兩
四八年度 七九九台兩 四九年度 九一八台兩
五〇年度一一〇二台兩 五一年度一六〇七台兩
五二年度三一八二台兩 五三年度一二四二台兩
五四年度一五一二台兩 五五年度 九四六台兩
(頁1113,臺灣鑛業史)

唐羽學者說:
鑛山在此雙重承租方式之下,採鑛者均用「狸掘式」進行檢拾金脈,勉爲維持;歷年之產金,尚稱 平穩。故生產量如非金價偏低,本猶可爲維持。但至五十三年以後,由於較富鑛體未再出現,產量急劇 下降,金價仍處低潮,經營兩難。此由收山期之產金觀之,五四年爲金一、五〇九·三三臺兩,五十五 年劇降爲九四四·〇〇臺兩,五十六年稍復爲一、三〇九‧三三臺兩。至五十七年卻祗存八二九,三三 臺兩,五十八年再降爲三二五。三三臺兩,而最後之五十九年,卽降至一一二.〇〇臺兩之微產量而已 至是於六〇年間,亦繼瑞芳鑛山之後,棄採休眠。(頁242,臺灣採金七百年史)

2022 年8 月11 日台北市內湖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學術書長輩書。非常感謝愛書人與女士先生小朋友們。敬請注意安全,千萬不要靠近或是走進坑口,提防豎坑

FB_IMG_1660142787614.jpg

FB_IMG_1660142765030.jpg

FB_IMG_1660142902244.jpg

FB_IMG_1660142802251.jpg

FB_IMG_1660142794109.jpg

FB_IMG_1660142651310.jpg

FB_IMG_1660142631680.jpg

FB_IMG_1660142673155.jpg

FB_IMG_1660142828214.jpg

FB_IMG_1660142812628.jpg

FB_IMG_1660142706518.jpg

FB_IMG_1660142837971.jpg

FB_IMG_1660142832466.jpg

FB_IMG_1660142852493.jpg

FB_IMG_1660142846075.jpg

FB_IMG_1660142862128.jpg

FB_IMG_1660142896601.jpg

FB_IMG_1660142881357.jpg

FB_IMG_1660142728491.jpg

FB_IMG_1660142719369.jpg

 

FB_IMG_1660142736026.jpg

FB_IMG_1660142759835.jpg

FB_IMG_166014275481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