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1之1:
舊莊街一,二段;
本街開關甚早,曾是礦場之產業道路。日治時期,內湖莊役場開闢中南里至舊莊里間道路,今研究院路接舊莊路至派出所。民國37年,中央研究院隨政府遷 臺,次年擇南港現址復院,民國 43 年,完成第一期工程,乃自楊梅鐵路倉庫遷入 新建院舍。旋因中央研究院之設立,乃將舊莊路前段(胡適公園以北)更名爲研究院路,後段仍用舊名「舊莊街」。
本街之沿線,路左以機關、學校、住宅區爲主,路右屬農業區、國小用地及 一塊三角形地帶之商業區。兩側建物,起點爲胡適國小側,附近民房爲老式平房 或二層樓住家,一樓開設日常用品小商店、金飾品及體育用品等商鋪。巷內或山 坡上,建有四、五樓層高之公寓住宅。往南行,西有舊莊國小,對面一片田園 野,附近建有公寓。在本街沿線上,有傳統民居八間,分別座落於一段二十九巷 ,二段一二二巷及二○○巷等地。403 南深路路口形成之三角地帶屬商業區,爲之 型零售店,路尾有舊莊派出所,過派出所則屬山間小路,附近築有臺車鐵軌通 礦場。本街二段一二二巷,在更寮腳高厝老家上,建有南港第一市民農園,南 農會輔導市民耕地認養,提供市民一個回歸大自然生活的場地。在本街二段 195 大坑溪邊,留存日治時期之煉燒煤磚的石頭窯,民國 59 年後,因瓦斯取代燒焊 終致封窯。404。
1 之2:
研究院路一、二、三、四段
本路初闢於日治時期,由內湖庄役場開闢,昔時稱南港舊莊路,自中南里至 舊莊里,此路線爲今日研究院一段及二段之一部分。日治時期,因南港的煤礦業 發展,為運送煤炭之需,建有一條通往煤礦區的臺車道,此道由中南街彎到研究院路經過闕家的「德成居」,到今日本路二段一○二巷山內的礦區。
研究院路二段 102 巷山區,有源豐煤礦,曾有四、五十戶工寮設於此,每家之門牌編有「前 山O號」,可知其盛況。目前,僅剩磺坑人口的基座、破工寮和些微的煤渣。另在 213 巷的新豐煤礦,在建築北部第二高速公路時,該煤礦不慎被埋入土堆內。 三段起自凌雲五村,沿途屬山區道路,五村後側有大樓及公寓。三段底可達東 南技術學院,臺北市聯營公車亦通至該校大門前止。四段路幅更窄,沿線全屬農 業區,路底有炭坑及數戶人家。越山區可通六張犁。
1之3:
中南街:本街昔稱「橫街」。清光緒年間時,臺北與基隆間有鐵路往返,南港並未設 站,但在本街四十二巷附近,設有小型車站臺,提供上、下車之用;日治時期, 此小站稱「南港乘降場」。昔日南港的煤礦業甚為發達,建有爲產業道路臺車軌 道。本街有南港仔站爲臺車之起點,經今日之研究院路到煤礦區 383, 后,屬南港地區老舊街道之一。本街 100 號之茶行老板賴全,其父賴添爲南港茶 公司的負責人,該公司為日治時期內湖庄內的四間茶葉公司之一。384 本街一六 巷,可通研究院路一段,於南港傳統民居「闕宅」之側。本街以住宅區爲主, 則為紅瓦磚造之老式二層樓房。永生戲院位於本街上,路底有「富南宮」及「金 」。本街之底側有中南公園,為附近居民休憩的場所之一。。( 頁350,頁355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第三章南港區内的路街歷史及現況 , 頁355,臺北市地名與路街沿革史,審查:王啟宗、陳國章、洪敏麟。)
麗山里)之東側故名。
2:
2 之1南港舊 :今臺北市南港區舊庄里的一部分。 在臺北盆地東緣, 基隆河南方, 研究路二段之東側,東勢坑 (基隆河支流)河谷中。南港舊係南港舊庄之略稱,清代稱南港仔莊。
2 之2山豬窟 今臺北縣南港區舊庄里的一部分。在臺北盆地東緣,基隆河南岸支流東勢坑西源上游 一個谷地中,從舊庄溯南深路而上約二,五公里處。在拓墾初期爲山猪棲之谷地,故以名。
2 之3南港大坑 今臺北市南港區大豐里。位於臺北盆地東緣,基隆河支流南勢坑河谷中,地當山猪 窟東北方約二公里處。地名起源於南勢坑坑口中聚落,故名。
(第一章 臺北市的疆域與沿革,頁一三一, 臺北市發展史,臺北市文獻委員會)
3:
3 之1:
林得勝商店沿革:(林九王先生)
民國十二年,當我九歲的時候,先父帶著一家六口離開成德國小附近的老家,到南港路一
段五十二號租房子,同時以「 林得勝商店」做商號,本著誠信的原則開始經商:以銷售農家用品—斗笠和草鞋為主,並且以油車(壓油機)壓榨麻油,服務顧客。
民國十五年,先父又在南港路一段一百一十五號用泥土磚蓋了自己的房子,繼續營業,並 且增售飼料和五金。
民國二十六年,內湖庄役場(公所)指定本店為台北州七星郡内湖庄(内湖區和南港區)金物((五金)供應店。
民國三十四年,我和二弟天浩、三弟陸秋、 四弟隆得,本著「顧客至上,誠信第一」的原 則,繼續營業,並且增售家庭用品。
民國五十二年,我在南港路一段五十號購買平房一棟,改建為三層樓房,以「林德勝五金 建材有限公司 」做商號,由長子明宗、次子明榮、三子明富,共同經營 。
民國七十二年,適逢本店創立六十周年,為 回饋社會和響應教孝運動,成立「林德勝孝 親基金會」,在每年母親節前後,表揚由台北 市南港區及台北縣汐止鎮、深坑鄉 高級中等 (職業)學校和國民中 小學所 共計四百一十五人。李總統登輝先生肯定 這一項活動意義,特别在今年(第十五屆 孝親楷模的表揚大會,頒贈「弘揚孝道」匾 一方。
3 之2:
南港大豐里長黄王當選模範里長:
南港鎮大豐里里長黄王,
經鎮務會議投票通過,當選為模範里長,並報請上級予以獎勵。
黃王里長,擔任現職已歷十六年,平日為人服務非常熱心,執行政令,協助地 方自治各項工作,主持里民 民大會均成績優良 近兩年來,發動義務勞動, 開闢大豐里通往錦山道路,不但親自參加勞動,而且出錢供應茶水香煙等,鼓勵里民工作情緒,使該路工程順 利進行,並列為全縣市範觀摩地區,使南港鎮 義勞成績榮獲全省二等獎,卓著勞績。昨經南港鎮務會議投票通過,當選爲模範里長,並專報務成行案呈報上級予以表揚。
3 之3:北縣議員李福人:
在縣議員任內,他曾力爭舊莊國小的設立在中研院長胡適及省教育廳廳長劉真的支持下,民國四十八年學校成立,由於李福人在地方捐出不少土地興學,胡適對他頗為賞識,他 也私淑胡適,尊為老師,胡適過世後,李福人捐地闢建為胡適紀念館及胡適公園。( 董智深)
3 之4:
南港鎮大豐里大坑路三十八號,位於土庫岳 山下,此地盛產品質優良之灰石礦(水泥、石 灰原料),礦脈延伸 深坑及石碇地界, 日據 時代有人來此採礦,築窯燒石灰,故名灰窯 。光復後沉寂一段時期,後有游石醇,大陸水泥工廠相繼來此採礦,讓灰窯農戶在農耕之餘, 得以打零工賺些錢貼 用 。
石灰石系用輕便運輸,運到流籠頭(類 似覽車)時換裝流籠,運到大坑溪畔的流籠尾,改裝輕便礦車,運往目的地,山上交通不 便,貨物運輸困難,大家生活都很貧苦,而父 親得天獨厚,在日據時代即偷學漢文,於農暇 之餘,下棋吟詩,自得其樂,爲人長女之我, 一則可分享父親的 亦常隨侍左右,耳濡目染 詩人情懷,另則分擔他在工作....。
轉讀南港國小,仍需走山路,雖是轉學,除了不過溪外 有沿著大坑溪畔的輕便車道走,很危險,學校離家更遠,級任陳碧霞老師,常告誡我不要遲到,我清晨五點多出門,到校已近八點,其中走過羊腸小徑,穿過叢林,經過溝澗,山崖峭 壁,路過小橋田埂,石階、墳場,沿著輕便車 道一路走向學校,常不小心被煤車擦撞,跌落田裡,四腳朝天,手抓腳踢,難以翻身,被又 軟又黏的泥土吸住,祇有等好心人路過時,拉 我上岸,滿身污泥,一路上大家都好奇地看著 我,走到家裡,泥巴也被太陽晒乾。在當時, 大豐里、舊莊 圓拱橋附近都是稻田, 祇有稀 疏幾戶人家, 晚上做功課,....。
民國四十九年五月廿四日星期二天氣晴迷茫的夜裡,衹有兩支火把閃爍著光芒,陪 伴著父親和吾等姊弟,往回家的山路走著,肩 上負荷著這麼沉重,面容是那樣憔悴,還勉強 露出笑意。
史上 ,這是六年一次大拜拜,傳統的風俗是讓親友 們都能聚會一次,所以不管多遠的親友都會翻 山越嶺,興高彩烈地來此歡聚.……(頁95)
( 高育秀,北二女中初中部)
(南港設鎮(區)五十週年紀念
,南港回顧,民國86)
4:
4 之1:
98. 舊莊國小:
1959年6月28日,舊莊國小 補行開校暨給水工程竣工 典禮,胡適應邀剪綵。左二該校校長馬袖宇,左三 台北縣長戴德發,左四台灣省教育廳長劉真。
舊莊國小位於中研院附 近,原為南港國小舊莊分校,胡適應南港地方人士 與民意代表之請,促成了 舊莊國小在1958年9月獨立 成校。
4 之2:
99. 助學睦鄰
1959年6月28日,胡適在舊莊國小接受校長馬袖宇致贈感謝狀 。
舊莊國小初建,設備簡陋,胡適慨捐五千元,作為校舍的擴建與發展之用,並另外購 贈圖書器材,據時任台灣省教育廳長的劉真回憶,胡適曾為舊莊國小的操場土地和 給水設備問題,寫信給他。在該次典禮上,胡適還向小學生們講了許多話。從這件小 事,可以看出胡適不僅注意大學和研究院,也同樣關心小學的基礎教育。
4 之3:
143. 南港路祭:
1962年3月2日,南港居民擺設路祭,哀悼這位南港大家長的離世。
胡適的喪禮備極哀榮,公祭大典後,靈柩自殯儀館發引至中研院暫厝,當日有數以萬計的送殯民眾,靈車所經之處,許多機關團體及商店住戶自動路祭。特別是在南港,幾乎家家戶戶擺設祭台,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4 之4:
146. 墓園設計:
1962年6月,治喪委員會選 定中研院正門(現側門)對 面的舊庄山坡地作為墓園, 委託基泰工程公司在簡樸典 雅、避免舖張的原則下設計 建築,是年10月完成第一期 工程,10月15日舉行安葬大 典。
4 之5:
147. 胡適墓園:
1962年10月安葬大典完成後,治喪委員會及紀念館管 刻于右任手書中央研究院 。
理委員會陸續著手墓園的美
化工程。墓穴上方壁上刻蔣
中正總統所題「智德兼隆」
四個金字,花崗石的墓碑上
院長胡適先生墓」
4 之6:
132. 南港專線通車:
1961年9月1日,公路局南港專線通車典禮,請胡適剪綵,並發表簡短談 話。右一為公路局副局長錢益。
中研院地處台北郊區,交通至為不便,1961年9月1日,公路局新闢專線, 行駛於台北東站至南港中研院之間,不但造福中研院同仁及眷屬,南港地 方居民也隨之受惠。
( 頁,146,10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特刊 (5),遠路不須愁日暮,胡適晚年身影,編
者/楊翠華,龐桂芬,出 版 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 行 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
茶園相媲美。
煤:興起於日治之時,煤礦區大致分布在大豐(今舊莊里)、麗山(今九如里)兩里。民國五十七 年後,開始沒落,當時熱鬧的輕便車道,現也改築成研究院路。( 頁287, 台灣鄉土全誌冊二)
6:台北 的地勢與礦業: ...淡水基隆兩河 之水產業..…礦業生產額與水產業生產 額……水產業者與養殖業者:
由於台北市位於台北平原之中央,依地勢觀 之,亦不能說是礦業地,寧可說有礦業才稀奇 不過地勢上有山者乃與文山郡爲界,與石碇、深坑方面相鄰一帶之山地與七星郡士林爲界之劍潭 山、大直山一帶。在台北市區內所以有林產,即 因在此等山地造林所穫得者,只有少量,一萬六 千餘圓而已。
在市內有礦區,亦僅有煤炭礦區而已。炭礦 雖然在六張犁方面,六張犁雖已被編入於市内, 卻尙是農村部落,在稻田中形成一個部落地方, 北邊接壤於山地,且與石碇相鄰,成爲與文山郡 之境界。石碇方面則接壤於基隆郡煤炭礦區之谋 炭礦區,由於煤炭炭層連到此地來,因而在此地 亦能看到採掘煤炭,規模並不大,煤炭品質雖然 不好,不過有相當多採掘量,據說產量逐漸在增加中。
只有六張犁方面,才算市區內唯一之煤炭出 產地,礦區共有五個,其總面積爲二十六萬二千 二百四十二年,日台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町) 雖然亦在此地嘗試採掘,但產量僅有三千七百 九十萬斤,產值十三萬一千二百一十五圓,產值 年年在增加,與大正十年比較,約已增加七倍之 多,比起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來,亦約已增 加六倍,被認爲有希望之產業。
但是無論如何,最近因不景氣之深刻化,各 煤炭業者售價均在生產成本費以下,且因銷售競 爭甚爲劇烈而陷於經營困難,繼續出現廢坑之狀 態。但在此地之業者均係小規模者,由於正在嘗 試欲採掘比其他地方更便宜煤炭去銷售,因而仍 有相當多需求,不致於成爲廢坑,總在維續事業 不過依煤炭業現狀說來,在此亦不得不採取消 極經營以因應困境。
淡水河與基隆河貫串其邊境之台北市,在此 兩條河流之水產業則甚爲粗陋幼稚,漁獲量亦只 不過少量而已。供給與台北市區之魚介類,主要....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市立文獻館,田中一二,李朝熙)
7:
順興煤礦,錦山煤礦,金龍煤礦,裕豐煤礦,華德煤礦,新富煤礦,共和煤礦,和光煤礦,新坡煤礦,一德煤礦,源發煤礦,源豐二坑煤礦,松山煤礦,新生煤礦,金興煤礦,源興煤礦,盛興煤礦,興福煤礦,景美煤礦。南港煤田。(台灣煤田及主要煤礦分布圖。民國47年12月,經濟部煤礦探勘處台灣省地質調查所。)
南港煤田位於臺北縣南港鎮之南,臺北市區之東,由石底層及木山層兩含煤地層組 成。前者位於西部,後者位於東部,兩者間為四分子斷層所隔。
石底層出露於四分子向斜兩翼,此向斜之軸向爲北45至60度東,西北爲臺北斷層 所限,東南為四分子斷層所限,其西北翼煤帶長8.5公里,地面地層傾角爲25 度, 向 下至軸部轉緩,變爲六度至12度、東南、因受斷層所限,長僅3.5公里,地面傾角為80 度,向下水至平緩。本向斜谷一不對稱向斜,南陡北緩。石底層含兩可採煤層,為中煤 層及本煤層,相距16至20公尺。 中煤層厚0.4公尺,本煤層厚0.5至0.7公尺, 平均 厚約0.6 公尺。其他煤層均無開採價值。現本向斜內石底層之兩煤層多將採盡, 所餘可 採煤量約一百萬公噸,較民國47年所估計之數字減少約三百萬公噸。其中僅松山煤礦 有本煤層之相當儲量,其他煤礦均將因礦盡而不日結束矣。
木山層分佈於四分子斷層之東南,呈一背斜構造,軸向為東北,向東北延略與侯硐 傾沒背斜相連接。背斜西部地層之走向為北 50 度東,其東部變為北 60至80度東。 背 斜之西北翼甚陡急,傾角常高達60至70 度,甚或倒轉;且受其西北側斷層之影響,煤 層薄劣,目前無開採中之煤礦。此翼之煤量暫不估計。背斜之東南翼,煤層向東南傾斜 ,斜角變化至甚,平均為15至52度。本翼東北部南港大坑內構造至為複雜,含煤地層 習皺成數小型背斜及向斜,煤層重覆出現數次,傾角亦多變異。煤層動亂,但均薄劣無 規,其儲量亦不再估計。此東南翼之煤帶雖延展甚長,但煤層較佳者僅西南部,自信和臺北縣南港煤田
南港煤田位於臺北縣南港鎮之南,臺北市區之東,由石底層及木山層兩含煤地層組 成。前者位於西部,後者位於東部,兩者間為四分子斷層所隔。
石底層出露於四分子向斜兩翼,此向斜之軸向爲北45至60度東,西北爲臺北斷層 所限,東南鬆四分子斷層所限,其西北翼媒帶長8.5公里,地面地層傾角爲25 度, 向 下至軸部轉緩,變爲六度至12度、東南、因受斷層所限,長僅3.5公里,地面傾角為80 度,向下水至平緩。本向斜谷一不對稱向斜,南陡北緩。石底層含兩可採煤層,為中煤 層及本媒層,相距16至20公尺。 中煤層厚0.4公尺,本煤層厚0.5至0.7公尺, 平均 厚約0.6 公尺。其他媒層均無開採價值。現本向斜內石底層之兩煤層多將探盡, 所餘可 採煤量約一百萬公噸,較民國47年所估計之數字減少約三百萬公噸。其中僅松山煤礦 有本媒層之相當儲量,其他煤礦均將因礦盡而不日結束矣。
木山層分佈於四分子斷層之東南,呈一背斜構造,軸向為東北,向東北延略與侯硐 傾沒背斜相連接。背斜西部地層之走向為北 50 度東,其東部變為北 60至80度東。 背 斜之西北翼甚陡急,傾角常高達60至70 度,甚或倒轉;且受其西北側斷層之影響,煤 層薄劣,目前無開採中之煤礦。此翼之煤量暫不估計。背斜之東南翼,煤層向東南傾斜 ,斜角變化至甚,平均為15至52度。本翼東北部南港大坑內構造至為複雜,含煤地層 習皺成數小型背斜及向斜,煤層重覆出現數次,傾角亦多變異。煤層動亂,但均薄劣無 規其儲量亦不再估計。此東南翼之煤帶雖延展甚長,但煤層較佳者僅西南部,自信和煤礦延至順興煤礦一段,全長僅六公里。本煤田之木山層含有三可採煤層,自上至下為:
上煤層僅一小部可探,因其煤層常多由炭質頁岩組成,純煤比例甚低,煤質不佳。 本煤層中含有炭質頁岩夾石層,厚十餘公分,但煤質最佳,爲各礦所採主要煤層。下煤 層甚薄,煤質尚佳,如達可採厚度,可開採之。
本煤田之木山層受火山岩及凝灰岩之侵擾至甚,各煤礦坑內常遇凝灰岩體之出現而 煤層消失,構造凌亂。此凝灰岩之分布、延展、層位、及形狀皆無規則,致準確估計本 帶之煤量至為困難。所有煤層之可 採率常因火山岩之干擾而大為降低,煤層厚度亦變化 甚大,且多斷裂。此種影響煤量之因素,均無法事前測知,故本煤田之煤量雖可計算, 其深部之可能變化仍為未知之數,僅能將其可探率予以適當之降低。此次估計本煤田之 可採煤量爲 1,514,691公噸,低於民國47年所估計之數字,因其可採媒帶之長度減少頗多。( 頁23, 臺灣之煤礦資源)
8:
南港煤礦產量很多,在大豐里有錦山煤礦、金龍煤礦、錦英煤礦、瑞興煤礦;麗山里有新豐煤礦,中南里有源豐煤礦,四分里有信和煤礦、新太芳煤礦、新坡煤礦、福源煤礦、啟南煤礦、錦興煤礦,成福路底山腰有松山煤礦,確曾興盛了一段時期,但到四、五年以前多已廢棄。( 頁28,南港誌,臺北市南港區各界 慶祝台灣光復四十週年紀念,民國74 年

錦興煤礦坑口發現的鐵軌

炭窯

疑似錦山煤礦坑口。錦山煤礦的先生指導我說應當是。

錦山煤礦遠看。美麗山容與古厝。

錦山煤礦的蓄水槽

南大煤礦望向坑口方向。坑口在上方左側

福德宮。廟中廟形式,保留古祠。側邊的捐獻碑有順興煤礦五百元。

疑似錦興煤礦蓄水槽。錦山煤礦的先生指導說是。

順興煤礦

南大煤礦橋邊通往捨土堆

南大煤礦捨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