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75126850_5805874172770312_2855811503065690850_n.jpg

275049226_5805866759437720_1918871253396099892_n.jpg

275056373_5805865166104546_8896075327097217947_n (1).jpg

275058314_5805865512771178_6804427914405901112_n.jpg

275090067_5805866659437730_2017769100453340787_n.jpg

筆記過兩篇石底煤礦,而它附近的白石腳菁桐煤礦,我卻都沒去探看過。
大哥看我在菁桐老街口躊躇,立即走了過來,知道我要去菁桐煤礦,他很開心。
大哥今年84 歲,做了四十年礦工。石底煤礦,菁桐煤礦,永定煤礦,....文山煤礦等等都下過坑。小學畢業在坑外工作,18歲參加勞保入坑當作炭工。
大哥身形偏瘦,眼光很有神,眉稜骨宛如劍脊高起,眉毛很濃,嘴唇有點厚,白髮光亮,身高大約一米六,比手勢的動作俐落。還真是掘煤炭的行家體格。
也曾經在民國七十年遠赴印尼賺外匯,一個月2500 元美金。那幾年美金匯率最高有到四十,等於月賺新台幣九萬元。那是雅加達還要搭兩小時的飛機,再上高速公路三小時才能抵達的煤礦場。六年後,回到台灣繼續入坑挖礦,直到民國80 多年文山煤礦中央坑收坑為止。
關於大哥的印尼採礦,改天再筆記。
大哥說,石底煤礦本來是汐止人潘炳燭的,後手讓給九份基隆臺陽礦業株式會社創始人顏雲年。平溪鐵路是臺陽造的,菁桐景美公路也是台陽有一份功勞,平溪人就像九份人相仿,都有設立頌德碑來感念。
關於平溪線鐵路和菁桐景美間公路敬請卓參附錄。
爸爸也是礦工,在五十多歲砂肺等職業病過世。大哥沒有砂肺症狀,這讓我不可想像。他說做坑內掘進的壓頭比較會。石底煤礦分成很多坑,他都下過,他不敢確定石底煤礦和菁桐煤礦到底有多少卡大,似乎也就是楊逵作家所說的片盤,因為他從印尼回來後就到文山煤礦中央坑,那座煤礦的營業權人同樣是臺陽。這幾座煤礦都挖得很深,比起瑞三煤礦,通風很困難,坑內溫度將近四十度,煤霧像是春天慣有的平流霧視線不好,礦工很容易疲勞。
1944 年楊逵在“增產之背後—老丑角的故事“ 的小說裡,深情而且詳細地介紹平溪區石底煤礦和它所在的菁桐坑。
他說石底大斜坑是複線的鐵軌,以三百匹馬力拉著腕粗的鐵纜來進行坑內外運輸。是台灣設備最好,也是第一大礦。總共有十六個片盤,當他搭天車捲揚機抵達第十四片盤時就下車,楊逵這樣描述這片盤的景象:
{片盤是水平坑。通過風門,突然地就熱起來,煤塵多得恍似濃霧。坑道越來越窄小,注意著腳邊走, 卻讓額角狠狠地給打在木框上了。改爲留心頭上,便一步一顛躓,簡直寸步難移。}( 頁71 楊逵全集第八卷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1944 年就已經挖到第十四個片盤了。 石碇煤礦和菁桐煤礦產量很驚人,比如說:
石底煤礦:
民國五十一年九七、六五〇公噸,
民國五十二 年一〇三、五〇〇公噸,
民國五十三年一一五、九五〇公 噸。 ( 頁841, 臺灣鑛業史)
菁桐煤礦:
民國五十一年五九、〇〇〇公噸。
民國五十二年七一、五〇〇公險,民國五十三年七五、〇〇〇公噸。( 頁841, 臺灣鑛業史)
大哥說,石底煤礦是三班制,早上7 點,中午12 點,傍晚7 點左右各一班入坑。每班各五小時,他年輕時為了多賺錢,經常一天做三天,比戰場上的兵還緊張,兵可以獲得勳章而他是讓家人有白米可以下鍋。
起初,我誤解了,以為他是連續三天吃喝拉睡都在礦坑裡。
大哥說礦坑裡天車來來去去,煤車起起落落,很吵怎麼可能睡? 累了,瞇一下眼是還可以。他意思是一天工時是五小時,他連做三班等於做三天,回到家午夜兩點,早上七點繼續上班。公司會提供兩次便當,民國四十年代,很多底層人家是吃蕃薯頭配蕃薯尾,很難得完全米飯和配菜,臺陽便當很好,完全白米和青菜,當然沒有肉。
大哥說煤層是三十度傾斜,煤層厚度大約是兩尺多,熱量五六千,跟印尼七尺厚,熱量七千多無法相比。印尼的煤炭在日光下很容易自燃。
大哥很生動示範石底煤礦,菁桐煤礦挖掘動作和困難。我不擅於筆記,讓我們還是來閱讀楊逵作家的文字:
{熱度越發提高了,煤塵也更濃。汗水噗噗掉落,襯衣和褲子都黏貼在身上,隨著步子起落而窸窣作 響。超過一百度了。來往的人個個赤身露體,連女人都祗剩一件短褲,乍看是男是女都不容易分辨。
過了風洞,從下面的片盤,有風通過採煤場吹過來,稍稍好過了些。話雖這麼說,可是那風還是熱烘 烘的。據云,如果少了這一股風,沒有人能待上一個小時。還有,瓦斯和煤塵也因這風而少了些,故此對 防止災變也有助益。我已經聽到一些說法,諸如:吸了沼氣,可以好舒服地死去啦,瓦斯與煤塵的爆炸是 如何可怕啦,所以對這裏的那些守住裝設在各要點的風扇,默默苦守自己崗位的女孩們,便也感到益發地 欽佩了。
這裏的煤層,厚約三尺,在這個片盤的盡頭,成約三十度的傾斜裸露出來,有時往上,有時往下伸過去。礦工們用鶴嘴一鐵一锄地挖·距這人約六尺處,有另一個人挖上頭的。此處掘成約一人高,用木框撑 住,也可以充做通路,這時社長學起了猴子的模樣,往坑上攀援而上,很快地就不見了。
我們也上去吧。
我準備學樣,可是洞太小,根本無法擠進去。來自下面的風,把煤屑吹到臉上。當我想縮起一腿跨上 去時,所長從旁說:
-還是把兩腳併攏吧,
有人把我的雙腳往上推,一看,社長成了一隻蚯蚓般地上去。有挖開的煤塊滾落下來。
人們停手了,社長便又巧妙地爬上去。我想緊緊跟住,就是做不到。雙腳併攏 !這蚯蚓動作,我終於沒有能學會。把雙腳併攏,在三十度傾斜上,身子會往下滑落,所以自然會採取彎膝翹屁股的姿勢。這 一來,屁股碰上上頭,縮起一腿想挪向前,卻給每隔約四尺的橫木阻住。想勉強挪動腳,整個身子便給卡 住,進退不得。我像隻被踩扁的青蛙,臥在那兒。
這裏就是採煤場,每隔大約六尺就有一個人挖,每往上方就有六尺以上往下挖。挖出來的 煤,在斜面上自然掉落下來,積存在片盤上的一個礦囊裏。車子來了,把它打開,讓煤落進去。一處,二處,三處,這個片盤一共有八處採煤場,最上頭的一處有風洞,通往上面的片盤。那風洞,剛才已經看到過,樣子是一樣的。}( 同前註, 頁76)
石底煤礦就在菁桐火車站的上方。以菁桐煤礦命名的公車站牌,靠近基隆河的白石腳43號旁就是菁桐煤礦坑口。這兩座煤礦坑口,礦業建築相當完整。
就如同所有的礦工一生在坑內和煤炭與廢石生死搏鬥,有沒有獲得勳章都不重要了。
菁桐煤礦在臺灣礦業史和臺灣之煤礦資源兩書中,礦區被記載為菁桐村白石村地方。很巧日本有位詩人的號是白石,新井白石(1657年3月24日-1725年6月29日),名君美,有一首詩,感覺很適合這位爽朗,豪氣的大哥。
自題肖像 新井白石
蒼顏如鐵鬚如銀。
紫石稜稜電射人。
五尺小身渾是膽。
明時何用畫麒麟。( 頁119)
大哥很得意地說,他每一筆錢都交給牽手,只是出坑後偶爾拿點零用錢與礦友喝點小酒。當要印尼指導挖礦時,好友勸他不要去排華的地方,太危險了,他還是去,美金可以好好養家。去了之後,才發現印尼人民對他們很好。
他說他五十二歲那年就讀國中補校,讀了三年。同時開始為平溪家鄉的公共事務而努力。
他要領我到菁桐煤礦,但我婉拒了,陪他走回他的宅邸,鞠躬告辭後就從公車站牌旁再十公尺白石腳一號走到43 號。回程時向他報告和再次致謝,他邀我入府泡茶,但我還是告辭,趕去基隆市信義區繼續下一個到府收購二手書行程,很感激。
非常感謝愛書人和耆老。2022 年3 月5 日。樂伯敬於樂伯二手書店。
菁桐煤礦。石底煤礦的歷史沿革,產量,工安,勞資等等改天再筆記報告。
1:
臺北縣菁桐坑煤田:
菁桐坑煤田爲臺灣開發最盛之一煤田,含有全省最深之石底煤礦。本煤田位於基隆 河之上游,八堵至蘇澳鐵路之平溪支線貫穿全區而過。本煤田亦呈東北走向,全長約15 公里。在地理及地質構造上,本煤田東北與侯硐及武丹坑兩煤田相接,西南與景美及石 碇兩煤田相接,其間並無明顯之地質與地理分界線。大致而言,東北端本煤田之北翼與煤田之瑞三煤礦相鄰,南翼與武丹坑煤田之大華煤礦相鄰。西南湖本煤田之北翼與 景美煤田之東新煤礦尷界,南翼與石碇煤田新高煤礦之員潭子礦場爲界。
本煤田主要由石底層組成,共含三可採煤,為最上煤層、上煤層、及本煤層。另 有中煤層亦見出露,但因過於薄劣不能開探。各煤附之厚度及間距等如下所示。
煤層
一般厚度(公尺)
最上煤層
0.25- 0.3
上 煤層
0.3
中煤層
薄劣
本煤層
0.35 -0.7
0.35-0.7
本煤層之厚度在臺陽煤礦區最大,爲0.6至07公尺, 至東北部變為0.35至0.5 公 尺;西南至新高煤礦亦減小為0.35 至0.4 公尺左右。本煤層中含有夾石一至二層。至新 高煤礦,本煤層更含薄而無規之夾石多層。最上煤層及上煤層僅在平溪至十分寮間石底 向斜兩翼各煤礦開採之,即多見於本煤田之東部。本煤田之西部臺陽礦區各煤礦以開採 本煤層為主,不開採其他煤層。
菁桐坑煤田之主要構造為石底向斜,軸向為北 60 至 70 度東,以極緩之傾角向西南 微傾沒。其西北翼之地面傾角為 50 至 55 度,向下至軸部逐漸平緩。其東南翼之地面傾 角在西南部爲 70 至80 度,東北部為50至60 度,故本向斜之東南翼仍稍陡急。位於石 底向斜東南與之略相平行者有兩背斜,在西南者爲白石脚背斜,在東北者爲平溪背斜。 此兩背斜並不相連,中爲新店斷層所分開。新店斷層東北起自平溪背斜之東南翼,在菁 桐煤礦附近斜切平溪背斜軸而到達石底向斜之東南翼,再沿該向斜之東南翼向西南延展 至石碇及景美兩煤田。此處新店斷層之東南出露白石脚背斜。平溪背斜之軸向為北70至 75度東,與石底向斜有共同一翼,背斜之西北翼即向斜之東南翼。平溪背斜之東南翼傾 斜亦高達 60 至70度,故此一背斜爲一緊閉背斜。白石脚背斜位於平溪背斜之西南,中 為新店斷層所隔。白石脚背斜東北起自連源煤礦附近新店斷層之側,向西南延長,進入 石碇煤田。其東南翼之傾角在50至60度左右,此翼東南側爲峯頭逆斷層所限。白石脚 背斜之西北翼西南延未幾即爲新店斷層所切,故出露甚短,亦無煤層存在。在本煤田之 西端新店斷層之北側文山斜坑附近,石底層受斷層推擠而褶皺成局部之背斜與向斜構造 。 ,其一般地層傾角在15至20度間。
,其一般地層傾角在15至20度間。
本煤田之南界尙有另一石底層所成媒帶,位於新店斷層與屈尺斷層之間,現有三功 ,慶和(十平) 鴻福(大東)諸煤礦開採之。此煤帶呈北 50 至 60 度東走向,全長約 四公里,地層傾向西北40至45度, 多局部走向與傾角之變化。此一煤帶在上次估計時 歸入武丹坑煤田,但其在地理位置及商業運輸上以歸入菁桐坑煤田爲宜。此煤帶之石底 層有四可採煤層,即上煤層、本煤層、下煤層、及最下煤層。 本煤層在西端可厚達0.5 公尺,但至東端則厚0.25 公尺。其他各媒層之厚度均在0.3公尺左右,僅下煤層有時 可厚達0.4 公尺。此一煤帶為菁桐坑煤田中唯一可開採下煤層與最下煤層之煤帶。 石底 向斜西北翼石底層中之下煤層及最下煤層均會經試探,但成績均欠佳,不能開採。
此次估計菁桐坑煤田之全部可採煤量爲 15,416,426公噸,較民國47年之估計數字增加甚多,此因石底向斜軸部深處之煤量在前次估計時並未計入,而在此次加入計算。惟 本煤田最南端之三功煤礦一帶之煤量,則較前一估計減少甚多。兩者相抵,本煤田之煤 量仍增加約一百三十萬公噸左右。(20 頁,臺灣之煤礦資源(民國五十四年調查報告)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資助計劃 。經濟部礦業研究服務組編印 ,中華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2:一、平溪鐵路
在臺灣礦業運輸中,最具特色者,厥爲專爲運煤之用之平溪鐵路之建築。當大正八年(民國八年)以後,臺灣煤礦,多 漸開發,由於運輸之需要,私營鐵路,應時而生。首開此紀錄者,爲臺陽礦業株式會社(今之臺陽公司)創辦人顏雲年氏於民 國七年六月,興建平溪鐵路。該地礦權,原屬鄉長潘炳燭,後讓顏雲年經營,因得建築該路。該線自三貂嶺至菁桐坑,長 凡一二,九二公里,耗費資金二百三十餘萬。至民國十年通車。平溪鄉中之有此路之築成,顏氏石底煤產,及沿線居民之其 他物運,乃得由深山中輸出,非僅利於煤炭之輸送已也。民國十九年(昭和四年),此僅有之礦業運輸之平溪鐵路,由日本 政府收買,改爲官營。被收買時,作價僅一百餘萬元,曾一度引起日本議會不平之爭論。今此區之煤炭,得此線之輸送, 見其功能。今平溪鄉人,並於四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建立頭德碑以紀念之。( 頁302, 臺灣鑛業史)
3:
臺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青桐煤礦
【礦 址】臺北縣平溪鄉白石村地方。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八三、六七、四四、二三二〇、一三五、八五號,臺濟採字第二九三、一六一六、二四三五、一九三九、二五三八號。
【礦區面積】一、九八九公頃六四公畝五六公厘。
【礦權人】臺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人】董事長:顏欽賢。
【簡 史】 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開鑿平硐。
【煤 層】中部系統,現採本層厚度〇三五公尺,較有變化。
【煤 種】普通燃料煤。
【成 分】
發熱量
塊煤7235
原屑6269
水洗屑6891
【經營組織別】公司組織。 【開坑別】現有主斜坑二坑。
【降情形】礦場至菁桐車站0.八公里,使用小火車。
【最近三年生產實績】民國五十一年五九、〇〇〇公頃,民國五十二年七一、五〇〇公險,民國五十三年七五、〇〇〇公噸。( 頁841, 臺灣鑛業史)
4:臺陽鑛業股份有限公司,石底煤礦
【礦 址】臺北縣平溪鄉菁桐村地方。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九二、四八、八四、九〇、四三號,臺濟採字 第一四二、一四六七、二五三七、二五三六、二五三九
礦區面積】一、六二一公頃三〇公畝二二公厘。
【礦權人】臺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人】董事長:顏欽賢。
【簡 史】
民國4 年潘炳灼最初獲得石底一帶煤礦區,翌年一月將礦權 移
讓於日人藤田組再呈請附近一帶之礦區合併擴大着手 露頭試掘,至民國七年六月故顏雲年氏創立臺北炭礦株式 會社 (民國九年改稱臺陽礦業) 民國九年二月開設運炭鐵 路,民國十年七月完成,嗣後於二十六年三月開鑿石底大 斜坑至今。
【煤 層】中部系統,現採本層,厚度〇‧五公尺,稍有變化。
【煤 種】普通燃料煤。
【成 分】
發熱量:塊煤 7235
原屑4482
水洗屑6891
【經營組織別】公司組織。 【開坑別】現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四坑,再又斜坑三坑,再再又斜 一坑。
【降煤情形】由坑口直接降至菁桐坑車站前儲煤場。 【最近三年生產實績】民國五十一年九七、六五〇公噸,民國五十二 年一〇三、五〇〇公噸,民國五十三年一一五、九五〇公 噸。 ( 頁841, 臺灣鑛業史)
5:
菁景公路之改善與運煤第四線之期待
建設廳以文山區煤礦蘊藏頗豐,於四十一年派員調查該區一般狀況,並主張自景美經深坑、双溪、至菁桐坑間之二三 ,五公里,築成鐵路,以利運條。鐵路局亦會於四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編成該線鐵路之研究報告,當時認爲該線之建築費需 三千五百萬元新臺幣,可於一年半之間建築完成。完成後,月可贏餘十四萬餘,只要三年半所節省運費,即足以抵償云云。 惟此路迄未興建。當政府主張撤除萬新支路之時,業者即舊事重提,要求能於同時完成此運煤第四線之建設。先是臺陽公司 於十二年開發石底五坑時,曾自菁桐坑至五坑間,開闢運煤臺車軌道。後於民國卅年開發文山煤礦時,又由文山架設鑿山臺 車軌道至五坑。以後又自石碇公路双溪口站,開鑿至文山中民村。使此段山地交通貫穿,得以促進此一地區產業之開發。 惟此一線工程艱難,僅謂交達而已,未能嘗暢通也。且此後風雨爲災,時有損壞。後不斷經地方人士之呼籲,乃於民國四十 一年,由臺北縣政府運用兵工,就臺陽公司原闢舊基,再事建築,於是年九月完工,卽今日双溪至菁桐坑之公路。但該時路 線,有路無車,臺陽公司因於四十一年十一月發起組織客貨運公司。( 頁304, 臺灣鑛業史)

275119990_5805866849437711_707441402308759831_n.jpg

275124085_5805865299437866_4867421404211954717_n.jpg

275126724_5805866369437759_1502783244046959877_n.jpg

275134275_5805865886104474_4516718863332463065_n.jpg

 

275167990_5805874002770329_795234083882891638_n.jpg

275219564_5805873806103682_4540024559796669647_n.jpg

275226219_5805874082770321_3344526155561649267_n.jpg

275226302_5805866556104407_5503415013070283562_n.jpg

 

 

275378602_5805866299437766_7692739767899634279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