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隆山,九份,七番坑
九份基隆山下,遠方是基隆嶼
小漁船
>>>>>>>>>>>>>>>>>>>>>>>>>>>>>>>>
秋天了
坐在七番坑石階路上
清風緩緩吹來
分外涼爽
若不是老鷹在天空緩緩轉繞
山與海
一幅畫般的定格與寧靜
那是九份的大冠鷲
飛行時
兩翼有明顯的白色寬橫帶
很好認也很漂亮
精算似地
俯衝獵物
果敢英勇很少失手
正在聆聽
花 一 花 一 的鳴叫聲時
一句
很悠閒喔
將我拉回這個現實世界
是一位小姐
是在九份度過童年的小姐
我問她
以前九份是不是也有老鷹在飛
她說
那可多了
小時後她家裡就有女傭阿姨專門在趕老鷹
口氣好大
小時後住的是有大庭院的石厝屋
家裡也有養些雞在院子裡
大戶人家在養雞
我好懷疑
她接著說
一位守寡的女傭阿姨
媽媽擔心她的生活
讓她到家裡領一份薪水
阿姨的兒子
同時也是她九份國小的同學
常常替他母親分攤工作
也會被要求掄起棒子
驅趕老鷹
有一回老鷹衘走了小雞
被責罵的他
隔一日奮力地驅趕老鷹再度襲擊
沒想到
恐懼中
擊中了老鷹
牠搖搖晃晃地飛到老街街尾的流籠頭山頂
放下棒子
衝進房屋討些紅藥水與雲南白藥被拒絕後
飛快地往受傷老鷹的隱沒處奔去
隔一天
小姐的媽媽為了嘉獎小朋友的英勇
賞給他一袋五彩十色玻璃珠大小的金甘仔糖
那是當年與麥牙糖齊列為童食聖品的零嘴
沒想到
他還是固執地
請求換些紅藥水和礦坑頭家才擁有的雲南白藥
當時
他們都還是七歲的孩童
而那時正是民國五十四年
小學五年級時
瘦高的同學終於和她同一張課桌
按捺那份五年來的期盼
猶豫地
不曉得
是否該依照慣例
在課桌中間劃一線表明男生與女生的界線
而怪的是
那位同學沒心人似地毫無動靜
如果沒有主動劃一線
會不會讓同學們嘲笑女生愛男生
就在緊張忐忑中過了三天
最終她還是劃了
只是偏向她這一邊
升六年級時
轉學到基隆
而他的同學也搬到侯硐
因為那時九份的金礦已經停棌了
很難過
深像是與最親的親人分別般的難過
我問她
你不是有爸爸媽媽
這位小姐說
很少看到爸爸
生活費都是爸爸的秘書送來的
每次秘書來時
媽媽好像招呼欽差大臣似地款待
唯恐說了什麼不對
惹得爸爸的大老婆不高興
又要親自來家裡發飆
猶豫一下
好奇心還是催使我問她
那您的媽媽是如夫人了嗎
她說
排不上
爸爸有三位姨太太
媽媽只是外室中的一位
大媽和她媽媽一樣都是受到爸爸的冷落
一個是深宮一個是行宮
然而
不同的是
大媽卻
可以到
也常到各個媽媽或阿姨家辱罵嘶吼
大媽愛吃土雞
媽媽因此特地飼養
三不五時親自送往爸爸已不停留的頭家厝
如果大媽那天沒蓋天舖地的罵
媽媽便會高興好幾天
何苦呢
她說
媽媽是<媽婦仔>
<媽婦仔>也就是以女兒身分出嫁的養女
是相對於童養媳
又不全然是當作女兒養的單純
事實上
是媽媽的養父將禮物般地送給了爸爸
希望能夠繼續承租到好的富礦脈礦坑
一開始爸爸對媽媽也是非常疼愛
但是自從媽媽生下她後
便棄而不顧
媽媽說
她曾經自殺過好幾回
爸爸都曾趕來安慰
可見
爸爸是重情的人
可能
因為生的不是男生
所以才會淡了
只要給她機會為爸爸生個兒仔
爸爸還是會再愛她的
於是
媽媽
天天梳起髮髻
就因為爸爸稱讚過她
她的後頸最美麗
夜夜都會熬一碗石花凍
那是爸爸恩愛正濃時最愛喝的甜點
但是
總是會神情不寧地注意石階路
恐懼大媽突然出現
又惹來一句妖精罵名
因此常常
一會兒梳起髮髻一會兒放開
一會兒端出石花凍一會兒又藏起
終於大學聯考了
這位小姐經過不斷的補習後
也成為國貿系的一份子
那是當年的第一志願
這在號稱基隆名人巷的鄰居眼中
也堪稱了不起的成就
就連只能在紅白場合才見得到的爸爸
也破例地來家裡見她
還送了一隻勞力士手錶
害得媽媽感動至今
民國66年9月
大學一年級男生
照例是要上成功嶺接受軍事訓練
這位小姐也來到基隆火車站為堂兄送行
在人群中竟然發現了當年的小學同學
白襯衫黑長西褲
像是台灣老紳士般地筆挺地站立
很確信他就是心裡惦念的追鷹少年
不敢上前卻又怕此去一別又經年
何時才得重逢
就在集合號聲響起
她才匆匆地問他一句
還記得我嗎
你曾在九份我家裡打過老鷹
小學同學
先是一愣繼而微笑了開來
說現在不再打老鷹了
相反地
希望像老鷹一樣飛得高看得遠
你是來送朋友嗎
小學同學搖搖頭給了她一個微笑
這位小姐當時非常驚訝
貧困礦工之子的他竟然也成了大學生
目送他上了火車
回不過神來問他
讀得是哪一所學校
火車遠了
飛快地奔向孝一路的郵局
寫了也撕了好幾本的信紙
在郵局打烊前
終於寄出了一封平淡無奇三兩行的信
信封只寫了小學同學的姓名與台中烏日成功嶺
自囚似地將自己鎖在家裡
只要郵差腳踏車的煞車聲響起
便繞過媽媽或女傭阿姨
故作輕鬆地慢慢走向門前打開信箱
終於回信了
那是一張明信片
這位小姐將明信片內容背給我聽
其中簡單回覆著
所考取的學校與學系
礦工之子竟然讀法律系
那是當時最冷門最不看好前途的科系
這位小姐不能理解
追鷹少年與法律系有何關聯
為什麼不讀賺錢的科系
大一下
毅然決定轉學轉系
母親擔心爸爸會不悅
很難得地
爸爸再次登臨
並以
女兒讀大學
歡喜就好
文憑只是燙過金的嫁妝
又不靠它賺錢
也沒生什麼氣
而且破天荒地在家裡用餐
當媽媽看到爸爸連吃兩碗石花凍
高興地說早知道就讓你讀法律
終於成為他的同班同學了
但是對於她的到來
那位同學依然是沒知沒覺
只是看到他讀一些法官,律師,高考與出國留學考都不會考的書籍
又是存在主義
又是基爾特工團主義
總是與各校來的同好
一瓶烏梅酒一泡茶就辯論了起來
否則
便是在圖書管理翻找資料
或是常常被主管學生思想與生活的教官
叫去喝咖啡
再不然
便是打籃球打排球打手球
從外雙溪到聖人瀑布
或是碧潭到坪林來回路跑個2,30公里
到了學期中間時
就見到這位同學單獨或者與死黨
依序輪流拜訪並寄居在台北的男女同學家
很好奇並很期待他也可以到基隆家裡來
她以為那是法律系學生的傳統
期末考結束了
依然沒輪到她
後來才曉得
那是學生一代傳一代
外地來的窮學生過生活的方法
台北的同學家長們總是很熱情地款待
而同學們也總是會諂媚到不行
遇到老鄉就聊抗日
見到在地的就談日本時代的建設與治安
然後總是優雅地將飯菜吃得精光
家長母親總是很得意地並要他們常來
寒假了
好希望能與他一同出遊
於是
以一般同學的哥兒們方式
她問那國小同學要不要一起上九份看老鷹
寒假
終是沒去成
因為國小同學到牡丹下礦了
從侯硐越過三貂嶺就是牡丹
他需要一學期約6000圓的學費與一萬元左右的生活費
那不是家教可以解決的
下礦
尋常礦工8個小時挖10車
他延長時間挖個10小時13車
應該就可以有那些錢了
為什麼不在侯硐瑞三礦坑
因為哥哥也在這裡
擔心同時罹難
有一年的七月半普渡
礦坑內拜好兄弟
他爸爸經不起他的好奇
帶他一起坐台車下到海平面下的礦坑
中途
他爸爸拉鈴
要天車間派一台車將兒子拉上去
因為他爸爸擔心他兒子和他一起往生在坑裡
開學了
國小同學競選法律系系學會會長
以黨外身分竟然當選了
這是那所百年學校恢復了當年民主的第一步
發表當選演說的那一夜
同時也是系晚會
國小同學穿著從瑞芳當店質借來的西服與皮鞋
衣架似地玉樹臨風
是多麼耀眼
他演說中的改革
拉進了與同學們的距離
但是
每當共鳴掌聲響起
她卻更加深一份恐懼
她好害怕與他越來越遠
那一夜
他不斷浮起爸爸與媽媽的身影
升大三的暑假期間
國小同學改採石花凍的原料
也就是石花菜
那是海底生長
大本的曬乾後一斤約120圓
小本的就只有80圓
那是拿命跟大海搏鬥的博命錢
要大本的就要往海的深處走
想天天有得採
再大的浪也要下海摘
她開始努力研讀勞工運動的書籍也開始參加討論會
並且加入系學會的法律服務社為底層民眾解答法律問題
因為她知道
如此才能獲得與國小同學親近的機會
系學會辦的討論會與演講論壇
總是被教官與課外小組指導老師批駁
申請呈文來來去去之間
國小同學學會了
如何在體制內活動自如
於是
同時邀請黨內與黨外的學者齊聚一堂
說也怪
居然核准了
那一天
討論會人擠人
擠到了窗外的走廊
最後的發問時間
竟然比討論時間還冗長
而系學會突然宣布
發給每人一張紙
以紙寫下問題交給負責回收的同學
結束時
不知道是哪位同學以水果箱作成了募款箱
也沒寫什麼文宣
箱裡就捐滿了鈔票與銅板
當時還在戒嚴
系學會保護了同學
但是所有監視人員都慌了手腳
卻又不能發出異議聲
因為沒見過這法子
更不敢暴露身分
國小同學不知道是如何說服教官才沒有同學受到處分
或許是學校自由民主的傳統又被喚醒了吧
而國小同學也被喚醒了對這位小姐的童時記憶
也會同她聊起應該挺身為礦工努力
否則將來礦工不只失業也會沒有退休金年
老了更會被驅逐於礦區之外
當時她並沒因此感動或受到感染
但是就是喜歡與他親近
那是一種獨占且沒有其他女生來干擾的美好時刻
因為她來自礦區
但是
國小同學越來越忙碌
她就越來越有有說不出口的焦躁
於是
反過來
帶著食物與烏梅酒
來到了國小同學的租屋處
總共有五個房間
一個大客廳的房子
有各校的學生
全部是來自他的故鄉台灣東北角
有女生也有男生分別合租
大家平均分攤房租與費用
接連了幾天
國小同學總是有訪客
因此倒也平靜無波
中秋節的前一晚
整個宿舍冷冷清清
下定決心
想向他表白
碰碰運氣吧
獨坐在大客廳的沙發上
晚上12點了
國小同學終於和其他室友回來了
大家閑聊了一陣
向他們道晚安便回到各自的房間了
這時月光透過高高的揶子樹灑進窗內
窗外的植物園也說不出幽寂
欲與還羞的她終究說不出心中的想望
就像外地同學小住台北同學家
有時會與女同學同床連榻聊到累了
聊到自然睡著了一般
國小同學邀她同房上下舖分別就寢
她說
以現在社會情況來說
那是非常不可思議
但是
民國60年保釣運動到67年中美斷交的那一代
大家心裡想的非常單純
無非是國家的前途
男女之間彼此還是很嚴謹
她還記得
有一位作家在遊記裡
記載她在布魯塞爾寄宿男同學房間快一年的往事
只是純粹同宿一房
她說的這些過往
我很相信
晚她幾屆的一位書友告訴我
大二的時候
曾陪一位女同學在校運會後
拿了她校舍的棉被
就一起睡在升旗台上
只為應邀陪她看滿天稀疏的星星
那種雰圍不知道現在的大學生還傳承著嗎
應該猶原在吧
就在這個暑假的九份
有一位中文系的學生
為了省民宿房租
與兩位女同學擠在一間小小的房間裡
怕我這老頭子誤會
還特別澄清他是清白的
她說她有意
但是他還是無心
如何還睡得著呢
翻下床來
輕輕地
坐在在他的床沿
看著他有八分之一泰雅族血統的臉龐
五官是那樣明顯
望了熟睡中的他好久
瞬間
他緩緩睜開深刻雙眼皮下的俊秀眼睛
她驚慌地趕緊將視線移轉
心狂跳著說不出話來
國小同學終於聚了焦回了神
微笑地望著她
問她妳怎麼了
渴了嗎
她鼓起勇氣
請他再陪她聊一聊
於是起身將房門小心地帶上
那是快樂的三天假期
雖然第二夜國小同學已經不准她留宿了
她早到晚走
為國小同學與來來去去的夥伴們
張羅吃喝
彷彿是女主人般的自然
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
好盼望他可以驚奇地發現她的貼心
8點十分上課了
見到國小同學
趕緊將禮物送給他
那是名牌的花襯衫與牛仔褲還有牛皮皮帶
旁邊同學一陣鬨鬧聲中
國小同學卻失去了微笑地勉強接下
好不容盼到下課
她硬逼著他到洗手間換穿看看
沒想到拒絕了但是為了避免她尷尬
低聲地請她帶回去
以為那是含蓄的接受
於是
接連好幾天又買了好多好多的生活用品與皮鞋衣服
往他宿舍送
仍然被再一次拒絕
但是
所有同學與室友
不疑有它的認為他們是戀人
而她也向姊妹淘宣稱他們已經是一對了
但是國小同學變了
躲著她避著她
好冷漠
好像她爸爸對她媽媽的冷漠
但是她卻無法學習她媽媽忍受她爸爸與其他阿姨的談笑
她只要看到其他女同學與他講話
她簡直就要當場發狂
因為他可是180公分高的俊秀風雲人物
身邊並不缺乏她的競爭者
依然穿著黑長褲白襯衫
不得不遇見她時
就只有禮貌性的點頭
想不透
他為何如此對待我
於是失眠加上缺乏食慾
身體急速削瘦
安眠藥越吃越多
還是難以入眠
那一夜多美好啊
難道他不如她爸爸的有情嗎
憂鬱
和著衣服躺在浴缸裡
讓水不停地流
拿起國小同學所使用過的刮鬍刀片
那是那幾天幫他換下的舊刀片
往自己的手腕割
痛
但卻有一種釋放
緊接著是一種生命流失的恐懼
拿起浴室旁的單機電話
打給她的男女同學
尤其是兩位國小同學的死黨
同學們都趕來了
就只有國小同學沒來
七手八腳
昏昏沉沉中被攙扶進救護車
校園裡的傳說開始震動了起來
國小同學被非難了
之後
好幾次的割腕
依舊沒見到國小同學
可是金枝玉葉
為何變成殘花敗柳被拋棄
她更是害怕媽媽容忍後的下場
大學同學看不過的
跑去找他理論與勸解
上課時
老師們有意無意地講起所能講的語重心長
國小同學
只是沉默以對
兩個禮拜下來
身體受不住了
終於在課堂上昏倒了
老教授終於忍不住了
說二十歲只有一次
千萬可莫辜負了青春辜負了人
大家很節制的將眼光飄向國小同學
只見他不關己似地望著黑板
幾次的昏倒幾次的難堪
莫非他還比爸爸無情
媽媽鬧自殺時
爸爸還趕緊來款款安慰啊
那個不忍心老鷹受傷的少年
竟然如此不體會她的痛
像個透明人似地走在校園裡
總是會被投以同情的眼光
討厭自己準時上下課
但是卻又渴望見他一面
快期末考了
不擔心被當
擔心的是寒假又見不著他
萬念俱灰
將他的絕情寫在紙上
寄給了系主任院長校長
校方不得不管了
評議會上
國小同學依然是緘默
而她卻只會哭泣
學校非常擔心鬧出人命
於是行為不撿妨害校譽的罪名被提了出來
可大可小的罪名
那是大可以退學小可以記大過
出乎意料地
與國小同學向來站在對立面
常常互拍桌子的中校系教官
卻百般地迴護著他
不惜與少將總教官言語頂撞
堅持那是私人感情事件
不可以議處
消息傳出
同學們很驚訝
教官反而比大法官的老師明白法律分際
雖然譁然這個結果
但是又不得不佩服起這位系教官
國小同學身邊就只剩下兩位死黨了
而他這兩位同學
她也下過功夫
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
就近可以了解國小同學的情況
沒想到這兩位同學
說
國小同學從沒提過那一夜發生什麼事
而他們也不會問
因為他需要朋友
再怎麼惡質
他還是我們的同學
開始穿起T恤與牛仔褲
將系學會事務全權交給了系總幹事
雖然還是抬頭挺胸
神采卻不再老鷹般的飛揚
再過幾天
就是1979年的12月10日
那一天發生了台灣民主運動分水嶺的高雄美麗島流血事件
而台北的他
卻喝得爛醉
從此之後
他只是專心讀書與釣魚
寫毛筆與喝酒
畢業了
從小就幻想擁有自己的家
而她爸爸將她許配給了一家運輸公司的小開
因為煤炭業開始沒落了
這樁婚配有助於爸爸踏入新事業的觸角
無可無不可的她就同意了
國小同學退伍後
在九份山下的基隆嶼海面
買了一艘小漁船
抓白帶魚抓小管抓螃蟹
負債買船又技術不佳
在同學眼中
是日子過得非常清苦的浪蕩子
每年同學會
他倒也熱情參加
她知道
雖然被同學所不齒
他卻很愛這班同學
很高興同學們走出了一片天
他總是一身乾淨的廉價T恤與牛仔褲
高傲卻有隱約的魚腥味與肥皂味
也會沒事人地向她道喜
道喜她的成婚
她的兩度喜獲麟兒
三年前
他因為肝硬化去世了
往生前
他兩個死黨同學
懇求她去見他一面
終究沒去
因為她怕
怕見他
她怕談起往事
那可是有愧疚啊
我聽了很不解
但我也不敢多問了
她說
畢業後
他沒結婚沒有小孩
怪的是
大三以前
很受女性青睞
從未談戀愛的他
開始
女朋友一個接一個
最後一位排灣族女朋友無怨無悔地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
見到他遺容了
遺容是如此清逸與安祥
有一抹微笑在他的神情裡
那神情好像是
上成功嶺時說的那一句
希望像老鷹一樣飛得高看得遠
時的微笑
這也是
大三那一夜後最好看的微笑了
哭著出來
最後一任女朋友非常不解地說
住院中
往生後
來看他的前幾任女朋友
全到了
加起來怕是可以組織一個棒球隊了
每個人都向我謝謝我對他的看護
而她們和他快樂地談往事
即便是往生了
也只是誠摯地祝福他
一路好走
卻只有你最傷心
這位小姐很不是滋味地向她說
因為我們是青梅竹馬又彼此相戀甚深
火化的那一天
她沒到
或許是籌不出多餘的大體間的費用
才會第五天就出殯了
大學同學只有兩位死黨來參加
場面非常冷清
死黨終於透露他的近況給她聽
他們說
國小同學的媽媽違反
白髮人不送黑髮人的習俗
躲在火化場外頭
當看到遺體送進火化爐那一霎那
哭喊說
是我不好
要你吞忍所有的委屈
但是
畢竟伊是有恩於我的頭家娘的女兒啊
她說當時她的確也曾向他母親哭訴
講到這裡
我實在既難過又不解
可能她母親知道他潔身自愛的個性
才會轉而要求兒子忍受而不需辯解
可是深入去想
不可能吧
國小同學有需要賠上自己的名譽嗎
恐怕是有其他原因吧
又不好再問
她卻低下頭
停頓了好久
喃喃地說
那一天中秋節的凌晨
我們並沒有任何逾矩或親密行為
聽完我的傾訴
他對我講
他希望是像老鷹般的飛翔
不想被綁住
最後
勉為其難地答應她
給她一個安慰性擁抱
讓她躺在身旁直到天明
沒有任何肢體接觸
沒有親密行為
聽了
好不可思議
那為什麼
要讓當時的其他同學師長有始亂終棄的錯覺呢
但是這疑問
還是沒問
只是靜靜聽她說
敘述道
她認為那是一個開始
她可以協助他達成理想
但是她很畏懼被冷淡
宛似她媽媽一樣被視為無物的冷淡
而她又告訴我
或許他是愛我的
終其一生
才會顧及我的顏面而沒有說出實情
並且
那一夜才會讓我如此接近他
我瞬間又起了一個震撼,驚訝
同時
擔心這位小姐似乎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她還有多少個五十年呢
夢才會醒呢
希望那只是我旁觀者未必理得清的看法
她說這是三十年來放在心上的秘密
但是無法自我解釋
為何愛得這麼毀滅
也許是恐懼失去
或是希望可以更多吧
寫到這裡
還是不懂
她的國小同學
為什麼這麼愚蠢
何必理會他母親的訓誨
為什麼這麼脆弱
經不起打擊
按照現代人的觀點
即便是如流言所傳
這又是多嚴重的事嗎
一隻受傷的老鷹
還可以竭力飛回牠的巢
一位20歲的有志青年
卻不能忍受千夫指
該怎麼說呢
大學同學們諒不諒解有這麼重要嗎
還是因為這起事件
讓他承認自己的本質與能耐是有所不足的
發現了從政從法不是他的專長
就像中老年人
最寶貴的人生體會
就是曉得自己不再是人定勝天
相反地
開始從事他喜愛的工作
如果是如此
那他駕一葉小舟
江海寄餘生
是令人艷羨的逍遙遊了
是比任何人早30年知天命
但是
如果我是他的死黨之一
除了會不捨
更會罵他的愚蠢
有老鷹的視野
卻沒有老鷹的英勇與智慧
或許
即便我是他的死黨
也不會瞭解他的決定吧
就像我不懂這位小姐一般
七番坑上方已無老鷹盤繞了
該回老街開店了
她說
好幸運可以
對一位陌生人講這些過往
鬆一口氣
緩一緩三年來的追悔
壓力好大
不知道該如何安慰這位小姐
最後她告訴我
寂寥無人時
只有一個悔字可以形容
可以形容她對當時激烈手段的悔
而我更難過的是
遙想她那位國小同學
只能致上深深的惋惜
希望他不是抑鬱而終
而是一位快樂的漁夫
>>>>>>>>>>>>>>>>>>>>>>
20070915 lobo於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七番坑上方流龍頭隧道
流龍頭隧道磅坑口
七番坑與基隆山
七番坑石階路
七番坑望向基隆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