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稻米田與三合院


雙溪聖南百年石階路上的盆栽


雙溪民旁的煤炭堆


 


 





 



 

 
轉過九份小金瓜露頭
便是台北縣雙溪鄉
中午騎著摩托車
蜿蜒的102號道
瞬間就來到了牡丹村
 
 
一條百年的石階
疊疊層層直上竹林裡
吸引我停下來走一段
 
訝異的是
倒臥的大樹幹
像拱橋彎曲
高度恰好可以通過往來行人
樹幹中間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倒下時的拉力關係
上半處裂空
芒草與小樹
不客氣地直立其中
恰似盆栽
 
這時小徑走來了一位先生
退休後回到這個名為<聖南>的家鄉
他說山上有個聖南佛祖廟
因此本地以此命名
 
原來以前這裡
40年前是煤礦入口
家族有許多人不幸罹難於此
 
每座煤礦都會有一段故事
因此我倒不太驚訝
致上慰問之後
他告訴我
家族便不再下這個礦
 
他說蔣經國先生當行政院院長時
來牡丹村慰問另外一邊的牡丹礦坑大礦變
發現九份雙溪間竟然還是砂石子路
不可思議台灣當時竟然還有這種原始道路
之後礦工們終於擁有一條柏油大道
 
他為我展示大約兩坪大180公分高的煤炭收藏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原始煤炭
紋路好美
體積又好大
每一塊大約30本二手書大
我對煤炭印象是停留在小時候的煤球
他說更大也有
 
 
道別了之後
順著路來到了雙溪
沒想到整個老街
所有的麵攤都打烊了
才中午一點半
雙溪的生活節奏未免快了一點
 
不放棄地在市區上隨意地找
發現有一條巷子名為<梅林蹊>
好雅致
赫然發現一座三合院
門楣上赫然是<<文魁>>兩大字的光緒舉人宅
 
我正在想這是今人彷製手筆吧
回頭一望
左側大宅院門楣就出現了古樸的<<文魁>>字體
兩座三合院依然有著細膩刻畫與雕塑
 
再往前走幾歨路
有一落破敗的石厝屋
木板上有兩尊非常精緻的石雕土地公與土地婆
很慈祥
但是卻有一份苦中作樂的笑容
那笑容是我常看到的老礦工慣有的無可奈何的神情
是不是因為這樣
當雙溪人口外移後
才會被人們給遺棄了呢
 
收起遐想
一路上經過
一區區的野薑花田,稻米田,蓮花田
一座座的三合院
 
這是我在北台灣
看到最多的大宅院
才警覺到
我已經脫離了九份及牡丹的礦區文化
時空已經回到清朝時的農村景象了
甚至土地公與萬應廟的對聯也改了脾性
 
九份102號公路16.5k
一路騎來
 
第一座<外九份土地公廟>
寫的是標準的礦神聯
 
<<白髮知公老,黃金賜福人>>
 
而在雙溪台2丙道路上常見的諸如是
 
<<福蔭千戶吉,德賜萬民安>>
 
而萬應公廟呢
九份大竿林感慨地刻著
 
<<昔是名利客,今為夢中人>>
 
然而
雙溪的軟橋仔萬應廟四平八穩地寫下
 
<<陰光欣普照,吉耀慶常臨>>
 
看了白年前先民的祈求
我才深刻地體會到兩種文化的差異
雖然九份一半的居民後裔是來自於雙溪鄉
但是那多了一份騷動的勇猛的礦工精神
 
想著想著
迷了路
來到一座完整的土确厝
土蜂以這種泥磚為家
將整個牆面鑽出一個一個小小的洞
 
屋旁一位88歲的老婆婆
說這座房子
自從她出生就有
這裡叫做上平林
全部姓藍
隔壁就是藍姓家族的公廳
 
聊了一陣子
鞠個躬道別後
繞出了岔路
來到台2丙線17公里處
就看到一位小姐皮包遮著頭
沒有撐傘走在公路兩側草地上
後面有一輛汽車跟著
只見小姐似乎很不愉快
 
我有些疑惑
一會兒望著小姐
一會兒端詳著轎車裡的先生對我做的鬼臉
才知道是嘔氣的一對情侶
 
這也太離譜了
讓小姐走在沒有遮蔽的太陽底下
這位先生說
等女朋友走到波斯菊田
她就會轉怒為喜
 
為什麼
他要我再往前騎一百公尺就會嘹解
 
 
到了
一田田的金黃
好像九份的夕陽
我才領會到這位先生的盤算
 
 
由於正中午
我在各個波斯園裡走了一個小時
還是無可避免地
逆光
拍不出那景緻
 
 
揮揮手告別對我甜甜一笑的那位公路小姐與那位得意的先生
我的心情也不禁跟著她們陽光了起來
 
在九份
宛如人生的際遇
轉個彎
便有機會
看到不同的美
 
 
 


雙溪流浪中的石雕土地公


 


雙溪舉人宅


安享天年的石雕土地公與土地婆


雙溪上平臨石埆屋


雙溪軟橋子地區明治38年捐獻金石碑


軟橋子土地供祠,對聯已經風化看不清楚了


實用大於裝飾的古老門環


蓮花田與三合院

三合院紅磚與石厝屋新舊並存

>>>>>>>>>>>>>>>>>>>>>>>>

lobo於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2007/06/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