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1216_162430.jpg - 瑾園林子瑾故居
IMG_20201216_162037.jpg - 瑾園林子瑾故居
台北出發往台中南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台北的冷雨很大,抵達台中時,雨傘上還有水珠。愛書人和夫人好親切。那感受像是台中此時戶外的陽光。
 
文學,歷史,地理,藝術方面的珍藏。特別的是,台灣,中國,日本,歐美,東南亞等世界各國都有。
 
很擔心愛書人賢伉儷沒有考慮清楚。愛書人說,孩子的書不要動,其他請放心;以後還會買書,不是家裡從此沒書可讀。不再使用的書希望能轉給其他有需要的人。這樣才是書的本質。夫人則說是該斷捨離,讓書有更多的人閱讀;太晚認識您了,以前我們都會少量將書捐出。
 
怕耽誤愛書人準備午餐與用膳,不敢多請教,立即下架,打包,裝箱,搬運。過程中,愛書人只要看到與綠川,柳川,台中市文化方面的書籍,立即拾起。
 
愛書人說,部分是我們本地的地方文史協會的出版品,有錢也買不到;對地方文史工作協會最大的打氣,就是將有用的資料轉交給他們,而這些文獻就是。
 
忙到中午一點半才完成。告別愛書人。很愧疚。愛書人安慰我說,退休後有的是時間,要我別急。
 
除了我,還請同業的伍和陳兩位先生來幫忙。他們晚上六點台中神岡還有行程,廂型車空間有限,我就將愛書人割愛的書少量載到國光路興大郵局去寄。
 
愛書人治學與研究放眼天下卻又那樣關注地方文獻,讓我好敬佩。日據時代1922 年,台中林子瑾先生(1873~)在文化協會(1921-1931)的臺灣文化叢書第一號發表{文化之意義}的文章。當時林子瑾是該協會的評議員。台中縣文學發展史,說林子瑾以同屬海洋文化的希臘文學,做為 台灣文學的借鏡,在新舊文替之間,實有所期待於新文學。書中引用這篇文章中的一段:
 
愚見台灣文化運動方針,對於物質的方面,當虛心採用歐美諸國;對於精神的方面,宜極力保存由中國傳來之固有的文化; 然日本之固有文化,間亦有可採用者, 一言以敝之曰:渾合三種文化,而另構成一種台灣新文化也。又對於橫的方面猶當注意,台灣開化者,極占少數,故不得 不由橫的方面進展,如印行淺近出版物、 通俗講演、改良戲,又多設影戲院、小圖書館、讀報社等類。然台灣人原為優秀民族,且係古文明之子孫,對於縱的方面, 更宜竭力發揮,如公派青年出歐米留學, 或促成台灣大學,其他電氣、航海、專門 學校等。
( 頁122,台中縣立文化中心,施懿琳,許俊雅, 楊翠)
 
林衡道先生說:
由於自古富庶,台中市區古蹟處處,令人目不暇接,(稻田出版,林衡道口述,楊鴻博)這是真的。台中可以去的地方太多了。
 
郵局忙完也快四點了。再打個電話向愛書人致謝。轉往台中火車站前一百公尺的林子瑾故居大智路104號的瑾園。很特殊,隔著大智路,有一間很別緻但卻又只剩牆壁樑柱的新福宮,對聯典雅,而新宮是在廟埕的右側。整個社區有不少的民居兼加工廠,整齊清潔。
 
1995 年花松村先生說過:
 
台中東區擁有二千多家家庭加工工廠,規模不大,建築多為家庭式,工廠住家在一起,形成臺灣地區特有的小型加工業生產區。有很多汽、機車機械等零組件,皆由本區的家庭式工業工廠所生產。當然工業工廠帶來本區人民的財富,前已提及,銀行、合作社多與此因素,應有因果關係。( 頁53,鄉土全誌 第五冊 ,1995,花松村)
 
瑾園依舊完好,秀氣典雅,佔地大約兩個籃球場寬。正面被兩百公分高的鐵浪板圍著,大門上鎖。退到巷口對面踮腳,仍然可以看到圓拱門和美麗的壁面裝飾。繞到臨路的預售樣品屋那一側看,紅磚堆砌得很精緻。
 
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很詳細介紹林子瑾:
 
字少英,號大智,別署林鷹,台中人。一八七八年生,年少就讀於福建法政專科學校,畢業後負笈日本,於早稻田大學專攻法政科,取得學位後曾旅居北京,任吳佩孚、閻錫山法政顧問,及北京特別市長江朝宗之參事,吳佩孚大帥府的僑務處處長,並曾組「北 平台灣革新同志會」。
一九一一年他加入櫟社,曾任櫟社理事, 詩文俱佳,一九一二年東渡日本轉赴上海、天津,一九一六年一度返台,此間在天津經營事業,曾與黃興共同計畫創立農業銀行.....。( 同上註)與梁啟超,...秋瑾等等女士先生都有往來。
 
臺灣社會運動史一書說林子瑾是成立大會時的主席:
 
臺灣文化協會由於上述的經過,遂於大正十年(1911)十月十七日下午一時起,在臺北大稻埕靜修女 學校舉行創立總會,是日的出席者有: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師範學校、商工學校、工業學校等校 的學生佔了大部份,總數計三百名。宣佈開會後,首由蔣渭水報告創立經過,並說:「關於本會 組織初時,曾訪問川崎警務局長,乃依照趣意書說明創立趣旨,時局長會質問:『那雖然只說祇在謀文化的提高,可是多數的會員中,是不是有跟政治運動發生關係的人?』於是同答絕對不使」 有這樣行為,懇求局長諒解。」
 
經過報告之後, 續推臺中市有力人士林子瑾為議長(即主席者,原註) -審議通過會,推林獻堂爲總理 ,是日適值林獻堂正在服喪中未能親自出席參加 。 林子瑾則是新臺灣聯盟會員兼臺灣文化協會評議員。根據臺灣文化協會會則第十四條 :本會評議員若干名,應總理之召集評議會務,評議員保總理由會員中推薦,任期兩年。 而台灣新文學和古典文學家的賴和醫師則是理事之一。((256 頁)臺灣文化協會會則臺灣社會運動史一文化運動者。王詩琅。張炎憲,翁 佳 音,稻香出版社)
 
林子瑾也是樗社的發起人,連橫先生說:
 
樗社(台中) 以1月三日假永樂樓開宴,至者十數人。題爲「籠鸚」七絕(魚韻) 得詩四十餘首;公推王竹修、林少英二氏爲詞宗,分選甲乙。開宴後,又作詩鐘,爲一 「芭蕉、妓女」分詠格。社爲少英主宰;社員雖少,然於中州吟壇別樹一幟,亦足以抗衡齊,晉也。 ( 臺灣詩薈第一號,62 頁,騷壇紀事,連雅堂先生全集,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然而,台中市志藝文志說,這個以台中,南投和彰化的原臺中洲為範圍的詩社,之後沒辦活動,很快地各個社員又回歸各個詩社而停止。(78頁)
 
瑾園見證了許多臺灣文化的演變,詩人們也以瑾園為題留下詩歌。
 
比如台中市志藝文志說曾經是櫟社社員大會地舉行地:
 
台中霧峰林朝崧(癡呆仙):林資修(幼春),及彰化燕霧賴紹堯(悔之) 等,於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創立櫟社。取「 櫟」 社名者, 蓋以樗散之材自謙也。
民國七年櫟社社友會於台中林子瑾的瑜園,改社則十八條為二十六條,林資修,林獻堂,鄭玉田,陳瑚,林子瑾為社理事。( 頁116, 台中市志九)
 
1940 年詩報發表傅錫祺先生的瑾園望新高山,同林少英:
閒舒望眼立庭中,久識高山聳海東。
二百年來傳倒影,四千米許直摩空。
早教環境皆居下,俯視群峰足自雄。
雲外秋深飛謝絮,祇憐未作印泥鴻。
 
林子瑾唱和瑾園望新高山(次韻)《詩報》 215號:11頁 1940-01-01,昭和15 年
倒影分明入眼中。眾峰環拱水朝東。
如伸玉掌摩銀漢。似畫蛾眉靚碧空。
曾與三山爭上下。奚辭五嶽決雌雄。
柴門坐對無言語。往事何由問塞鴻。
 
(《詩報》 215號:11頁1940-01-01,,昭和15 年。龍文出版社)
 
林子瑾和張達修等等許多文人往來,並備受尊敬。謝國年先生的初夏江戶送林子瑾先生歸鄉:
 
故人相送出京濱。花已飛時草不春。
惆悵墩山梅鶴老。待君才調作新民。
 
( 頁74,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 第二辑,省廬遺稿 謝國 文,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林子瑾發表那篇{文化之意義}文章快一百年了,台灣各地方文史提供者,文史工作室和文史工作者默默而努力地耕耘。他們是無數的無給職的私人臺灣文獻委員會,猶如吳新榮,林衡道等等女士先生為這塊土地而調查研究。台灣古厝一一消失,瑾園的存在應當也是給台灣和文史貢獻者最珍貴的鼓舞如同愛書人賢伉儷將史料蒐集給綠川本地的社區學會。
(2020年12月16日台中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非常感謝愛書人賢伉儷。)
 
附錄:
 
林子瑜的詩集命名為瑾園詩鈔。台中市志和臺中縣文發展史抄錄了幾首:
 
(1):贈鑑和女史歸國(時被聘為天津女子高等師範學堂監督)( 秋瑾):
 
多年負笈滯東瀛,繩木揉輪學業精;
巾幗能施鋒紗帳,鬚眉慙戴曼胡纓!
靈犀照席驪淵淺,錦石支機女界明。歸去殷勤種桃李,他時報我看繁榮。
 
(2):詠台灣抗日軍旗:
 
一場春夢去無痕,畫虎人爭目笑存。終是亞洲民主國,前賢成敗莫輕論。
 
(3):天津會梁啓超:
 
危局扶持恃大才,欣君遠自日邊回。
 
信然併黨成優勢,九派潯陽入海來,
 
(原註: 時數黨合併為進步黨,任公之カ也。
 
(4):與黃興(時同計畫農民銀行)
 
立國宗農信不誣,況經兵燹盡荒蕪。
中原病久多孱弱,養血先當服首烏。
(70 頁,台中市志稿卷五,羅立儒)和( 臺中文化發展史)
以下台中柳川,綠川IMG_20201113_141214.jpg - 台中市西屯區張廖家廟
及高速公路
IMG_20201111_170739.jpg - 台中柳川
IMG_20201111_095129.jpg - 台中柳川
IMG_20201111_094925.jpg - 台中柳川
IMG_20201111_094849.jpg - 台中柳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