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一場爆發之後從大屯山流浪到這裡來落腳。不停的被侵蝕。柔軟的角落被攪碎成金色細沙,堅硬的成了灰褐色的潮溝。
每當冬季到府收書經過這海灘,東北季風不只酷寒,更是堅持沖擊。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很沒個性地隨著風浪被吞沒和被露出。知道許多芳菲在淒苦中悄悄扎根,和它一樣固執的石髮和石蓴的海藻,年年深秋和冬天,承受漫天的波濤;直到了三和四月,密實地擁抱它,好像是以鮮綠來表彰這片火山岩漿還活著。
藍色,黑色,....橙色的五彩熱帶魚兒游進潮溝裡,純白海鳥佇立在它面海最前沿,而人們也站在沙灘上感嘆這短暫的美。
今天百合花綻放了,炎熱的西南風就要登場,海藻們即將被曝曬而消失。
這被稱為老梅綠石槽的,只要人們不踩或是敲碎它,海藻明年春天還是會耀眼,而礁岩也會依舊一道道整齊地默默迎向北方。
盼望明年這時候能有機會到附近來收書,再順便來看看。
(民國107年4月18日。立立舊書店手機隨手拍。)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