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社寮島砲台小山谷裡的椰子樹還真是不少,不高大,可能才二,三十年歲數。竹林倒是很茂密。山蘇,木瓜,香蕉等等就在居家的前與後。小白菜,空心菜各領有一方。野薑花和牽牛花是山谷裡主要的純白與純紅。漁網,蟹網籠在路旁曬著。芒花初開是赭紅。狗兒也不少,很友善又好奇。
居家是平房,每間房子有各自的顏色;建材也是多樣;紅磚,水泥,鋁片,木板,鐵片,模板都有。房子似乎都是居家主人的辛酸與喜樂,雖然很多塗上新油漆; 然而,在鐵釘密合處微微露出的鏽蝕或是板塊和板塊接縫處的斑駁,看得出外出他鄉的奮鬥,跟椰子樹一樣的長久。
市區過和平橋立即右轉。和一路二巷右側第一個小弄。沒有指引牌。中午十二點走上砲台。路旁屋內傳出的話語,無論交談或是手機,原住民語交雜著國語。剛剛入口處的龍目井告示牌,說是歷史名井,自然湧泉,上溯西班牙時代的1625 年;直到今天還是阿美族阿拉寶灣的水源之一。井水很清澈,水位離地面只有二十公分。有七個水管深入井內接上各自 地上的抽水馬達。 不知道是不是如告示牌上2007 年的數字是那年立的?阿美族阿拉寶灣那年有自來水嗎?2010 年曾經拜訪一個基隆山聚落,那是豐濱鄉的阿美族和其它原住民的移民村。熱情溫潤的朋友們。讓我意外的是沒有自來水。(https://m.xuite.net/blog/lobo32xl/twblog/174218526),當下很震撼,這是台灣政府對待台灣原始地主?
從巷口往社寮東砲台的路,可以通行一台軍用吉普車的寬度。長度一百公尺左右。緩緩而上,抵達砲台營舍和阿美族聚會所。民居就在道路兩側,大約二十戶左右,一邊幾乎是一戶。乾淨清潔。兩側房子再往後 ,是綠色的龍仔頂山。 這裡還真像是基隆詩人李遂初先生1925 年夏天,基津消夏雜詠社寮島詩中所說的 :
漁家隱隱水濱添。嵐影波光夏不炎。
何日山坡修別墅。半耕半讀歲時淹。( 檢索自中正大學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
是詩人眼中適合蓋間別墅半耕半讀的絕佳的所在。社寮島是和平島的早期名稱之一。阿美族朋友真會挑地點。只是,他們也是不得已才落腳這裡,在都市裡為家庭而奔波。
砲台腳再往上就是一級一級的階梯。砲位,石階,營舍,彈藥庫都很精緻。簡直是豪宅的細膩施工與設計。很親民,走沒幾分鐘就攻頂。有整理。石階兩端有美麗的青苔。要很小心。砲位,觀測點等等常常是二樓起。而且一,二樓是有礦坑豎井般的鏤空。光顧著照相的話很容易跌落豎坑裡。
告示牌說是1904 年日俄戰爭的產物。 在基隆港灣,視野絕佳的判斷標準是有沒 有砲台,有,那肯定美。社寮島砲台不只風景好,而且可以同時觀看日出與日落。東方是九份,基隆山,鼻頭角,三貂角; 西邊是野柳,萬里,大屯山脈等的翠綠山容。橫隔兩方的是湛藍大海;基隆嶼在大海中。這砲台與基隆灣的二沙灣,社寮島西砲台,白米甕,獅球嶺等等砲台相比起來是最年輕的。
這裡距離正濱漁港彩虹屋, 阿根那造船場,和平橋頭福德宮,和平島公園近到只有五百步內的距離。打卡熱點,人潮洶湧。入口處除了龍目井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石椅。左側平地上。山腳壁的原始岩石雕刻琢磨而成的。依然屬於山而沒被剝離。上頭有大樹可遮陽。高約五十公分,長約一公尺,椅座深是三十公分。頭是愛心型,立體中間突出向兩耳邊削下;有身軀,有靠背,有四腳。椅座和靠背都有畫線。很搶眼的藝術品。這是阿美族風格嗎?2 巷本身也有一條很窄的小溪。水很澄淨。
砲台靜謐得讓我覺得這裡有黑鳶的巢。牠們在上方盤旋。是因為我闖入而急急趕回牠的家嗎?下山。中午一點了。十二點上山時居民的交談都停止。不敢打擾他們,怕他們即將午休,就沒試著等待他們的出現。很想請教阿拉寶灣是和官方資料所說的台東泰源家鄉有關係嗎?幾年前自來水就有了嗎? 根據之前訪問基隆新北阿美族朋友聚落的經驗。他們社區有的沒自來水。有,卻是水道末端經常水壓不足而停水。和平島是水道最後段,而二巷砲台下是高處,即便有自來水應當也會常停水吧?有龍目井,很替他們開心。
日據時期,世居基隆草店尾的張添進先生。【社寮島】1933 年這首詩:
百家蟹舍小漁村 ,卻與紅塵隔一垣 。
女採石花男獵海 ,天然生活武陵源。( 樂伯二手書店https://m.xuite.net/blog/lobo32xl/twblog/174217646)蟹舍應當是指漁家。石花菜是和平島的名產。砲台所在的二巷,還真是我所熟悉的花蓮台東的山海樣貌。
建議大家別開車或是汽車上山 。不容易迴轉和避免干擾居民安寧。
( 非常感謝愛書人。2020 年11 月9 日台新北市土城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