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隆市暖暖區東勢坑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視野好,山水幽美,動植物豐富,山羌低度戒心地在荖寮坑步道旁覓食。解說牌林立,詳細介紹自然與文史。
東山坑炭礦維持得很好,事務所,排煙道,....鍋爐間等等遺跡都還在,礦埕的地面上,看得到大面積的煤炭屑。
很用心的礦業生態園區,讓人敬佩。
煤礦是當時高科技,很重要的民生與國防事業,辜顯榮,.....林熊徵等等先生都曾經是煤礦業者,這是對煤礦礦工與老闆最高的禮敬。
只是,似乎將東山炭礦的蒸氣運轉年代提前了快四十年。解說牌說:
{西元1875年清朝政府解除基陸煤禁,王東山先生在本地開採東山煤礦。開始以平水坑道採自然通風方式進行挖煤,後來為求增加,改
以斜坑方式增加採炼亘,佷斜坑需要要機械動力,於1875年7月購人兩套鍋爐於此地。…..。}
這應當是誤植,【基隆市暖暖區荖寮坑山林文史保存規劃】是該園區的規劃者,規劃書中,除了上述的敘述,也指出荖寮坑煤礦存在於1925-1960年之間。
台灣最早的蒸汽捲揚機應當是基隆市中正區老寮坑八斗子。
黃嘉謨學者說 ,1876年四月翟薩在老寮坑附近的八斗子人力採礦,十二月在坑口裝設蒸氣機器,運轉良好。開辦了中國第一座西式煤礦。(頁114,甲午戰前之臺灣煤務,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東山坑炭礦】是王振東先生承包後,新改的名稱,原先是【東勢坑炭礦】。1925年至少有三座平水坑口,之後,至少新增加一座斜坑坑口。煤礦產量驚人,1925年每個月達到一千五百噸。
大正十四年(1925年)台北三井物產會社【臺灣北部炭田圖】,在暖暖標誌了【大湖炭坑】以及【東山坑】。分別有輕軌台車道直達各自的礦埕。
這座荖寮坑煤礦屬於東山坑。
1925年(大正十四年)出版的【臺灣炭礦誌】,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臺北石炭支部出版,東山坑炭礦簡介:
臺北州基隆郡七堵庄暖暖,暖暖火車站東南,距離約八公里。
礦主頂雙溪炭礦株式會社,由王振東先生承包。
會社原本擁有鑛區1037,1098號,後來合併劉崑崙先生的1029號。1923年5月出炭,1925年王振東取得承包經營權。
頂雙溪炭礦社經營時代命名【東勢坑】,王振東改稱為【東山坑】。
礦區坪數:
1029 46774坪
1037 44352坪
1098 179355坪
販賣方式是自賣,由基隆炭礦株式會社買收
海拔三百公尺左右
1924年,平均一個月出炭1500噸。
採掘方式是水平乾坑,一坑廢坑,二,三號坑運作中。準備開鑿新斜坑,向基隆炭礦株式會社買入,使用天車(捲揚機)。
通風排水以自然方式運作。
撰炭是手撰。
暖暖火車站是轉運出口站,炭坑口至暖暖火車站儲炭場八公里,中間設有中央儲炭場,是由鈴木商店擁有。暖暖火車站至中央儲炭場約五公里。中央儲炭場到坑口約三公里,中間有三盤轉運,每段距離由上而下,傾斜度分別是25,16,25,距離長度400,400,1000尺。
頂雙溪炭礦株式會社是由小松仁三郎經營。(頁200)
1921年出版的【臺灣鑛區便覽】指出,1037號礦區是1910年(明治43年) 1098號則是隔年,都由小松仁三郎取得。1029於明治43年設定,礦業人山本彌三郎,礦區位於西勢坑。(頁10)
這三個鑛區番號,歷經幾番換手,1942年(昭和十七年)礦業人及代理人:
1029 盛興炭礦 王塗盛/陳紂
1037,1098都是臺陽鑛業株式會社。(頁26,昭和十七年出版臺灣鑛區便覽)
【基隆市社區環境特色調查手冊】說,暖暖地區的煤礦在清朝時就已經有開採的記錄了。從淡水廳志可知,在同治九年
(1870)的調查結果,在基隆附近有煤礦坑九十二處,暖暖即為其中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勢坑溪沿線地區,一直採到一九八0年代末期才結束。這裡的煤礦有士炭和士炭灰(即焦煤),土炭灰(油炭)可以用土窯燒成破磚,變成焦炭,用來煉鐵器。(義興社區,暖暖,基隆市社區環境特色調查手冊)
【基隆市暖暖區荖寮坑山林文史保存規劃】說,{荖寮礦坑位在東勢溪上游東支流源頭附近,於日據時代開採,位在深山中,有車路可達,礦坑地勢陡峻,所採煤礦以三盤流籠接駁搬運而下。本礦煤種屬燃料煤(材碳),煤質良好,可供做蒸氣火車頭燃料,因而本坑又稱作「火鼎坑」,光復後末再開採。根據文史工作者王國緯先生表示,坑口還在。}(基隆市文化局基隆市暖暖區荖寮坑山林文史保存規劃,民國96,頁2-19)
1919年,暖暖至東勢坑的輕軌完成。
【基隆煤礦史】的【1925年基隆地區重要煤礦設表】說:東山炭礦(原東勢炭礦)位於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暖暖,距暖暖站東南約5哩。(8公里)鑛區番號1029,1037,1098,原由劉崑崙包採,1923年產煤,1925年由王振東包採。經營者:頂雙溪炭礦社。
東勢坑炭礦大湖 ,台北州基隆郡七堵庄暖暖東勢坑,鑛區番號791,983,明治39,42年由柯文理獲得許可,供煤煉焦,有數次移轉,經營者劉崑崙,劉宗誌(頁109,基隆煤礦史)
大湖位於後湖在溪流對面山谷,清代已成庄,地形平緩廣大,後湖灣位於榕樹灣上游小山谷,榕樹灣位於暖西里交界處汽車停車場
,腦寮坑與平溪鄉交界清代已成庄(基隆市志卷頁)
東勢坑炭坑(安部三郎)鑛區番號806,明治41年許可,蒸汽斜坑。(東榮煤礦)(基隆煤礦史)
王振東先生是台灣礦業的大貢獻者。【臺灣鑛業史】特別為他立傳,說,王振東,字孝山,基隆市暖暖人,民前四十二年出生,武秀才,起先在基隆河經營砂金業。民國初年在瑞芳四腳亭發現礦脈,成立了芳隆炭礦(芳隆煤礦),刻苦經營,獲利不少,又在八堵創辦八堵坑(中台煤礦前身),又經營林業,繼而在苗栗南庄發現南庄煤田,而將該煤田礦權讓給當時的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則將四腳亭地方所有煤礦交由王振東免租金五年經營,南庄煤田蘊藏量豐富,可供百年開採,先生對台灣礦界,莫大貢獻。(頁2017)
王振東在1928年,【昭和二年鑛區一覽】中有以下炭礦:
1,七堵庄鶯歌石,541鑛區番號,王振東外三名
2,港口八堵,1141
3,瑪陵坑1801與李阿賊共有。
芳隆炭礦合資會社在1923年(大正十二年)【大正十五年鑛區一覽】有:
1,瑞芳庄深澳坑傑魚坑鑛區番號2483,坪數44790,大正十二年產額3856980斤,芳隆炭礦合資會社,所在地哨船頭197號(頁18)
2,汐止街鄉長厝,1210鑛區番號,坪數265401,芳隆(頁9)
大正十五年鑛區一覽)
頂雙溪炭鑛株式會社,【臺灣紳士名鑑】昭和十二年出版,記載:
所在地:台北市龍口町五
資本金:一百萬元
創立:大正十年
取締役社長:小松仁三郎
取締役:小松利三郎,藤田伊奈助,梅野清太
監察役 野崎松平
(頁三)
比較特殊的是,1925年(大正十五)金瓜石礦業領袖之一的黃仁祥先生是頂雙溪株式會社監查役(昭和五臺灣官民職員錄頁36)
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入口處有荖寮坑古道,淡蘭古道暖東舊道,兩條古道交會,前者設了圍欄攔阻,後者中段轉往東山坑遺址的步道上,也拉起了封鎖線,原因不明。
2023年11月22日。基隆市暖暖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學術書。非常感謝愛書人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