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賴和作家【高木友枝先生】中說,高木友枝先生是臺灣醫學校長。
有一天,當班上同學們被一隊進東進東由教室窗外經過時,全都將視線轉到窗外。
賴和作家察覺高木友枝先生發現時,急忙將視線收回,本來以為會被先生訓話。沒想到,進東進東之後,並沒有生氣,還問了大家,剛剛由大路過去的,叫做甚麼?
大家都不知道,只有杜聰明同學回答:【叫道迴】。
賴和作家覺得,高木友枝校長跟公學校的先生不一樣,把他們當作大人了。
賴和作家還回憶,有一位前輩,酒後犯了刑法,審判時,高木友枝擔任特別辯護人,這是當年法庭上不曾有過的,賴和的前輩因此得到了【執行猶豫】(緩刑)的特典
賴和作家非常崇敬高木友枝,在高木友枝去世的前一年,到東京時,還曾跟同學們去拜訪。
高木友枝校長常說,他要擔任學校長時,曾經求教於新稻戶博士,新稻戶說,養成人格為先務。
於是每年畢業典禮上,高木友枝的訓話常說:
{要做醫生之前,必須做成了人,沒有完整的人格,不能盡醫生的責任義務。}
高木友枝在一次事件後,吉和學生訓話說{不肖的心中,是不存在內台人(內地:日本本土)的成見。}
那是一位同學惹惱了老師,賴和作家說,加藤教授平常是最溫和不過了,他卻打了學生一個巴掌,賴和認為可見這位同學的調頑皮了。
同學們認為又不是小學生,怎可以打人,於是去跟高木友枝說,高木友枝也認為是不祥事。
(頁267。同下註。原載於臺灣文學三卷二號,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張冬芳翻譯成日文)
【道迴】是甚麼?待考。
日本人與台灣人的不平等待遇是制度化的,法律條文化,社會化地在台灣島上。
就好像是春天的霧霾,壟罩這座島上。
學校裡的空氣是跟島上寒冷混濁的其他地方差異很大的,瞬間從溫暖清明的室內走出去,怎能適應?
賴和作家【城】自傳小說裡,醫學校畢業時還保有兒童時代的天真,學校中所描繪的理想事業卻破滅了。
主角台灣人阿四的俸給,不到日本人的一半,不是日本人,沒有提供宿舍,宿舍津貼本來是十五圓,台灣人六折-九圓;獨身仔再七折,最後只領到六圓三角。
報到後,過了一年了,根本沒有機會從事醫療,只能擔任筆生(抄寫員)和通譯。
提出希望,所受到的待遇,更加惡劣了。
兩年後,只好回家鄉開業,一年可以有賺個幾千元的可能。
(頁332。賴和先生全集,明潭,原載於南音創刊號1932年1月1日)
堀內次雄學者是高木友枝的後一任。
兩位都曾被杜聰明學者以及他的女兒杜淑純學者所推崇,認為是人格者,對台灣的鼠疫等等流行病,有很大的付出。
兩位對杜聰明學者有很大的協助。
林衡道學者說:
{杜聰明博士(台北縣三芝人)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專,京都帝國大學院深造,研究蛇毒而獲得博士學位,是日治時代台灣學者中得到醫學博士第一人。}(頁218。林衡道先生訪問錄)
堀內次雄擔任醫學校校長......以及公立醫院院長等等職務退休後,居然在台灣沒有放子可以居住,還是受到杜聰明等等畢業學生的出資合買,在台灣才有一間日式平房可以安身。日本戰敗後,這間私人購買的房子,差點被接收,幸好政府接受杜聰明等等學者的解釋,讓【景福會】來持有,並且讓堀內次雄在留用台大教學期間,繼續使用。
民國41年12月1日出版台北文物第一卷第一期「台北市傳染病院之今昔」醫學博士李騰嶽學者說:
{1896年10月-1903年7月,是台北鼠疫發生時期:1896年10月27日台北城內發生疑似鼠疫患者三名。28日由日人醫生堀內次雄(後來台北醫專校長)診定為真性患者。同日以當時台北病院(現為國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前身)艋舺八角庄隔離室改避病院,以收容患者,標名台北縣避病院」是為本市開設傳染病院的只濫觴。}
(頁85)
民國四十三年,王一剛學者說:
{堀內次雄,兵庫縣人長崎醫學專門學校畢業,醫學博士。日據台初時,即以軍醫隨軍來台。歷任中央研究所及台灣醫學專門學校校長,日本赤十字台北支部醫院(台北中興醫院前身)院長多年。全台醫生多屬其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
{高木友枝,醫學博士,早年來台,歷任臺北醫院院長,衛生課長,中央研究所,台灣電力公司社長。多年掌握台灣醫界的牛耳。}(頁92。台北文物季刊第二卷第四期中華民國43年1月20日出版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杜淑純學者說:
{而繼小竹校長之後,爸爸在專業知識上和精神生活上
的指導者就是堀內次雄先生,無論是醫學專門學問或者研究態度,他都常常向他討教,而堀內先生也是像父親一樣,從學問的探研到人格精神的修養,都以身示範來教導爸爸。爸爸終身重視人格修養和學問的追求,可以說是這兩位恩師所帶給他的影響。
堀內次雄先生早年喪父,從小苦學,1894年仙台第二高等中學醫學部畢業,1895年日清甲午戰爭時隨著軍
隊渡台,台灣歸日之後來台擔任總督府醫師,當時台灣
pest鼠疫流行,先生挺身研究努力加以撲滅,之後就以相關研究作爲博士論文,在日俄戰爭從軍擔任軍醫之後,就前往歐洲留學。
之後又來到台灣,從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的前身「土人醫師養成所」(1897年設,是台灣公立近代醫學教育的開端)設立之後的四、五十年間,都致力於台灣醫學專門學校教育,也是台灣在細菌
學、衛生學方面的泰斗。}
{他繼高木友枝之後擔任醫學校第三代校長,替台灣培養很多優秀的醫學人才。堀內教授性格篤實、溫厚而且耐力十足,待人非常親
切,他的圓滿人格及豐富的學問都帶給學生們深遠的影
響。爸爸從醫學校時代認識堀內先生之後,直到先生八十多歲在東京過世爲止的五、六十年間,都和他保持密切接觸,無論是工作、研究乃至生活種種,他都向他請教也和他一起分享。}
{後來他退休後,爸爸爲了常常親近恩老師的高潔人格,就募集基金買了一幢日式平屋送給先生聊表報恩
心意。戰後,堀内教授一家返回東京定居,爸爸也常常聯絡或者親自前去訪視和恩師敘舊,1955年5月12日堀內先
生八十三歲過世時,爸爸接獲消息,雖然先生高壽過世,但他還是非常悲傷,立刻趕去東京,再看看先生生前所睡的床,摸摸他的遺物,也詳細詢問先生臨終前的生活種種,想起和先生親近的種種往事以及先生帶給他的愛護和關懷,爸爸感慨無限、淚如雨下。}(頁23。)
{但是,爸爸在校期間就決意專攻基礎醫學研究,對臨
床開業完全不感興趣,所以儘管很多教授都很希望能請他擔任助手,他都表明自己的心願,婉拒他們的好意。像爸爸還没畢業前,時任台北病院院長、內科醫師的稻垣教授就會透過助手翁瑞春來找爸爸去他那裡當助手;著名的耳
鼻喉科細屋雄太教授、眼科頭田秀太郎等人都很希望爸爸去他們那兒工作。相反地,爸爸爲了興趣和志業,主動去請求堀内次雄先生幫忙,讓他前往當時台灣唯一一所醫學研究所(即總督府研究所)去研究細菌學,就算沒有薪水
也没關係。於是堀內校長去找時任所長的高木友枝先生,把爸爸的心願和他商量,結果雖然研究所並無缺額,但是
有感於爸爸的熱誠和在學時的優異表現,高木所長同意讓爸爸進入研究所工作,而且還破例讓他領到十八圓的薪資,比普通月薪十五圓還多了三圓。(頁30)
爸爸第一次去歐美留學是以台灣總督府駐外研究員的
名義。從1925年12月19日到1928年4月 10日,爲期近兩年
牛,去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六
個國家考察研究。爸爸說過,這次出國留學,他眞的非常
非常高興。由於日治時代台灣的教育制度比較特殊的關
係,儘管已經是醫專的教授,伹是和各國學界接觸的機會
還是很少。爸爸還在學校讀書時,經常看到許多教授利用休假期間到德國留學拿學位或者去研究、發表論文等等,而醫學界也往往將去歐美留學視爲最高的榮譽,於是他就
立志將來有朝一日也要到歐美去留學,這次出國留擧可以說是實現了爸爸多年來的夢想。而且,他這次出國是拿公费去的,當年能拿公費出去的人本來就很希罕,況且在台灣這種環境下,爸爸又是一個台灣人,能有這種機會正表示著他的學者身分受到了肯定。尤其是他倚著台北帝大幣
原校長(幣原坦)及醫專校長堀內次雄的支持,拿的是台北帝大的經
費,這正意味著內定將來讓他擔任帝大教授•臨行前,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還特別召見爸爸,給予訓勉和祝賀一番,爸爸受到的肯定,足見一班•
一償宿顧又享譽盛隆,爸爸當年得意的情形就不難想像了。(頁60)
{關於接收事宜,這期間還發生一件事。爸爸醫專時的
校長堀內次雄先生,他是個廉潔不貪污的人,沒想到退休後,竟然没有房子可以住,於是他的門生就共同出資買一
間房子給他,結果戰後接收時,就被當作日產接收了。但是爸爸他們要留下堀內先生繼續任教,也得給他房子住才行,所以爸爸就去和政府交涉,說那房子是台灣人出資買給他的,最後爸爸他們用景福會的名義去接收,才得以讓
老師繼續住在原來的房子。當時確實有很多人搶著去接收日產,基至侵佔為己有,但是我們自己本來就有房子可住,爸爸也不可能去做那種事。(頁234。杜淑純女士訪談錄)
民俗臺灣第二卷第四號通卷第十號女流特輯,昭和十七年(1942)四月五日發行。
其中,堀內次雄著有【臺灣從軍記-領臺當時の思ひ出上】
數千字,對於台灣被割讓,被攻打的當時第一手所見所聞,並且對臺灣熱傳染疾病有所描寫。
2024年4月12日。新北市蘆洲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學術書藝術書老書中古書。非常感謝臉書好友讓書。【1942年堀內次雄-臺灣從軍記】讀後筆記
以下複製自:【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文學館資料庫平台】:
1 卷頭語──民俗と環況 靑木文一郎
2 臺灣の家庭生活上── 一、祖父の事蹟 二、祖父の話 三、祖母の時代 四、祖母の話 長谷川美惠
3 臺灣婦人の髮飾 福田百合子
4 長衫 楊氏千鶴
5 艋舺の少女思ひ出 二── 七、續淸明節 八、 烏九糜 九、上元の夜 黃氏鳳姿
6 漬豆乳他二編──漬豆乳‧擲筶‧呪咀 徐氏靑絹
7 艋舺聽書──腳骨長‧打某菜‧指甲花‧歹剃頭‧擔梁‧送定のお菓子‧花嫁の衣服 李氏杏花
8 臺灣從軍記領臺當時の思ひ出 上──從軍中‧臺灣熱‧南進軍海岸支隊と其方面の戰鬪‧裸體のまゝ應戰‧守備隊時代(中南部臺灣)‧甲狀腺腫 堀內次雄
9 故姉齒松平氏と舊慣法制研究 中村哲
10 姉齒松平氏臺灣關係論文目錄 中村哲編
11 臺灣民族性の一考察 五 連溫卿
12 臺灣民俗圖繪(九)──鹿港 一‧鹿港二 立石鐵臣
13 貨幣と臺灣──貝貨‧金銀の錠(挺)條角‧鄭氏の永曆通寶‧康熙通寶の貝文臺字‧十萬兩の銀牛‧謙悳の銀貨‧道光年鑄の老公銀‧天運通寶背帥字錢‧双如意銀‧嘉義縣鑄咸豊大錢‧筆寶銀‧嘉義縣鑄老公銀‧臺灣最初の紙幣‧光緒元寶の十錢及五錢銀貨‧臺南の光銀票 黃南寬
14 竹細工の村 解說金關丈夫;寫真松山虔三
15 支那の鄉土玩具 中川正
16 語元とあて字──祭牙その他 朱鋒
17 なんぢやもんぢや 立石鐵臣
18 臺灣の煉瓦 蓮芽堂
19 文献紹介──〈臺灣土地制度の變遷〉陳逢源,《臺灣時報二五ノ三》‧〈阿片の話〉佐治孝德,《臺灣時報二五ノ三》‧〈南支に於ける華僑の社會〉一條元美,《南方四ノ二》‧〈南支原住民族の一考察──貴州苗族に就て〉持田南容譯,《南方四ノ二》‧〈南方圈の民族政策〉笠問杲雄,《太平洋五ノ三》‧〈臺灣の鬼〉萬造寺龍,《族と傳說一五ノ三》‧〈支那の諺〉竹內總平,《族と傳說一五ノ三》‧〈長袍新論〉伊言,《南星四ノ一》‧〈幾個類於迷信的疑問〉無求軒主,《南星四ノ一》‧〈談鬼〉李中,《南星四ノ一》‧〈各地風俗話新年〉競雲,《南星四ノ一》‧〈冬夜談鬼〉胡同,《南星四ノ一》‧〈安溪訴棍盧秋金〉逸生,《南方》一四六期‧〈臺灣宴會料理の改善〉杜聰明,《皇民奉公會臺北州支那生活部文献》第二號‧〈生活刷新と臺北驛に於ける送迎に就て〉杜聰明、細谷重夫,《皇民奉公會臺北州支那生活部文献》第一號‧〈食飽未の由來〉朱鋒,《臺灣藝術三ノ三》‧〈臺灣音樂に就て〉吳成家,《臺灣藝術三ノ三》‧〈臺灣の傳說──陳三五娘〉周德三,《臺灣藝術三ノ三》‧《東洋史集說(加藤博士還曆記念》
20 特輯號豫告
21 消息
22 草鞋 寫真松山虔三;解說金關丈夫
23 [毛灬]嫁のことなど 周金波
24 金紙‧銀紙 巫永福
25 甲狀腺腫に關するタイヤル族の舊慣 井上伊之助
26 《琉球百話》島袋源一郎著 金關丈夫
27 《士林文化展覽會目錄》士林協志會編 池田敏雄
28 《家(上‧下卷)》巴金作;服部隆造譯 西原仁
29 《支那草木蟲魚記》澤村幸夫著 金關丈夫
30 亂彈 熱心家‧珍憤漢‧金鷄‧李爺‧謝必安
31 表紙(なんぢやもんぢや) 立石鐵臣
32 本號筆者紹介
33 受贈雜誌
34 台南特輯號豫告
35 編輯後記
36 採訪ハイキング
37 淸規
38 廣告 第2卷第4號 - (台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
\文學館資料庫平台https://db.nmtl.gov.tw › Site4 › volumeinfo)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