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耆老指點,民國四十九冬尾天,瑪陵坑的輕便台車軌道都拆除了,改由卡車來載煤炭。
瑪陵坑的查甫攏是落坑的,查某做檯子腳,拚車尾,推炭車。
可使講,歸個瑪陵坑都依靠煤礦趁吃。
小學三年級,老爸在坑內被天公收走,我只領了四次學期第一名獎狀就退學。
先是到檯子腳做工,一天領十二元。
本來十四歲要去推台車,卻停了,只好繼續在檯子腳,直到十六歲有勞保資格,直接跟著小頭阿叔入坑掘炭,一天工作四,五小時,平均一天5,60元,看每一小頭的班,掘多少炭,再來平分。
彼當時,沒想到怨嘆,炭工的生死是無常的,比做大水還難料想。
礦山,很多囝仔因為厝內經濟,所致,失學;就算厝內攏平安,有機會讀,考試成就也跟街仔(七堵市區)囝仔無法度比。
老爸失事,受傷,艱苦的是做老母的,有目屎也不敢在囝仔或是外人面前落。
耆老的指點,或許可以引用一首詩的第一段,連水森詩人【春風拂百花】的【閩南語詩-阿娘的目屎}:
阿娘的目屎
像飽仁的土豆
愈埋愈深驚人知....(頁65。創世紀詩社民國七十四年再版)
礦工耆老繼續指點,
我們炭工就像山豬,山豬公中了狸剪,困住,死了,山豬母繼續帶領序細討生活。
老母除了拚車尾,有時陣也會去燒 gá-lah(焦炭)。她常說,炭工的囝仔,要像 gá-lah。
傅天虹詩人【火花集 】的【焦炭】:
在高溫中首先剖析自己
把不純的成分毅然迸棄
當生命畫成烈焰
礦石也能感化於你的熱力(頁58。香港詩人協會出版。世界中國詩刊發行。1985)
耆老的意思是這樣嗎?
2024年12月11日。樂伯筆記。非常感謝耆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