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大稻埕的紅米店。錦連詩集-【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部。一九

錦連詩人的詩句中說:

多數本島人居住的大稻埕處處能聞到發霉的封建氣味

日人商店和公家機關較多的城內確實是精華的小巴黎

這是寫在【追尋逝去的時光-第一不。一九四一。台北經驗】

當年十四歲,詩裡提到了永樂市場第一劇場大稻埕。(海的起源。錦連詩集。春暉出版社)

不曉得,當時是否也到了大稻埕中街?

 

林述三詩人和他的父親是台北大稻埕前後主持了礪心齋書房。林述三寫了四首【紅米店】的詩。
林述三的【紅米店-用王漁洋秋柳原韻】被【鯤海粹編】-邱秀堂學者輯,以及【天籟吟社與林述三】作者陳驚癡學者都註明說【本省國文書房俗稱紅米店。】
紅米店?
陳驚癡說,林述三,1887年出生福建省同安縣內林鄉,童年時在玉屏書院學習,十三歲來台灣依親父親。
父親林修先生,定居在台北聽大加納堡大稻埕中街(原註:台北市迪化街一段一百五十四號),設立國文研究塾,後來改稱礪心齋書房。
林述三二十六歲時,父親去世,林述三接手擔任老師。
天籟吟社便是在林述三的指導下,1921年遊礪心齋同學會同仁設立。
紅米店-用王漁洋秋柳原韻:
(一)
銷盡東方曼倩魂,
高懸入德仲尼門。
源源頗具書香氣,
滴滴常留飯粒痕。
乞糴人來楓葉市,
勸耕路入杏花村。
一年薪俸憑升斗,
朱子而今且莫論。

(二)
禿頭筲器愧青霜,
腐浸胭脂水一塘。
陳朽半冬餘萬秭,
糶新五月滿囊箱。
父兄更比青精飯,
童子偏逢赤大王。
輸與街頭人賣黑,
神仙來自碧雞坊。

(三)
冬烘誤卻當朱衣,
五載箕裘覺已非。
拾字生涯供普度,
注文大計總依稀。
黃粱悟徹邯鄲夢,
丹雀空銜洙泗飛。
鍾阜念他周處士,
交關無那欲相違。

(四)
赤田赤穀迥相憐,
任守高風杳若煙。
但對白魚餐似玉,
那知黃雀軟於綿。
在陳見笑拾塵日,
去魯應愁接淅年。
縱叶升恆豐獲益,
頭顱換盡絳幛邊。(鯤海粹編。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頁二八一。台北七君子詩。邱秀堂輯)(陳驚癡著。民國四十二年。第二卷第三期。頁76。臺北文物)
很好奇,為何叫紅米店?
民俗臺灣昭和18年8月5日發行第三卷第8號通卷第26號。
其中有一篇「書房」,作者江肖梅作家。
他說,書房的教科書,最初是三字經,再來是四書,千家詩,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唐詩三百首,指南尺牘。書房的練習字是從,「上大人,孔乙巳,化三千七十 士,爾小生,八九十,佳作仁,可知禮也,習字奉呈,氏名」。
書法則是:
一去二三里
前村四五家
高樓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也會教對聯比如說清風對明月。
書房老師如果偶爾外出,那麼,學生的天下了。
先生無在館,
學生搬海反。
家長領著幼童,書房入學的時候,要帶什麼呢?
蔥,茗柴(原注:松柏的木片)雞卵,米糕。
怎麼看,似乎都跟紅米無關。
江肖梅說,蔥代表聰,茗也是明,芹是勤。
果子是豆砂糖做成的,
米糕是糯米做成的糕粿,祭祀孔子公,魁星公,文昌公。
江肖梅作家在這篇隨筆說,父親江茂松先生字友梅,張麟書先生是
江茂松的好友。
外祖父是鄭維藩舉人,大舅鄭旭東秀才。
江肖梅作家的漢文淵源,加上個人的努力,對台灣漢文界有很大的貢獻。
本篇隨筆的作者介紹,說江肖梅是【臺灣藝術】的編輯。
(頁24)
江肖梅本身更是作家,長期以本名江尚文與筆名江肖梅在這本雜誌的【質軒閒話】專欄【捕物小說】以及其他欄位,發表創作。
捕物小說【包公案】是由宮田晴光(宮田彌太郎)畫家插圖。
也常以筆名江肖梅參加【臺灣藝術】舉辦的各類座談會。
書房也被稱為漢學堂,私塾。
賴和作家在【無聊的回憶】小說裡,把書房看作是【監獄】,很可怕的是竹板子。(前衛出版)
張文環作家【論語與雞】也提到了阿嬋正式入門拜師的那一天,父親領著她,帶著雞蛋等祭品去祭拜孔子公。
山裏的孩子們雙親,都要把孩子趕去書房,因此遇到雨天,缺席者也很少。
父母親說,都有繳學費,不去,那是老師獲利了。
源仔想進入類似公學校的學校,可以在院子裡大聲唱歌,大吵大鬧,他認為,書房的教育方法過於無味了。
這所書房最後被失去了信任,倒不是日本政府取締,竹板過重或是是無趣味,而是家長們認為書房變成娛樂場所。
那是下雨天時,老師跑去部落雜貨店與老人們聚會,吃喝,講三國水滸傳;不在的時候,書房便空下來。書房就成了孩子嬉鬧的遊樂場。
有一天,下大雨家長們從街上要返回部落,發現書房變成娛樂場所,孩子們不但學不到禮貌規矩,反而學到許多壞習慣。於是,紛紛退學了。(頁31。張文環全集,台中縣文化中心)
看來,私塾老師的收入很不穩定,相當辛苦。
但是,書房的正面公用還是非常大。日本時代初期也很盛行。光是九份九有三座書房,由吳如玉,李碩卿等等名師所領導,也很受到九份居民所敬重。
一剛學者說,日本據有台灣後,書房成為傳播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1898年開始採取逐漸禁止的方針;行不通,1900年取締方法放鬆,書房再度興起;1931年,日本政府規定紅米店必須教授日文;1940年台北市紅米店只剩九間,1902年有127間。(民國四十六年第五卷第二,三期。頁81。臺北文物)
2024年12月22樂伯筆記。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