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耙砂-財子壽小說-1942年呂赫若作家【臺灣文學】二卷二號。
呂赫若作家發表在1942年4月【臺灣文學】二卷二號的小說【財子壽】,提到了【耙沙】:
 
桂春夫人的喪禮舉行了兩晝夜,對貧窮的牛眠部落而言,被稱作九舍娘夫人的喪禮之盛大,成為部落居民的熱鬧話題.....該夜最賺人眼淚的,大概就是戲劇「耙砂」了。在院子的正中央堆起一堆小砂山,周圍鋪上稻草,遺族們穿著生麻的喪服坐下來。砂山上插了兩顆雞蛋當作眼珠,然後點上蠟燭,遺族們屏息凝視。帶著牛頭與馬面假面具的兩個道士,隔著砂山對罵,四處奔跑,等他們一消失,出現一位胸前披著長白布的道士,帶領著遺族們環繞砂山的周圍,一邊又以充滿杯掉的聲音哭泣。走一步停一步,哭著用白布擦拭。剎那間,遺族們也放聲大哭。道士哭著唱出「十二月懷胎」悲傷詞句,以及感謝母親養育的哀痛之情等,與遺族們思念母七的悲戚相煇印,深深感動了周遭看熱鬧的人群,女人們眼睛已經哭腫了。他們回想從懷孕,生產到養育過程母親無限的劬勞,思及與母親永別的哀痛,不禁潸然淚下了。(頁297,財子壽。呂赫若著,林至潔翻譯。呂赫若小說全集,印刻)
 
不過,周海文根本沒有參加耙沙。
 
發表後的隔一年-1943年11月,呂赫若作家三十歲,參加【臺灣決戰文學會議】,短篇小說【財子壽】獲得第一回【台灣文學賞】,在台北公會堂舉行第一回台灣文學賞頒獎典禮,而且獲得巨額獎金五百元。(【追記我的父親呂赫若】。頁712,呂赫若小說全集,印刻文化,林至潔翻譯)
 
五百元是一筆大數字,財子壽小說裡,女傭秋香在九舍娘夫人去世的那一天偷走了八十元而逃走,這讓九舍娘的大兒子周海文非常心痛。周海文也是河野慶彥作家所說的不道德富翁。
 
1944年6月4日,河野慶彥作家在【呂赫若論-關於作品集-清秋]評論第一回台灣文學賞-「財子壽」說:
 
{然而主角仍然徹底的貫徹了自己對物慾的堅持,作者對這樣一個不道德的富翁,藉由發狂妻子的姿態加以強烈的譴責。這篇小說是篇結構嚴謹的作品,擁有強勁的力道,可以說就是小說之道所說的「主建築」。只是,建築工具如果太過齊全的話,有時反而有流於小說式的小說之嫌。而這篇作品在結構上,或是在魄力上,確實是一篇力作。此外,對作者而言,由於作品的佈局是極爲穩固的定石,因而具有第一著棋的意義。}(原刊臺灣時報293期,1944年6月10日。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
 
吳新榮作家在昭和19年(1944)1月7日吳新榮日記裡,對呂赫若作家的得獎,說:
{昨夜嚴寒,讀了台灣文學的玉蘭花(呂赫若)與盂蘭盆(坂口)兩人皆獲今年的台灣文學賞。巧合此兩篇皆為幼年至年輕時代的自傳小說,兩人的筆力皆甚高手,令人佩服。(頁151,吳新榮全集六,吳新榮日記。戰前,遠景)}
 
(2025年4月29日樂伯讀後筆記。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