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公尺點綴著足球大的塑膠浮球。長達上百公尺的漁網,網孔可以伸進小朋友的拳頭。
五道,平行延伸在正濱漁港的卸魚水泥地板上。
一張雙人墊,屬於漁工朋友常拎上漁船的那種輕便式,一席棉被凌亂地平鋪。
旁邊一個洗臉鋁盆,三分滿的飼料,和一磁碗水。
一隻流浪犬坐臥著。
旁邊就是美麗的歷史古蹟水產大樓,也就是漁會舊大樓。
泊了20來艘,船底上分別寫著基隆。高雄等字樣。應當是遠洋漁船。船殼斑駁。船桅上有鳥兒們佇立,老鷹偶而雲下盤旋,俯衝海面。
沒有任何卸魚,比圖書館還安靜。
20來位過了中年的外籍漁工朋友拿著魚梭子坐在地上修補漁網,年輕的則是在漁船上敲鎚鏽蝕,粉刷油漆或是跳上跳下地打掃。
兩者都是哼歌的族群,偶而因著海風飄來不真切的各國曲調。
沒有愛書人所回憶,40年前人聲鼎沸,漁獲滿地,讓他這北上雲林農家人很不適應的那喧嘩。
牆柱撐起頂蓋,大鏤空的廣場,足球場大的面積。
彷彿是平溪線小火車各個車站常見的祈願竹筒,牆柱上的塗鴉無形中憧憬著各國漁工和船東的願望。
諸如:
1:viet nam等等國家名字,
2:蝦,蟹簡體字和只有漁業者才懂得的中足,厚,大头,中魚等等數字與價格。
3:money,
......
4:各國文字認真筆畫的可能是心上人的名字吧?
沒有愛書人所說昔日的象魚,厚殼魚,熱帶魚,花身魚等等浮游聚集海面覓食。
羊年農曆12月24日清屯,基隆忽晴忽雨,中正區到府收書,愛書人建議我到一旁的正濱漁港看看。
民國44年,于右任先生在{高雄至鵝鑾鼻道中}的詩中說:
日暖烏魚水底過,
無魚誰唱打魚歌。
漁翁曬網沙場上,
坐待風生萬頃波。}。
于先生自注說:{在東港看打烏魚,因天暖烏魚皆沉水底。}
今天也是這樣嗎?氣溫從11度陡升到18度。
魚源減少?
還是說沒有卸魚,不再有愛書人所說的,滑梯串連著漁船和水泥地面,一箱箱的碎冰魚箱,碼頭苦力拉送著,當魚箱推送過滑梯,小魚蝦和著碎冰被甩動而震落海面,吸引魚群游進漁港。
于右任先生也在民國42年{基隆道中}說:
雲興滄海雨淒淒,
港口陰晴更不齊。
百世流傳一尺劍,
萬家辛苦一張犁。...。
外籍漁工朋友手法快速優雅,若不是每一雙手都龜裂黝黑,特寫起來,那簡直閨秀在編織圍巾給心愛的人。
除了起身走到牆柱喝點提神飲料,一心一意都在忙碌著那張魚網。
那是注定一輩子織不完的網吧?才能在家鄉買棟房子置塊地給家人。
午餐時間到了,漁港外的小吃攤陸續送來便當,水餃,餛飩麵等等。
無論送來午餐的是80歲老闆還是15歲小弟小妹,他們都稱呼外籍漁工朋友為大哥。
樂恕仁先生說,一個人年紀大了,要精神愉快,就要多交些{忘年交},收{乾女兒}{乾妹妹},也要多交些生活既康且樂的老年人;大他幾十歲的老將軍,老學人和好幾位年輕國劇先生小姐,一個樣,都叫他{樂大哥}。樂先生因此做了一首小詩。
花甲年華若夢過
求田問舍任蹉跎
人生自有歡欣事
白顏紅髮喚大哥
樂先生將這首詩念給張大千先生聽,藉博一樂。
張大千聽了之後,大聲獎飾,說:{最後一句硬是好,化腐朽為神奇。}
他們接下餐點後,都笑了。
我這到府收購舊書人也常被80歲和20歲左右的愛書人稱呼大哥,是很能體會外籍漁工朋友的喜悅的。
漁工還是沒放下魚網,可能是要完成某一段吧?一位穿著牛仔褲的台灣船東吧?默默地沿著那五道漁網一位一位遞著一隻隻長壽菸給他們。
船東微微屈膝,將菸湊近,漁工朋友們略略挺直上半身,放下右手魚梭,單手接著。
施與受都沉默,沒有一個字吐出來,一切都在眼睛和嘴角中言謝。
那隻狗兒還是看著大海。
鴿子和麻雀聞到米麥香飛來了,圍繞在各位漁工朋友身旁。
怕打擾用餐和工作,就沒去趨近一位剛剛哼著泉州腔魚歌的漁工朋友旁,請教他海上男兒事。
走出港口外,那間雲林同鄉會的牌子還在。
而那塊讓我不解的告示並沒有除去。
{大陸船員非經許可請勿擅離劃定碼頭區域,違者依法究辦,非有關人員請勿進入。基隆市政府啟。}
打一通電話給愛書人,非常感謝他不只讓給我2000本的文學歷史哲藝術學術書,也指點我來這個曾經繁華的漁港走走領略。
(民國107年2月9日農曆12月24日基隆市中正區到府收購舊書二手書中古書老書長輩書日記)
(于右任先生詩集。國史館...于右任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籌備委員會。1978)
(張大千傳奇,樂恕人,王成聖著)
(吸菸有害健康,請勿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