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台北市範圍沒現此時廣大,六張犁曾經是它唯一的煤礦產區。昭和18 年臺灣總督府在六張犁地區並存十二張鑛區番號。和平東路三段631 巷黎安站牌舊地號名是芎蕉湖,也被稱為頂莊。這是美麗溪谷,目前至少存在著一座煤礦水坑,主斜坑口的遮雨亭亭柱,焦炭窯,天車間。石泉巖,茶路古道,重修觀山嶺路橋碑等等歷史文化景點就在黎安站牌旁。
承蒙三位耆老女士先生指引或是親自領我一一尋看三座主坑口和一座水坑口,一座焦炭窯,事務所,礦工浴室烘爐間,麵店,礦寮,雜貨店等等。 所有遺址都在住戶家園裡,獲得地主同意後才進入。
福安宮耆老黃先生說:
已經做阿祖了,而我的阿祖,一百年前正是在隆昌煤礦的前身六張犁炭礦失事。 挖到水櫃,走避不及,連日搶救沒有找到遺體,只見到一根骨頭,便以此代表遺體入殮,封住往生所在的卡大(坑內片道)。 阿公,爸爸和他都沒有再入坑,是經營生意。 日本時代到光復,本地的麵店就是阿嬤開的。 不是現金生意。 記帳的,領薪水時再付。 使用一本通簿紀錄三角,五角就可以賒帳。 當年礦工人數一兩百人。
福安宮,市民巴士7號公車黎安站牌之間隔著溪水。 這一個足球場寬的河埔地都是六張犁炭礦坑內捨土運出後所填高的。 永安宮後面的山丘,整座都是捨土,山頂也有天車間。 永過這條溪很寬,是自然生成,而不是現在人工,妨礙魚族;有許多鱸鰻,毛蟹,過山蝦,溪哥仔等等。 礦工出坑後,很多直接下溪洗澡。 本地以黃姓為主,幾乎都是親堂,祖先過台灣後在這裡開墾。 黎安站牌右側穿過住宅區,這塊平地的右側沿著鏽水小溪可以抵達水坑口。 礦埕在福安宮左側一百公尺。 日本時代以輕便車人力推到和平東路三段再轉往松山火車站。 一位耆老95歲現在還打得一手好麻將,他是當時的台車押車夫。長輩們在水坑上方種植有許多果樹,茶園等等,年久月深,荒廢後成為自然生態園區。 坑口上方的小徑可以通往木柵,深坑,石碇,南港,是早年的茶路,小時候經常群山山頭間步輾走到南港。 煤礦經營者也是親堂,本地很多礦工也是。 經營者有賺到錢。
隆昌煤礦炭窯黃先生與夫人:
這是水坑口沒錯,而不是風坑。 風坑是跟著主坑口走的。 水坑口一個人高,寬度也適合一台台車推出。 基於安全將水坑口半圍堵,它是為了地下水排出之用。除了使用抽水機將水抽出。 這座水坑口同時肩負著坑內捨土的出坑,是人力推出。 水坑口小徑往上走30公尺就是斜坑口。 斜坑口的前方是兩公尺半平方的亭子,形體類似土地公祠的拜亭,作用是擋風雨,避免雨水打進礦坑。 亭子只剩四根柱子,其他都剝落。 坑口和風坑都塌陷。 坑口往懷恩園區,清水祖師廟方向設有等高線的台車軌道,出坑後分煤炭與捨土兩種:推車工將煤炭台車推送往祖師廟方向,隆昌煤礦事務所下方的礦埕,進行選炭。 煤炭很漂亮,無須洗煤,大小分三級後直接由卡車,梨仔卡載走; 或是送來水坑前的炭窯鍊焦炭。 捨土則是天車拉到對岸山坡。 坑口附近還留礦業建築。 坑口再登高二十公尺是天車間,還在。 這座坑口快收坑時,改到台北鐵工場,通用公司附近再掘新坑口。 對岸事務所旁有一座更早期的坑口。 那座坑口挖得快盡時,就到水坑上方重新開坑。 爸爸是坑內掘煤工,這座坑口有許多卡大,挖到地下三百公尺。 坑內工是兩班制。 。早期稱呼631 巷是芎蕉坑,當年種植的香蕉很有名。台北市本來到處是稻田,本庄也是滿山的梯田,也被稱為頂莊,而麟光則是下莊。
事務所旁的耆老林女士:
今年90歲,從新竹縣h.k鄉遷居到這裡。 定居60年。來到河洛人領域講得流利河洛話,依然愛聽客家節目與歌曲。擔任隆昌煤礦的煮開水工與燒洗澡水工。 一個月3到400元,相當等於一位小學老師的月薪。 早上十點開始燒鍋爐,讓中午十二點出工的礦工洗,到晚上十點都還有出坑者,必須持續有熱水供應。 中午兩點開始燒開水,一鼎鼎燒,再用桶子排成一桶桶。家人幫忙抬。放著涼,第二天早上提供給七點入坑礦工。 要燒好幾鼎。 坑內挖得很深,很燜熱,礦工們常攜帶五公升的水桶入坑,有的會多帶兩三桶。 事務所已經倒塌(兩位耆老說還在,待考。 )它左側那個坑口她遷來時就已經收坑,不瞭解。 事務所左上方沿著小溪溝爬三十公尺小徑是坑口,已經被封住做擋土牆,擋土牆排水口七八個,個個流出鏽黃水。 天車間在它的對面,也就是福安宮的右上角捨土山丘上,應當不在了。這座坑口後來廢坑,主因是挖到信義區吳興街三張犁炭礦的界線,後來改到十五份開新坑。
2022 年6 月24 日台北市大安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學術書長輩書。鞠躬告辭愛書人後,從和平東路科技大樓站往631 巷。承蒙愛書人讓書和耆老們的指點,非常感謝。
民國56年台灣礦區暨開工礦場一覽說:
礦區所在:
台北市和台北縣深坑區:
三張犁
六張犁
下內埔
興福
坡內坑
礦區號碼:0564
執照號碼:臺濟採2874
礦區面積123 公頃
礦場名稱
六張犁煤礦
經營人
隆昌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 頁280)
歷年的台北市統計要覽介紹六張犁煤礦和後來的隆昌煤礦的產量與員工人數:
六張犁煤礦:
民國37:170公噸
民國38:230公噸
民國43:254公噸
民國44:958公噸
民國63 年起沒有資料
民國58:11055公噸:員工總數201:礦工186; 男性 176:女性10
民國59:10203公噸:員工總數148:礦工135:男性130:女性5
民國60:16012公噸:員工總數137 人; 礦工125; 男性 121:女性4
民國62:3178公噸:員工總數184:礦工164:男性 128:女性36( 台北市統計要覽)
民國46 年臺北市志說:
六張犁煤礦,礦業權者張溪土。本礦礦權原屬於李金土礦區,原面積八六公頃三九公畝二七公厘, 讓售與張溪土,後獲准增加二八公頃八五公畝一八公厘。煤炭層脈:上層,走向北四三度東,傾斜二九度,厚度 〇二三公尺, 延長一二、○○○公尺,可探深度,蘊藏量一五、〇〇〇公噸。中層,走向北四三度東,傾斜二八度,厚度〇・四五公尺,延長一、二○○公尺,可拉深度,蘊藏量二二〇〇〇公噸蘊藏量量合計三七、〇〇〇公噸年產量約一千公顷。礦工人數約四十人,(經濟志工礦篇 頁58)
大正十四年台北三井物產會社井上知博的臺灣北部炭田圖地帶鑛地一一五號,可以看到六張犁有一座機械設備炭坑和一座廢坑的標誌,十五份則是狸掘坑。當時還沒有手押台車到連結松山。( 臺煤特刊)
歷經明治,大正,昭和年間的演變,昭和十八年臺灣總督府發行的臺灣鑛區一覽總結六張犁總共有下列十二張鑛區號碼:
1:臺北州臺北市六張犁
許可番號:
105
許可坪數
33600
許可年
明治30年
鑛山名:
體源礦業
鑛業人及代理人
廖朝舟
小山清太郎
2:臺北州臺北市六張犁
許可番號:
197
許可坪數
33691
許可年
明治31年
鑛山名:
體源礦業
鑛業人及代理人
廖朝舟
小山清太郎
3:臺北州臺北市六張犁
許可番號:
2707
許可坪數
33493
許可年
昭和5年
鑛山名:
合益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高李地
4:臺北州臺北市六張犁
許可番號:
1514
許可坪數
45122
許可年
大正6年
鑛山名:
合益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高李地
5:臺北州臺北市六張犁,五分埔,三張犁,中坡
許可番號:
2667
許可坪數
240326
許可年
昭和3年
鑛山名:
三張犁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山內卓郎
柴田定吉
( 頁20, 昭和18)
6: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六張犁,下內埔,興福
許可番號:
2570
許可坪數
225119
許可年
大正15年
鑛山名:
興福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川崎停五郎
小山清太郎
吉鹿善次郎
( 頁60, 昭和18)
7: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六張犁,下內埔,興福
許可番號:
1453
許可坪數
50847
許可年
大正6年
鑛山名:
星益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黃合成
陳田,張士成
( 頁60, 昭和18)
8: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深坑庄六張犁,下內埔,興福
許可番號:
2570
許可坪數
225119
許可年
大正15年
鑛山名:
興福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川崎停五郎
小山清太郎
吉鹿善次郎
( 頁20, 昭和18)
9::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深坑庄六張犁, 坡內庄,興福
許可番號:
990
許可坪數
92987
許可年
明治42年( 105 合併一部)
鑛山名:
坤澤炭礦
鑛業人及代理人
小山清太郎
久芳愛之助
( 頁, 昭和18)
10: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深坑庄六張犁, 坡內庄,興福
許可番號:
2589
許可坪數
70831
許可年
大正15年( 105 合併一部)
鑛山名:
鑛業人及代理人
廖朝舟
小山清太郎
( 頁, 昭和18)
11: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深坑庄六張犁, 三張犁 坡內庄
許可番號:
190
許可坪數
31031
許可年
明治31年( 105 合併一部)
鑛山名:
鑛業人及代理人
廖朝舟
小山清太郎
12:臺北州臺北市 文山郡 深坑庄六張 犁,富田町,下內埔,六張犁,萬盛
許可番號:
5331
許可坪數
466758
許可年
昭和17年( 105 合併一部)
鑛山名:
鑛業人及代理人
陳德和
林國
吳玉貴
( 頁60)
日據時代昭和六年出版的臺北市志說:
六張犁雖已被編入於市内, 卻尙是農村部落,在稻田中形成一個部落地方, 北邊接壤於山地,且與石碇相鄰,成爲與文山郡之境界。石碇方面則接壤於基隆郡煤炭礦區之煤炭礦區,由於煤炭炭層連到此地來,因而在此地 亦能看到採掘煤炭,規模並不大,煤炭品質雖然不好,不過有相當多採掘量,據說產量逐漸在增加中。
只有六張犁方面,才算市區內唯一之煤炭出產地,礦區共有五個,其總面積爲二十六萬二千 二百四十二年,日台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本町) 雖然亦在此地嘗試採掘,但產量僅有三千七百 九十萬斤,產值十三萬一千二百一十五圓,產值 年年在增加,與大正十年比較,約已增加七倍之 多,比起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來,亦約已增加六倍,被認爲有希望之產業。
但是無論如何,最近因不景氣之深刻化,各 煤炭業者售價均在生產成本費以下,且因銷售競 爭甚爲劇烈而陷於經營困難,繼續出現廢坑之狀 態。但在此地之業者均係小規模者,由於正在嘗試欲採掘比其他地方更便宜煤炭去銷售,因而仍 有相當多需求,不致於成爲廢坑,總在維續事業 不過依煤炭業現狀說來,在此亦不得不採取消 極經營以因應困境。
(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市立文獻館,田中一二,李朝熙)
再次感謝愛書人與四位耆老女士先生。樂伯於樂伯二手書店。建議敬請務必取得屋主同意才可以進入。
風坑口遺址
主斜坑口前遮雨亭遺址柱子
福安宮前捨土堆
老芒果樹
完整的水坑口
焦炭窯
焦炭窯崩落一角
主斜坑口前防水溝
後面山頭是天車間遺址之一
水坑口
左側是礦埕
右側炭窯
風坑口位置
事務所旁主斜坑口遺址
更早期坑口遺址
往事務所旁主斜坑口的小徑
右側通往水坑,主斜坑口,天車間遺址。敬請務必取得屋主同意才可進入
更早期坑口。礦埕,鍋爐間,沐浴間,礦寮遺址
天車間
主斜坑口之一的遺址
主斜坑口遮雨亭殘餘四根柱子之一
通往另一座主斜坑口遺址,敬請務必獲得屋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