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冷落中的燦爛。俞大綱,西川滿,楚戈,李亦園與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台北市大稻埕廟會是俞大綱戲劇家,.....西川滿作家等等藝文人士的聖地。
好久沒看到野台戲可以聚集數百人,而且是,陪著城隍爺一起觀賞。
看到精采處,幾位觀眾站起來,被後面的觀眾喊說,你擋到了城隍公看戲了。
戲正在上演,雄壯澎湃的鑼鼓嗩吶卻一陣陣地從戲台旁經過,那是城隍廟暗訪的隊伍-靈安社,双連社,明光樂社,保安社等等四大在地北管社團的路過。
迪化街籠罩在鞭炮,唱戲,北管之中,分貝破肯定表了吧,好像走進遊樂場。
洪醒夫作家的「懷念那聲鑼-牛犁分家野台戲公演盛況啟示」說:
楊逵先生民國47年7月在「東方少年」發表一個劇本,「大牛和鐵犁」,48年這個劇本改名為「牛犁分家」在綠島中正堂首次公演, 20年後原稿被一個青年作家找到,68年5月5月16日起,重刊載於鐘肇政先生主編的民眾日報副刊,楊逵在稿末加了一段附記:
「應鳳凰小姐從我的破紙箱裡倒出了一堆爛紙頭,發現了本稿,埋沒了二十多年而霉味撲鼻,重看一下卻引起的引起了許多感觸.
不管它是接「薪傳」的棒,或是「薪傳」接這枝的棒,薪傳就是薪傳,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在各不同的時空,從而一代一代傳下來,也必然會繼續傳下去,而把腐朽的燒盡,把我們祖先拓荒的這塊土地變成沃土。」。
很不容易,大稻埕的迎城隍,野台戲,靈安社等等都有保存。
洪醒夫作家隨筆了楊逵這齣新編野臺戲的盛大與感動。
洪醒夫說,台中市光復國小外操場演出的,文化基金會陳癸淼先生跟楊逵先生在開演前都有簡短致詞。
觀眾估計有1000人上下,他們在戲台前鑽進鑽出,希望找個比較高的立足點,好看個仔細.
這讓洪醒夫想到了兒時看野台戲的情形, 戲演到精彩處,以致,牛車,鐵馬上的人全情不自禁地站起來,他們站起來,遮去後面的人的視線,後面的人便大聲吆喝,要他們坐下來,於是,整個演戲的場合便「鬧熱滾滾」,而戲台上當然是鑼鼓喧天,聲音透過擴聲機的傳播幾里外的人都可以聽到.這種熱鬧的野台戲已經好幾年沒有看到了。
關於地方戲劇的薪傳,俞大綱與楊逵的看法是一致的,是不好背祖的。
楚戈畫家(袁德星)的「俞老師最後的一次談話」,記敘了俞大綱的談話:
{俞老師說….就拿子弟戲來說,這是過去農閑的時候,勞苦大眾鬆弛精神的媒介之一.我們鼓勵大家去研究子弟戲,不過是看看子弟戲裡面有沒有可以發掘的材料,談不上是對逝去的生活之留戀.
一個文化若想在外來文化的衝激下,保持自己原有的活力,以求得新的適應,是不能忘本的。民族文化來自民間,民間的東西受到千百年的冷落,也許僵化了,但根總還是在的,只要有根,就有活命的機會.連根拔掉才是死路一條.西方人無論怎樣高喊上帝已經死了,但他們的文化藝術,總是植根在基督教的聖經裡面,反聖經也並沒有離開聖經的範圍。}
俞大綱在大稻埕慈聖宮看戲,不因為下雨就撐傘,避免妨礙後排的觀眾,而且,俞大綱以及文化大學戲劇系與大稻埕靈安社有深厚的情誼。
蔣勳作家的「缺憾還諸天地;悼念敬愛的余老師」說:
{這次回來看到老師最開心的一次是文化學院戲劇系學生在慈聖宮前演出子弟戲的一天.那天下著小雨,許多人撐起了雨傘,坐在老師旁邊的延亮也一再敦促老師打起傘,然而老師堅持不要.細微的雨珠飛散在老師花白的頭髮上,老師時時舉起相機照著台上年輕學生的表演.演完戲,老師一再說:「太好了,太好了.」又爬上後台,在忙亂的卸妝學生中間坐著說:「你們一定要離開學院教室,你們的工作在社會上。}….
{老師越來越參加到民間文化工作的推展中去,與靈安社子弟戲來自豆漿店的小販,鐵皮店工人…..各行各業的接觸,對一個如老師的出身,如老師的年齡的人而言的確已經是極大的突破了吧?!而老師所關懷的「文化」事實上不只是詩詞,不只是戲曲,不只是窗花剪紙….而是支持這些東西後面活生生的人的活動,人的生死與哀樂吧?!}
施叔青作家的「哭俞老師」:
{我記得以前隱約聽老師提過,他說台灣這種流浪的酬神野台歌仔戲,和宋時衡州撙府的戲班子極為類似,也是臨時搭的露天棚子,宋人稱這種戲班為「路歧」。
李亦園教授「悼念俞大綱先生」說:
{最近這麼一年多來,俞先生全心全意在支持文化學院戲劇系師生在台北霞海城隍附屬的靈安社學「子弟戲」。
邱坤良先生「俞大綱先生與台灣地方戲曲的研究」:
{…..帶國劇組的一些學生,實際參與台北霞海城隍廟靈安社的活動,他非常高興,再三鼓勵我們要好好把握這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實際投入民間劇團中,體會戲曲與宗教,民間的關係,以及地方戲曲的表演體系…..。慈聖宮前的廣場背脊得水洩不通.與老師坐在人群之中,我們擔心硬木頭板凳會叫他老人家受不了,但見他怡然自得地拿照相機試下獵取鏡頭,他笑著對我說:我的照相技術很成問題,恐怕一張都洗不出來,但我喜歡這種看戲的氣氛.日戲開演到一半時,天空突然下起小雨來,雨絲打在俞老師的頭髮上,坐在老師旁邊的延亮焦急得不得了,東奔西走的,總算弄來一把雨傘,但俞老師說什麼也不肯張傘,他說這樣會妨礙到後面觀眾的視線,而且看起戲來也不過癮.}
大稻埕的神明慶典,….北管子弟戲有著光榮的傳統。
西川滿作家的小說【神明祭典】是以大稻埕城隍聖誕繞境為主要背景。西川滿說:

{一年一度,城隍聖誕祭典,擁擠在大稻埕的人最多,最瘋狂,最熱鬧。由於各結社,社團的協力,慶祝城隍聖誕的遊行隊伍,要經過太平街,在群眾民眾歡呼聲裡,謝將軍和范姜都會以奇異的姿態在大街上亂舞。謝將軍和范將軍,兩尊性格完全不同的神,協同籌辦慶典的時候,必定有不同的兩個結社推薦人選。.誇大行動遊行,拿著鵝毛扇子,大步走路的范將軍,跟身高身長高大的謝將軍高傲的架子不同,可以表現其【醜惡醜惡的黑臉性格】,不管碰到什麼或對觀眾都能允許亂暴旋舞。}

2024年(民國113)6月16日甲辰年農曆五月十一日星期天是大稻埕城隍廟暗訪遶境的大日子。

北區暗訪與南區暗訪分別在中午兩點與兩點半集合出發。

人潮洶湧,外國觀光客更是驚喜地猛按手機與相機。

范,謝將軍猶原是西川滿筆下的神情與動作,謝將軍仰看著天,而范將軍很活潑,鵝毛扇子打到許多香客與攝影家們。

暗訪,似乎是由土地公率領。

城隍爺並沒有出動,而是被【請神】請到戲台前看戲。

非常感謝執事先生指點:

{戲台不在霞海城隍廟對面,而是在大稻埕戲院前空地,臨時搭建的戲台;因此特地請城隍爺移駕,稱為「請神」。}。

這可是很慎重的,不過一百公尺,出動了十二位北管子弟演奏,誠摯地徒步當前導。

可以想像,後天農曆五月十三城隍聖誕繞境的鬧熱了。

龍瑛宗作家的【紅塵】長篇小說裡,主人翁之一的劉三奇,住家就是在林森北路,離大稻埕並不遠。

龍瑛宗說:

{拜拜就是迎城隍或媽祖,在街路上遊行的當中行事。遊行隊伍路過時,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口擺上供物,燃放炮竹,燒金銀紙,點上香燭膜拜。}

時代改變了,盛況不再了。地方人士仍然珍惜與遵循傳統,讓人好尊敬。

台灣的軒社等等社團越來越少了,不曉得,謝將軍以及范將軍,是否如同西川滿所說的,依然是不同的軒社陣頭來推薦?

2024年6月16日。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的街景。非常感謝愛書人

註:

(洪醒夫全集,散文集:91。彰化縣文化局)

(頁28。楚戈。頁27。燈火下樓台。俞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頁47-48。燈火下樓台。俞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頁63。燈火下樓台。俞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頁118。燈火下樓台。俞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頁130。。燈火下樓台。俞大綱先生紀念文集。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西川滿小說集2,春暉。陳千武譯)

(龍瑛宗。紅塵。遠景)

北區暗訪-「靈安社」,「保安社」。
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國曆6月16日農曆五月十一日 。
一,南區暗訪「双連社」「明光樂社」
14:00集合15:00出發
二,北區暗訪「靈安社」,「保安社」
14:30集合15:30出發
預計晚上九點半走回城隍廟。
(農曆五月十三週二遶境)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樂伯二手書店 的頭像
    樂伯二手書店

    負責人親自每天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藝術書學術書0958571502樂伯二手書店(立立二手書店)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