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0919_080758.jpg - 基隆市港仔口獅球嶺砲台嶺腳

八堵橋走下尚仁路。經過八西里福安宮,尚仁國小和港仔口福德宮。這條尚仁路緊貼著基隆河。基隆河在這裡急轉彎奔向台北。縱貫鐵路與縱貫公路,64 號快速道路和兩條高速公路包抄。 魚兒在壺穴中又進又出。壺穴的礁石上,許多白鷺鷥,夜鷺和鴴鳥耐心地佇立。即將秋分了,白色野薑花和金黃的臺灣欒樹盛開。幾位釣客就在河畔垂釣。徒步間,居然好寂靜,回到農耕時代的山水畫裡。是滾滾基隆河水將喧囂和俗世都給捲到淡水的外海了嗎?

 

很懷疑,溥心畲先生民國四十二年的八堵這首詩,是否在這裡或是附近而有所感觸呢?就當作是好了。

 

八堵:

帝雪搖空壁 翻雲撼石樓

渾如巴峽水 遠迸蜀江流

村女淘春粟 溪童擊釣鉤

三年棲瘴海 於此亦淹留

(錄自台灣詩壇42.9五卷三期,基隆市志)

 

從港仔口福德宮再來是港口橋,五十人公祠,過了高速公路第二個涵洞大約二十步,被亭子腳下的小姐喚住,問我要到獅球嶺的劉銘傳隧道嗎?我說是,她說走過頭了,要退回第一座涵洞,還說,看到限高4.1公尺的紅招牌嗎?左轉巷弄就可入山。 也沒忘記提醒我山裡蛇多。好感謝。

 

基隆市市中心翻越獅球嶺到暖暖八堵地區,至少在1654年代就有地圖登錄。

翁佳音學者說大臺北地圖中,"獅球嶺、暖暖一帶", 地圖上的一號,標於兩座畫得與鄰近山形不同的山旁,並有一條小溪溝接基隆河。 可惜,左上角的標誌文字因殘破,無法得知此號的原荷蘭文是什麼。所幸給爾得享S. Keerdkce 有關此圖的報告文, 應當是八暖暖(Perranouan)。而八暖暖不是平埔族社名,應當是指一個場所,是指橫隔淡水與雞籠之間的障礙。所以暖暖更不是社名。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翁佳音作,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民87,臺北縣文化叢書)

 

現此時行政劃分,八堵屬於基隆市暖暖區。而港仔口屬於安樂區,是安樂區和暖暖區的交界處。(基隆市志)

不管1654年的大台北古地圖那條小徑是不是通到這裡,和暖暖地名的起源 是否如翁學者的分析;繼續往前行,想要攻堅獅球嶺。

 

找到第一顆三角點基石,刻著圖根補點,台灣省政府。地上有一張塑膠片,藍天隊的標誌,三角洲鎮北峰,h115 等字樣。 基石就隱匿在濟公佛活祠的後方。

 

看到基隆嶼,大屯山和五分山的顛尖了。 雖然攻克這座鎮北峰,但是距離更高的獅頭嶺還多遠呢?受賞了一顆基石,但我仍然在叢山裡,還有更高的山頭環列,無法展望。 剛剛一路走來,是循著石階梯蜿蜒而上。很好登臨。這四十分鐘的山程,只有我一人 ;樹林逼迫小俓,形成綠色隧道。今天平地氣溫三十六度,微風中,這裡卻很涼爽,雖然走得滿身汗。是避暑的好所在。

 

晨曦穿不透;左看右看都是山,這條石階路滿眼的蒼翠; 腳步放很輕,鳥兒卻常被我驚醒,從樹梢竄出,飛得很快,根本認不出是哪種鳥。快到好像是釣魚者把腳伸進基隆河,河裡的魚兒立即逃離。太安靜了,也怕蛇老大。小心地走。就不去找不遠處傳來的山澗聲。

 

溥心畬先生的弟子,江兆申畫家,來臺後,曾經在基隆任教和定居。他民國四十年代寫的 幾首詩,該不會就是在這裡吧?比如這首 , 休日:

 

虛堂四望盡叢山,百丈懸梯雲漢間。

秀嶺煙霞通玉府 ,深林雞犬隔塵寰。

淙淙自見紅泉落,點點遷迎白鳥還 。

尊酒自斟移畫彰,不知青鏡起朱顏。

(錄自台灣詩壇五卷三期四十二年九月,基隆市志藝 文)

 

再一百公尺,一棵樹腰別了一張指路條。說往北是三坑車站。

 

又領有一顆基石,基隆市政府,077,地上寫塗上b109103的油漆字。現在是在群山山顛間遊走了。是分水嶺了,西邊的流向基隆灣,東邊往基隆河灌注。獅球嶺應當不遠了。

日據時代基隆人簡萬火先生以中文寫成基隆市誌。呼應許梓桑先生的基隆八景詩,說,獅球嶺迎雲,的確可以位居基隆八景之一。他說:{但此嶺之間 如逢天氣晴陰。 常現一片雲霓美景。故堪列爲八景之第三也。}。

(昭和六年八月 八日出版。基隆誌,著作者簡萬火,基隆圖書出版協會。成文出版社)

很期待,依然往獅球嶺砲台方向走,那裏視野最好。

 

未完待續~

(非常感謝愛書人:2020年9月20星期日。 台北市大同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

。,,,,,,,,,

 

附註:

翁佳音學者的敘述:

給爾得享S. Keerdkce 有關此圖的報告:"…從雞籠港灣沿著小河流到八暖暖(Perranouan)地區或山崙 之路。可用 䁅舺航行,亦可由金包里步行,約一個半小時多可抵 達。由於小溪流乾涸,航行不便 ,八暖暖是橫隔淡水與雞籠之間的障礙。上下攀登之時,有意外的陡峭山坡,許多地方路徑狹窄,土質鬆軟、滑溜,相當危 險。此山大約一小時之内可攀越,抵達河邊後,便可航往淡水。...。

 

據此,可推知此號對應的標誌文字應為「Perranouan」。

 

按照 福佬系臺灣人的地名譯名慣習,把它譯成「八暖暖(Peh-noan - noan)。之所以這樣音譯,一方面是遵行我於前言所提出的本土化研究準則,一方面也要藉此展示若依本土化研究準則,我們接著就可以與後來的文獻與現在的地理銜接上。本號圖上,今獅球嶺地方繪有登山階梯以及小山路,越嶺之後,有一條小溪接基隆河。地理上不 是有暖暖溪注入基隆河,「暖暖地在兩山之中,俯臨深溪」;傳統文 獻不是說基隆到淡水的陸路,要越過月眉山到暖暖搭船麼?這些情況况,剛好與商蘭人所繪的地圖與報告完全符合! 我所提出本土化研究的準則,也會讓我們重新回過頭來批判 目前的地名解釋。

 

有人說: 暖暖的地名起源與由來,「原爲Noannoan山番(泰雅 族)的所在地」, 我( 翁學者)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那那社」這個名詞,清代官私文書找不到這 ,或「凱達格蘭平埔族社名“那那』之譯音」。 這樣的番社名,這張大臺北古地圖在本號也沒有繪出番社的房子。有時 候,我們不得不懷疑:這好像是研究者編造出來的番社名。 所以,從本土化的立場,既然「暖暖」不具有漢字意義,而臺北原住民語又呈死語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藉助南島語系的例子來考察。

 

稍具 馬來亞(印尼)語常識的人,很快就可以發現「Perranouan」一字, 其語詞結構為Per-ranou-an。Per-an是前後接詞,表示場所,語為,ranouan」。此字與馬來亞字「 ruang 同一語源,意即間隔 處」。似乎這樣的地名釋意,才能與報告所說的「八暖暖是橫隔淡水 與雞籠之間的障礙」不謀而合。

(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翁佳音作,臺北縣板橋市:北縣文化,民87,臺北縣文化叢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