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20201107_074900.jpg - 陳萬乞古厝洋樓

愛書人說,汐止陳萬乞古厝的重要性,不只是美麗,同時也是基隆河汐止段沿岸,僅存的基隆河河運的見證洋房。

 

汐止到府收購二手書之後,經過下街福德宮。下街是針對頂街而來。兩者都是基隆河邊上。下街福德宮有一塊不銹鋼製的沿革說,下街福德宮在基隆河江北橋頭,上游一百公尺就是早年的牛稠頭渡船頭,繁華無比,是市集的出入港口;而妝點昌盛的巴洛克式建築依然矗立河邊。

 

這段話很簡短卻說明了汐止曾經是河運小鎮和這棟洋房是多讓人驕傲。

 

英國生物學家柯靈烏C. Collingwood的基隆河旅行。1866年搭船從淡水 到基隆,生動描述沿岸包括汐止的風光。 1886年,陳衍(石遺)詩人應劉銘傳的邀請,擔任幕僚,渡海來到基隆,攀越獅球嶺下山後,乘船到汐止 ,再轉搭轎子到台北大稻埕。詩句中就提到水返腳。而更多的國內外人士都有類似記載。( 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https://blog.xuite.net/lobo32xl/twblog/589366521)

 

穿越汐止交流道禮門街之後,再走兩分鐘就抵達。房子面積大約一百坪以上吧? 門牌在被背面,中正路304 號。三樓起。先是河邊的牌樓。

 

當年是以面向牛稠頭渡船頭為正面?美麗門面才朝向基隆河?

 

可以印證汐止早期河運繁華的牛稠頭渡船頭和灘音遺址都不存在了。除了軟體的詩文藝術,硬體的恐怕只剩濟德宮的其中一個柱子是咸豐己未年(1859)和這幢建築了。

 IMG_20201107_074806.jpg - 陳萬乞古厝洋樓

前方的基隆河被一個人高的堤防阻隔。再來是兩公尺寬的基隆河自行車專用道,然後是一道U型膝蓋高的花草種植槽來當做小圍牆分隔內外。裡頭是五坪寬的庭院; 再來就是建築本體。左側是三樓沒有山牆,右側就有。 一樓通往基隆河。被堵塞了。為了防範水災,河堤高高築起,正面最頂端的山牆和樑柱門楣有各式各樣的泥作裝飾。正面的樑柱,窗台,門等等,每個樓層都不重複。整個建築比例透露出清新優雅。

 

帶著懷疑,窗台等等還會有變化嗎?繞出馬路走回中正路。招牌是揚濟中藥行。店還沒開向右斜出七步,看見一樓店面的後方是洋房本體的二樓,被樹遮掩住了,只看到窗台。重點是,窗台跟正面也不同。是撲克牌的上半段紅心倒過來,底端我再怎麼企起腳跟還是看不到,被樹擋住了。正面臨河分別是圓形與長方形;更妙的是,聳立的山牆卻是三角形鏤空。

 

花松村先生說:

汐止老街中正路這些商舖通常有二落到三落,第一落即為商店,多半有個閣樓,供堆積貨物;後面幾落即爲住家 。老街商鋪櫛比排列,其亭仔腳從側面看去形同迴廊,甚為好看。

 

根據林衡道教授考證:

此街迴廊雖屬大正 年間的格式,但所用建材的年代甚早,十年前(1975 年)中正路二二四號的亭子腳即曾有烏磚露出來- 而烏磚係 屬清朝嘉慶以前所慣用的建材,足見這些亭子亭曾用舊建材翻修過,亦顯露出止當時的繁榮。

 

所謂「大正型」洋樓指日本「大正」年間(民國元年至十二年)所建的洋樓, 蘇家,汐止火車站對面- 大同路一三三號的蘇家邸宅( 蘇厝),是一棟兩層樓的大正型洋房,全用紅色西洋 磚建成, 樓上、樓下均有迴廊。這種建築是模仿廈門汕頭等華南一帶的通商口岸來的,臺灣在日 治以後- 衣 , 食、住大致仍模仿大陸,直至昭和年間「皇民化運動」高壓下才有所改變;這種大正型洋樓即爲模仿大陸的一種證明。(臺灣鄉土全誌 第二冊 ,花松村,民國85年)

 

老街是中正路。汐止火車站北出口就接蘇厝,忠順廟,灘音遺址,文化巷等等( 詳見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不再贅言)。而中正路還有不少古厝很值得走看,比如中正路219 號永安陳祖厝( 與陳萬乞古厝是不同一棟)。

 

 

胡朝進先生說:

汐止下街的陳厝起造人是陳萬乞先生,大正15年(1916)左右陳萬乞 30歲,這個建築歷經多年才完成。(水返 腳春天 蛻變新汐 止,胡朝進)

 

臺灣鑛業史說,陳萬乞是德成炭礦經營人。(頁1948)

 

而台北縣古蹟一書中說,中正路陳宅,目前爲中藥店,以往由河邊運貨而上,此 為靠河的正面,由於地形影響,最下 爲倉儲使用,二層位置則通達店舖,最上多主人住家使用。(王志鴻攝)

 

西班牙和荷蘭時期先不論。汐止區清朝和日據時期出了許多茶葉,礦業,軍事,政治等等人物。而畫家陳植棋,文學家陳定國等等先生是本地人; 而謝尊五,蔡文甫等等先生都曾到汐止教書。是個文化的市鎮。( 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

IMG_20201107_075408.jpg - 陳萬乞古厝洋樓

 

灘音那更是不在了。灘音曾經是淡北八景之一。( 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

 

汐止和許多詩人吟詠過汐止灘音。

 

其中汐止周溪河先生說:

溪流激石韻湯湯,逝者如斯感慨長。

水調翻成清澈夜,千秋遺跡憶嚴光。

 

汐止高惠然先生的灘音則解釋它消失的原因:

鐵線橋邊耳幾傾,但聞金鼓管絃聲;

年來砂掩中流石,無復灘音浸太清。(臺北文獻叢輯,成文出版)

 

 

而灘音的消失,不也是跟基隆河淤積等等而導致河運不再是相同因素?

 

汐止早期名稱之一是水返腳( 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這個名稱也透露出汐止是水運城鎮。而目前孤陋寡聞的我所知道的汐止和基隆河沿岸的建築中,是配合河運的也只存有這間。很開心每次來汐止到府收書,它都健在。它很厲害,風頭水尾,居然也熬過了近百年來的颱風,地震和美軍空襲。而汐止這三十年來,城貌變化很激烈; 而後代屋主認真保存,讓人好敬佩。

 IMG_20201107_075546.jpg - 陳萬乞古厝洋樓

(非常感謝愛書人的指點)( 2020 年11 月7 日新北市汐止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

 

 

附錄: (1):https://blog.xuite.net/lobo32xl/twblog/589348863

 

 

IMG_20200911_074133.jpg - 汐止站前蘇厝

(3):花松村引用林衡道的研究說這間永安陳祖厝古厝也傳承了六,七代。 陳祖厝十年前林衡道教授考證之際,陳家祖厝在中正路二一九號,門額題 「永安」兩字,保存完整 入門即見前廳正璧上繪有麒麟。麒麟下供清水祖師、齊天大聖、城隍爺、土地公、廣澤尊王。廣澤 蝶王神像甚小 仍放在一個小木盒裡,木盒上仍有把手,便於提攜,當是渡臺時隨身攜帶,以茲佑 護者後廳供祖先牌位,其後有兩護龍之住屋。當時主人證實,此屋落成後已先後傳了六、七代之臺灣鄉土全誌 第二冊 (臺北市、臺北縣,花松村,民國85年

IMG_20200825_065208.jpg - 汐止忠順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