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失去愛女,哀傷的孫中山先生,似乎反過來安慰伍平一先生。
孫中山先生的長女孫珽女士,【去國十年詩存】書中,孫中山寫給伍平一先生的影印信,是寫成【珽兒】,印刷體解說也是【珽】;伍平一的幾首詩中印刷字一律是【埏】。
伍平一說,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孫中山將孫珽的照片交給伍平一讓他和孫珽通信。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孫中山讓孫珽來到美國讀書。
沒料到,孫珽勤學用腦過甚導致血冲腦,兩眼都失明。
伍平一本來要親送孫珽返國治療的。
那時正是1913年二次革命(癸丑之役)即將開展,孫中山很早就有密電,命令伍平一應援,伍平一只好【國事前驅家事後。興亡責任未休肩。】,【丈夫不灑臨岐淚。兒女有情指上鐶。】,送別時,【桅影渡頭門掩映。離人愁煞賦陽關。】。
伍平一【風雨驚心頻入夢。夢中似見夢中人。】。
好不容易可以回國了,路途中,接到兩封孫中山的電報。
一封是二次革命失敗,命令伍平一停留在檀香山待命;一封是【孫埏女士逝于滬濱。】。
伍平一【更又驚心花落去。不堪頓足昔謀疏。】
接著幾個月,完全沒有孫中山新的指令。
後來才得到孫中山的書信,原來孫中山逃亡,先是到臺灣,再轉到日本東京。
伍平一寫了一封信呈給孫中山,希望可以去澳門祭弔孫珽的墳墓。孫中山說這【實難為情】,孫中山不願意再讓孫珽的媽媽難過。如果,伍平一非得去,請伍平一到了澳門後,讓孫中山的侄兒阿昌陪同悄悄前往,絕對不要讓家人知道。
書上其他的信,孫中山都是寫旅安,近祺,大安;孫中山在這封的信中,最後寫上了這幾個字:
【前程遠大幸為國珍重】
對孫珽的愛,應當深深打動了孫中山的心,悲痛的孫中山,才會勸慰伍平一吧?
伍平一這本書中,除了國家大事親歷記,也有不少抒情。
1,
無題:
別後歡愉夢裡消。
清風良夜可憐宵。
飄零淒絕送春淚。
紅粉青衫兩寂寥。
2,
荅川俁先生問嗜酒:
儒冠自撫問蒼天。
借酒消愁近十年。
每自酣歌憐落拓。
怕將恨緒訴君前。(頁五十)
非常感謝愛書人讓這本【去國十年詩存】。伍平一著。敬業出版社。民國四十七年五月初版,和,其他珍藏書,承蒙了,再次感謝。
2024年11月7日。嘉義到府收購舊書二手書中古書老書長輩書學術書中古書的日記
(喝酒過量有礙健康)
附註:
1,
送孫埏女士東歸:
生平湖海飄零慣。
足跡猶慚未遍寰。
異地星霜曾涉曆。
故鄉風月待歸還。
丈夫不灑臨岐淚。
兒女有情指上鐶。
桅影渡頭門掩映。
離人愁煞賦陽關。
按孫女是為孫公令愛。在辛亥前孫公以其照片介紹予通信。革命告成命其赴美留學。又為函介。不料女士因勤學用腦過甚為血冲腦。致兩目已難辨。為求醫治。時癸酉事(似乎是癸丑。待考。)將發。予決東返。聘醫陪其東歸。予送於舟依依不忍別也。
(頁九,去國集。)
2,
留別美洲同志詩四章:
風風雨雨廿三年。
四載流連感逝川。
空恭敵前酬大願。
又慚學半整歸鞭。
頭顱肯使閒中老。
毀譽何曾物外遷。
國事前驅家事後。
興亡責任未休肩。
按末第二句當時同志有以予東歸。因孫女士先行。而豈知因二次革命將發。予早得孫公密電。促予率飛機應援也。(頁十,去國集。)
3,
憑望埏卿
青天碧海君何處。
弱質奚堪寄此身。
風雨驚心頻入夢。
夢中似見夢中人。
(頁十三,去國集。)
4,
歸國中途奉孫公以湖口失利電命止於檀山後去電未得覆賦此:
欲歸未得意如何。
萬里沉書問所居。
更又驚心花落去。
不堪頓足昔謀疏。
按當時接孫公兩電。一止檀待命。一報孫埏女士逝于滬濱。後予電覆。杳無消息。數月後使得書出亡。先到臺灣。然後轉到東京也。(頁十四,去國集。)
孫中山信:
平一世兄鑒
來信收悉所請介紹至澳弔珽兒坵塚一事實難為情蓋不欲再傷其母之心也如世兄必欲竟此志只有到澳時與舍侄到澳時請他帶往便可切勿使家中知知也此覆
前程遠大幸為國珍重 三月八日
(去國十年詩存。伍平一著。敬業出版社。民國四十七年五月初版)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