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敢當
貢寮區德心宮
四樓公寓。1915年到1945年的日文原文書,泛黃而且有註記;哲學,文學,水彩畫冊,英文和中文學習與中國歷史文化現況的簡介;很多是日本時代台灣本土和日本當地的禁書,甚至到了戰後中華民國時代也是。不禁問了愛書人一句,令尊在二次大戰前後都沒惹甚麼麻煩嗎?
林衡道先生在"前夜"這本小說中說:
日本與台灣間的"內台航路"除了大紳士之外,這段旅程並不算是愉快的。在船上有穿便衣的日本特高刑事,向旅客盤問身世,旅行目的,對日本總督府統治台灣的感想。1939年,這個時候,日本人打仗越打越沒出路了。而主角張志平,在船上也被問了,並且被警告:
".....你們所攜帶的書及雜誌,全部拿出來給我檢查。中央公論,矢內原忠雄的"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也是禁止帶進台灣的。.....。
並且借反面主角,台灣最大仕紳,丁炎的口說:
"前幾年總督府解散了被稱為中國國民黨分家的民眾黨,也是採取我的建議。"
愛書人的長公子說:
{今天特地從外縣市回到台北來整理舊家,要繼續珍藏的已經都拿起,希望您能趕到。大約還有兩座一個人高的書櫃的書,希望能讓爸爸的愛書可以流轉到有需要他的人的手上。}
{爸爸手不釋卷。1924年出生於彰化。彰化小學校,台中州州立台中一中,早稻田大學畢業,二次大戰末期,阿嬤命令他繼續待在日本,不准回台灣,以免被以"台灣志願軍"名義被迫入伍。家境富裕,生活費由台灣寄過去。}
{在早稻田讀書期間,雖然主修商學,卻愛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日本,中國,和西洋的人道主義文學,詩集,以及關於台灣和中國的歷史,也熱愛畫畫。}
{日本一戰敗,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台灣。沒想到,因為國語換成北京話,就算筆下寫得來,也是找不到工作。}
{媽媽說爸爸很聰明,很會讀書。}
{爸爸不愛說過往,直到了台灣國民黨政府解除了戒嚴之後,才稍微披露說,民國36年年初,替一家雜誌翻譯美國報紙的評論,被盯上,228事件後被搜捕,不能回家,連忙躲進了舊家附近的美國領事館,因著中文文字尚可,英文達意,日文是他那年代的國語,當起了好幾年的領事館的翻譯和就職之後的美軍顧問團,情治人員只是跟蹤,並不敢逮人。那份雜誌成了我們家的傳家之寶。}
{美軍顧問團撤去之後,在一家oo照明設備公司上班,那是需要英和日文的大外貿公司。}
{退休後,爸爸就專注於繪畫和為台灣福祉而奔走。經過媽媽同意讓出爸爸的藏書。}
愛書人還要開上60公里的路程回外縣市,就不敢多請教愛書人他的尊翁更多的經歷。鞠躬告辭,感謝讓給我那麼多他尊翁的愛書。
到府收書回到書店後,向來,很喜歡找資料,了解一下老一代愛書人買書的時代背景,想像那些書被愛書人選購的那一刻是甚麼心情?
且容我當個文抄吏:
(一)台中一中;第23屆畢業的林烱明先生說:
我們這一屆總共有139名學生,1936年入學,1941年畢業。1914年創立。集合了北從苗栗,南到斗六,新營各地的優秀人才。當時能考上的,幾乎都是小學的前2名學生。進了台中一中,發現周圍都是頭腦好得不得了的人。
那時候,學校會把一年級所有學生的帽徽刻在一塊木板上(5x15cm),放進寫有每個人名字的信封交給每個學生,然後要他們帶回家掛在每一戶的門牌的旁邊。因為在那個時候能考上台中一中,遇到的人都會向他們的父母親恭喜,是件非常有面子的事。1941年,昭和16年,這一屆考上台北醫專的有11人,醫大預科的15人,考上難度更高的日本高等學校的有6人。
入學考試是在當時不公平的社會中,最公平的競爭了。雖然如此,一試定終生還是跟運氣有關係。考高知高校理乙的柯濟北好不容易通過初試。誰知遇到故意刁難的口試老師,老師問他"你覺得蔣介石(蔣中正)偉大嗎?",柯濟北居然回答說:"是的,我覺得他很偉大。"。因此當不成醫師。
1920年為止,沒有一個台灣人當法官,檢察官。一直到1927年成立台灣民眾黨之前,台灣人民沒有言論自由更別說是選舉制度了。台灣人根本沒有抱怨的機會,只有對日本人唯命是從。說起來就像是二等國民。
1945年,國民黨第70軍團到台灣後,陳儀以行政長官名義接任。台灣人以為從殖民政治中解放出來,高興得揮著旗子到歡迎國軍的地方迎接,結果卻見到如乞丐般的國軍出現,大家都發出失望和驚訝的聲音。有的穿草鞋,揹著雨傘,隊伍凌亂不堪。
......
(二)台中一中;出生於台中市神岡區大社的畫家廖德政先生說:
1933年4月1日與另外99名同學一起參加台中一中第20屆入學式。
這一屆開始,學生制服由鼠灰色西裝料改成卡其布,和卡其色綁腳,教練課(軍訓課)等軍事教育也開始進入學校,每個同學看起來像是軍人。生在這一代,有人說我們是"戰中派"的一代,也就是從出生,成長求學,到結婚生子,大都在戰亂或貧困中渡過。
中學時代,1到5年級,是我一生中最懷念的求學時期。時常想起林瑞琯,他的父親是北庄的紳士林碧梧,曾捐獻許多錢給文化協會,並熱心參加社會運動,也是父親的好友。北庄就在岸裡的隔壁,所以常去他家裏玩,或是聽音樂。
台中一中與彰化女中是台灣人子弟就讀,台中二中與台中女中則大都是日本人子弟。
中學1到5年級,1,2年級的導師是林慶先生,他是全校唯一的中國籍,老實,對學生有耐心。入學後每一年,學校都依照成績做s型分班,100個同學,每個人都很有可能同班過。友情維持了一輩子。
1938年夏天,19歲,身為長子,準備前往日本求學,離別前夕,對我期望很高的爸爸和我不說一語,令人震撼的是,他竟然帶我上酒家。想必是要我見見世面,早日成為男人。父親很有人氣,女人們十分熱情招呼他,顯得我更加沉靜。突然,父親用力板著我的肩膀,並遞過一杯酒叫我喝下,我望著酒杯,感覺好像自己是一條溪中小魚,已經由到出海口,前程茫茫。
1940年考取東京美術學校油畫科,1943年,全校3分之2以上的同學都去當兵了。在徵兵那段期間,因為是台灣人之故,我收到一封總督府以家長署名發出的志願海軍電報,而父親並未答應此事,所以我隨即去找軍訓教官商量,他建議我嘗試著先辦理休學,也許就不用當兵了。
1946年開始與呂赫若,陳春德,山水亭的王井泉,張才,鄭世璠交往。並經由王白淵介紹入北師接替立石鐵臣職務。
1947年,228事件發生,逃亡到美國駐台副領事喬治,柯爾家中躲藏。父親,廖進平先生,曾經是日據時代台灣文化協會會員,並加入台灣民眾黨,也因此與蔣渭水,陳其昌,李友三,黃白成技,張晴川等16名於1931年2月18日被日本政府逮捕入獄,一生反抗日本,卻在民國36年228事件後的肅殺中失去蹤影,失去生命。
。。。。。。。
好感謝愛書人和他的媽媽,立立二手書店敬記,2015年7月20日
。。。。。。。
前夜 林衡道 青文出版社 民國80年元月30日出版
惜緣 中文版 林烱明 2005年6月
日升月落 廖德政回憶錄戰前篇 黃于玲著 南畫廊 1996年10月30日
雙溪區魚杭,貼心的奉茶,還設有舊杯回收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