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屏東縣內埔鄉眾多的夥房(伙房)屋,精緻典雅。【祖堂密碼】一書中說,六堆地區僅有兩座大型的【圍龍屋】,是仿造原鄉的原型。原鄉是山地,大型圍龍屋是依據山勢而建造的,屏東平原地勢平坦,想建造這樣的居處建築不容易。這兩座分別是內埔忠心崙的曾屋,以及,上樹山的黃屋。曾屋是二堂六樓三圍的大型圍籠屋,黃屋則是二堂四橫一圍的圍籠屋。一般客家居民的居處建築,則是合院形式的夥房屋。(頁8,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發行,作者邱春美,柳秀英,黃森松,劉秀英:攝影師洪昭明,劉秀英)
民國二十二年,羅香林學者引用【興寧東門羅氏族譜】說,羅氏家族的族屋制,實際上正是各地客家人普通的屋式。屋中有龍廳,自花胎(化胎)前起,左右房間,漸次斜轉,或一層或二層,因地形而定,稱為圍龍房屋。圍籠房屋以及夥房,類似宮殿建築。緣由是,客家因為受到禮教影響,對於族統很注意,南遷後,又跟主戶或是土族,不相融洽,常常發生糾紛,以為沒有族大人眾,不足以抵抗外侮,所致,經營的房屋,地基務必寬大,房屋不求很多,廳庭則是超寬,牆壁力求堅固,形式整齊,最著名的,往往房子四五百間,能住四五百人。(客家研究導論,頁181,羅香林,南天出版)
陳運棟學者說{{客家人是中原豪族,最注重家庭倫理,因此在建築上也很特別,富者三堂四橫一圍壟,其次兩堂兩橫一圍壟,類似北京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據說國父孫中山先生,曾經在廣東梅縣松口鎮黨國元老謝良牧先生家作客,看見該鄉村地建築,堂皇富麗,大為驚訝說:{如此鄉村民居,只有英國鄉村,差可比擬。}}。(張公讓著【客家可能是中原的貴族】;客家人,陳運棟,頁342,龍門出版社)
陳運棟白話解釋化胎與龍廳等等的客家傳統建築的用語,其中,龍廳是圍龍房屋的中心一間,正對祖龕神龕者,便是龍廳,這座廳恆常是屋人所共有,也被稱為龍神間;化胎,也稱花台,龍廳以下,祖堂以上,填其地為斜坡形,意謂地勢到了這裡,變化而有胎息。
今天在內埔鄉東柵宮的溪旁以及內埔村內埔陽濟院老街見到了夥房住宅群,讓我與北京宮殿與英國鄉村有了聯想。昨天與今天,打擾愛書人,受讓了許多好書,好感謝,承蒙了。愛書人教授是廣東梅縣客家人來台第二代,公費留學英國取得哲學博士,想必非常喜愛內埔鄉的傳統客家建築。兩天打包搬運完成後,鞠躬告辭愛書人,放自己兩小時的假,走看上述兩地區,並且在內埔老街阿英麵店吃道地的客家湯麵。曾屋與黃屋,限於時間,只好下次屏東收購二手書,再順便走一趟。
曾喜城學者說:{伙房是六堆客家的民居,聚族人共同生活在一起。
伙房是延續大陸原鄉的民居-贛州的圍屋、閩西的士樓、粤東
的圍龍屋。居民因地制宜,在屏東平原營建伙房民居,其文化的呈顯,代代相傳而不絕。
伙房,也有人稱為 「夥房」。因為客家傳統民居的伙房建築,其
最重要的元素是祭拜共同的祖先,所以伙房住的叔叔伯伯、子子孫孫都是有血緣關保的人。直言之,伙房裏住的是自己家裡的人,也就是曾經或現在還共用同一伙灶的人,儘管之後兄弟走向分家異爨,從血緣上來說,仍是自家人。或許有人會質疑,伙房裡住的也有不同姓的人家,那是因為招贅所致,兄弟雖然不同姓,卻還是擁有父系母系血緣關係。譬如在六堆伙房裡,我們很容易看到西河堂林氏和穎川堂陳氏的祖先牌位供奉在一起,而堂號也寫成「西穎堂」。實因林氏女子,招贅陳氏男子,為了傳遞香火而形成的特殊現象。今以「伙房」做為大堆客家傳統民居的稱謂,作者始終認為較「夥房」更具文化的意義。}(閱讀六堆客家伙房建築,三間屋文化工作坊出版)
2023年9月16日,15日屏東縣到府收購二手書學術書長輩書舊書藝術書。非常感謝愛書人
![英國鄉村北京太和殿的屏東內埔街景。六堆客家圍籠屋,伙房(夥房 英國鄉村北京太和殿的屏東內埔街景。六堆客家圍籠屋,伙房(夥房](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lobo32xl/1694929867-67305790-g_n.jpg)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