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礦工子弟先生為我打開百年古井。清澈而端凝的井水將藍天裡飛快的白雲倒映著,像是播放中的影像,一幕幕流逝。先生提到,擔心墜落,加了可掀式的鐵蓋。 井身很特別,魚鱗式的堆砌,而不是齊整的積木型。很是雅致。
剛剛在三坑徒步三十分鐘,這是美麗的社區。古蹟和土地廟比例高。離基隆廟口大約八百公尺。公車站牌是三坑,居民們都很熱情,告訴我說,三坑礦業建築與設施都沒有了。然而,他們渾然不覺,他們是三坑礦區的耆老,本身就是該地的人文歷史教師。
厚德宮旁的居民,三坑得意堂,地藏王菩薩和龍安宮的參拜信徒們,熱情邀我入內坐坐,一致建議我走到百年古井,說,那裡有更熟悉三坑煤礦的在地人。因為舊坑口就在那裡。而新坑口已經改建成大樓。於是往舊坑口方向走。
地藏王菩薩寺的民國壬子年(1971)捐獻碑看到宏裕煤礦,英和煤礦的名字。臺灣礦業史說這兩座煤礦位置就是基隆市仁愛區厚德里三坑地方。而且可以上溯民國七年木村組開坑,民國八年的前基隆煤礦株式會社繼續經營,民國三十四年工礦公司接收,民國四十六年龔有仁承購改稱為基隆煤礦。之後龔有仁破產又再由陳金源法院標購,再分為宏裕以及英和煤礦。( 頁740, 詳附錄)
基隆煤礦史則將基隆三坑與英和煤礦分別記載。基隆三坑就是後來的宏裕和盛益。基隆三坑開採年民國35, 收坑年73, 年數39, 總產量1064903 公噸,是大基隆地區高居第十三。英和煤礦開採年民國43, 收坑年則同樣是73 年,總產量495185 公噸。( 頁159, 基隆煤礦史,林再生,)
在百年古井旁,還真的有這榮幸請教一位礦工子弟先生,他說:
"民國42 年次。本來住在獅球嶺嶺腳。民國六十年左右,高速公路興建,將住戶依法驅離。補償金根本不夠買同地點附近同面積的房地。政府給華幾街的國宅的優先承購權。問題是以礦工,勞動者,碼頭苦力為主的拆遷戶哪有積蓄可以購置?爸爸和親叔伯們,常常付利息給小頭,從他們挖礦實績的額度裡借錢讓太太們持家過日子,生吃都不夠,怎可能曬乾,哪還有閒錢買大樓?於是將優先權利讓給有錢人,賺取微薄權利金。拆遷戶只好在獅球嶺西側的山地打厝。那是國有財產局土地。人民向它承租,十到二十來坪,一年幾千元。屋頂建材種類五花八門,有鐵皮,鋅片,塑膠浪板,石棉瓦,油毛氈柏油,鋼筋水泥。 擁擠凌亂得像是散彈槍在山壁打出的孔仔花;巷弄蜿蜒,門牌號碼跳躍,差一號,可能隔好幾間。百年來,三坑所在的獅球嶺很多外地甚至是中南部來的移民。他們幾乎是底層勞力者。這些房子他們沒有能力求美觀。某位民選總統曾經感到很難過,國門怎會如此?他的悲哀 幾十年過去了,景象依舊。"
"我爸爸和叔伯,本來世居平溪區平溪村,與汐止區交界。溪澗田埂縱橫,稻埕旁有一座小埤,池水裡有開著紫花的睡蓮,夜空滿是星星,鳥獸常鳴,櫻,茄苳,油桐,茶,香蕉和野薑花的山頂。民國十八年次。根本無法上學。一來是空襲,二來是要走好幾小時的山路到汐止區讀。生活困難,十來歲就外出入坑住礦寮,二十多歲離開平溪區到了獅球嶺繼續當坑內挖煤工。爸爸退休後,對故鄉的回憶總是很甜美。親叔伯也都外出。一樣流浪於礦區,命運大不同。在南港,內湖,汐止的叔伯,若是有買房子,價值都比在基隆,瑞芳的好。基隆在我小時候是全台灣底層人的夢想地。勞力工作多。 當年趕著報關出口的貨車與貨櫃車,塞滿了高速公路和三坑前的縱貫路; 和平島臺船下班時大塞車。各地鐵工廠,造船廠林立。後來基隆港被台北港取代,臺船被中船收購,漁業同時間也沒落了。基隆在黃金年代沒有好好建設,落魄了那就難了。房價跟市容一樣,幾十年變化不大。"
"獅球嶺靠基隆港這一面,我童年時有兩個礦場。一個是在高速公路出口東方靠近山頂,一個就是三坑 仔。三坑仔有三個礦坑口。前者煤礦比較薄,收得比較早。後者厚,是往八堵方向挖,坑內很深,有很多座天車在轉換。爸爸在前者收起來後,改換三坑。三坑仔的礦是黑亮的角炭,體積都有籃球的大。跟之後所見,火車載其他煤礦給深澳發電廠的煤屑大不同。三坑煤炭的卡路里很高。三坑坑口的天車間是在龍安街198巷20 號的位置,是砂岩磚塊平房建築。新坑口位於200 巷三坑得意堂下方。距離天車間約三十公尺。事務所在舊坑口的左側。舊坑口是在龍安街 & 號的屋內( 避免屋主被干擾,就不報告。),已經被封掉。新坑口前的平地是礦寮,一龍龍,每龍十來戶,每戶七,八坪,擠了一家十口不算甚麼。之後改建成艾美奬仁愛廣場花園社區以及五樓公寓羣。礦工住戶與地主如何談補償這細節我不清楚。龍安街198 巷是礦車走的鐵支路。礦埕在三坑火車站旁,有火車和貨車來載煤炭。三坑仔坑內很熱,礦工無法久做,在坑內做四,五小時就出坑。為了放鬆心情,出坑後喝酒抽煙賭博很難免。獅球嶺的民國四十年次之後,幾乎都能讀國,高中,這又與平溪,暖暖山區不同。我爸爸和叔伯不願意讓兒子們入坑,加上這兩個坑收坑早,而且基隆就業機會變多,造船廠,碼頭工人,鐵工廠,捕魚等等都是可以替代的選擇。三坑仔本身有宜蘭線和縱貫線火車經過,南榮路本身也是縱貫路,三坑仔有南榮河穿越。"
"三坑收起來四十年,三坑的礦埕,礦寮等等陸續改建成五樓公寓和電梯大廈。已經看不到三坑礦業遺跡。厚德宮是三坑仔地區的主要信仰,也是昔日礦工祈求的主神。祂也是俯瞰著坑口與礦寮。三坑事務所的旁邊有百年古井,水位恆常接近地面。我們是三十年前搬來198巷,買下這間五樓公寓的一樓。當年,基隆人不愛買三坑,因為有喝酒,賭博場,是早年艱困人民聚集地。經過四十年,外地人不斷湧入,舊日的礦區文化和生活水平也跟著改變,在地老一輩逐漸凋零,三坑已經變成純住宅區。爸爸入礦坑將近四十年,做到三坑礦坑結束為止。他九十三歲過世。在坑內礦工界是奇蹟。醫師說,他的肺黑成那樣子,居然還那麼健康。爸爸退休後,喜愛到八堵橋釣魚,照樣偶爾菸酒。八堵橋的魚有油味,我們不愛吃,但是鼓勵他去。釣完魚就在家裡亭子腳和朋友喝茶談散。八堵橋下的灣潭,親像是平溪山上的埤仔吧?讓他去回憶也是很好。"
許曹德先生新竹人,1937 年出生於基隆市三坑仔南榮路派出所往基隆市區方向六七百公尺的對街。他回憶一到六歲的童年說:
“ 所謂奶母的家,其實也不像一個家。 它的地點不斷改變。因爲奶媽奶爸及一個小哥哥和我四個人,不斷的搬遷。這個 家,永遠是從二房東租來的二、三坪小房間, 房子永遠是台灣式瓦蓋木屋,簡陋、 潮濕、陰暗,地板都是泥土原色的。從一歲到六歲,我的「家」,永遠是繞著宜蘭 綫及縦貫綫鐵道兩旁的工人區、礦工區及貧民區,做不定期性的搬遷。我最好的 朋友,少時的玩件,一定是爸爸在附近礦場掘炭、開輕便煤炭車的工人兒子, 一定是爸爸在碼頭、在船塢、在「猪灶」(我們台語的屠宰場)、在商店或工廠做工的兒 子們。“( 許曹德回憶錄,前衛,頁71)
礦工子弟繼續說:
"我想這是體質關係,親叔叔伯伯們也都是長壽。一般十來歲入坑挖煤或是掘進工,五,六十歲就很容易因為砂肺症折磨而過世。爸爸退休後,曾經幾次陪他回到平溪區平溪山上尋找,始終找不到故居。那是三年沒清理,草樹就掩沒路痕的荒遠所在。而爸爸和叔伯們,打拚幾十年,也罕得手有閒可以回去探視。他們自以為熟悉的溪澗田園早就沉埋在歲月裡,成了鮮明的懷念。"
林徽音的新詩,記憶:
斷續的曲子,最美或最溫柔的夜,帶著一天的星。
記憶的梗上,誰不有 兩三朵聘婷,披著情緒的花
無名的展開
野荷的香馥,
每一幾靜處的月明。
湖上風吹過,頭髮亂了,或是
水面皺起像魚鱗的錦。
四面裡的遼闊,如同夢
蕩漾著心中徬徨的過住
不著痕跡,誰都
認識那圖畫,
沉在水底記憶的倒影!
( 林徽音詩集,梁從誡,天下文化,本詩刊於一九三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大公報·文藝期刊)
礦工的艱苦奮鬥,為自己與家庭甚至犧牲了探訪記憶中美好的平溪家園。當時,很多底層農家的房舍是泥土混合竹片的竹管屋,甚至是茅草屋,很容易頹圮湮滅,他們兄弟姊妹無法那麼便利再回到窵遠的山區。當時並沒有產業道路。
(樂伯敬於樂伯二手書店。民國110年4月8日新北市汐止區到府收購二手書。非常感謝愛書人以及這位百年古井巧遇的礦工子弟,厚德宮,三坑地藏王菩薩廟和龍安福德宮等耆老女士先生。)
附錄:
1:宏 裕 煤 礦 【礦 址】基隆市仁愛區德厚里地方。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二一五三之甲區號,臺濟探字第二一二八號。 【礦區面積】一九七公頃二〇公畝四一公厘。 【礦權人】陳金源。 【經營人】陳金源。 【簡史】民國七年由前木村組開坑,民國八年前基隆煤礦株式會社繼續開採,民國三十四年十月本省光復由工礦公司接收, 民國四十六年八月由龔有仁向工礦公司承購改稱基隆煤礦, 民國五十一年六月龔有仁被法院宣佈破產由陳金源向法院標購成立宏裕煤礦。 【煤 層】煤層中部系統,稍有變化,最上層厚度○,三三公尺,上 層厚度O·三三公尺,本層厚度○,九○公尺,中層厚度 O·三0公尺,下層厚度○. 三○公尺。 【煤 種】普通燃料煤。 【成分】經營組織別】獨資經營。 開坑別】現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二坑。 降煤情形:自礦場以卡車二公里,臺車○,七公里至基隆煤場。 最近三年生產實績】民國五十一年七、九八六公噸,民國五十二年 二二、一四八公噸,民國五十三年一六丶九四七公噸。 ”””””
2: 英和煤礦股份有限公司..._ 【礦址】基隆市仁愛區德厚里三坑地方。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二一五三號,臺濟採字第二 一二八號。 【礦區面積】八○公頃九七公畝七五公厘。 【礦權人】英和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人】董事長:謝清雲。 【簡史】民國四十六年八月工礦公司移轉龔有仁,民國四十七年另成立英和煤礦,因龔有仁倒閉,礦權由陳金源向法院 受讓,分甲丶乙、丙三區,其中甲區由杜伯英承購,移轉 本公司開採最下層。 煤層中部系統,稍有變化,最下層厚度O,三三公尺,下層厚度○,三O公尺。 【煤 種】普通燃料煤。 經營組織別】公司組織。 【開坑別】現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二坑。 【降煤情形】自礦場至玉田車站○,五公里使用台車。 【最近三年生產實績】民國五十一年一七0三六公噸,民國五十二年一六、六八六公噸,民國五十三年二一、三一四公噸。( 臺灣鑛業史,740 頁。) 。
3:三坑仔 : 指今龍安街198巷的坑谷,以出產煤礦聞名。三坑礦場,原屬於顏家的臺陽礦業會社產業,後來顏家與日本的三井物產會社共同組織「基隆炭礦株 式會社」經營,因此亦稱「基隆三坑」。(洪連成,1993a:73) 戰後, 「基隆三坑」被臺灣煤礦公司所屬的基隆煤礦接管;民國38年, 臺灣煤礦 公司併入臺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為其分公司;民國39年,該公司將基隆煤礦與永建煤礦合併,改稱永基煤礦。(林鴻標, 1957: 20-21)民國 46 年,龔有仁向臺灣工礦公司承購「基隆三坑」的煤礦權,改名基隆煤礦;民國47年,另成立分場為英和煤礦;民國48年基隆煤礦又改名盛益煤礦(臺 灣省礦業研究會,1966 : 740 ;德厚社區簡介,1994)由於煤礦業不景氣, 坑已於民國75年左右關閉。炭寮、炭埕等礦場用地,則改建為公寓大樓。( 頁153, 基隆市,臺灣地名辭書)
4: 基隆煤礦史: 宏裕煤礦礦位於石硬港與東方之田寮港,均位於基隆紅淡山之東,西兩側,煤層露頭 。即位在紅淡山之山腹。由於基隆清朝時期私採民窯之開採係由此一地帶開始。西自石硬港以東至田寮港,大水窟均早期民窯開採興盛之處。日本據台後日人即設權開 坑。後來此地一帶礦場多為木村久太郎所併購,興盛時有田寮港一、二、三坑成為 台灣煤礦業之最。後因三井公司與顏雲年氏創基隆炭礦會社後被併購,後在田寮港開四坑與三坑在坑內深部十三平巷水準相貫通成爲對偶式通風。亦爲基隆炭礦會社。 之主力礦之一。( 178)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