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隆嶺古道



沈家梯田

>>>>>>>>>>>>>>>>>>
 

走在九份地區的台灣東北角
總是會有許多的歷史
掩藏在邊邊角角不受人注意的區落裡
 
十二月十二日
陪九份一位礦工之子沈先生來到我所陌生的隆隆嶺
隆隆
台灣語音比較接近輕聲的啷啷(lann lann)
 
他的父親因為家族樹大分枝
只能分得一分多的田地
就像其他東北角四鄉鎮額外的農業人口
乾脆將田讓給兄弟耕種
翻山越嶺來到九份當礦工
挖過金礦也下過煤礦
 
 
從福隆火車站往東走
大約兩公里
經過一座紀念因為開闢草領隧道而犧牲的<<吉次茂七郎紀念碑>>
碑文日期是大正13年10月9日(民國13年)
這一年正是宜蘭火車線全線通車.
我們在一處分別標示著內隆林街與外隆林街的路標下猶豫了很久
因為地形地物的改變
沈先生不敢確定昔日祖厝的所在了
 
後來選擇了內隆林街
不遠處
路邊有一落大石塊
上面是貢寮鄉代會所銘刻的七星墎與隆林古道的指引
 
溪水衝擊溪岩
發出砰砰的聲響
這聲響不知響了多少歲月
而最絕的是
溪澗上方
有一株倒臥的樹木連接兩岸
競艷青翠似地與河床裡高大聳立的筆筒樹成一垂直角度
 
順著這倒臥的樹梢往前一看
發現了一座新建的土地公廟
而舊土地公祠很幸運地被信徒保留了下來
 
 
更令人雀躍的是
有兩座石碑
右邊的一座幾乎是楊姓人士的捐獻紀錄
更神奇的是
一到十是以中國數字的方式書寫例如(II)(IX),(IIX)
 
看得稍微清楚的碑文內容大約是
楊福壽  艮 十元
楊正位  艮  IX元
楊金玉  艮   IX元
黃元結  艮   IIX 元
李? 生   艮
楊山林  艮
楊春生  艮)  IIX元
 
還有十五位捐獻者
但是分辨不出字跡了
而立碑年月已完全不清楚了
看來是楊姓大族為主
而且以楊福壽為頭人排在第一順位
 
而第二道碑文可以說完全模糊了
我和沈先生費力地查看
很驚訝
竟然還可以辨識出
 
道光拾玖年菊月立
 
好震撼
不敢相信這天外飛來的奇遇
不敢相信這石碑的年代
不自主地喃喃自語一再查看
 
雙溪鄉與貢寮鄉同屬於古時三貂社
學者唐羽先生發現雙溪鄉的上林村與內平村附近的福德祠
相當古老,至少可以溯及道光28年,他說:
<<嗣及道光二十八年(1848),廟復重修,並雋刻年代於石上,據此石上之紀年,佐證
此地之開墾,當在重修以前>><<土地祠之部分,最早溯及前述道光二十八年>>
 
而這碑文比上林村土地祠更早了九年
 
 
舊土地祠旁邊的2006年新建的廟壁裡
敘述著內隆林街田頭與水尾兩座土地祠的合併始末與捐獻者的名單
名單裡仍然以楊姓為主
另外為黃姓等
但是沒見到沈姓
因此我與沈先生擔心是否走錯了他回祖居的路
果然是迷路了
 
今天是十二月十四日
九份清晨斜風細雨
我依然不敢確信前天與的發現
為了再一次確定碑文日期
於是來回兩個半小時的摩托車路程
再度拜訪隆林古道
 
內隆林是隆隆嶺古道的起點
 
古道上有林鵰,長尾山娘以及分不清的鳥類
雲海漂流在竹林的山巔
溪水淙淙比前天更是轟隆
 
反覆勘查
石碑上幾乎可以確認是
道光十九年菊月立
說也奇怪
上一回完全無法辨識的內容
竟然也可以讀出一二
不過
我只能停留十五分鐘
因此留待下回再來細讀
 
而另一塊碑文
似乎也可以斷定立碑日期了
為了慎重起見
也是下回再向書友們報告吧
 
如果
真的是 <<道光十九年菊月立>>(1839年)
那就有可能是台灣東北角
瑞芳鎮,雙溪鄉與貢寮鄉範圍內
最古早的土地公祠石碑了
 
從1787年正史上記載吳沙開墾三貂社
到1839年這塊土地祠石碑的設立
漢人幾乎完全開墾了隆隆古道的沿線
依據土地祠石碑記載楊姓家族開闢了內隆林
而據沈先生的口述,沈姓先祖幾乎擁有了外隆林
 
這裡藏埋了多少的原住先民與漢人的歷史與故事呢
 
如今兩個地方還見得到梯田與水圳的遺跡
只是已見不到農人的繁忙
更不用說三貂社原住先民了
 
 
前天
我與沈先生終於找到了他祖厝的所在
幸好屋舍大致完整
那坎石砌的牆面依舊在
滿山美麗的梯田
梯田裡盡是開著美麗花朵的咸豐草
 
納悶的是沒找著外隆林街的土地祠
不太可能啊
因為附近的土地公廟捐獻名單完全沒有沈姓人士的記載
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是
沈姓族人自己有土地公祠
 
另外
今天在古道入口處
請教一位楊姓的子孫
他說先祖是漳州人
但是沈先生卻自稱是泉洲後裔
這就很難想像了
160年前
漳泉火併正是激烈
不知道當時如何和平共處
 
改天與沈先生還是得來尋覓沈家的土地公祠
 
如今內與外隆林街
還見得到梯田與水圳的遺跡
只是已見不到農人的繁忙
更不用說三貂社原住先民了
 
 
想要了解隆隆嶺
看來還是必須多走訪
而且
除了當地山下的住戶外
九份地區來自三貂社的老礦工
或許更能站在出外人的觀點
敘述他們所熟悉的故鄉了
 
紀錄這篇尋訪
剛剛還與沈先生通電話
我們還是在討論這立在角落的石碑
是否真的就是
<<道光十九年菊月立>>
 
 
 
 
>>>>>>>>>>>>>>>>>>>>>>>>>>>>>>>>
>>>>>>>>>>>>>>>>>>>>>>>>
 
感謝沈先生的帶領,拾餘叟與張先生提供資料
 
>>>>>>>>>>>>>>>>>>>>>>>>>>
 
附記:
 
 
隆隆嶺在文獻上
曾經被視為土匪窩
同時更有軍隊組織的(汛)與舖遞制度的(舖)也曾經駐守著千總的首要地位.
 
整理了一些文獻與書友們同享;
 
一:道光四年,姚瑩在<<改設台北營製>>有一段話說:註二
<<隆隆嶺汛為淡蘭二廳交界,接連三貂大嶺,俯瞰雞籠卯鼻,茂林峻嶺,
匪民之所逃匿也,>>>
 
這就是隆隆嶺的地理位置
我倒忘了問,在隆隆嶺至少五代的沈先生,是否能接受,
 
這裡是土匪的逃匿聚集地?
 
二:隆隆嶺汛
學者花松村說<<汛和塘是軍事機關的基層單位,駐扎在全台各地,除負責治安外
也負責郵遞(軍郵)>>
<<台灣縣志記載(設弁帶兵曰汛,僅安兵者曰塘,城內署兵宿守者曰堆)>>註三
<<光緒二十年噶瑪蘭總共有11處有(汛)這單位.>>同註六288頁
而隆隆嶺汛是其中之一
 
 
 
三:嶐嶐關舖
學者花松村也曾說<<噶馬蘭廳共有五個(舖),嶐嶐關舖額設舖司各一名,
添設遞夫各八名>>註四
<<(舖)在縣的監督下,由舖司負責並兼辦文書等業務,包括郵件收發登記,指揮
以及分派舖兵擔任傳遞郵件事務.>>傳遞公文通常由(貓踏)或(麻達)擔任,
也就是12,3歲到20歲未成婚的原住民來執行.這一情形(麻達遞送公文)繼續到
道光初年,始轉衰頹而絕跡.>>註五
 
四:道光三年頭圍千總改駐隆隆嶺汛
清朝光緒年間蔣師轍(臺游日記卷二)裡提到
<<道光三年,頭圍千總改駐隆隆嶺汛,為淡蘭二廳交界,接三貂嶺,
俯瞰雞籠卯鼻,茂林峻嶺,匪民之所逃匿,>>>又說<<隆隆嶺汛兵三十員>>
而姚瑩的東槎紀略卷一前揭的<<改設台北營制>>記載略有不同,說的是<<戰守兵五十員>>
 
還是一樣的說法,匪民之所逃匿也:
 
 
至於千總是多高的階級呢?
應該算是很高,同治八年裁軍後,台灣共有17員千總
同治八年改革台灣兵制後,<<合計臺彭實留總兵一員,
副將三員,參將四員,游擊四員,都司九員,守備一十員,千總十七員,
把總四十一員,外委五十六員,額外並馬戰兵七十員,步戰兵
三千一百四十六名,守兵四千四百八十八名>>註六
 
 
 
五:隆隆嶺古道歷史地位
 
<<噶瑪蘭(今天宜蘭縣),舊稱蛤子難,向屬後山>>
<<所謂淡蘭古道,乃指由艋舺,錫口,水返腳,八堵,暖暖,三爪仔,三貂嶺
進入三貂社,翻山越嶺進入噶瑪蘭的越嶺正道,多由嶐嶐嶺而過,稱為嶐嶺古道.
也是吳沙開蘭的主要道路>>註七
 
<<吳沙福建漳浦縣人生於清雍正九年,卒於嘉慶二年(1731---1797),
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寓居淡水廳三貂(今貢寮鄉仁里村澳底一帶)>>同註七第175頁
 
這座土地祠石碑距離乾隆五十二年(1787)約 72年,學者宋錦秀認為:
<<乾隆五十二年年代,不獨是林爽文流亂於黨的弭平之年,也是正史
(吳沙闢三貂地)的一個年代,即所謂漢人正式在三貂地域從事開闢之伊始>>註八
 
從1787年到1839年
漢人便幾乎完全開墾了隆隆古道的沿線
依據土地祠石碑記載楊性家族開闢了內隆林
而據沈先生的口述,沈姓先祖幾乎擁有了外隆林
 
如今兩個地方還見得到梯田與水圳的遺跡
只是已見不到農人的繁忙了
更不用說三貂社原住民了
 
看來想要了解隆隆嶺
除了當地山下的住戶外
九份地區來自三貂社的老礦工
或許更能站在出外人的觀點
敘述他所熟悉的故鄉了
 
 
 
>>>>>>>>>>>>>>>>>>>>>>
 
 
註一:
<<從雙溪鄉誌之修兼論東北角地區貢寮,瑞芳二志義例之訂正 >>
發表於中研院台灣史籌備處 < <五十年來台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 >>
  唐羽 民國88年5月27日
 
註二:東槎紀略,東槎紀略卷一,標題:改設台北營製
 
註三:台灣鄉土精誌下冊239頁 花松村著 中一出版社 民國88年
 
註四:同註三第230頁
 
註五:同註三第231頁
 
註六:台灣史第284頁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註七  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檔案圖說 內政部印行 第178頁
 
註八 嘉慶以前三貂鹽寮地域史的建構   宋錦秀 中研院台史研究
 



沈家古厝左廂房


沈家梯田後山即是隆隆嶺


沈家田地望向福隆


 


沈家梯田

沈家古宅


沈家梯田

沈家梯田

 

>>>>>>>>>>>>>>>>>>>>>>>>>>>>>>>>>>>>>

lobo於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2007  12  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