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尖路步道(山尖鞍步道,山尖古道,山尖步道,山尖路古道)在基隆山東側,隔頂公車站牌旁,下階梯,順著步道,可以抵達三層橋(外九份溪水圳橋#山尖古道水圳橋,
)
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指出,步道很多路段,是加蓋在1935年所建立的礦業水圳-{新山溪到水湳洞製鍊場上方1000噸貯水池】。
走山尖路步道步道也等於是走一段古早礦業水圳的前世。
早期,金瓜石鑛業水圳本身也是交通捷徑。
新山溪以及山尖鞍溪到水湳洞選鑛廠的水圳,繞行在山腰,路線平緩,是新山、瓜山、石山、山尖鞍,本山六坑、製鍊(選廠)到水湳洞的捷徑。
各聚落都有步道或小徑可連接到水圳。
最晚在【日鑛】後期的 1943 (昭和 18)年,就已經被當地居民作為通勤道路使用。
例如,新山的六號橋走水圳到水湳洞製鍊廠上班,2km 多的路程因為是下坡路只要 30 分鐘;下班時反方向走上坡路,則需要45分鐘。
這條水圳有兩個水源,外九份溪(新山溪,豬灶溪)以及山尖鞍溪。
山尖鞍溪到三層橋與新山溪(外九份溪,豬灶溪)匯流。
山尖鞍溪第三層水壩舊址,位於海拔185公尺,原來有一座水閘門,1980年代野溪整治時拆除,另外建造一座鋼筋水泥梁式的人行橋,跨越三尖鞍溪溝。向前延伸的人行道,是圳溝路線。1987年琳恩颱風侵襲之後,鋪設混泥土改建為步道。
海拔184的岔路上有一座黑色磚造平房,蓋在水圳的上方,本路段也是因為1987年琳恩颱風而改建步道。
花崗岩則是1996年所改修,圳道被埋在步道下,長度約45公尺。(台北縣縣定古蹟金瓜石礦業水圳道及圳橋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民國97年)
2023年12月29日
隔頂- 水圳橋三層橋段總長650 公尺,似乎可以說是金瓜石煤田,九份金礦山,金瓜石金礦山的坑口群展覽場。步道沿著外九份溪支流-山尖鞍溪-興建,以步道兩側十公尺內做為統計坑口數目的範圍,至少擁有六座坑口。四座明確適合輕便台車鐵軌運作的平水坑,相當宏偉,土石崩塌掩埋,還是看得出寬與高約一公尺半。基隆山,茶壺山半平山與大海之間,走在步道上,滿眼都是青綠與蔚藍。山澗潔淨,花草繁密,鳥況很多元。有一座坑口很特別,入口處是以十公分直徑水泥柱橫撐,前後有兩根,這在台灣我首次見到。
隔頂距離九份老街兩百公尺。隔頂端被稱為磅硿口; 金瓜石- 九份- 頌德公園- 流籠頭台車道的中段隧道口。歷史地位很重要,但是沒有如同水圳橋三層橋般的耀眼網紅。本段步道頭尾都是礦業遺跡。
磅硿口兩位耆老女士指點說:
基隆山四周圍都是煤礦,山尖步道更是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朝和日本時代。金瓜石煤田地區的煤礦與金礦很多是使用共同的坑道。山尖步道是炭坑為主。主坑口,拖籠坑,試探坑都有。試探坑沒挖到炭,就變成水坑,讓居民接管引水。夏天是九份金瓜石旱季,從前沒有自來水,這就是珍貴水源。
山尖步道本段的煤礦屬於福益煤礦,瓜山煤礦,……新山煤礦的哪一座或是哪幾座煤礦? 待考,謹將日據時代以來的煤礦番號與號碼臚列於後。
臺灣北部沿海區陸上地質調查報告說,金瓜石,九份,侯硐之間的福益煤礦常利用臺陽金礦的坑道進行開採煤礦。
1945 年之前金瓜石煤田的煤礦至少有下列十座。
礦場名稱、位置
1:益慶煤礦
金瓜石地方
2:臺灣金屬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金瓜石煤礦
金瓜石地方
3:新山煤礦
海濱里地方
4:致和煤礦
南雅里地方
5:大富煤礦
南雅里南子吝地方
6:鴻德煤礦
南雅里地方
7:華年煤礦
南雅里地方
8:益慶煤礦
南雅里地方
9:福益煤礦
慶平里九份、金瓜石地
10:福久煤礦九份地方
(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 瑞芳鎮志 31 頁)
日據時代的金礦與煤礦: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中關於九份金瓜石等地區金鑛有幾張許可,其中:
1:臺北廳基隆堡三貂堡九份庄,九芎橋庄,焿子寮庄,柑仔瀨庄,猴硐庄,武丹坑庄
許可番號:1
許可坪數:2451186
許可年月明治29
鑛業人: 合名會社藤田組(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1)
2:臺北廳基隆堡
九份庄金瓜石
許可番號:951
許可坪數:36786
許可年月明治42
鑛業人: 田中長兵衛(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1)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九份 或金瓜石煤礦的許可番號有:
1:臺北廳基隆堡
九份庄,焿子寮庄基隆山,柑仔瀨庄
許可番號:801
許可坪數:368277
許可年月明治30
鑛業人: 合名會社藤田組(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8)
2:臺北廳基隆堡
南仔吝哩咾
許可番號:386
許可坪數:86799
許可年月明治35
鑛業人: 黃頒,黃春( 明治42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1)
煤礦部份,大正十四年新增:
1:臺北廳基隆郡
九分
許可番號:1674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7
鑛業人: 田中長一郎(大正十四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1)
2: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
許可番號:1934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8
鑛業人: 蘇子世,黃港池(大正十四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3: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九分水南洞
許可番號:1703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7
礦山名: 基隆山炭坑
鑛業人: 蘇子世,黃港池(大正十四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4: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九分水南洞
許可番號:1680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7
礦山名:
鑛業人: 田中長一郎(大正十四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5: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九分水南洞
許可番號:2223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10
礦山名:
鑛業人: 田中長一郎(大正十四 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到了日據末期昭和十八年,九份金瓜石地區至少有下列炭礦番號:
1: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水南洞
許可番號:1680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7
礦山名:
鑛業人: 日本鑛業株式會社: (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2:臺北廳基隆郡
金瓜石
許可番號:1674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7
鑛業人: 日本鑛業株式會社(昭和18年臺灣鑛區一覽,頁1)
3: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水南洞,南子吝
許可番號:2951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昭和13
礦山名:
鑛業人: 日本鑛業株式會社: 戶田貢(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4: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金瓜石九芎橋
許可番號:3280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昭和17
礦山名:
鑛業人: 臺陽鑛業株式會社(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5: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金瓜石
許可番號:3132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昭和15
礦山名:
鑛業人: 呂阿富,黃福來,黃獻璋(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6: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金瓜石,水南洞
許可番號:1703
許可坪數:
許可年月 大正七
礦山名: 東益炭礦,瑞益炭礦
鑛業人:蘇子世,洪天水,: 王愛玉,吳阿諒(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7: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深澳
許可番號:1173
許可坪數:2112847
許可年月 大正2
礦山名:
鑛業人: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8:臺北廳基隆郡瑞芳庄
焿子寮,金瓜石,九芎橋,柑仔瀨,三爪子,侯硐
許可番號:956
許可坪數:1300531
許可年月 明治41
礦山名:
鑛業人: 基隆炭礦株式會社(昭和十八年臺灣鑛區一覽,頁30)
2022 年7 月8 日新北市蘆洲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趁著空檔準備晉見石山路的耆老陳石成先生。陳耆老是蕭瀟雨詩人攝影師引見的。金瓜石地區的煤礦則是山城美管阿諾藝術家指點的,也是蕭瀟雨先生幫忙的。非常感謝愛書人,兩位耆老,陳石成,蕭瀟雨,阿諾等等先生。
註1:
第十二節 金瓜石煤田
一、槪 說
本煤田分佈於水簾洞至鼻頭角間海岸至瑞芳站附近,呈東北—西南向之延長;本煤田被 斷層截斷為三段,北段之性悌附近露出南莊層,該層中之本煤層,由海岸起,延長二·四公
里,煤厚三〇公分,向東南傾斜三〇度,煤層變化相當大,只有益慶煤礦一礦在採煤,可採 煤量二八萬公噸;煤田中段出露石底層,見於九份附近,爲一縱斷層分成兩煤帶,走向爲北 一〇度東。各煤帶含一可採煤層,煤厚三〇公分,其中西煤帶延長僅四〇〇公尺,向東南傾 科三〇度,可採煤儲量一萬餘公噸。東煤帶延長七〇〇公尺,煤層向東南傾斜二四度,可採 煤儲量約二萬餘公噸;煤田南段出露木山層之煤帶,走向北七〇至八〇度西,延長八二〇公 尺,向東北傾斜三〇度,本段中可採煤只有一層,煤厚三〇公分,有福益與福久兩煤礦,可 採煤儲量十萬公噸,如此,金瓜石煤田之可採煤總儲量約四十二萬公噸。
木煤田中無相當規模之煤礦,只有開採木山層之福益煤礦生產量較大,其歷年生產量: 民國四十年三八三公噸,四十一年六、五三六公噸, 四十二年四、四一六公噸,四十三年二、 七四三公噸,四十四年五、一七○公噸。四十五年八、八九八公噸,四十六年七、六一〇公噸 。福久煤礦年產約二千至三千公噸。( 頁4180, 臺北縣志,民國49)
註2:
金瓜石煤帶 金瓜石煤帶位於本調查區之東端,以金瓜石爲中心,包括九份及水湳洞 諸地,主要含煤曆為石底層。因受基隆火山羣侵入之影響,此帶之構造趨於破碎。同時煤屉層亦因受火山岩之熱力作用而將一部分之煤級提高為半無煙煤;在煤層中無煙煤常與煙煤交替 出現,成為本省無煙煤之一主要產地。本煤帶之石底層通常僅有本煤層可採,其厚為0.3至0.45 公尺。較大煤礦僅福益煤礦一家,位於九份與金瓜石間,利用九份臺陽公司之金礦洞進入礦區開採煤礦。當地構造為侯硐背斜向東北傾沒部分,故煤之分布呈一弧形,分向東北及東南傾斜,傾角在十餘度至二十餘度間。此背斜在九份以東為沿九份金礦之甲脈所發展之南北 向甲脈橫斷層截切為兩部,煤層在其兩側均有出現。甲脈斷層之垂直分距可達200公尺,西 側下降。福益煤礦現採煤層多位於甲脈斷層以西,以東之煤層因背斜兩翼合,儲量較小, 多已採盡。最下煤層在本煤層之下約150公尺,厚0.2至0.3公尺,有頁岩夾層,煤質不佳,現 僅在亭子潭有福益六坑開採之。此處下臨侯硐至瑞芳之公路,運輸方便,故礦業仍可經營。
在甲脈斷層之東側,石底層受火山岩之入侵,後被數個南北向斷層錯動。煤層通常向 東傾斜,傾角在20至30度間。以往有福益煤礦及金屬鑛業公司之瓜山煤礦開採其中之本煤 層,惟原屬少量之煤今多已採盡。最近金屬鑛業公司準備恢復六坑舊洞,開採本山火山岩東之煤層。但此區煤層受斷層及火山岩影響,恐變動甚多,延展有限。
本區內最值得注意之煤礦為正在海邊開發之永久煤礦。此礦位於水湳洞之西,地面出露 地層爲南港層之暖暖砂岩段,走向北20度西,傾向東北12至18度。按照地層層序推定,在南 港層之下當有石底層出現,並已經鑽探證明有石底層之煤層,其中本煤層厚約0.65公尺。目 前該礦尚未正式產煤,將來向海底發展之可能頗大。但其煤可能受甲脈斷曆之北延部份及 其他小斷層之影響。
南雅里煤帶 南雅里煤帶為本調查區內最東之一煤帶,亦為唯一由南莊組成之煤
帶。本煤帶起自水湳洞東之哩咾及南雅里海邊,向內陸延伸至半屏山西邊為本山火山岩體所 掩覆,全長約三公里。地層主要走向為北20度東,向東南傾斜25至45度。南莊含兩主要媒 層,均位於其下部。本媒曆厚0.3公尺,有時增厚至0.5公尺,但變化頗多。下煤層之變化更 多,僅局部可達0.3公尺之可採厚度。此兩煤層之間距亦隨地不同,在20至50公尺之間。本 煤帶現有金屬礦業公司之南雅煤礦在山上開採,另有大富煤礦在近海處開採,產量均小。此 煤帶可延至海底。 ( 頁40,臺灣北部沿海區陸上地質調查報告。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資助計劃 ,經濟部礦業研究服務組偏印 中華民國五十三年三月 )
上兩張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