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垣宏一作家在{華麗島文學的開拓者 -追悼西川滿}文章中說:
{年輕時的西川滿,自從早稻田大學法文系畢業,回到台北老家後,發表媽祖祭詩集,不僅 以個人立場而且以「文藝台灣」之同人雜誌社爲據點,展開了強有力的浪漫運動,與同時代的台灣詩人、作家或台北帝國大學之文人敎授們接觸,開創了外地文學的堅固地盤。這些台北帝國大學和台北高校出身的作家群裏,誕生了濱田隼雄、新垣宏一、新田淳,黃得時,萬波教、邱永漢等 人。外加西川滿少年時代的朋友,以宮田彌太郎爲首,有立石鐵臣,長崎浩、楊雲萍、池田敏 雄、馬金波、葉石濤等人的參加,各展其詩、小說、繪畫之所長。在鄉土史、民俗學等諸派裏, 尤其是我和邱永漢初期的詩,均沿襲西川之流派而開花結果的。( 頁139, 新田宏一昨,戴嘉玲譯,華麗島歲月,張良澤 ,前衛出版社)
這幾年趁著全台灣到府收購二手書的空檔,走尋煤礦遺址,幾次在數個礦區聽到昭和炭礦的礦山名。
昭和炭礦是西川純和友人所創建的。西川純是西川滿的爸爸。昭和炭礦在日據時代昭和年間擁有許多座煤礦。樹林區坡內坑也是其中之一。西川滿在日本殖民統治最後一年的1945年,繼任為該炭礦的社長,並且躲避美軍轟炸而疏開到樹林區昭和炭礦坡內坑。
2022年6月1日來到新北市樹林區坡內坑備內街尋找台灣電力公司豐林煤礦遺址。奉安宮的執事仕紳再次提起昭和炭礦。指點我坑口就在奉安宮的左側後山壁。天車間在對面山丘,事務所在附近。近幾年,坑口封閉建成福德公和萬善公祠,祭拜昭和炭礦坑內不幸死難者。坑口內的軌道和台車都還在,封存。同天,一位83歲耆老也證實是昭和炭礦,並且說,昭和炭礦這個坑磺(瓦斯)很重。
樹林市志也介紹了昭和炭礦,以福德公萬善公祠照片來佐證。昭和炭礦也是豐林煤礦的前身之一。
樹林市志說:
{昭和碳礦公司:
該公司為西川純、王志賢、黃子欽合資組成,企業資金預定為10萬日圓,於昭和13年(民國27年,公元1938年)4月以坡內坑(今坡內里、樹人里、樹興里)為據地,其內橫坑子礦區面積共約37萬坪,原本為何清芳從大正元年至大正9年(民國元年至9年,公元1915年至1920年)3月所經營的舊礦區。由昭和碳礦以每萬斤3日圓的年契約,向中和的俞石堂租賃10年。據《樹林鄉土志》記錄,昭和碳礦於昭和13年(民國27年,公元1938年)8月,安裝之電力設備狀況為,50馬力的捲揚機1臺排水機40馬力1臺、排氣機40馬力1臺。計畫挖掘深度達182公尺的地底,碳層層 厚60公分以上,1日出碳量為200車,約160萬斤。}
陳藻香學者博士論文提到:
{一九四五年一月、三八歳の西川滿は父のあとをついで、昭和炭鉱の社長となり、樹林の昭和炭鉱を経営するこことになった。業務は、いままでの父の腹心、黄子欽、王志賢たちの助けに委ねるところが多かった。
四月になると、台湾各地で艦載機の爆撃が日に日に熾烈となり、とうとう一家をあげて樹林の坡内坑へ疎開した。八月一五日、終戦の詔勅は、炭鉱の事務所で聞いた。その時、西川滿は、まだ戦況が有利に展開していたころに聞いた八卦山の鉱泉宿での鉄道部長滿尾君亮の予言鉄の物量差から、日本は敗戦を免れないを思
出していた。}( 頁277,東吳大学 日本文化研究所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 蜂矢 宣朗先生,日本領台時代の日本人作家-西川満を中心として―一九九五 年八月,陳藻香撰。)
敦請音速小子gaze 先生解說,獲得以下:
{1945年1月,38歲的西川滿子承父業,成為了昭和炭礦的社長,經營樹林的昭和炭礦。承蒙父親的心腹,黄子欽、王志賢在業務上盡心協助直到如今。
到了四月,台灣各地遭受艦載機的爆擊日漸嚴峻,終於舉家疏散至樹林的坡內坑中。8月15日,終戰的詔勅是在炭礦的事務所中聽到的。那時的西川滿回想起,還在戰況有利時從八卦山礦泉宿那的鐵道部長滿尾君亮的預言,鐵的物資差距來看,認為日本能難以逃離敗戰。}
換句話說,樹林區坡內坑是西川滿在1945年4月至八月的疏開居所。而這點,在西川滿年表一書中也是如此記載,並且說:
1:明治43年 1910年 3歲
西川純一家來臺,住於基隆秋山炭礦(秋山義一經營。義一為西川純 之叔父)事務所。
2:大正5年 1916年 9歲
2月,遷居新起後街。父親擔任秋山義一經營之臺灣瓦斯株式會社副總經理。( 頁47)
3:大正7 年,1918,11 歲14月1日,升小學校五年級。
臺北瓦斯會社被總督府收購。父純獨立經營煤業
4:。昭和18年1943年36歲(續)
10月17日,於昭和炭礦會社舉行 <徴兵をめ....>座談會,出席者:長崎浩、周金波,陳火泉、神川清 。(西川滿年表,台灣文學館)
西川滿日記在昭和22 年十一月三日,1947 年的項下,西川滿說:
{週一。晴。十時,去「櫻菊書院」。掛布幕,正式盛裝,場面壯觀。木盒便當、冷酒的祝宴。
領取漱石獎佳作五千圓。心想要是父親¯在的話該多好。
夜,自祝。
繼續寫大紅眠床}
而編譯者張良澤學者在這則的注釋文說:
父親:西川純(一八八〇——一九四三),福島縣若松市(今會津若松市)人。一九一〇年攜眷來臺,任職於「基隆秋山炭礦事務所」,後轉任「臺灣瓦斯會社」等,並自營「武丹坑炭礦」(後 易名「昭和炭礦」)。一九三五年當選臺北市第一屆市會議員,以後歷屆皆當選。一九四三年出 任「臺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社長,此年十二月二十日逝世於臺北。官拜「陸軍中尉從七位動六 等」。( 頁132,西川滿日記(一九四七——九四八年)中譯本,西川滿日記 (一九四七—九四八年)中譯本,作者西川滿,編譯 張良澤。
校註 高橋明郎 審訂鳳氣至純平 執行編輯 黃鈴雅、蕭安凱
校對方冠茹、邱歆、黃鈴雅、鳳氣至純平、蕭安凱
封面設計、插畫 洪福田,發行人 蘇碩斌,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臺灣炭業組合是臺灣煤礦公會的先行組織,成立於1935年(民國廿四年)。組合長是宮崎猛。理事之一是昭和炭礦西川純。( 頁1935,臺灣鑛業史)
張超英先生在{宮前町九十番地}的書中提到,西川滿的父親西川純經營牡丹坑煤礦而致富。張先生家族中有一張一九三八年八月的合照。一大群人在台北蓬萊閣送別石炭組合組合長池田卓一,(原註:理事長)。 池田卓一出身東京帝大,進入日本三井財閥,輾轉來台灣擔任支店長,成為台灣煤礦界的領導者。在相片裡,坐池田卓一兩側的,一邊是張超英的祖父張聰明先生。另一邊是西川純,也是台灣煤礦界的要人。
張超英先生說:
{....西川純曾任台北市議會議員,又擁有武丹坑煤礦 (原註:在今台北縣雙溪鄉)。但他的歷史名氣恐怕不及兒子西川滿。西川滿寫小說,也寫詩,於一九四〇年創辦《文藝台灣》,儼然文壇重鎮,談日治後期文學,不可能不談西川滿。前輩小說家葉石濤當時投稿到《文藝台灣》,西川滿眼睛一亮,找他去 當助理編輯。....。一九三五年,台灣舉辦博覽會之際,具有官方色彩的臺灣日日新報上,有許多商紳要人刊報祝賀。和祖父張聰明的名字登在報紙同一角的有人稱「金山王」的 後宮信太郎、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人稱日治五大家族「基隆顏家」第一代的顏國年。}(宮前町九十番地。陳柔縉。)
葉石濤先生則說,昭和炭礦的西川純,西川滿父子主要煤礦是在南港和樹林。葉石濤先生在西川滿小說集的序裡說到:
{.....西川先生一九○八年生於會津若松的「藩士」(士族)家庭。祖父秋山清八曾任若松市 初任市長及第六任市長,畢生致力於鄉土復興。秋山清八的三子純為西川的父親。由於秋山家的至交西川家絕嗣,所以把三子純過繼給西川家,因此滿也就姓西川了。一九一〇年,距 離台灣割讓十五年後,西川純帶著三歲的西川滿來台。西川純曾經做過兩任台北市議員,又 經營南港、樹林等煤礦致富。西川滿一輩子走文學之路,獲有輝煌成就,其父的支持功不可沒。一九二五年三月,西川自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建國高中) 畢業,一九二八年四月 就讀於早稻田大學佛文科 (法國文學系)。一九三三年五月學成返台,旋即任職於《台灣日日新報》。一九三四年一月,在早報上開闢「學藝欄」(副刊)。直到一九四六年四月搭乘美軍登陸艇回母國為止,共在台灣逗留了三十六年歲月。....}( 西川滿小說集,春暉出版社,西川滿著,葉石濤譯)
大溪煤礦誌說,福安煤礦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代的初期,它的鑛區番號之一是720。
{昭和13年臺灣鑛區一覽}和{昭和13年臺灣鑛區一覽}兩書中都分別明確載明礦區番號720:
礦山名:昭和炭礦,礦業人楊漢龍。
礦山名:昭和炭礦,礦業人:臺陽鑛業株式會社。
臺灣鑛業史也說,西川純是昭和炭礦的擁有者。
昭和16 年臺灣鑛業一覽,西川純除了福安煤礦的前身昭和炭礦,在當年度至少還經營以下礦坑:
1,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南港大坑
鑛區番號907
2,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
鑛區番號385
坡內坑炭礦
3,鑛區番號1375, 共同炭礦
4,坡內坑
鑛區番號458
西川滿三歲踏上台灣基隆,38歲擔任昭和炭礦社長。日本戰敗前疏開到樹林區坡內坑,可以說,是和台灣煤礦和樹林區淵源很深。好感謝奉安宮執事仕紳和坡內坑自稱馬年出生的銀髮耆老先生。2022年6月1日樂伯於樂伯二手書店,再次感謝愛書人和耆老們。
 
附註:
 
以下是關於昭和炭礦,西川純,西川滿五篇樂伯二手書店部落格筆記,另外幾篇就改天了:
 
(1945年1月,38歲的西川滿子承父業,成為了昭和炭礦的社長,經營樹林的昭和炭礦。在業務上,多有所求於至今為止父親的心腹,黄子欽、王志賢的協助。
到了四月,台灣各地遭受艦載機的爆擊日漸嚴峻,終於舉家散至樹林的坡內坑中。8月15日,終戰的詔勅是在炭礦的事務所中聽到的。那時的西川滿回想起,還在戰況有利時從八卦山礦泉宿那的鐵道部長滿尾君亮的預言,鐵的物資差距來看,認為日本能難以逃離敗戰。)
甲-1:

告別愛書人之後,沿著田寮河走向基隆港海洋廣場,轉進愛一路。愛一路與忠一路交會處三角窗正是林開群鐘塔洋樓古厝,這幢建築,日據時代曾經是畫家倪蔣懷先生的畫室。

 

天空藍得像是台灣藍鵲的鮮豔羽毛,海則是碧綠得比榕樹葉還青。黑鳶大約八隻在水面覓食。木質地板的廣場上許多民眾坐在長凳上或是依靠欄杆,看著黑鳶優雅的巡弋。 沒有愛書人剛剛所說的大原木堆漂浮在基隆郵局博愛橋前的港邊和田寮河。

愛書人說那是她小時候的景像。她的爸爸媽媽很不喜歡對我們言教,唯一禁止的是跳杉仔箍。那是許多小朋友的遊戲。原木長的可達七,八公尺,直俓一公尺的也有。在邊岸旁水中的原木堆裡,一根原木跳上緊鄰的另一根。然而,海水是波動的,常常有小朋友沒站好或是抓住波動的節奏,掉落而不幸夾在圓木之間,再墬落,然後往生。

 

愛書人說:

”我本來是住在愛一路。那裡是鞋店街。我童年家所在的區域被稱為白磚仔厝。那是洋樓貼上了白磁磚。基隆在日本時代恐怕是台灣建築最多元的國際都市。 我是民國44 年次,是台灣的初中考試就學的最後一屆。基隆市區非常的美。苦力,富商,藝文人士的港都。整個城市很有生命力。適合畫家,音樂家,書法家.....詩人取材。 而基隆市區也吸引了大量外地來的藝文人士。”

 

”家與診所是一體的。對面是崁仔頂。是漁市批發市場。我們家和崁仔頂中間隔著旭川河。而媽祖廟慶安宮就在崁仔頂漁市場邊。旭川河彼時陣還沒加蓋和興建明德大樓。每天晚上都很熱鬧,午夜過後開始批發喊賣時更是喧嘩。數不清的板車和板車夫苦力在這裡集中與輻射而出。板車是兩個大輪子,那是人力的牽車,苦力在前頭拉,漁貨就放在敞開平面上。板車長,寬,高大約是約是3,1.5,1 公尺。”

 

”三十年前,我和我姊姊搬到基隆市義六路34巷山坡,這裡以前被稱為小北投。日本時代,九份台陽礦業公司顏雲年家族擁有這地方,被命名為陋園。包含了光隆商職附近到中正公園。他們低調卻又行善,很難想像1930年代是台灣首富。當時,陋園聚集了許多政要,巨商,文人和藝術家。光復後,陋園被沒收和徵收一部分改建成公用建築與國宅。現址的光隆商職就是顏家捐贈的。”

 

田寮河博愛橋的舊稱是日新橋。這座橋和田寮河都曾經出現在日據時代西川滿(1908-1999)作家的文學作品裡。 陳藻香學者說:

” 華麗島顯風錄:西川滿根據在台期間獲得的 文獻資料,及親眼目睹的台灣 人社會現象,加以選擇與整 理,以淺近的日文,寫成短篇 故事。難能可貴的是裡面的關 鍵語句不僅採用台語,並注出 台語的發音,頗具文獻價值。”

 

華麗島顯風錄一書中的“基隆媽祖廟中元祭”,他敘述了基隆媽祖廟普渡時,隊伍走到日新橋的盛況:

”暗淡的 寫著「慶讚中元」的朱旗,由堂堂的洋樂隊護送走過日新橋。群眾們歡喜的氣氛高揚直達巔峰。 喧騰的歎聲、歡聲,回響在環繞著港灣的群山間。”(陳玉青譯,華麗島顯風錄, 致良,)

 

博愛橋再過來就是義二路的自由橋,也就是昔日的義重橋。倪蔣懷和西川滿,前者在這裡定居, 而後者年輕時代也住這裡。倪蔣懷不少畫作是以基隆港區和田寮河畔為主題,比如說1926 年的兩幅田寮河畔和郵局。西川滿至少寫了一篇田寮河的文章。他在“ 基隆田寮港” 中說:

”每當夜晚時分,在落日晚霞的 照耀下,建築物閃閃熠耀, 展現難以言喻的美麗風情。”( 基隆美術史, 頁13)

愛書人說:

“我們家是中醫診所。主持的是我阿公。媽媽嫁來之後,就接手阿嬤的日常工作。其中之一,黎明之前,為苦力叔伯們燒一桶又一桶的茶水。那是被稱為奉茶。先用水壺燒,再以白鐵的高桶裝。這義務奉茶也不知傳了多少年月, 我是土生土長的第五,六代。”

 

”媽媽剛嫁來是夏天。擔心太熱,苦力們喝不下,跑去製冰場廠買大冰塊。這是二十平方的冰塊,放進冰茶桶裡。苦力們跟我媽媽說,他們只能喝熱的,全身拉車冒大汗,若是喝冰水,反而整個人會束起來而生病。我媽媽才趕緊改回阿嬤的模式。”

”流浪漢常在我們家門口吃飯。我媽媽每天都會多準備一些飯菜,我們吃甚麼,他們就吃甚麼。我們小孩跟他們一樣,每個人一碗公的飯菜。但是,如果是年輕的無家可歸者,在讓他吃過幾天後,我媽媽會趁其它流浪漢離開後,跟他說,你還年輕,應當去工作,我歡迎你來吃,只要想來你就來,工作了也是歡迎來。”

”這可能是傳統吧?小時候,我和兄弟姐妹們喜歡坐在診所內等候差遣。阿公遇到了窮人病患,不只會跟病患說診療費方便時再付。而阿公從來沒登記和催討過。而且還會讓我們孫子女們陪同病患去漢藥房抓藥。讓漢藥房將帳記在阿公身上,由阿公支付,讓病患有藥可以吃。 我們陪去的時候,阿公會給五毛錢當作跑腿費,而離開漢藥房時,漢藥房掌櫃也會給我們幾顆梅錠。這樣好的活,大家搶,自然也沒人想去跳衫仔箍,反而猶如黑鳶,不論晴雨,每天到港區一般地在診所內守候等待出公差。”

 

”阿公對親戚也是。總是有親戚朋友來借錢,也一定不讓借錢者空手回去。阿公和爸爸一樣,不當保證人,介紹人以及借錢再轉借。當然是沒利息的。親戚朋友常常會準備借據,我阿公當場撕裂成一條條碎片。我阿公跟我們說過,後腳肚會生肉比較要緊。 不要怕花錢在需要的親友鄰居的身上。”

 

”阿公是出生於民國前的。漢文底子非常好,寫得一首好字。 文人常來。他並不肯一如舊時風氣,兼著開漢藥店,也不願兒子開。他說,配方很重要,不能因為剛好缺一味藥材就用替代品,也要很注意藥材品質等等,這不是容易做得到的。”

”為什麼割愛的書中有藝術畫冊,古典詩詞和傳統文學?那是因為當我出社會後,去參加書道學會的書法課。老師們說,書法想寫得好,必須有音樂,詩詞,舊文學和傳統繪畫來涵養,筆力才有深度。我是跟著周植夫,蔣夢龍....和曹秋圃等老師們學習。而這些課程都是以福佬話來吟誦或是教導。曹秋圃老師是一個月去一次三重埔的先嗇宮上課,其他老師都是在基隆。 周植夫老師很會寫詩和北管樂器。”

 

這幾位先生就如同倪蔣懷和西川滿,作品中充滿對土地的情感。例如周植夫的詩裡,經常像畫家一樣將人文景致入畫。

沙子灣即景

江村雨過晚涼增,沙子灣頭浪不興 。

星斗一天滄海闊,網魚人放火中鐙

(頁28, 基隆市志卷六,周植夫。)

雨中過三貂嶺

三貂彷彿劍門峽,峡裡人傳有石舟。

古驛依然臨碧渚,亂山風雨漲春流,

(竹潭吟稿,周植夫作家資料卷,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愛書人說:

” 我們家族祖先是鄭成功時代跟著部隊來到台灣。先是台南,開枝散葉再發展到鹿港,然後基隆。據說開基祖的墓還在台南,但年久月深已經不知道了。我父祖輩都往生了。阿公95 歲睡夢中過世。他們算是長壽。現在是烏魚和白帶魚盛產。在我小時候,常會有苦力拿一小桶的魚給我們。四破魚等等何時大出,我們因此都知道。這是他們的古禮數。甚至流浪漢也會坐在大原木上,專程釣,再給我們一些。而我們也都萬分感謝的鞠躬。”

” 我搬到小北投後,反而睡不著,太安靜了。”

” 我們的祖父母和父母親無形中以行為舉止影響我們。這點恐怕他們自己不知道早已成為我們的學習榜樣。很可惜,現在社會不再是三代同堂,孫女子輩無法天天浸在祖父母的慈暉裡。 猶如我的長輩們的作風,我的兄弟姐妹們有能力就會幫親友,但決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前提下。”

( 2020 年1月13日 基隆市市信義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非常感謝愛書人。)

(書店負責人親自,當天或次日,全年無休, 全台灣到府當場現金回收收購買賣舊書二手書長輩書老書中古書CD黑膠唱片。0958571502。 Line就是:0958571502。當場載運完畢.快速完整服務。 竭誠期待大家和親朋好友找或是介紹我們到府收書。非常感謝。https://blog.xuite.net/lobo32xl/twblog/577375790)

(樂伯二手書店重新營業: 每週營業日子,時間,價格,地址及其它報告事項https://blog.xuite.net/lobo32xl/twblog/589419409

附錄:

(1):

 

lobo32xl.pixnet.net › blog › post
(林開郡洋樓)。倪蔣懷畫家故居之一。 - 立立二手書店 - 痞客邦
2020年8月4日 — 基隆市愛一路45號林開群鐘塔洋樓(林開郡洋樓)。倪蔣懷畫家故居之一。倪蔣 懷先生生平一二事。
 

(2): 李欽賢先生說:基隆第一街與旭川運河: 漢民族的台灣開發史系由南而北節節墾拓,至十 八世紀末漳州移民逐漸聚居雞籠,始有三大廟門奠基 在今港區一帶。建廟之前,開基第一街已經形成,即 慶安宮的「崁仔頂街」,就是每天清晨喧囂沸騰的 提仔頂魚市場附近, 崁仔頂街是基隆市街之嚆矢, 移民愈來愈多,終 至廟門興起。

 

如今廟堂建築與裝飾物換星移,崁仔頂街也僅存地名,街肆舊貌已失, 彼時崁仔頂街與墾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渠資源,|於基隆港正式築港之後,納 蚵殼港(今西定河)、石硬 港(今南榮河)兩道水系,在崁仔頂 一帶匯成「 旭川運河」入海, 當時是日治時期,在今孝一路與愛一路之間有一條筆直的運河,構成基隆港區的風光。是因為後來運河加蓋,建明德大樓,而完全失去了饒富風情的畫面。

 

運河有三座橋, 站在第二條新興橋(今親民橋)上 看第一條旭橋(今明德橋) , 正好對準基隆港灣,旭橋的拱形橋座和精雕的橋欄亦盡人眼簾, 旭川運河口面向港灣的建築, 配合基隆築港可停 泊萬噸級輪船的現代的拱形橋座和精雕的橋欄亦盡人眼簾, 旭川運河口面向港灣的建築, 配合基隆築港可停 泊萬噸級輪船的現代碼頭,摩登的港都建築群交織出 廿世紀前葉最時麾的城市景觀。

 

愛一路、仁路交叉口一幢鐘塔歐式洋樓, 是碩果僅存的當年港市建築代表作。它建於一九三O年代 屬基隆礦業鉅子林開群所有,此時基隆畫家倪蔣懷向林開群租得該樓,窗口關為畫室,是也引來台北畫友 在此眺望基隆港寫生。 當年不論從港邊樓房瞭望港灣,或自臨海碼頭一 端走過旭橋(明德橋)看基隆市區, 基隆有海灣、有仿西式建築、有運河的古典橋樑,堪稱為最有風味、最美麗的現代城市。( 基隆美術史, 頁5)

(3):基隆市志說: 周植夫, 原名孫園, 以字行,幼孤,賴母氏撫養成長,生有異稟,讀書過目成誦,爲名師王子清高足,精擊缽吟,馳譽士林, 詩宗王漁洋,獨究神韻,曾膺中華藝術學院學術研究員, 又精北 管,擅提琴,爲暖暖靈義郡樂團團長,晚年盛譽鵲起,到處講 學,傳薪詩教,民國八十四年秋患腦中風猝逝,享年七十八。 (頁28, 基隆市志卷六,)

 
甲-2:
早年瑞芳區有許多礦業家,他們的規模是臺灣礦業界的最前段班。而他們也樂於公益與付出。比如說懷山煤礦倪蔣懷畫家,臺陽礦業顏雲年,顏國年,顏欽賢,瑞三礦業李建興,....東和炭礦劉尚等等女士先生。
瑞芳美食街距離瑞芳火車站一百公尺。數十個攤位提供了平民價格的國內外美食。東和吊橋的塔架就在美食街公廁前的岸邊,俯瞰著基隆河。
2022年4月9日星期六基隆市信義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學術書長輩書,美食街吃過午餐後,繞到岸邊瞻仰這座橋塔架。塔架上的東和炭礦四個字還在。
劉尙先生在民國四年經營東和炭礦,是日據時代臺灣產業組合最早發起人之一( 頁1936)。
之前請教瑞芳當地耆老時,他們對劉尚很是敬佩與懷念。
林衡道教授主持的臺北縣鄉土史料瑞芳耆老座談會中,林衡道敎授說:
“李建興做人非常忠厚,曾經邀請本人到他府上作客可惜當時工作忙沒去,之後他就去世了 ,這也就是告訴我們,有人招待時要趕快去,免得沒機會了。李家以前很窮,有錢以後想蓋房子,到處去請教人家。”
會談中,關於劉尚,李有發先生有如此的發言:
 
{現在說劉家是東和商行,是以東和煤礦起家,日本時是當巡查,後來當瑞芳街街役 場名譽助役,在日本時代是最有名望,發展最早的家族。}“(710, 頁臺北鄉土史料)
名望兩字不只出自瑞芳耆老,地方史和業界之間呼應著李有發先生也是如此盛讚。
昭和六年簡萬火先生在基隆誌:
{劉尚君係郡下瑞芳庄有數之炭礦業家 合資會社東和商行代表者爲人資性慈善現任該庄役場助役並協議會員兼任瑞芳信用組合長奉公忠於厥職且對農業振興亦自率先力爲勿論救恤或公益義捐莫不慷慨樂助凡關於地方利害大小輕重悉俟英斷而始決況復思慮精至鄉中人無有出其右者卽父老相告多感其盛德稱道不置云( 頁,5,附錄: 基隆重要人物,基隆誌,簡萬火, 昭和六年,成文出版)
民國54年臺灣鑛業史:
{劉尙——臺北縣人,民前三十年生,於民前十四年先經營食品生意獲利,民前九年經營興隆商行,至民前四年立志於資源之開發而創辦東和炭礦,民十三年又組織合資會社之東和商行,專營石炭販賣,並兼營臺灣製糖業,辦理日本、及大陸 粵閩沿海一帶糖業運輸,曾歷任瑞芳信用組合長,其熱心煤業界之團結,於民國廿年十二月(昭和六年)發起組織臺灣炭業 組合,(煤礦公會前身)並於光復時發起籌備改組接管臺灣鑛業會(省鑛業研究會前身)。( 頁2019)
日據時代劉尚至少有以下三家煤礦事業:東亞商行。東和第二坑。合和炭礦。
劉尚也是日據時代臺灣炭業組合的評議員。該組織的組合長是宮崎猛,理事之一是昭和炭礦西川純。西川純也是就是西川滿作家的父親。
臺灣炭業組合是臺灣煤礦公會的前身,成立於民國廿二年。( 頁1935)
希望這塔架能永遠存在。
2022年4月9日。非常感謝愛書人。樂伯於樂伯二手書店。
乙:
張超英先生在{宮前町九十番地}的書中提到,西川滿的父親西川純經營牡丹坑煤礦而致富。張先生家族中有一張一九三八年八月的合照。一大群人在台北蓬萊閣送別石炭組合組合長池田卓一,(原註:理事長)。 池田卓一出身東京帝大,進入日本三井財閥,輾轉來台灣擔任支店長,成為台灣煤礦界的領導者。在相片裡,坐池田卓一兩側的,一邊是張超英的祖父張聰明先生。另一邊是西川純,也是台灣煤礦界的要人。
張超英先生說:
{....西川純曾任台北市議會議員,又擁有武丹坑煤礦 (原註:在今台北縣雙溪鄉)。但他的歷史名氣恐怕不及兒子西川滿。西川滿寫小說,也寫詩,於一九四〇年創辦《文藝台灣》,儼然文壇重鎮,談日治後期文學,不可能不談西川滿。前輩小說家葉石濤當時投稿到《文藝台灣》,西川滿眼睛一亮,找他去 當助理編輯。....。一九三五年,台灣舉辦博覽會之際,具有官方色彩的臺灣日日新報上,有許多商紳要人刊報祝賀。和祖父張聰明的名字登在報紙同一角的有人稱「金山王」的 後宮信太郎、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華南銀行創辦人林熊徵,人稱日治五大家族「基隆顏家」第一代的顏國年。}
張聰明,後宮幸太郎,顏國年等等都是煤礦業鉅子。臺灣礦業史紀載後宮幸太郎就是新北市雙溪區武丹坑煤礦的開坑者,1919年開闢第一和第二斜坑。
清朝以來,台灣的煤礦業者賺錢的比例低,而張聰明先生是有成者。張超英先生這樣描述祖父張聰明:
{我家的礦場主要在景美,舊稱「十六份」的地區,總共有「永豐」、「朝日」、「德豐」三處礦區。.....祖父在煤礦界具有大老地位,戰前和戰後初期都一樣;日治時代是煤商公會「臺灣石炭商組合」的幹事(原註:相當理事),戰後初期是臺灣省煤炭工業同業公會的常務理事。....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前後,台灣的有錢人家以地主居多。他們擁有大片農田土地,租給佃農,每年坐收兩次田租,生活悠哉,多半吟詩抽鴉片過日子。祖父不屬這一類型,他是日治時代新興的富豪,靠自己的力氣去開拓和買賣煤礦致富,應該比一般人多人幾分外交能力。}
根據這本書的敘述,張超英先生的父親張秀哲先生(張月澄)則是抗日志士,與西川滿同樣東大畢業;為台灣前途而奔走,被張深切先生譽為若是革除富家子的習性會是傑出的革命家。也幾度謁見魯迅並且被魯迅記錄在1927年日記裡;被日本政府拘留 了兩年,最終被判刑兩年緩刑五年。當年中華民國駐台灣總領事館,豪華寬敞,就是張秀哲先生說服父親張聰明先生以一元租金租給中華民國,順便奉陪一輛轎車。讓中華民國國旗飄揚在日本殖民地台灣,這也是張秀哲先生當年最引以為傲。只是,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與許多台灣菁英分別被捕,拘留一段時間。幾經奔走,只有張秀哲與顏國年之子顏滄海平安獲釋,其他菁英下落不明,屍骨無存。共產黨佔上風之後,保密局借住張英超的宅邸,毛人鳳局長跟祖父張聰明先生好意提醒局勢不穩。張英超先生說:
{毛人鳳坦白告訴祖父說:「張先生,我們有準備船在宜蘭。」意思是說,萬一有事,他們馬上會跑掉,你們也準備 跑吧!國民政府那時在大陸已兵敗如山倒,台灣的情勢因後來一九五○年六月爆發韓 戰,美軍進駐台灣,才趨穩定。在韓戰之前,台灣的國際局勢可以說處於飄搖之中。 我家算是較早收知不良訊息的台灣人,祖父擔憂家裡做煤礦生意,是一個大資本家, 共產黨一來,恐怕不僅財產充公,全家性命也難保,所以一九五〇年初把台灣主要資產礦場全部賣掉,移居香港。事後想起來,真不知道當時早知消息是福還是禍。}( 頁69,宮前町九十番地)
日據時代重要的煤礦業者就這樣結束了畢生的投資經營。葉石濤先生則說,昭和炭礦的西川純,西川滿父子主要煤礦是在南港和樹林。葉石濤先生在西川滿小說集的序裡說到:
{.....西川先生一九○八年生於會津若松的「藩士」(士族)家庭。祖父秋山清八曾任若松市 初任市長及第六任市長,畢生致力於鄉土復興。秋山清八的三子純為西川的父親。由於秋山家的至交西川家絕嗣,所以把三子純過繼給西川家,因此滿也就姓西川了。一九一〇年,距 離台灣割讓十五年後,西川純帶著三歲的西川滿來台。西川純曾經做過兩任台北市議員,又 經營南港、樹林等煤礦致富。西川滿一輩子走文學之路,獲有輝煌成就,其父的支持功不可沒。一九二五年三月,西川自台北州立台北第一中學校(建國高中) 畢業,一九二八年四月 就讀於早稻田大學佛文科 (法國文學系)。一九三三年五月學成返台,旋即任職於《台灣日日新報》。一九三四年一月,在早報上開闢「學藝欄」(副刊)。直到一九四六年四月搭乘美軍登陸艇回母國為止,共在台灣逗留了三十六年歲月。....}( 西川滿小說集,春暉出版社,西川滿著,葉石濤譯)
張秀哲先生與西川滿可以說是同一個世代的貴公子。 都是與礦業家庭。關於煤礦題材作家,東亞文學場作者柳書琴學者特別介紹了同是殖民地的朝鮮咸鏡道韓雪野和滿州國王秋瑩。前者是富裕家庭出身,就讀咸興法科專門學校,參加{三一運動}後被退學,輾轉畢業於東京一所大學。1925年家道中落後移居撫順,目睹了撫順煤礦勞動階級的辛酸與民族間欺凌,開始以礦工為主題的小說。王秋螢則是普通農民家庭出身卻能在父親支持下,1925年進入撫順縣立初級中學和到瀋陽繼續深造,成為在滿州國中以撫順煤礦為題材的唯一作家;作品小說集{去故集}中的{礦坑}則是中國小說中反映礦工生活的第一部作品。《礦坑〉雖然沒有直接寫出階級矛盾和民族壓迫的正面衝突,但是作家卻 巧妙地以側面烘托的手法間接地暴露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惡行徑」。( 頁351, 聯經,2018 年出版,東亞文學場:台灣、朝鮮、滿洲的殖民主義與文化交涉)
張秀哲先生志業似乎比較接近韓雪野和王秋螢。
張超英先生說:
{父親還出資出版過《勿忘臺灣》雜誌。有一期請革命畫家梁鼎銘畫封面,畫一位台灣農民被一條像蛇的麻繩綑綁,腳上扣著一個大鐵鎖,上寫「日本帝國主義」,旁邊飄揚著一面青天白日旗。這幅諷刺畫和以前的種種文章觸犯了日本台灣總督府,父親 開始被通緝,他從廣州潛到上海。上海對廣州去的青年都很注意,父親進到上海,如入虎穴,不久就被英國的便衣偵探逮捕。那時日英有同盟關係,台灣人又屬日本國 民,所以父親被移交日本的上海領事館。....}(同前註)
丙:所有權人與經營者變動得很頻繁。其中有西川純和簡阿牛兩位先生。西川滿先生是日據時代台灣文學家,西川純正是西川滿的爸爸。簡阿牛是日據初期重要人士,地位猶如臺陽礦業的顏雲年先生。後兩者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中有被記載,那是為了兩位過世後的敍勳。其中簡阿牛:
大正十二年2月21日:總督府評議會員阿簡〔原註:簡阿〕牛發腦溢血而病篤,昨依予奏請,被敍勳六等,繼而歿,發電而弔賻之。
大溪煤礦誌說,福安煤礦的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代的初期,它的鑛區番號之一是720。
昭和13和16 年,這兩年度的{臺灣鑛區一覽一書}中都分別明確載明礦區番號720:
礦山名:昭和炭礦,礦業人楊漢龍。
礦山名:昭和炭礦,礦業人:臺陽鑛業株式會社。
臺灣鑛業史說,西川純是昭和炭礦的擁有者。
{昭和16 年臺灣鑛業一覽},西川純除了福安煤礦的前身昭和炭礦,在當年度至少還經營以下礦坑:
1,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南港大坑
鑛區番號907
2,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
鑛區番號385
坡內坑炭礦
3,鑛區番號1375, 共同炭礦
4,坡內坑
鑛區番號458
福安煤礦還遺留有炭膏窟仔。台灣少見,這是煉焦業的歷史遺跡。當然,這待考。大溪煤礦誌說,為了克服水源不足,福安煤礦不得已而使用坑內水洗選煤炭,先經過三道沈澱。
2022 年5 月23 日桃園市大溪區到府收購二手書學術書長輩書。鞠躬告辭後有四個小時空檔。就近尋找福安煤礦和順和煤礦。首先來到福安煤礦。以下是福安煤礦耆老的指導。順和煤礦改天筆記報告了。
歸納三位耆老的指點:
福安煤礦位於鹿寮一路29巷最後方的頭頂。草嶺腳站牌,復興路一段北宜公路6公里指標前五十公尺右轉,沿著福田農場外側直行。經過福德祠,美麗一條龍古厝,碧綠碑塘,右轉繼續直行。岔路,再直行往大埤,是昔日福安煤礦台車道,永過,他們讀福安國小都是走這條小路,比較近,每個年級有兩班。岔路左邊小徑一幢大的磚造建築,那就是昔日的福安煤礦事務所。復興路一段路口到頭寮一路29巷底大約八百公尺,是昔日來載艾辣(焦炭,koksu)的汽車路,再送到三峽交貨。福安只有福安煤礦,而石門水庫的溪州有三個,三層有很多煤礦,包括順和煤礦。
這裡被稱為福安,有一座福安福德廟和顯應福安公媽祠。屬於頭寮。舊電線桿標誌為埤尾支。早年是梯田景觀。福利社,板管( 卸煤槽,漏管),儲煤厝在剛剛所說的那座碧綠埤塘後方的左與右側,目前改建成民居。
福安這區域曾經有許多人工挖的埤,水泥建構,為的是放置供應燒焦炭所使用的炭窟仔,或是儲水,或是洗炭過濾。每座炭窟仔的煤炭庶常堆積得像一座山的高。福安煤礦收坑後這些埤幾乎都被填平。
養豬場與福安廟之間的右側,目前遺留有兩座直徑四公尺,深十公尺的圓洞凹槽,厚度.5公尺的水泥構造。被稱為隔腳的所在。這是炭膏沉澱池之一。煤炭在這裡過濾,再將炭膏挖起做為燒焦炭的原料。
焦炭品質在台灣一等一。彼當時幾百個炭窯洞,在養豬場和附近地方。坑內礦工有一百多人,燒窯工等坑外工也不少。福利社是梅鶴山莊林姓家族開的。礦寮也有數十間也在炭窯旁等等所在。坑口沒有土地公。
事務所往前五十公尺,就會見到礦工廁所和礦工浴室。過了礦工浴室再三十公尺是一道紅牆和主斜坑。主斜坑口很靠近溪溝被做大水的泥砂掩埋。爬過駁坎再三十公尺就是一座坑口,歷史上用途,待考,很完整。再往前爬一百公尺就到草嶺頂。日據時代就有的煤礦,還有其它坑口。
後中年士紳說,他曾經在青少年時期跟著三哥進入福安煤礦一次。三哥是跟車工,那是入坑將挖煤工的煤炭一車車勾起再以天車拉出。坑道深入海平面三百公尺以下,非常悶熱,不動也流汗。福安煤礦挖到石門水庫那一頭,礦區很遼闊。大哥是坑外器材維修工,打水工。士紳本身和他的爸爸都沒有從事煤礦。哥哥姊姊們都很照應更小的弟妹,我們就不用再一身煤黑地吃土地公給的黑炭的飯。福安煤礦收坑後本地礦工很多轉到苗栗縣南庄鄉煤礦。礦工大哥收坑後也是,三哥則轉業。
另一位士紳是外地人。福安煤礦結束後經由朋友推薦搬來居住。他說沒有自來水,都是接引礦坑坑口所在的溪溝。跟五十年前相比,水量減少很多,目前只有幾戶使用,早些年這水源可以供應數百戶,可能是福安煤礦坑內逐漸崩塌而斷了水源。福安地區很安靜,他不喜歡虛華,很喜歡這裡。要自來水,可以到消防栓那裏,若是跟水道公司申請水管到家裡要幾十萬,就放棄了。目前巡水到坑口都要經過草莽,而這幾年高達十公尺的大樹倒下,它們的腰圍一公尺以上,更是增加行走的困難。
耆老女士說,日本時代和民國四十年代後,福安農家普遍窮赤。爸爸並沒有入坑從事危險卻高薪的坑內工。她是長女,五個弟弟一個妹妹。八歲,爸爸問她不要上學,幫忙帶弟弟和放牛好嗎?她答應,但是要求爸爸必須要讓弟妹們入學校。十二歲就當起檯仔腳,燒焦炭工和各種坑外工。起初,一天工作八小時,薪水六元可以買四斤米。將收入都上繳給爸媽,出嫁時都沒私奇錢,不過頭家會趁錢最重要,而我們翁仔某兩個人也撐起了一個家。
女士還說,人出世就是會大哭幾聲,之後就像是山溝水,沒甚麼好躊躇的,恬恬地一切向前行。沒讀國民學校那也是命運,重倍打拚就是了。窮人家的孩子早熟而且惜情,不會為了遺產而變面,弟妹對她都很好。子女也很有出脫和有孝。那座炭膏窟仔,用掉兩百包水泥。她正是施作的泥匠之一。完工後的那座炭膏池,並沒有出產很多。炭膏窟仔都是雙手抓著棍子攪拌。她的青春都是在坑外一座座炭窯,炭膏窟,洗煤場奔走,與先生共同劬勞換得孩子在學校學執筆,不用依賴煤礦。做到福安煤礦收坑後轉到電子公司上班。日本時代以來,福安煤礦出過幾次致死或傷的失事。坑內礦工冒著生命危險,都很白淨斯文,簡直是歌仔戲裡的小旦或是書生,只是家庭各有一本故事,就如同我無法上學。
今天疫情是66247病例。疫情期間不敢多請教。非常感謝三位耆老女士願意指點。福安煤礦事務所走到福安煤礦坑口不到兩百公尺。沒有路徑,草樹茂密,必須划草樹前進。衣服褲子都被枝葉上水珠濕透,倒下的大樹幹屢屢阻斷,還得彎腰蹲下穿過。細雨中,溪溝乾涸。擔心水蛭,小心防範,但還是被兩隻水蛭附身咬了兩口。不能停下腳步拍照,它們的動作很敏捷。不曉得耆老們是如何來巡水?每座大水桶前都有一個小水桶先接,這恐怕是為了避免水管直接進入大水桶,會被倒抽回去。不建議煤礦迷來探勘,或是來就請結伴,而且要晴天,水蛭活動力才不會那麼強。生態很好,有各種不同的鳥獸聲。那座炭膏窟很漂亮,有幾棵花正盛開,書友喬小姐說正美的那一束花叫紅蓮蕉,又稱為美人蕉。
杜十三詩人說:煤.孩子,我們生命中的色彩,是註定要從黑色的地層下面,挖出來的.…。
余光中的山海瀑說:
一聲大喝,推開長空與高崖
以如此斷然的姿態
奔放而充沛的清白
就從最高處,瀉沫飛珠
在轟轟的呼駭裏一縱而來
萬壑千山都攔你不住
崖下的怪石也不能嚇阻
誰都擋不了一條活水
向絕路尋找自己的生路
只因在山外把你等待的
不是別人,是海
陳列詩人礦村行說:
但我來的時候,在車上看到的他們却都很善良的樣子,頗有氣質, 他們去別的礦場工作,然後搭車回來,手上拿著用布巾包妥的便當盒, 有的還順便購回一些食物:幾把杏菜,兩條魚,半斤肉。我原以爲他 們這樣的勞動者應該是身強體壯舉止粗獷的,但他們卻胸部瘦扁,肩膀不寬,在車上安靜地或站或坐,談話時,話語和笑容同樣輕淡。白淨的臉孔難以使人和熱悶的炭坑一起聯想,可是依稀中也邀透著類似冥紙的澀黃,在車外天光閃接快照間,看起來凉凉的,不知道是不是長時埋在黑暗裡,沒晒太陽,或是所謂的矽肺症的關係。
柴油車輕輕搖晃,輪聲吱吸嘎,蜿蜒曲折地通過一個又個的隧道 和小站。濃蔭多濕的熱帶雨林、峭壁斷崖、深谷水瀑,以及稀疏的住 戶人家和河階地。險奇的山巒時近時遠,向車後移逝,火車彷佛要進 入一個幽深的荒莽世界。但這些在這裡行住謀生的人却只那樣泰然地 在車裡,在車聲中,文靜地閒談著車外他人耕作種植的事,單純而容易讓人識破地垃聖幾句兒女的學業,說一些平常的知識,然而總不提到自己。
我甚至於聞不出他們身上絲毫有煤的味道,更無法窺探內心的秘 密,他們的愛恨情愁。我只能想像他們下工出坑時,為可洗把身體抹肥皂,想要擦掉潛意識裡的恐懼和黑色記憶的模樣。洗澡水嘩嘩地流, 然後他們要去市場買些家人要吃的菜,然後坐下午三點二十分的車回來。
非常感謝愛書人,三位耆老,書友喬小姐。2022 年5 月23 日樂伯於樂伯二手書店。
以下是附註:
1:
簡阿牛——臺北縣大溪人,經營炭礦為時極早, 於民初時與陳德慶合資開採大溪、南庄、北加各地多處煤礦, 產量頗豐。
陳德慶——於民初曾與大溪聞人簡阿牛共同開採大溪,南庄、北埔方面多處煤礦,後因經濟不支將十餘礦向當時臺灣信託社押款,旋又無法償還,後由臺陽鑛業公司向該信託會社承購,今之順和,田美、北埔、双喜煤礦礦區均是,又今之互益煤礦亦係其礦。(頁2021 臺灣礦業史下)
2:頁300,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下,主編: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執行編輯:鍾淑敏。出版者: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
3:第一煤區中第一煤帶-為金面山煤帶,爲最長一煤帶,走向爲北40至70度東, 傾向東南,全長約19公里,本煤帶西南起自石門,向東北延展,經溪州山、頭寮、金面 山、湊合、雞罩霧山,再為雞罩霧橫斷層所截斷。 ( 頁28, 臺灣之煤礦資源)
4:頁1943,臺灣鑛業史下
5:福安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礦 址】桃園縣大溪鎮福安里頭寮八號。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四四〇、九四二、一四四八號,臺濟採字第二 四九二、二四九一、小礦字〇三五號。
【礦區面積】 二二二公頃 四三公畝
九六公厘
【礦權人】福安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人】董事長:顔天生。
【簡 史】民國三十年三月開鑿水平坑,三十四年二月開鑿斜坑(汽鍋爲動力),三十九年十月設煉焦窯,四十年十二月開下 層坑至四十二年停採,四十五年四月新設輸電設備,五十
年十月一日改組公司組織。
【煤 層】中部系統,頗有變化,現採本層,厚度〇.七公尺,下層
厚度〇‧三公尺。
【 煤種】中粘結原料煤。
【成分】
水洗屑:
揮發分
本層39.76
固定碳46.20
灰 分:2.79
發熱量:7215
硫磺分:2.56
粘結度其 :3.5
【經營組織別】公司組織。
【開坑別】現有主斜坑一坑,又斜坑二坑。
【降煤情形】礦場至桃園車站二二公里,使用卡車。
【最近三年生產實績】民國五十一年一五、五六六公噸,民國五十二年二】二一、五二〇公噸,民國五十三年三〇、四九八公噸。
(第七章 主要礦場紀要, 頁795)
6: 頁103, 夢與地理,余光中,洪範書店
7:昭和十四年至十六年
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三層
鑛區番號720
鑛區坪數78064
許可年月日明治39.3
鑛山名昭和炭礦
礦業人臺陽鑛業株式會社
( 頁47,殖產局出版第八五四號,昭和16 年,臺灣鑛業會,臺灣鑛區一覽)
昭和十四年至十六年
臺北州七星郡內湖庄南港大坑
鑛區番號907
鑛山名
礦業人及代理人
俞石堂
# 西川純
臺北州海山郡鶯歌庄385
坡內坑炭礦, 俞石堂,
鑛區番號1375, 共同炭礦
坡內坑458,西川純 頁36
( 頁16,殖產局出版第八五四號,昭和16 年,臺灣鑛業會,臺灣鑛區一覽)
昭和六年楊漢龍( 頁47,殖產局出版第八五四號,昭和6 年,臺灣鑛區一覽)
昭和十一年至十三年
礦山名昭和炭礦
礦業人楊漢龍
( 頁42,殖產局出版第742號,昭和13 年,臺灣鑛區一覽)
株式會社建成商行簡阿牛臺灣鑛區便覽,鑛區編號720。大正十二年,殖產局鑛務課)
8:詹德筠學者編著的大溪煤礦誌,對於福安煤礦詳細介紹。
福安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大溪鎮福安里頭寮
通訊處:桃園街武陵47號 經營者:顏天生先生
礦場負責人顏三輝先生
礦區:
原礦720號,面積78,064坪,係於民前6年(1906年)3月由大溪人士陳添成、 江頭兩先生共同取得礦權,住址為大嵙崁街265番地。 再於民國4年由王式璋先生 承受,再於民國9年由大溪實業家簡阿牛先生承接礦權後,著手開採。於民國 14年由台陽礦業系統之楊漢龍先生承接,民國28年礦權者改為台陽礦業公司, 於民國31年再移轉於林炎成先生及日人交吉先生,後由顏天生先生接辦,光復 後由經濟部發給台濟採字第591號採礦執照,礦區號碼為礦業字第440號,礦區 面積25公頃43公畝57公厘。
礦業字第942號,台濟採字第638號,面積171公頃65公畝28公厘,此礦區可能係 日據時期日人奈須邦彥先生所有之原字第3213號礦區面積568,867坪之煤礦區 因本省光復前後之資料,流失或保管不全等原因無法查明
本礦係以礦業字第440號及礦業字第942號兩區合併開採,計礦區面積為222公頃
本礦區於民國30年(1941年)3月,由林炎成、顏天生兩先生共同投資開闢水平 坑採煤,礦名訂為朝日煤礦。4年後開鑿斜坑,但因當時高壓電源未達礦場,故 以蒸汽機關為動力掘進斜坑,以後生產量逐年增加,於民國42年再添設汽鍋乙座
,並將10英吋口徑之蒸汽捲揚機改裝為14英吋口徑之較大捲揚機。民國45年( 1956年)4月,台電公司高壓電源輸電幹線,延伸到礦場附近,隨即廢棄蒸汽設 備而全部改用電力。因此產煤逐年大增,曾達年產量30,000噸。且加強洗煤與煉 焦設備,使產焦量亦達年產10,000噸以上,為當時本省原料煤及焦炭產量之前茅 。此時投資合辦人林炎成退出,改組為福安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為500萬元, 由顏天生先生為董事長,並學有專長之長子顏炎明及三子顏三輝昆仲主持礦場。
民國45年(1956年)至50年(1961年)間,煤層狀況好生產量維持高水準,所產焦 炭均透過煤礦公會焦炭部出售與台肥五廠,因銷路無問題,價格又好,此期間為 本公司營運最順利,獲利最佳的時期。
民國51年(1962年)啟業化工、新竹化工、台北煤氣等三家化工公司先後開始生 產,原料煤生產與焦炭加工分業,焦炭市場由該三家化工公司統籌供應,原料煤 生產礦只有供應台電公司用煤,但因原料煤有粘結性,與台電用煤規格不合,致 銷路發生困難。又該礦於民國53年(1964年)發生瓦斯爆炸災變,罹難礦工5名 ,加以煤層發生變化,致經營陷於困難。此時煤調會實施煤礦稽核貸款制度,該礦亦申請稽核貸款,以資擴大企業維持生產,但因貸款手續繁雜,未能配合礦方 資金需要,反而拖垮礦方財政,資金週轉更加困難,不料民國58年(1969年)元 月在東斜坑再發生一次瓦斯爆炸,罹難礦工3名、重傷4名之慘劇,又遭煤調會 收回稽核貸款等壓力之下,終告無法支持,於民國58年(1969年)10月關閉收坑。( 頁147,)
主要搬運搬運坑道:
本斜坑:石門掘進,高7'×寬7傾斜28度,延長823公尺, 內有部份沿層坑道
管卸坑:沿層掘進,高6'×寬7傾斜28度,延長767公尺。
坑內東斜坑:沿層掘進,高7'×寬7'傾斜25度,延長533公尺。
坑內西斜坑:沿層掘進,高7'X寬7傾斜25度,延長423公尺。 煤巷部份:
設備: 洗煤設備方面:有手選運輸帶一台,以2馬力馬達帶動,跳選法之震動水洗機一 台,以5馬力馬達帶動,淘汰盤一台,以2馬力馬達二台帶動,其40篩目以下之 細煤,前後尚經過浮選設備之處理。浮選設備包括脫水槽二、調整器一及浮選箱 四,全套設備共用10馬力馬達帶動
煤炭採出後,逕送水洗場倒入煤斗先經篩分,其粒度超過30公厘者歸由手選運輸 帶處理,30公厘以下10公厘以上者,則送入跳選設備處理,其在10公厘以下者 則由淘汰盤處理,最後40目以下之細煤經脫水後,送入浮選設備處理,本礦因水 源缺乏,不得不以坑內排出之坑內水,經過三道沈澱池處理後,循環利用。水洗 屑煤之品質含灰份7%,含硫2%,發熱量7500卡,煉焦設備計有蜂巢式煉焦窯 96座,每窯裝入原煤1.8噸,焦炭成品為1噸,焦炭品質為含灰份12%,含硫1.5%,發熱量7,200卡,
0.8%之價格,如84%以下者每減少1%扣減0.8%價 (十)坑外運輸:
礦場至桃園火車站共有17公里,開坑至民國44年,均使用桃園軌道公司敷設之 輕便軌道,使用台車人工推車至桃園火車站前儲煤場。每人每天只能往返一次效律 不佳。重車行駛時,礦場至大溪間有三層下坡段,粟子園至崎頂有上坡段,故 民國31年曾由石炭會社在崎頂裝置捲揚機,並開設斜坡軌道,將運煤車拖至崎 頂因此運輸效率提高,推車工免推崎頂的長程險坡,每天每人可往返二次。 至民國45年間公路拓寬,卡車運輸代替人工推車,既可省工又可提高運輸效率 本礦自備卡車4台,每噸運煤成本降至50元。
員工人事:
民國58年收坑時,擔任礦長為廖德福先生服務15年之久,坑長為游禮炎先生, 為大溪人。職員共20人,一半以上為大溪人,礦工人數依據民國46年礦務局 調查時,其人數如下:
坑內工:支柱工25人,採煤工65人,掘進工30人,搬運工20人,機電工10人 工16人,坑內工合計166人。
坑外工:搬運工5人,機電工5人,洗煤工37人,煉焦工18人,什工18人 外工合計83人,坑內外工總計249人。
礦工中約三分之二為大溪人。對於待遇及工資方面,以民國47年2 職員平均薪資1800元,採煤工每月平均工資1500元,坑外工800元 煤工700元。
( 頁146,)
9: 頁214,嘆息筆記,杜十三詩選,時報
10: 頁106, 礦村行, 原載1985 年7 月春風叢刊第4 期,陳列,地上歲月,漢藝色研,民國78 年出版
丙:老女士指點我說,后番子坑路直走到底的一座單伸起古厝,這戶人家人很好,那位阿叔仔是武山坑(武山炭礦,武山煤炭,頂雙溪煤礦第一礦場,登山界稱為武達煤礦。)的機電和保安。過溪(神農橋,后番子坑溪,後番子坑生態工法教學園區)左轉也是可以到武山坑,若是不左轉,直走就是仙公廟和德昌坑(德昌煤礦,網路學者文章則說是富三煤礦)。從中藥房轉進后番子坑,直走再第一個左轉沒多久,有一座紅磚建築,以前是武山坑煤礦的礦埕。石炭在興的彼當時,番子坑社區有很多間柑仔店,很熱鬧。
好感謝這位耆老女士。來到了那幢單伸手宅院。昨天,另外兩位耆老先生也是如是建議我求見。耆老先生和夫人都在家,好熱情。二級疫情期間,我只敢站在稻埕陰涼處請教。
耆老先生說:
{我是民國22年次。武山仔坑(武山煤礦)的存在有一百年了。在我的童年,昭和年間,它的坑口更在深山裏,溪水的最上頭。它的輕便路(台車路),沿著后番子坑的山路延伸到左岸的后番子坑11之1號。這段路大約兩公里。坑口,事務所,炸藥間,機電所,水洗,kokusu都在這條線上,占地很廣。水洗的生炭是經由漏管和漏板清洗和分大小,和,kokusu(炭窯煉焦)煉製的熟炭,都是人力推走這條輕便道,經過后番子坑11之1號的稻埕,再下坡,推到后番子坑最前頭的紅磚厝。那座紅磚厝是武山仔坑收坑後,被蓋上屋頂和磚牆變成住家。以前是武山仔坑的儲煤分運場,由卡車再外送。重車下山,空車上山,都是經過后番子坑11之1號。武山坑是母礦,後續延伸出來德昌煤礦,外柑腳炭礦,泰發煤礦大車坑等等。都是股東,外來者或是職員們在請負的。}
{后番子坑11之1號的輕便路已經坍方,無法通行,當年是很熱鬧。對岸(右岸)的溪邊通往后番子坑10號,日本時代是保甲路,並沒有輕便車路。過了神農橋,右側有一座新蓋的紅色屋子,以前是德昌煤礦的礦埕,直走是仙公廟,再兩百公尺的小橋右邊是德昌煤礦的出炭坑口。人力輕便車推到那座礦埕,這不是武山仔坑炭礦在走的輕便路。仙公廟這個地段很多山皮仔開了很多坑口,全部冠上德昌煤礦的名字,甚至礦埕附近也有坑口。至於,是不是改了名字變成富三煤礦,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年輕時找人合夥外出到瑞芳九份侯硐小粗坑合夥採金,沒賺到錢,又再回到武山仔坑,武山仔坑收坑後,轉到新竹的建豐煤礦,就生疏了,無法回答是否是富三煤礦,但是,肯定的是,至少早期就叫德昌煤礦。新竹建豐煤礦是由收坑的武山仔坑的礦長wang ar chai 和 tan ar hae 所請負。他們一夥人合資,找我去,同樣是負責機電與設備保安。}
{我是桃園縣大溪鎮人。姓li。日本時代,我爸爸在三峽區(大豹炭礦區?)當監督 。當年,那裏有一排的煤礦。我爸爸被礦主周仔再思(周再思礦主,汐止礦業鉅子,平溪出生)邀請,來到武山仔坑當監督和管理。我爸爸是礦工出身,被周仔再思看得起。周再思也是礦工起家。爸爸先來。我們剛來時,也是住在礦寮。三歲(民國25年),一家人從大溪搬來后番子坑的工寮(炭工寮)。那是在武山仔坑的坑口邊。我的兄弟姐妹八個人,我們一家十口人就擠在四坪大的工寮。爸爸是職員,後來就找塊地自己蓋間房子。都是木板房子,芒草屋頂,後來屋頂改成木板蓋黑紙(油毛氈屋頂)。大約十坪。武山仔坑換老闆,變成林仔開郡和林仔大化,李仔清彩,蔡双郎,最後手是鄭仔塘坡請負。我爸爸還是繼續被聘用。不包括工寮,當時后番子坑就有百戶以上,梯田很多,目前只有幾戶。}
{礦工兩三百人。礦寮在武山煤礦坑口附近,數十間。礦主周仔再思設有調進所,提供生活用品(類似福利社,根據卡魯仔,工資內可以賒帳。)換別人請負後,就收起來。個子小小的周仔再思有兩個兒子叫,chin ar ,ar gin,人都很好。就如同所有煤礦,武山煤礦也出事過。但不像它的子礦柑腳泰發煤礦那樣大的死傷事故。礦工和他的家屬都很認命,礦工即便受傷或是往生,家屬們也是努力向前行。泰發煤礦是武山仔坑收坑後,老闆們繼續合夥而開新坑。也是大礦。武山仔坑會收起來,那不是災變,而是挖得太深了,坑內很熱,通風也不良,瓦斯,煤塵和水櫃問題會很多。只好放棄而去鄰近再挖新的坑。以前煤礦有賺到,後來一深,礦主就賠錢了。}
{我爸爸一個人的工資要成養我們一家八個子女。我媽媽就必須很會計算過日子。我們八個子女都沒有出養。我媽媽甚至連煤炭都要省著用,彷彿在過二次大戰的配給歲月。}
{武山仔坑工寮走到雙溪國民學校讀書,要一個小時半。來回三個小時。我讀到國小三年級就停止了。那時候,光復,國民政府來了。光復前後,社會經濟普遍困難。讀書要走那麼遠的路,我就放棄了。我開始從坑外做起。後來學做機電和設備保安。所以我沒有砂肺。這是一份要很小心的工作,沒有人想學,畢竟責任重大,月給固定,上班時間也比坑內礦工長。我認真學,比如說,自動風門,台車一來,風門就開等等的技術。台灣所有礦坑都收起來後,我回鄉就改開電氣行。放棄就學,但也與我太太養大了四個子女。而且子女都很有孝。}
二級疫情期間,又是正中午十一點,我不敢多打擾和請教了。耆老女士幾次熱情邀我入座,但我不敢。道別時,耆老先生特地走出來再次告訴我后番子坑10號怎麼走,武山煤礦和他位於雙溪市區府上位置。
鞠躬告辭後,先到左岸的后番子坑11-1號。果然路徑完全崩塌無法前進。轉到對岸后番子坑10號。三合院入口,大花紫薇花盛開,陽光透射後將古厝石磚壁渲染出一片紅彩。沒有人應答。只好冒昧沿著左側進入。可能三個多月來三級疫情的關係,后番子坑山登山古道的小徑,開滿了一區區的蒲公英,昭和草,一枝香,紫花藿香薊,都不知道該從哪裡踩踏起。而小徑又是山谷少有的寬敞處,谷風將蒲公英等等的棉絮飄舞著。兩旁的蓮霧,楊桃,柑橘,木瓜,香蕉,竹林,文旦等等長滿果實,有點擔心會不會妨害山豬了。大鳥與山羌的叫聲好大,而且不只一隻。過溪,上下山都有繩索可供攀繩,雖然沒有瑞芳劍龍稜的驚險,但比起陽明山古道多了難度。順著稀疏的登山布條,五十分鐘後抵達武山煤礦。礦區的建築一律是一條龍式,畢竟狹長地形。半路上兩次過溪。其中第一處的溪岸土石中有煤屑。遺址建築大致完整,很難得。找不到坑口。事務所的平地上,掛滿了各家登山社的布條,宛若平溪區的天燈,在樹下閃耀著。
耆老先生說,媽媽省著用煤炭。這也是很特別,畢竟,台車道旁,捨土堆上,孩子們很有機會撿拾煤炭,更何況,爸爸是職員,或許也會配發煤炭。耆老先生說,媽媽彷彿在過二次大戰末期的節儉。這可能不是走過戰爭時代或是拮据年代的我所能理解的。楊絳女士回憶她與錢鍾書先生,二次大戰時在上海淪陷區與煤炭的往事。她詳細地說明如何節省使用煤炭。
{....我們淪陷上海,最艱苦的日子在珍珠港事變之後,抗日勝利之前。鍾書除了在教會大學教課,又增添了兩名拜門學生(三家一姓周、一姓錢、一姓方)。但我們的生活還是愈來愈艱苦。只說柴和米,就大非易事。}
{日本人分配給市民吃的麵粉是黑的,篩去雜質,還是麩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粞,中間還雜有白的、黄的、黑的沙子。黑沙子還容易挑出來,黃白沙子,雜在米西裏,只好用鑷子挑揀。聽到沿街有賣米的,不論多貴,也得趕緊買。當時上海流行的歌:
糞車是我們的報曉雞,
多少的聲音都從它起。
前門叫賣菜,
後門叫賣米。
隨就接上一句叫賣聲:「大米要嗎?」(原註:讀如:「杜米要哦?」)大米不嫌多。因爲吃粞不能過活。}
{但大米不能生吃,而煤廠總推沒貨。好容易有煤球了,要求送三百斤,只肯送二百斤。 我們的竹篾子煤筐實也只能盛二百斤。有時煤球裏摻和的泥太多,燒不著;有時煤球裏摻和的煤灰多,太鬆,一著就過。如有賣木柴的,賣鋼炭的,都不能錯過。有一次煤廠送了三百 斤煤末子,我視為至寶。煤末子是純煤,比煤球佔地少,摻上煤灰,可以自製相當四五百斤 煤球的煤餅子。煤爐得搪得腰身細細的,省煤。....我在小學代課,我寫劇本,都是為了柴和米。}( 頁122,我們仨,作者楊絳。主編葉美瑤,時報文化)
武山煤礦可以說深山林內了。下山走回后番子坑10號也要我四十分鐘。日據時代初期到中央政府到台灣,這漫長的歲月多少礦工和子女在這裡工作與長大。耆老先生說,即便礦工不幸往生了,家屬子女們還是努力生存。日據時代,1932年,台灣的煤礦礦主之一,昭和炭礦西川滿作家有一首{春}的新詩:
孩子們粗暴地扯下我的手臂,拔掉我的頭髮,高呼勝利將我拉曳起來。
春天原野的天空上白雲四處流動,被踩踏 的雜草上,我的屍體徒然地倒臥。
此時,不知什麼地方傳來啪刺啪刺機關槍 的聲音,我的視野上方,蒲公英的棉絮輕飄飄輕飄飄地飛行通過。
(共時的星辰: 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2-89 頁,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20 年12 月2 日出版。西川滿〈春〉,1932年4月,《椎の木》 第一卷第四號,陳允元譯,收錄於陳允元 〈殖民地前衛——現代主義詩學在戰前台灣的傳播與再生產〉博士論文,2017年)
(建議:請注意安全。下雨後請勿登臨。某些地方土質不穩。請穿著長筒雨鞋,涉溪才方便。溪水寬約五公尺。請勿跑跳,生態很好,請注意避免干擾毒蛇。請勿固定久站,避免水蛭。相當陰涼,但是爬坡,下坡多,水請帶足。不要喧嘩,山羌和大鳥很喜歡唱歌。經過民宅務必保持安靜,若是主人不在,請不要窺探,后番子坑的居民都很好,保留屋前宅後通道讓登山者通行,很感謝。)
(很感謝書友喬伊指點我花樹的名字)
(武山煤礦是大礦。可是我手上沒有臺灣礦業史,基隆煤礦史等等文獻可以轉述向大家報告。二級疫情期間,不敢外出借閱。建議煩請參考文化部,新北市政府和放羊的狼部落格。頂雙溪煤礦第一礦場,武丹炭礦,武山煤礦,武達煤礦的沿革歷史,產量煤質等等有詳細的介紹。)
(建議由后番子坑10號左側進入,可能是最快的路徑之一,千萬別走后番子坑11-1號。路已崩塌,更沒有路條。安全第一。)
(2021年7月30日。樂伯於樂伯二手書店。非常感謝后番子坑愛書人和耆老女士先生們。一位先生指點牡丹坑曾經有昭和炭礦,是西川純所擁有。這點,以後再筆記報告。
丁:
潭底公園介紹碑文是豐林煤礦,兩位耆老則是使用開發礦。耆老和四位士紳指出礦區至少有四座坑口:潭底坑,坡內坑,昭和坑和無名坑;前兩者被他們列為豐林煤礦而後兩者是被獨立看待。豐林煤礦前副礦長榮文雅先生則是區分為:潭底採煤場和坡內採煤場。耆老士紳們是以潭底三坑和坡內一坑,坡內二坑來敘述。
昭和坑是日據時代的昭和炭礦。昭和炭礦創辦人是西川純,也就是西川滿作家的爸爸。
耆老女士自我介紹今年95 歲,而耆老先生則說兔年出生。( 95 或83 歲都有可能,按照習俗禮貌除非長輩自動說,否則我不方便請教年齡。)。
女士說,她的先生是鶯歌互益煤礦掘炭礦工。先生坑內失事,獲救後前幾年無法自行洗澡,更別說,單獨就醫,工作與家事。只有勞保減免醫藥費和些微補償,礦主淡薄慰問金。這是外包制,層層轉包。女士認為“ 礦工趁錢較大把,是自己決定入坑,不能怪礦主。”先生病了二十多年後才過世。女士當時二十多歲,為了養活先生和四個孩子,從山佳煤礦( 大豐煤礦) 二坑住家徒步往返開發礦坡內坑一坑。一天薪水十八元,擔任選煤工,工時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二點。
先生說,昭和坑是日本時代的坑,磺( 瓦斯)高,發生過大爆炸,死傷很多。( 奉天宮執事士紳指點我去看遺址,坑口封閉建成福德公和萬善公祠,祭拜昭和炭礦死難者。很感謝執事指點我。)昭和炭礦天車間的遺痕還在。無名坑是另外掘的。他在坡內一坑擔任抽水工。那是坡內一坑掘進後,岩石土塊崩落時,會有地下水湧出,抽水工必須立即抽水,讓坑道減少積水,以利運廢土工將廢土以天車拉出和隨後的挖煤工進行採煤。每次掘進後,他將手掌水平伸出,看不到手指,粉塵太濃了。兩年半後看不是勢,離礦從事鐵工。坡內一坑( 備內街一巷45-2 號後面)是斜坑,天車間就在坑口對面小山丘, 還完好。( 天護宮左側,該宮兩位女士證實是天車間,天護宮建築本身永過豐林煤礦員工娛樂休閒中心。)。 坡內一坑坑口附近有一座烈士紀念祠就是紀念坡內坑罹難者。( 順聖宮旁,該宮一位士紳證實,非常感謝)坡內二坑在大煙囪對面過橋十公尺( 備內街97 號,屋主士紳先生領我去看,奉天宮執事士紳也說是此地,很感謝。但是新搬來地主士紳說該二坑是側坑,只是拉廢石土出來,倒在庇護農場現址。待考。)坡內坑以前有兩家雜貨店,萊爾富對面是其中之一。礦埕在現今台電料材停車場,它的對面以前是礦寮。
豐林煤礦曾經是國營礦場。中國煤礦開發公司領有南湖煤礦,金瓜石瓜山煤礦,新竹煤礦和豐林煤礦。
其中,豐林煤礦礦長沈祖洪,副礦長龔鳳崎兩位先生。
民國54年該公司結束。豐林煤礦移交台灣電力公司。移交後,龔鳳崎晉任礦長, 榮文雅,陳作霖兩位先生是副礦長。 (頁1961,臺灣鑛業史下)
豐林煤礦礦址是在新北市樹林區坡內和潭底。 礦區號碼礦業字第一八八五號,臺濟採字第二六〇九號。 面積三二六公頃,可以說是大礦區。降煤方式是礦場到樹林車站二公里,使用卡車載運。 生產量在台灣屬於前段班,民國五十三年一二〇、五六O公噸(同上 頁788)
民國53 年台灣省礦區暨開工一覽則另有61 公頃:
礦業字號1885
臺濟採字2609
礦業面積326 公頃
豐林煤礦第三礦場
礦業字號1861
臺濟採字1671
礦業面積61 公頃
豐林煤礦第 一礦場
中國煤礦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頁294,民國53臺灣省礦區暨開工礦場一覽)
民國54 年榮文雅先生是豐林煤礦副礦長,84 年在“漫談從事臺灣煤礦漫談“中, 大篇幅回憶豐林煤礦的工作經驗與辛酸,很難得的是以國營礦場幹部的角度道出了外包制度的種種,他說:
員工訓練不够,易生意外事故
。筆者服役豐林煤礦期間,由於實施包工制度,所以工人來源及訓練均由工頭負責,其中 不齊,不無驗不足者,跟班學習,難免發生意外。茲將記憶猶清楚者,分述如下:
①運搬工冒险進入煤巷漏斗窒息致死:此事發生在坡內採煤場,一位運搬工將煤車推置 煤巷漏斗下卸煤時,因屑煤流動不暢,思探明原因,竟由礦車攀升漏斗查看,不幸屑煤突然 滑落理於煤堆中窒息死亡。如該工經驗豐富,從採煤工進出之行人道(風巷》進至二車探查,即可免除意外意危險。
②掘進工冒進爲落磐壓傷致殘:此事發生在潭底採煤場,主斜坑掘進面,當爆破消烟後 ,未顧及頂替浮動岩石,冒險進入工地裝碴,不幸爲落磐壓傷致殘如此工人具有足夠經驗 ,應先查明擊落浮石,俟無危險後再進行裝碴,自可避免此患。
(3)「煤層自燃」:此事發生在潭底採煤場,當時煤層經過地層變動擠壓,煤層變厚,粉煤較多,其中硫份極易氧化自燃。後因當地適逢地方拜拜季節,工人休息兩天,未能巡查採煤面,致發生自燃,無法挽救,不得不予封閉。雖無傷亡,但損失生產,極爲可惜。苟能不分例假日夜輪班巡查,清除異常煤面,不使溫度升高,則自然應可避免。因此粉 煤與瓦斯濃度偏高之煤礦,首當設法減少煤塵飛揚,及降溫,尤其要防範火源發生,(如煤 層自燃,電纜裸露,發生短路,油開關絕緣油量不夠,以及工具擊撞岩石等均能引起火花) 另外在礦坑內所設之捲揚機房,如通風不良,因其位置多居高處,積聚瓦斯濃度易超過限 度,忽略檢查貿然開動,常有不幸事故發生,如非密閉防爆馬達,更加危險。有一年青實習監工巡視捲揚機房時,由於瓦斯意外爆炸,失去隻臂膀,倖能保住生命,但終生殘廢,實令人痛惜。( 頁251,臺煤特刊,民國87 年)
榮礦長也說出了煤礦現場公務員或是職員的辛勞:
公司總經理經常換新,由於天然條件限制,當時煤價偏低,不夠成本,終於回天乏術。 有一次筆者遇到某主管處處長對我說:「多年來,早到遲退,從未報過加班費。」頗有自豪 味道,他那裡知道我們在那個環境惡劣的工地,天天以礦爲家,出生入死,終日不離煤灰, 飯中拌煤,習以爲常。與今日冷氣房內上班的白領階級,實有霄壤之別,從未聞何爲加班? 不幸服役之確雖提早收坑,但非戰之罪也。
開發礦產資源,如未能事前詳加評估,所冒的風險是難免的,在臺灣開採地下礦產品, 由於變化因素太大,尤其是煤礦,如無進口煤的競爭,尙可勉強維持,否則,一個先天不健 全的幼兒,再加上後天失調,欲與正常兒童比較,不用計算勝負,卽可預知。賺錢的生意好 做,賠錢的買賣難爲,礦人的處境可想而知。但是所有原材料全部依賴進口,一旦遇到類似 上次的能源危機,吾人能否經得如此衝擊?!國人實宜三思。( 同前註)
續修臺北縣志說,臺灣電力公司豐林煤礦但到六十年因政策改變而撤收。( 頁409續修臺北縣志)
2022 年6 月1 日新北市樹林區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老書學術書長輩書。非常感謝愛書人和耆老女士士紳們。趁著收書空檔走尋福林煤礦和山佳大豐煤礦。
耆老女士的遭遇,昭和炭礦,山佳大豐煤礦,無名礦的本名等等改天再筆記。豐林煤礦的沿革也是,先將豐林煤礦部份的日據時代文獻列在附註裡。昭和炭礦,中臺商事株式會社,簡阿牛先生建成炭礦,.....坡內坑炭礦等等應當都是豐林煤礦的前身或是曾經在同一礦區異時代擁有或是努力過。
豐林煤礦日據時代以來的沿革同樣另日再筆記。 晚上十一點了,該就寢了,明天還要到府收書。
附註:
1: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山子腳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153
明治31年許可
鑛山名:
鑛業人或代理人:
臺陽鑛業株式會社
中臺商業株式會社
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458
明治36年許可
鑛山名:
鑛業人或代理人:
俞石堂
西川純( 頁50)
( 頁,臺灣鑛區便覽表昭和5至6)
( 頁50,臺灣鑛區便覽表, 昭和17至18)
2: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山子腳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385
明治35年許可
鑛山名: 昭和炭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俞石堂
西川純
( 頁53,臺灣鑛區便覽表昭和17至18)
3: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山子腳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385
明治35年許可
鑛山名: 坡內坑炭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俞石堂
( 頁53,臺灣鑛區便覽表, 昭和5至6)
4: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山子腳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385
明治35年許可
鑛山名: 坡內坑炭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何清風
( 頁53,臺灣鑛區便覽表大正11至12)
5:原礦字號153
礦業字號0074
臺濟採字1409
臺陽礦業公司
福林煤礦
賴滄海
( 臺灣省礦區一覽,民國47)
6:> 德豐碳礦公司
昭和10年(民國24年,公元1935年)5月1日開礦,以張清圳為代表,由王篆、 陳春標、蔡金鐘、王連坡、許阿戇共同出資,以資金6萬日圓在潭底(今潭底里、 保安里、文林里)著手開礦,翌年始見出碳,隨著事業發展再增資3萬日圓,以購 買電氣設備開始採碳。德豐碳礦礦區範圍包括坡內坑(今坡內里、樹人里、樹興 里)、彭福(今樹東、樹北、樹西、樹南、樹德、彭厝7里) 潭底(今潭底里、 保安里、文林里)在內,面積共17萬5千餘坪。採碳設備為電動捲上機60馬力1臺、 渦輪排水機25馬力1臺、30馬力1臺、10馬力1臺、熱風式排風機15馬力1臺、鑿孔用 空氣壓縮機40馬力1臺。出碳之後經營順利,碳量逐漸增加,碳層厚達45.5公分至 70公分,礦道僅4.25公尺,極具開發潛力。
據《樹林鄉土志》記錄,昭和12年(民國26年,公元1937年)8月底統計,德豐 碳礦當時工作人員共計180名,其中礦工170名、職員10名。每日出碳量約60公噸, 其水洗粉碳之品質分析為:發熱量7, 200卡、揮發力38%、水份3.5% 固定碳55 %、灰分8.5% 。碳質優良,價格可達約600日圓。德豐碳礦銷售管道是經「三菱商 事」、「臺灣碳業」、「臺陽礦業」,供應製糖與一般工業使用。( 頁328, 樹林市志)
7: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
鑛業區番號2632
明治31年許可
鑛山名: 建成煤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簡阿牛
( 頁53,臺灣鑛區一覽表大正11至12)
8:坡內坑煤礦
該公司由陳水及其他6人合組成立,於昭和7年(民國21年,公元1932年)5月開 礦,初期經營規模不大,資本額1千日圓,以狸掘方式在坡內坑開挖。隨著事業發 展於昭和8年(民國22年,公元1933年)12月先設置汽鍋、接著於昭和12年(民國26年,公元1937年)1月改成電力裝置,同年礦業景氣大好,「中臺商事」以享有 一半權利為條件,提供建設基金6萬日圓加入經營,改名為「樹林礦業公司」,同 時代表人變更為「中臺商事」吳子瑜。
坡內坑煤礦範圍涵蓋坡內坑(今坡內里、樹人里、樹興里)、潭底(今潭底里、 保安里、文林里)、山子腳(今東山里、山佳里、中山里、樂山里)等地,面積 約8萬坪。礦區一部份租給楊漢龍,一部份自行開採。據《樹林鄉土志》記錄, 昭和13年(民國27年,公元1938年)8月情況為,坑外捲揚機是使用傳統的鍋爐 「Boiler」,外全動力共180馬力,坑內有6片電力捲揚機30馬力1臺、山元式排水 機40馬力1臺、30馬力1臺、15馬力1臺、5馬力1臺、水洗用10馬力1臺、排氣機15馬 力1臺、5馬力1臺、3馬力1臺、2馬力1臺、壓縮機20馬力1臺,上述機器設備加上礦 工150人,1日生產煤量90至100公噸,粉碳與塊碳比例為8比2,礦質相當良好。出 產的煤碳經由「三菱商事」、「中臺商事」銷售給製糖廠、製磚瓦廠及輪船使用。( 頁328, 樹林市志)
9: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潭底,
鑛業區番號2801
昭和9年許可
鑛山名: 德豐炭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張清圳,蔡金鐘
鑛業區番號2632
昭和二年許可( 合併153 號)
鑛山名:
鑛業人或代理人:陳金太
鑛業區番號153
明治31年許可
鑛山名: 樹林炭礦
鑛業人或代理人
楊漢龍
陳水
( 頁32,臺灣鑛區一覽表昭和11至13)
10: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潭底,
鑛業區番號2632
昭和二年許可
鑛山名:
鑛業人或代理人:
俞石堂外一名
( 頁49,臺灣鑛區一覽表昭和五至六)
11: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潭底,
鑛業區番號2632
鑛山名: 樹林鑛業所 一坑
鑛業人或代理人:
中臺商事株式會社
( 臺灣鑛區一覽表昭和十七至十八)
12;臺北州海山郡鶯歌街坡內坑,潭底,
鑛業區番號2801,3089
鑛山名: 樹林鑛業所二坑
鑛業人或代理人:
中臺商事株式會社
張清圳,蔡金鐘
( 頁49,臺灣鑛區一覽表昭和十七至十八)
13:
昭和碳礦公司
該公司為西川純、王志賢、黃子欽合資組成,企業資金預定為10萬日圓,於昭和
13年(民國27年,公元1938年)4月以坡內坑(今坡內里、樹人里、樹興里)為據 地,其內橫坑子礦區面積共約37萬坪,原本為何清芳從大正元年至大正9年(民國元年至9年,公元1915年至1920年)3月所經營的舊礦區。由昭和碳礦以每萬斤3日圓的年契約,向中和的俞石堂租賃10年。據《樹林鄉土志》記錄,昭和碳礦於昭和13年(民國27年,公元1938年)8月,安裝之電力設備狀況為,50馬力的捲揚機1臺排水機40馬力1臺、排氣機40馬力1臺。計畫挖掘深度達182公尺的地底,碳層層 厚60公分以上,1日出碳量為200車,約160萬斤。( 樹林市志)
14:潭底公園沿革碑:現址樹林潭底公園北側,在光復初期曾是都 有二、三百名礦工。
豐林煤礦早在日據時代就由日人中台礦業株 式會社開採,光復後由煤礦開發公司接手營運, 後來再由台電公司收購繼續開採,供林口火力發電廠使用。
礦工的工作收入相較於其他農業高,但 經常有意外發生後來因採礦成本日益增高 ,進口煤礦的低價,最後走向封坑。豐林煤礦約在民國五十年左右封坑,當時約用了五十噸的水泥填滿坑口。現今豐林煤礦附近 一條街,就是以它命名,稱為豐林街。
FB_IMG_1654092766895.jpg
昭和炭礦坑口

 

FB_IMG_1654092745267.jpg

昭和炭礦旁永興宮

FB_IMG_1654092735307.jpg

日據時代捐款碑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