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1936年,張文環作家說:

{先前也讀了四,五百張稿紙,越看越厭煩,就拿去給樓下的婆婆做火種,婆婆想到三、四天
都有好火種,還向我道謝。總覺得想回答的話好像也在爐灶裡燒起
來了……。總而言之,在下一號會報出刊前,我會當成回家功課,
好好想想。
「這種烏煙瘴氣的工作,你還眞做得下去呢!」也許你會這麼
說。可是開那種只賣一種東西的批發店,你覺得不滿足,非得開一
家雜貨批發店不可;我想,那也是因爲你下意識地想逃避這種不安
定的生活吧。不久以前,我遇見曾石火,他說的話和我平常的想法
一樣。
「最近,我深深覺得,我走文學的路果然是對的。反正做什麼都
會失業,不如做那種用自己的一生去做也滿足的……,自己喜歡的工
作而失業比較好。」
他說得很對。所以我才會每天都很有幹勁,寫一寫燒一燒,一
點也不氣餒。(臺灣文藝3;6。張文環作,涂翠花譯。規定的課題:頁四三,日治時期台湾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二冊
黃英哲 主編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文藝時評】作者:西川滿,譯者:吳豪人,校譯:涂翠花:
 
{小說非得有趣不可。無趣的小說誰肯讀呢 ?
我們可不是慈善家,誰願意擺著一張臭臉去讀那些乏味無趣的
小說呢?
那麼,臺灣的小說有趣嗎?實在是無趣的居多。
就連我們這些以文學爲業的人都感覺乏味了,一般的讀者們只
讀了一頁便把書給扔了,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肯讀他一兩頁才扔書
還算是不錯的了。
有不少作家的作品,讀者只看到名字,就說這個
作者寫的東西很無聊,根本連看都不看呢。
這可是身為作家最大的恥辱了 。
或許有些作家會傲慢的宣稱:
「老子可不是爲了讀者才寫作的!」「老子的精神超群絕俗!」雖然像是超群絕俗,其實不是,而是一種空泛的精神。
(頁180。,日治時期台湾文藝評論集雜誌篇•第一冊黃英哲 主編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關於張文環和 《山茶花〉的備忘錄】作者:藤野雄士,譯者:陳明台:
 
{關於臺灣文學,我能談論的大概就是張文環和他最近的作品
吧!我現在居於和文學遠遠隔離的立場,這幾年來,我所過的是,
對自己周遭有無文學出現,或是否將會出現,
一點都不知情的日子。
但是,可以想像的是,假使,我的周遭有文學萌芽,進而發葉
生枝,順利成爲新木的話,那必然是強壯而美麗的民眾的文學。
現在,我通往文學唯
一的窗口就是張文環最近的作品〈山茶
花〉。在還沒寫〈山茶花〉以前,他就是我通往文學的窗口,而由
於他寫了這篇作品,我通往文學的窗口因此顯得更加愉悅、明亮。
對每天天未亮就起床,繼續不斷的寫成這篇作品的張文環,我必須
致上深深的感謝。今年正月,
《臺灣新民報》開始連載〈山茶花〉
時,我的胸中產生了異樣的興奮之感,那種感覺甚至抑制不住地,
要衝出口來。
「近秋時節,山裡的親戚。說他們那邊正要流行雞瘟。感到害
怕的母親,於是忙著清掃雞窩,連庭院的角隅都弄得乾乾淨淨的。
賢因爲母親要他幫忙,感到十分的生氣。」以如此冒頭的一段,開
始了這一長篇小說的張文環,也那餘裕十足,冷徹的將素材組合,
敷陳,從容地加以料理,愉快的樣子 ,和宛如磐石般的自信,首
先,就讓我感覺十分地喜悅。
自去年秋天以來,他就和我談到創作這篇作品相關的種種事
情,因而,帶給我快樂與無限的感動。張文環是臺灣南部依山地區,信守義理人情的農家出身。特別是在清淨、田園風味的環境中
度過他的少年時代,是個朝氣勃勃、身體健康的人,擁有南部人特
有的誠懇待人,眞性至情的男子漢
我有時會爲了他細緻貼切的友情而感動,但是,他那明朗開放
的交際手腕,凜然有力固守義理人情的模樣,實在難以用粗雜的筆
觸來加以形容。〈山茶花〉可以視為張文環半生的自傳。他曾經說
過,希望盡可能地,讓更多內地出生的青年讀到這篇作品,其實,
内地來的青年,最想了解的是,今日在從事臺灣文化工作的本島知
識份子,他們堅忍成長的經歷。張文環的這篇作品對他們而言,不
只是最佳的讀物,對心中牽掛著,而極力想知悉「臺灣的情意面」
的各地方的人們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好書。
(山茶花〉是超過五百張稿紙的長篇巨著,現在,才不過踏出了
這異色叙事詩的第一步。對這本書正式的批評,自然必需等待他
日。我私下期待這本書能廣泛地,被各式各樣的人閱讀,產生各種
角度的批評觀點。在此,必須對提供他發表的舞臺,《臺灣新民報》的黃得時表示無任的感謝。天天手中拿著〈山茶花〉,我是邊傾聽
著不可思議的心跳,邊在閱讀著。
(原刊《臺灣藝術》1:3,1940年5月
松尾直大校訂
陳萬益主編 《張文環全集》提供。頁180。,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
•第四冊
黃英哲 主編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6)
 
【文藝臺灣】作家論,作者:龍瑛宗,譯者:林至潔:
 
{張文環在 《文藝臺灣》中幾乎不活躍,但在本島系的作家中,
是我最囑望的作家。於此我想說兩三句話。雖然《文藝臺灣》(第3
號)的〈憂鬱的詩人〉使其作家座標產生浮動,而《臺灣藝術》 (5
月號)〈辣薤罐〉則被視爲是作家精神的危機,故沒法給子很高的評
價。但到了 《臺灣新民報》所刊載的〈山茶花〉
,欣喜能再度見到
他健康的文學作品。由於他是個能體會散文精神的作家,希望他能
為建設南方文學如此困難的工作投人更多的熱情。(頁四三。原刊《文藝臺灣》1:5,1940年10月1日
松尾直太郎校訂,
陳萬益主編《龍瑛宗集》 提供
日治時期台湾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
•第四冊
黃英哲 主編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新銳臺灣作家介紹】作者:真杉靜枝,譯者:葉蓁蓁:
 
龍瑛宗是位剛過三十歲的人,....昭和13-年(1938),投稿應徵改造社的懸賞作品而入
選。當時的作品〈植有木瓜樹的小鎭〉在所謂的中央文壇博得好
評。就如題目不僅具有地方色彩,也呈現出作者本身特有的個性。
臺灣商工學校畢業之後,現今工作於臺灣銀行。聽說之前在臺北的
銀行,但是最近調到花蓮港方面。說到花蓮港,可說是偏僻,而_
想像到懸崖面對太平洋的地形,今後龍瑛宗的作品可真令人期待。
張文環的長篇小說〈山茶花〉在東京的文學者之間也有名。聽
說在臺灣也有了稱爲「山茶花」的茶館。也是與龍瑛宗差不多年
齡,自昭和2年(1927)4 月以來長達十年生活於東京。東洋大學
專科畢業之後,據說也在東京組織過臺灣藝術研究會等活動。昭和九年(1934)投稿於《中央公論》的懸賞小說入選為住作。(原刊《週刊朝日》39:27,1941年-6月15日
松尾直大校訂
)日治時期台湾文藝評論集
雜誌篇
•第四冊
黃英哲 主編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山茶花經常出現在這本小說裡,至少兩次提到了{紅色的山茶花像臉頰紅紅的鄉下姑娘,也可以看成鄉下出身的女佣人},看起來很可愛。可是在賢(主角)的心裏,卻只注意到其熱烈和不顧前後的任性而已。(頁47,256)
 
{如果要做紳士,就給他接受紳士的教養就好了,父親是這麼想,不過,說到紳士,也就是靠筆吃飯的那些人,大都是沒有骨氣的人,父親是經歷過許多事情之後才知道這一點。因為父親受過過渡期的洗禮,所以針對賢的教育,就鄉下人來說,卻是相當會思考的人。甚是都是好看,一旦遇到金錢問題,就束手無策了。為什麼現在的紳士不像以往,每個人都有見識與氣概呢?}(頁62)
{街上的家屋退到背後,眼前展開出甘蔗園的路。載貨的台車發出巨大聲音搶在孩子門的隊伍前駛去。那些貨物是要裝上孩子們搭乘的火車送走的。}(頁68)
{製糖會社線的小火車碰碰地吐著白煙,好像鄉下紳士神氣地走路一樣,我們要坐的是比這更大的火車啊!孩子們看著小火車,七嘴八舌地喧嚷著。}(頁69)
{台車由水牛拉上傾斜坡道來了。}(頁89)
{一個小時後,才到達有縱貫線車站的TA慶車站。...這個車站反而比村裏(R莊)沒有生氣。}
(舞獅的大鼓和賀春的樂隊巡迴村子裡的街道,也會來到街後賢的家。父親慌張走進寢室,拿紅紙包錢準備賀春隊來。
每包五元夠了吧
父親問媽媽
夠多了
不算多,如果包五元以下,會嘰嘰咕咕的有人講話}(頁108)
{疊成長方形的紅紙寫著坤造丙寅年0月0日,把它放在神壇香爐的下面。...神壇有【婚仔】,....拿到家來再過三天之間,在家裡都毫無任何疏失才算是吉兆,要認為這個男人不錯,才到廟裡去抽籤問神意,這就是村裏的習俗。....不喜歡的話就說患了感冒睡在床上不起來,或把神壇上的碗打破,要這樣做很簡單。....}(頁149)
{....。但是,竟想不到雞跑進家裡跳上桌子,把飯碗踢破了。看到這一幕,錦雲差一點昏過去,卻拼命地趕走雞。
真不吉利。
母親的聲音沉落在耳朵裏。}(頁162)
{大家都十分關心花轎和迎新娘的人的衣裳,還有帶來的禮物。村裏的姑娘都很客氣地,從這邊禮物籃子到那邊的籃子仔細地觀賞過去。}(頁180)
{很幸運地賢考進了高等學校。以為大家會高興他升學,但是意外地,因不是考進醫專,親戚們都很不高興。如果做了醫生就可能回鄉來照顧大家,但他卻考進文科,本島人也不能做官,還有能不能當中學教員也有問題。....大家都害怕將來他們可能來伸手借錢,於是親戚和友人們都遠離了。}(頁201)
{村裏的人常會建議賢的父親說,文科沒有用,轉向唸醫生才好。可是賢的父親總是會說,隨他的興趣就好。.....給孩子千金,寧可給孩子一項技藝,父親這麼想........。因此要讓孩子念書或要留錢給孩子,必須其中擇一才行。}(頁202)
{在東京才有理性忘掉自己}(頁283)(張文環全集,卷四,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梅山鄉太和村跟緊鄰的阿里山鄉來吉,也有煤礦。
鍾續金先生說,{太和村是光復後所命名,以前叫做【哈里味】,是山地語,另有地名叫【金仔社】。}
梅山鄉鄉長林洋一先生說,{梅山以前叫做【糜仔境】,糜是稀飯的意思,街上有賣米糕糜,供應挑東西到街面來賣的人,所以稱為糜子坑。}
廖永月則說,{日本時期稱為小梅,光復後稱為梅山鄉。
梅山【梅山鄉的全貌】一書中說,曾經出過三位秀才,汪福祺,汪文榮(江福祺之子)以及鄭文香。
張文環也是出身於梅山鄉的作家。}
張碧化先生說,{【彙音寶鑑】作者沈富進先生是古坑人曾在梅山鄉教導漢文,民國四十八年成立文藝學社,他的學生楊登贊編有【臺灣民諺】。}
廖永月先生說,{張文環是太平村人,畢業於日本東洋大學,創設臺灣文學社,發行【臺灣文學】雜誌,兼融了自由主義,民主主義請向的日籍學者與知識份子,作品有【閹雞】,【夜猴】,【山茶花】,【地方生活】,【迷兒】,【媳婦仔】,【論語與雞】等等,以純文學我展現的強烈民族意識,受到極高的評價。豪放磊落,平生嫉惡如仇,富憫人助人的柔軟心腸,不驕不諂,日據時代的文學地位,實為梅山人的光榮。}
林洋一說,{梅山鄉太和村社後坪因與阿里山鄉來吉村隔鄰,所以信奉吳鳳廟。}
莊新先生說,{阿里山鄒族原住民,日據時代有八大社,目前演變只剩下達邦社和特富野社,後者比較古老,來吉社是日據時代由特野社遷入的。武野仁先生說,日本在來吉地區設有警察所與【蕃童教育所】,老師由警察兼任,出入跟達邦,樂野,山美其他社一樣,出入都需要報備。鄒族人不能私下下山交易,必須透過【交易所】。}
張碧化先生說,{梅山的五分車可以到大林。梅山是終點站,每天兩班次,載人每次一角半。光復後還有行駛,後來拆除。}
溫德潤先生說,{梅山的五分車只有到梅北田洋一帶,沒到街面來,所以從五分車站上來皆以輕便車接運,輕便車要用人或牛來拉。
梅山輕便車站在現在梅山國小校門口左右,沿雙溪,葉仔寮可以通往嘉義,載人載貨都有,光復前就拆了。}
(嘉義縣鄉土史料,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八十九年}
民國四十三年朱介凡先生【阿里山之秋】說,奮起湖車站海拔一千多公尺,在這之上,必須先在嘉義警察機關辦理好入山證。(臺灣紀遊,朱介凡,復興書局,民國五十年出版)
楊肇嘉回憶錄裡說。好事者簇擁者在看嫁妝,品評新娘帶來的各樣東西和押箱錢,好像在參觀博覽會一樣。舊時的結婚,無論主人賀客或者看熱鬧最關心的是聘金,陪嫁錢,嫁妝,至於新娘的容貌體態尚在其次,至於新娘的的健康,性格,生活習慣更是不聞不問。(頁85。三民出版)
可愛的仇人。阿Q之弟著。張文環翻譯,臺灣大成映畫公司,發行者:陳水田,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昭和十三年八月一日發行。林玉山插畫。陳水田發行者。
大豹煤礦的少東林摶秋先生是編劇兼導演。1943 年與王井泉, 呂赫若,張文環, 謝火爐影劇兼織品企業家,臺北放送局文藝部名和榮一...陳逸松律師等等,在臺北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編導高砂館,閹雞,.....地熱。 地熱是紅磨坊時期劇作平水坑改名,敘述礦坑災變引發勞資對立至和解的故事; 閹雞側是張文環的時代象徵的作品。
石婉舜學者說:
{林搏秋先生,在一九四○年代初期的臺、日劇界嶄露頭角, 曾專職於新宿「紅磨坊」劇團的編導部門,是為東京劇壇的首位臺灣人劇作家。戰火熾熱的一九四三年間,林摶秋與王井泉等人,在臺北成立厚生演劇研究會志在延續一九二○年代以來臺 灣新劇運動的薪火,並一手編導《高砂館》 《閹雞》等劇,該次公演為臺灣戲劇史寫下新頁,評論家將之喻為「臺灣新劇運動 的黎明」 ·歷經時局動亂,林搏秋在一九五○年代復出文化界,成立玉峰影業公司,培育電影人材,此時他搖身變為魄力空前的電影製片家兼風格獨具的導演,攝製《阿三哥出馬》 《嘆煙 花》等多部電影。.....。(臺灣戲劇資深戲劇家叢書林摶秋。作者石婉舜。發 行陳郁秀,主編 鍾明德。顧問邱坤良,賴聲川。企劃編輯于善祿,執行編輯,紀淑玲。美術設計 鄭富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組,出版者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題外話。
嘉義縣梅山鄉,阿里山鄉等等跟九份,金瓜石,水湳洞相同,曾經也有煤礦權設定與開採。
阿里山煤礦的四至是:
北:杉林
東:鹿窟山
南:來吉,哈星未
西:草嶺
它的北方緊鄰的是鳳凰山煤田,該區以鳳凰山,溪頭為中心點( 臺灣鑛業史,阿里山煤田,參閱第四十一圖)
臺灣煤田位置圖則是標誌北起溪頭南至奮起湖,東南附近則是阿里山。( 臺灣鑛業史)
國四十七年十二月出版的臺灣省礦區一覽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礦務科編印:
煤礦礦區:
嘉義縣吳鳳鄉( 阿里山鄉舊稱)梅山鄉的來吉,太和村,柯子林等有四座煤礦,
礦業字號分別是:
1442,
1443,
1508( 阿里山煤礦)
1528 。
臺濟採字依序:
872,
873,
1019,
1045
礦業人是:
李朝章,
莊溪南,
柯思章,
蕭錦源與王頂淵。
鑛業字號1508 礦場名稱為阿里山煤礦。( 頁134,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礦務科編印)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出版的臺灣省開工礦場一覽 則說阿里山煤礦申報證號949,坑種是水平坑。煤系上部。平均月產101公噸。民營。礦業人李連頂。公司地址嘉義市文化路67 號。
嘉義煤礦礦業人蕭錦源,坑種,煤系都是與阿里山煤礦相同。公司地址南投縣水裏鄉民和村忠信巷147 號。兩礦都是以糞起湖站( 奮起湖站)為煤礦出口站。
( 頁70,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編 臺灣省煤業調節委員會)
2024年2月26日。嘉義台中梧棲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老書長藝術書長輩書。非常感謝愛書人米勒先生夫人讓書,與愛書人M.J小姐提供阿里山相片,希望阿里山的愛書人們可以讓我到府收購,就可以順便去阿里山鄉,梅山鄉走走。【張文環-山茶花】讀後筆記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張文環作家的四五百張手稿紙當火種。靠筆吃飯的人的骨氣。日本時

arrow
arrow

    樂伯二手書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