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台東縣長濱鄉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學術書老書。距離愛書人指示的到府收書時間還有兩個鐘頭。台11線74.8公里請教妙聖寺一位女士,她是17年從新北市中和遷居到北樟原。指點我從北樟原公車站牌旁道路往山脈走,一公里後看到叉路右往星龍花園,取左即可抵達金坑。
這裡開始,金坑溪山路有兩條,都在北側溪邊。起先走最北側,上行到215公尺海拔沒有發現豎坑或是平水坑。折返走另外一條沿溪小徑。天空無雲,海岸山脈山區應當天晴,於是從155海拔開始溯溪。
小徑與溪床有各種不同野獸的糞便,鳥況很好,瞭望的獼猴跳躍將樹枝折斷得嘎嘎響。溪石很特別,有一種的外表類似剝開的釋迦果實,其中一顆彷彿狗兒的腳掌印,很是有趣。
依然未見到礦業遺跡。溪床緩緩抬昇,溪石巨大,我必須學獼猴爬上跳下,過了海拔220公尺,溪床佈滿漂流木,更艱難了。回頭,下次到府收書再來。根據文獻與地圖,礦區應當近了。
剛剛包場。樟原站牌請教了兩位阿美族仕紳,他們很驚訝我的溯溪。指點我到黃金橋,說古早產金砂,不清楚金鑛,熱心地要領我晉見村長。必須準時到府只好等下一次了了。
非常感謝愛書人和三位女士先生。
鞠躬告辭後特地走三百公尺抵達黃金橋。
臺灣地名辭書說樟原本來稱為姑仔律,阿美族發音gulalu.葛瑪蘭人gulaalu.安倍明義說黃金橋附近有三公尺寬的深溪,陰暗只聽到水聲,噶瑪蘭族的加禮灣人稱為tanonhon,居民從姑仔律和新社搬來。(頁30)
黃金橋果然很陡深而且被林木遮掩看不見底,微微水聲轟隆。
民國38年臺灣省礦區一覽說,台東縣新港區長濱鄉樟原的金銀銅礦,是由資源委員會臺灣金銅礦務局擔任礦業權者,礦務局住址是在台北縣基隆區瑞芳鎮金瓜石。礦業字號0636,原礦字號2673。礦業面積十四公頃多。(頁17)
民國58年林朝棨學者原修以及增修的【台灣省通誌卷四經濟志礦業篇】說,樟原礦山,位置在台東縣長濱鄉樟原,也就是姑子律。
日本鑛業會社在1936年7月跟礦主森山茂男租准試探兩年,鑿有下一號坑,計吊井深七0.五公尺,水平坑九一一公尺。金和銅的品位高低變化很大,很難保持一定。礦脈有二十多條,只是延長甚短,最大四十公尺,小的只有三到五公尺,脈寬三到二十公分。各脈缺乏連續性,很難保持一定走向和傾斜。決論是,很難有計畫開採。(頁203)
【台灣的金礦】一書,余炳盛,方建能兩位學者說,樟原礦床又名姑子律礦床,礦床由安山岩構成,岩石多受換質作用,礦石呈網狀細脈或浸染於岩石之中,以含黃鐵礦的黏土脈爲主,並有閃鋅礦、石膏、方解石、方鉛礦、黃銅礦與少量重晶石等礦石。礦脈一般厚2~5公分,最厚可達10公分,長數公尺~100公尺左右,含金品位約1公克/公噸,含銀約10公克/公噸。(頁183。台灣的金礦。余炳盛,方建能著,遠足文化)
長濱鄉志說,樟原礦址位置在大峰峰南方黃金橋所跨越的無名溪中游,也就是北樟原的金坑,隸屬於臺東縣長濱鄉。當年大量聘請日本鑛夫,並且有宿舍等等。(長濱鄉志,頁135)
林朝棨,周瑞燉學者合編的臺灣地質一書中說,礦脈缺乏連續性,品位不定,很難有利經營。(頁119,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樟原金銅礦(姑子律金銀銅鑛)沿革:
1937~1938年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受鑛主森山茂男的委託,進行坑道探礦,坑道延長共九八二公尺。鑛體大小及銅品位不定,不值得開採。(頁1126。臺灣鑛業史)
昭和十三年臺灣鑛區一覽說該鑛屬於金銀銅鑛。
鑛區所在臺東廳新港郡長濱庄樟原
鑛區番號2672
鑛區坪數45130
許可年昭和4年
鑛山名姑子律鑛山探鑛事務所
日本鑛業株式會社
森山茂男
代理人
大草正司(頁3,昭和13 年臺灣鑛區一覽)
兩位士紳指點的寶貴資訊的確是存在的,日本時代長濱樟原與新社納納之間曾經發有砂金執照。
金砂鑛區所在臺東廳新港郡長濱庄樟原
花蓮港廳鳳林郡新社庄納納
鑛區番號2907
鑛區坪數142055
許可年昭和12年
鑛山名
鑛業人菅野闢(頁10昭和13 年臺灣鑛區一覽)
2025年3月21日再補充與重記。
SEP 01 2022初次筆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