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和(1894-1943)先生的普渡詩:
救母原思報母恩,
傳來勝會說蘭盆。
孤寒滿路人誰顧,
牲帛如山媚鬼魂。(460 頁, 賴和全集漢詩卷下,前衞出版社2000 年6 月初版)
林衡道先生(1915-1997)說:
基隆距今兩百年前是漳州人手裡茁壯起來的。過去福建的漳州人做普渡比泉州人浩大。普渡的正式說法應該是出自梵語的盂蘭盆會,是佛教徒一年一度祭拜孤魂野鬼以免他們無端作祟的日子。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基隆的普渡盛典吸引國內外遊客。放水燈是一項意界頗高的傳統風俗,以前台灣和大陸在中元節晚上都有人放水燈,以燈光引導祖先的靈魂歸來。大多數地方這項風俗式微了。只有基隆擇善固執,而且一年比一年盛大。(37 頁。鯤島探源。稻田出版1966 年5月)
基隆市志說:
中元節,雖指七月十五日,實則整整七月。中元原本出於道教,乃是地官大帝的誕辰,後來又為佛教所沿用,加上目蓮救母的因緣,乃合而為中元普渡。基隆市中元普渡可上溯自咸豐五年(1855),議定以姓氏輪流值主持。七月一日開地獄謂之開鬼門,準備果品牲肴,在石山樂一路老大公廟祭奠。( 基隆市志住民篇27 頁,2001 年出版)
清代台南第一位本土進士施瓊芳(1815-1868)的中元放燈歌,余育婷學者註解說:
詳盡描述中元節放水燈的情景。首段寫中元節的由來,並提及台灣人民重視中元普渡的原因。第二段是佛祖慈悲,超渡亡魂,末段是人與鬼的角度,普渡完畢,各得所願。臺灣本為移墾社會,基於人饑己饑,以及求福遠禍,十分重視;甚至出現家家競奢的情況,飽受許多知識份子的批評。本詩作者或是瞭解臺灣百姓敬畏鬼神的心理,通篇寫來沒有批判反而發出只願災祲不作、疹厲不生,來春元宵燈火醉太平的個人願望,想必也是全體百姓的共同禱告。( 111 頁,施瓊芳集,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年11 月 出版)
(2020 年8 月18 日基隆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日記)
( 非常感謝愛書人讓售書給我們。)
。。。。。
中元放燈歌 :
禪房解夏出,大慶逢月吉,當佛降生辰,是鬼超死日。今宵大聖誦靈篇,畢啟酆宮 紂絕天;人間亦有度亡會,水陸道場燈盡然。嘗聞黑海腥波毒,千斤吞舟恣其欲;茫茫大劫中,淪為黑暗獄!又聞兵後更凶年,白骨荒郊無似續,落月冷秋墳,夜夜 棠梨曲!不見陽光不出頭,自照空悲燐火綠!惟佛婆心勅眾僧,大德十方禮上乘: 苦海將把慈帆濟,法炬先從慧眼澂,琉璃兩三盞,旃檀六七層,一展常生火,引出 大千無數照冥燈!燈輪高燈影,鬬若敖餒而嗟來就世界陰。轉陽時光夜如晝。頃刻 風酸火變青,應是幽魂已到候,燈漸寒,夜漸闌,唄祝空王醮,籍查地藏官,為現 神光燭,超引餓魂沈魄齊上懺齋壇。壇上金剛經,壇下香積飯,旛繖不滅唐宮迎, 花果豈殊玉京獻?無盡亦既然,無遮亦既建,從此故鬼騰歡、新鬼解恨,檀越得 福、僧得財,大家利市各如願!古來藝蚖與製鯨,華燄每從佳節呈:菊燈重九燦, 蠶燈除夜瑩;爭及此番光,障海、照魔城,功德之量莫與京。梵場真樂國,喜氣徹 幽明。只願災祲不作、疹厲不生,來春元宵燈火醉太平。(https://tainanstudy.nmth.gov.tw › ...PDF 石蘭山館遺稿 - 臺南文史研究資料庫 臺郡進士施瓊芳遺著;後學龍溪黃典權點校 ... 三、「臺陽臘除雜詠十首」「中元觀欣燈歌」「 寒食日郊行」等,只要一加吟 ... 中元觀放燈歌.)
建議大家查閱這網站,有最新2020 基隆普渡消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