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
-
甲午戰爭前一年是1894 年。當年臺灣煤礦業正蓬勃開展,胡適的爸爸胡傳(鐵花,鈍夫)先生是熱忱於國計民生的官員。他是臺東州的長官。到了轄下的利基利吉社考察煤礦。黃嘉謨學者說:{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春,臺灣煤務又受到地方官員的注意。當局先是考慮把原由官辦的基隆煤礦交由華商公司承辦, 條件是官方需購煤炭, 每噸只付償銀二元零五分,(每噸較市價減低一元左右),而遷延未能定議。同時,臺東知州胡傳於請購輪船以利後山與臺南,臺北間的交通後,復親赴州屬利基利吉社勘察煤礦,惜也未及定計開採。同年五月以後,中日朝鮮事起,清廷密諭臺灣籌防。}(原註:胡傳:臺灣紀錄兩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印行,上册,家傳,頁五;又,日記,頁六六。又, 參見下冊稟啟, 頁47。)( 頁244,民國七十一年中央研究院 專刊(2) 近代史研究所。甲午戰前之臺灣煤務,編著者:黃嘉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上原是日本時代臺東廳臺東郡卑南庄的【大字名】;更早期是臺東廳卑南區利吉利吉社。清朝時期屬於卑南撫墾局利吉利吉社。戰後,稱為利吉村。(台灣省通志疆域篇冊四)不曉得,胡傳先生所說的利基利吉社,是否現在的利吉村?就當作是好了,期待下次台東到府收購二手書,可以到這裡走走。胡傳曾經四次到了新北市瑞芳區龍潭堵,並且在禁採,開放採的爭論中,主張開採黃金。胡傳(1841-1895)字鐵花,號鈍夫,曾經在台任官三年半,胡適說他{面容紫黑,兩眼有威光},在{鈍夫四十七歲小景}(1886年)相片,果然是。吳齊仁學者{從鈍夫年譜看胡適的父親}一文中說,胡鐵花短短的五十五歲的生涯中,逃難佔去四年。二十歲到二十四歲都在逃中度過。力氣大,高壯,十五歲即可日行六,七十里,逃難中,始終擔負著重任。(胡適作品集,四十自述,遠流出版)這樣的體格,或許,這也是胡傳當年在台灣可以維持健康的原因之一吧?胡傳的著作裡,他的幾位隨員不適應台灣,很不幸,因而犧牲性命。胡傳先生在12月初二【覆胡虎臣(寶鐸)書:】說:{此次遍歷臺疆,往來於炎天熱日之中,瘴雨蠻煙之內,六閱月之久,從者三人先後死亡已盡,…..。}9月28日【致邵班卿書】中也說:{…..弟於台澎建城置官設險駐兵之處,業已遍歷其境,......。弟自渡台以後,往來於炎蒸瘴炙之中,首尾凡六閱月;從者三人先後告病,死亡已盡,只剩孤身。…..。}蔣師轍先生【臺游日記】同年6月的記載也說;問過胡鐵花,經過的地方都是蠻煙瘴雨,隨從三人,兩人病死,一人病倒,而他卻一身泰然康健,真是鐵漢。胡傳先生身體的底子真好。註:舊筆記-
胡適的父親-胡傳先生與新北市瑞芳區的採金往事。胡適與瑞芳醫師。臺灣日記與啟稟。鈍夫年譜。臺遊日記。最新臺灣誌十四年修正-大正十四出版- 廣松良臣- 臺灣圖書刊行會。1925年台灣全島圖。瑞芳礦山(九份礦山)。 金瓜石礦山。宜蘭到府收購二手書舊書長輩書學術書老書
全站熱搜